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射频工程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射频工程是无线通信的核心,涵盖电磁波传播理论、射频电路设计、天线设计和调制解调技术四大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通信、5G、GPS、计算机工程及军事雷达等领域。文章从麦克斯韦理论预言到赫兹实验验证,再到马可尼实现跨大西洋通信,梳理了射频工程的发展脉络,并展望了其在6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中的广阔前景。; 适合人群:对电子技术、通信工程感兴趣的初学者及具备一定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适合高校学生、通信行业从业者及科技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无线通信中射频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式;②了解射频在手机、Wi-Fi、卫星、雷达等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机制;③把握射频工程的技术演进方向,为学习或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文中提到的技术原理与实际案例进行延伸学习,关注射频与新兴技术如AI、物联网的融合趋势,适合边读边梳理知识框架,以建立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认知。
1
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5G通信链路信道估计算法
2025-05-19 14:08:05 34.83MB AI
1
包含历年大唐杯各版本题库,真题、练习题库 5G大唐移动题库、省赛真题 Word+pdf LTE3000题[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 LTE百页笔记(LTE系统概述+帧结构) 大唐杯试卷解析&无线测试仪表使用_视频网址、模拟卷等
2024-01-19 17:02:46 72.65MB 网络 网络
1
5G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仿真,matlab2021a仿真,输出时间同步后的结果。
2023-08-28 19:25:53 53.33MB 时间同步 5G通信
大唐杯历届PPT资料5G通信
2023-05-27 20:19:37 357.97MB 网络 大唐杯 5G PPT
1
人工智能和5G是时下最热门的科技领域之一,两者都是能改变社会,推进下一代工业革命的颠覆性技术。 工业互联网是利用基础科学、工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的综合优势,从大数据应用等软服务切入,注重软件、网络、大数据、安全,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带动工业全流程、全环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为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工业互联网迫切需要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5G发展恰逢其时。“5G+工业互联网”将形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王喜文博士关于5G赋能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最新PPT——《5G为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赋能》,内容详实
2023-03-30 09:42:51 1023KB 5G 5g通信 互联网
1
SOUP:用于5G通信的高级SDR平台
2023-02-23 17:33:14 794KB 研究论文
1
在探讨D2D对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导向作用基础上,明确了影响D2D系统设计的多个因素,即D2D设备发现、资源分配、缓存技术、D2D-MIMO。从而勾画出基于D2D技术的光纤前传和软件定义网络实现数据/控制分离的扁平化5G 架构,提出负责接入的下层宏/小基站蜂窝网和负责管理的上层网络云的管理机制。将 D2D技术、SDN技术、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关键技术引入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针对与之相关的、未来大规模网络的移动性、QoS和大数据特性进行了讨论。
2023-01-15 01:55:57 973KB D2D 5G 物联网 边缘计算 MIMO
1
1.设计目标   FEM发射通道的设计着重于功率回退下实现高效率,以提供线性放大,这是5G通信系统提出的要求。功率回退下的目标功率附加效率(PAE)定为6%,三阶交调(IMD3)低于-35dBc(功率回退值:从1dB压缩点开始大约退回7dB)。对应1dB压缩点(P1dB)的RF输出功率定为20dBm。而接收通道需要在非常低的电流消耗下(15mA,+4V电源),实现低于4dB的噪声系数(包括开关损耗)。   射频前端MMIC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发送信号路径从图的上半部分中的左侧延伸到右侧;输入端口位于标有“PA_RFin”的引脚上。输入信号由三级功放(PA)放大,然后通过RF功率检测器和单
1
5G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前沿报告(2018年).pdf5G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前沿报告(2018年).pdf5G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前沿报告(2018年).pdf5G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前沿报告(2018年).pdf
2022-07-13 16:06:38 1.4MB 5G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前沿报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