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Express是一种通用的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用于计算机内部的设备通信。该标准最初由PCI-SIG组织于2002年发布,最新版本为6.3版本,发布日期为2024年12月19日。PCI Express通常被称为PCIe,它是对早期PCI总线技术的替代,目的是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I/O延迟,以满足现代计算设备的需求。 PCI Express技术具有显著的扩展性,从最初的PCI Express 1.0(带宽为2.5GT/s,每条通道为250MB/s)到最新版本的PCI Express 6.3,带宽持续翻倍增长,达到更高的速率。PCIe总线支持点对点的串行连接,每个连接由一对线路组成,一来一回,这种连接方式被称为“链路”或“通道”。每个链路由若干个“通道”(Lane)组成,每个通道能够独立地进行数据传输。 PCI Express总线支持的拓扑结构非常灵活,从简单的单个设备到复杂的多层交换架构均可以支持,这使得PCI Express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服务器、工作站,还是普通的桌面计算机,PCI Express总线都在系统设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支持多种设备类型,包括网络控制器、图形卡、存储设备、音频设备和其他各种高速I/O设备。 作为技术标准,PCI Expres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行业支持,成为主流的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硬件接口。PCI-SIG组织负责维护和更新这一标准,确保其能够持续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由于该标准的广泛采用和其持续更新,PCIe总线在提升系统性能、扩展新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PCIe标准的使用和实施中,PCI-SIG组织声明该文档提供“按现状”(“as is”)使用,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PCI Express规范时,不能期望有来自PCI-SIG组织的任何支持、保证或其他形式的责任承担。用户在使用规范内容时,需要自行承担所有风险,并且规范中提及的所有信息,如提出、规格说明或样本均不承担任何责任。此外,用户在使用规范时,不能对规范文档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将其用于任何可能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 作为一项标准,PCI Express及其相关术语如PCI、PCI Express、PCIe以及PCI-SIG都是PCI-SIG组织的注册商标或商标。其他所有产品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注册商标或服务标记。因此,在引用或提及PCI Express标准时,都需要对其知识产权进行恰当的尊重和引用。 PCIe总线的快速发展,持续推动着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提升,这得益于其在设计上的灵活性和在实施上的广泛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PCI Express作为一种关键的硬件接口技术,仍然在不断进化,以适应更加复杂和高性能的计算环境。
2025-10-27 09:55:22 19.84MB
1
屏幕内容(例如动画片),典型计算机屏幕的捕获内容或带有文本覆盖或新闻动态的视频是视频的重要类别,除了现有的视频编码技术外,还需要其他新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屏幕内容的特征以及HEVC在屏幕内容上的编码效率。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方案,该方案采用非变换表示,将屏幕内容分为颜色分量和结构分量。 基于提出的表示,针对屏幕内容设计了两种编码模式,以利用屏幕视频序列中的方向相关性和非翻译变化。 然后将提出的方案无缝地合并到HEVC结构中,并实现到HEVC范围扩展参考软件HM9.0中。 实验结果表明,与HM9.0相比,该方案节省了高达52.6%的比特率。 平均而言,内部,随机访问和低延迟配置分别可节省35.1%,29.2%和23.6%的比特率。 通过减少尖锐边缘周围的振铃伪影并保留文本的形状而不会造成模糊,解码视频序列的视觉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改善。
2025-10-18 22:14:17 1.9MB Directional correlation; base color
1
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deepseek-llm-7b-base
2025-08-19 10:04:06 1.94GB
1
### OAM规范(开放硬件加速) #### 一、概述 OAM规范,即Open Accelerator Infrastructure (OAI) - OCP Accelerator Module (OAM) Base Specification,是为加速器模块设计的一套开放标准,旨在定义一个通用的硬件平台,以便在数据中心中部署和管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设备。这份文档提供了OAM规范r2.0版本v0.75的详细介绍,包括其范围、目标以及关键组成部分等。 #### 二、OCP Tenets与合规性 该规范遵循了开放计算项目(OCP)的核心原则——“OCP Tenets”,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放性(Openness)**:OAM规范致力于推动技术的开放性,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访问并参与到标准制定的过程中。 2. **影响力(Impact)**:通过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加速器模块解决方案,OAM规范旨在显著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率。 3. **规模化(Scale)**:考虑到未来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OAM规范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支持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需求。 4.