根据提供的信息,“com技术内幕 -- 微软组件对象模型(inside COM.pdf)”这份文档主要聚焦于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COM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实现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软件开发技术。 ### 组件对象模型(COM)概述 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简称COM)是微软提出的一种软件架构,用于定义组件如何通过接口进行交互的标准。COM是一种语言无关、进程透明的对象模型,支持在不同的编程环境中创建可复用的组件,并且这些组件可以在同一进程或跨进程甚至跨网络进行通信。 ### COM的核心特性 #### 1. 接口和实现分离 COM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将组件的接口与实现相分离。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只需要知道如何调用组件的接口,而无需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这种分离有助于提高组件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 #### 2. 进程透明性 COM允许组件在同一进程中运行,也可以跨进程或跨计算机运行,而无需修改组件的代码。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创建高性能的应用程序,同时保持组件的可移植性。 #### 3. 支持多种语言 COM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C++、Visual Basic、C#等。这种语言无关性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语言来开发组件。 ### COM的关键概念 #### 对象和接口 在COM中,对象是实现特定功能的实体,而接口则是定义该对象如何被使用的协议。一个对象可以实现多个接口,而每个接口又定义了一组方法。通过接口,客户端可以访问对象的功能。 #### GUID 全局唯一标识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是COM中用来唯一标识接口、类和其他元素的重要机制。每一个新的接口或类都会被分配一个GUID,确保在整个系统中的唯一性。 #### 引用计数 为了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COM采用了引用计数机制。每当有一个新引用指向某个对象时,其引用计数增加;当引用被释放时,引用计数减少。当引用计数为零时,表示没有对象引用它了,此时可以安全地销毁该对象。 #### 接口查询 客户端可以通过调用对象的`QueryInterface`方法来获取对象所支持的其他接口。这种方法使客户端能够在运行时发现对象的能力,并按需使用这些能力。 ### COM的应用场景 COM广泛应用于Windows平台上的各种应用程序开发中,尤其是在以下领域: - **办公自动化**:如Word、Excel等Office应用程序的自动化操作。 - **系统管理工具**:利用COM组件可以轻松构建强大的系统管理和监控工具。 - **多媒体应用**:DirectX等多媒体技术也是基于COM构建的。 ### COM的局限性 尽管COM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多线程的支持较为复杂、调试困难等问题。随着.NET框架的出现,很多新项目开始转向使用.NET中的组件模型(CLSID),但这并不意味着COM已经过时,在许多现有的系统中仍然大量依赖于COM技术。 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COM)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软件工程的发展,而且至今仍活跃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对于想要深入了解COM及其应用的开发者来说,这份“com技术内幕 -- 微软组件对象模型(inside COM.pdf)”文档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2025-10-16 14:22:28 9.39MB 技术内幕
1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技术是微软在90年代中期推出的一种组件编程模型,它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创建可重用、跨语言、跨平台的软件组件的方法。COM技术的本质在于其面向对象的设计哲学,强调组件之间的交互和互操作性。在深入探讨COM技术内幕与本质论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COM。 COM是一种接口标准,允许不同编程语言编写的对象之间进行通信。它的核心概念是组件,这些组件可以被其他组件或应用程序引用和调用,而无需了解组件的具体实现细节。这使得组件可以在多种环境中运行,如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各种应用程序。 COM的核心特性包括: 1. **接口**:COM组件通过接口与外界交互,接口定义了组件提供的服务。