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为了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OAM规范强调环保材料的使用、能源效率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 #### 三、致谢 在文档的第三部分中,作者特别感谢了OCP OAI工作流中的贡献者们,正是这些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OAM规范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 四、规范概览 第四部分对OAM规范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其覆盖的范围和使用的术语缩写,为读者理解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 1. **范围**:OAM规范旨在为加速器模块提供一个统一的设计框架,包括机械、电气接口、软件栈等多个层面的标准。 2. **术语缩写**: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缩写词及其全称,如OAI代表Open Accelerator Infrastructure,OAM代表OCP Accelerator Module等。 #### 五、OAM高级规范 第五部分深入探讨了OAM规范的高级要求,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加速器模块的设计原理至关重要。它涵盖了加速器模块的整体架构、功能划分及交互方式等。 #### 六、OAM机械规格 第六部分重点讨论了OAM的机械规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结构设计**:描述了加速器模块的基本结构,包括尺寸、外形等,以确保与其他组件的兼容性。 2. **安装与连接**:规定了加速器模块的安装方法和连接要求,确保其可以安全可靠地集成到现有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 3. **热管理**:考虑到高性能计算带来的热量问题,这部分还详细说明了热管理策略和技术,如散热片、风扇等的选择与应用。 #### 七、结语 通过对OAM规范r2.0 v0.75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套规范不仅定义了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还为加速器设备的开发和部署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这对于推动数据中心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OAM规范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2025-08-15 15:30:36 3.4MB
1
PCIe 6.4 spec 翻译
2025-07-23 11:03:04 32.79MB
1
PCI-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种高速接口标准,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间通信,如显卡、网卡、硬盘等。PCI-Express 3.0是该规范的一个重要版本,它在2.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以满足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需求。 PCI-Express 3.0的基础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数据传输速率**:PCI-Express 3.0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8 GT/s(吉比特每秒),比PCIe 2.0的5 GT/s提高了62.5%。每个通道(lane)在双向传输下可以实现每秒985 MB(兆字节)的数据传输,一个x16链接理论上可以达到15.75 GB/s的带宽。 2. **信号编码技术**:为了在更高的速度下保持信号完整性,PCI-Express 3.0采用了8b/10b编码,相比于PCIe 2.0的8b/10b编码,它改进了信号质量,减少了信号失真。虽然8b/10b编码导致实际数据传输效率下降(10个比特中只有8个比特承载有效数据),但它能有效地纠正传输错误并保持链路稳定性。 3. **电源管理**:PCI-Express 3.0规范包含了多种电源管理特性,如低功耗状态(L0s和L1.1)、动态电源管理(DPM)和灵活的电压摆幅(FIVR)。这些特性使得设备在空闲或轻负载时可以降低功耗,对于移动设备和节能设计尤其重要。 4. **兼容性与向后兼容性**:PCI-Express 3.0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早期版本的兼容性,确保了新设备可以在支持PCI-Express 1.0、2.0的主板上运行,只是性能会受到限制。 5. **多根总线**:PCI-Express 3.0继续支持多根(lanes)配置,如x1、x2、x4、x8、x12、x16和x32,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带宽。比如,一个x8的PCI-Express 3.0连接就具有12.6 GB/s的总带宽。 6. **流ID(Stream ID)**:为了更好地支持多设备并发传输,PCI-Express 3.0引入了流ID,允许系统区分不同来源的数据流,提高并行处理能力。 7. **仲裁与流量控制**:PCI-Express 3.0采用菊花链式拓扑结构,数据通过主设备和从设备间的点对点连接传输。仲裁机制确保了带宽的有效分配,而流量控制则避免了数据冲突和拥塞。 8. **热插拔与即插即用**:PCI-Express 3.0支持设备在系统运行时插入或移除,即插即用功能让设备安装更为便捷。 PCI-Express 3.0规范是计算机硬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优化了电源管理,并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为各种高性能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遗憾的是,由于提供的信息有限,没有具体的"PCI-Express Base 3.0 Specification"文档可供详细阅读,但上述内容已经涵盖了该规范的核心要点。对于深入学习,可以寻找官方发布的完整规范文档进行详细研究。
2025-07-22 22:25:08 126B Express Base Specification
1