接口是纯虚函数的集合,不包含数据成员,确保了组件的封装性。 2. **二进制兼容性**:COM组件是二进制级别的,这意味着一个组件可以在不知道其他组件具体实现的情况下与其交互。这得益于COM的类型库(Type Library),它提供了组件接口的元数据,供其他组件在运行时发现和使用。 3. **引用计数**:COM采用引用计数来管理组件的生命周期。当组件被引用时,其引用计数增加;当不再需要组件时,引用计数减少,当计数归零时,组件会被自动释放。 4. **线程安全性**:COM支持单线程和多线程组件,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线程模型。COM还提供线程间通信的机制,确保组件在多线程环境下的正确运行。 5. **延迟加载**:COM组件可以在需要时动态加载,降低了系统的启动时间和内存占用。 6. **注册表**:COM组件的信息通常存储在系统注册表中,这样其他程序可以在运行时查找和使用组件。 COM技术内幕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 - **激活与实例化**:如何通过CoCreateInstance函数激活和实例化COM组件,以及不同激活方式的区别。 - **组件服务**:COM提供了一些基础服务,如错误处理、安全性和事件调度,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健壮的组件。 - **接口继承**:COM支持接口继承,一个接口可以继承自另一个接口,增加了接口的灵活性。 - **组件注册**:如何在注册表中添加和管理组件信息,以及如何处理组件注册问题。 - **自动化**:COM的自动化特性使得脚本语言能够轻松调用COM组件,如VBA在Excel中的应用。 COM本质论则主要探讨COM设计哲学及其对软件工程的影响: 1. **模块化**:COM强调组件的独立性,每个组件都有明确的职责,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2. **互操作性**:通过统一的接口标准,COM实现了不同编程语言和系统间的组件互操作,促进了软件生态的多样性。 3. **动态性**:COM组件的动态加载和运行时绑定使得软件系统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4. **面向服务**:COM组件本质上是服务的提供者,这种思想在后续的分布式计算和Web服务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COM技术被广泛应用于Windows系统中的各种组件,如ActiveX控件、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和ATL(Active Template Library)等。同时,后续的.NET Framework中的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也借鉴了COM的一些设计理念。 COM技术是软件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通过组件化的方式提升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理解COM的内幕和本质论,对于深入掌握Windows平台上的软件开发和技术演进至关重要。
2024-09-27 18:18:28 25.41MB COM技术
1
由 Dale Rogerson 撰写的《COM技术内幕——微软组件对象模型》(Inside COM)一书附带的源码适合在Visual C++ 6.0下编译,同样的源码拿到 Visual Studio 2010 下面进行编译,会报告很多错误。因此本人对源码中的错误进行了纠正,使得修改后的源码能够在 Visual Studio 2010 命令行下编译通过,获得的exe程序能够执行。将修改过的源码在这里发布一下,希望能对这本书的读者有所帮助。发布的源码中缺少书中第13章的源码,因为能找到的第13章 Tangram 的源码在编译时都报告缺少一些文件,始终无法编译通过。所以这里发布的源码是书中第2章至第12章的源码。VS 2010 下编译源码使用的命令、对原始源码所做的修改说明也随源码一起发布,详情见每一章源码目录下的“编译命令.txt”文件。
2023-03-22 09:18:52 27.76MB COM
1
这本书适用于COM 初学者,和使用手册。 COM 虽然"过时", 但是要成为好的windows 程序员,不可不知道com. 对于com,此书足矣。
2022-10-14 20:08:44 8.8MB 源码, Inside com beginner
1
com本质论 COM原理与应用COM技术内幕 深入解析ATL,可以按这个顺序来看这些书,以上愚见,请指点.
1
组件编程,C++,COM技术内幕
2022-08-28 18:01:08 7.47MB
1
《MFC程序员的WTL指南: Part II - WTL 界面基类》配套代码, 演示了WTL中框架界面的实现、消息的处理等。 关键字:WTL,CMessgeLoop,CFrameWindowImpl
2022-06-24 23:28:44 27KB VC/MFC源代码 COM技术源代码
1
基于COM技术的MATLAB与AspenPuls接口及高级应用
2022-05-28 19:48:23 335KB COM AspenPlus
1
COM技术内幕——微软组件对象模型(附加源代码).pdf 我用它入门的书籍,非常好!
1
对于com技术的讲解由简至易,以简单易懂的代码向我们展示了曾将为我们以为神秘的com对象
2022-05-19 16:46:55 9.09MB 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