标题中的“(pytorch)模型文件下载 bert-base-chinese”指的是使用PyTorch框架下载BERT模型的一个预训练版本,即“bert-base-chinese”。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是一种由Google提出的预训练语言表征模型,它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BERT模型特别适用于各种下游NLP任务,如文本分类、问答系统和命名实体识别等。 在PyTorch框架下,bert-base-chinese是指BERT模型的中文基础版本,该版本在中文语料上进行了预训练。这个模型能够捕捉到中文文本的深层次特征,并构建出词、句、段落的高级语义表征。由于BERT模型的预训练特性,它通常能够迁移到各种NLP任务上,并且在许多任务中都能取得优异的表现。 在这个下载任务中,用户会通过Python语言结合PyTorch框架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用户会使用Python中的包管理工具pip安装PyTorch,并利用PyTorch提供的接口调用BERT模型。Python作为一种编程语言,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被广泛使用,其丰富的库资源和友好的语法使得它成为开发复杂机器学习模型的首选语言。 具体到bert-base-chinese模型文件的下载,用户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API接口或者PyTorch Hugging Face的Transformers库来进行下载。Transformers库是专门为自然语言处理设计的一个开源库,它集成了大量预训练模型,包括BERT及其各种变体。通过Transformers库,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加载预训练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NLP项目中。 值得注意的是,bert-base-chinese模型的文件通常包括模型的权重参数以及相关的配置文件。这些文件大小通常比较庞大,下载和使用时需要确保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在实际操作中,用户需要遵循相应的使用协议,确保合理合法地使用模型文件。 由于bert-base-chinese模型的广泛适用性和高效的预训练效果,它已经成为许多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在中文NLP任务中的首选模型。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开源社区的积极推动,像bert-base-chinese这样的预训练模型的性能仍在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2025-07-13 23:53:35 364.42MB python
1
含缺电子3-硝基-1,2,4-三氮唑侧链的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李新炜,赵斌,通过铂催化剂催化的Suzuki 偶联和Stille偶联的聚合方法,我们合成了三种基于噻吩、芴、苯并[1,2-b:4,5-b']二噻吩与含3-硝基-1,2,4-三氮唑侧链
2025-07-08 17:33:47 430KB 首发论文
1
Embedding 模型换成 bge-base-zh-v1.5 模型,实现更好的文档匹配效果。 langchat+chatGLM中使用大的文本解析模型; bge-base-zh-v1.5 模型进行gpu上快速运行解析文档; 模型参数适中; 可在较小的gpu上运行; 可放入langchat工程中运行
2025-07-02 16:15:55 395KB
1
PCI Express(PCIe)是一种高速接口标准,广泛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间通信,如显卡、网卡和硬盘。PCIe Base Specification Revision 5.0是该标准的最新版本,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以满足现代计算和数据中心应用的需求。 PCIe规范的核心在于其串行连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并行PCI总线,它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同时保持较低的电缆尺寸和功耗。在PCIe 5.0版本中,单个 lane 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提升到了32 GT/s(吉比特每秒),这意味着每个lane可以实现16 GB/s的双向传输速率,总计可达64 GB/s,这比前一代PCIe 4.0翻了一倍。 PCIe 5.0的实现依赖于先进的信号技术和物理层(PHY)设计。其中包括增强型编码方案,如前向纠错(FEC)来提高信号质量和纠错能力,以及改进的信号完整性技术,确保在高速传输下的低错误率。此外,该规范还引入了电源管理和能效优化措施,以适应各种不同设备的能源需求。 PCIe接口的基础架构包括插槽(Slot)和插卡(Card)。插槽是主板上的物理接口,而插卡则是连接到该接口的扩展卡,如显卡。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器进行电气连接,允许热插拔,即在系统运行时插入或移除设备,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PCIe协议基于层次结构,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物理层(PHY)、链接层(Link Layer)、交易层(Transaction Layer)和配置层(Configuration Layer)。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例如,PHY层负责物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链接层处理速度协商和错误检测,交易层则处理设备间的数据包交换,而配置层则用于设备的初始化和配置。 PCIe 5.0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虚拟化支持,它允许多个虚拟机(VM)共享一个物理PCIe设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此外,还有对服务质量(QoS)的改进,可以确保关键任务的数据传输优先级,这对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环境尤其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PCIe 5.0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将推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存储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高速GPU和SSD(固态硬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实现更快的数据处理和传输速度。 总结来说,"PCI Express Base Specification Revision 5.0 中文翻译(1-300页)"提供了关于这个关键接口标准的深入理解,涵盖了高速传输、信号技术、电源管理、虚拟化和QoS等多个方面。对于硬件开发者、系统设计师以及热衷于技术的爱好者来说,这一资源无疑是探索和掌握PCIe 5.0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2025-07-01 10:04:35 13.9MB PCI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