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控制编码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涉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如何检测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而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Coded Modulation,TCM)是一种特殊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它将编码和调制步骤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本文档的第18章中,我们了解到传统的编码方案都是为二进制输入信道设计的,也就是说,编码后的比特通过一维的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信号表示。在这里,0通常映射为-1,而1映射为+1。这样的系统带宽效率等于编码速率R,即每传输一个BPSK符号时,最多只能传输一个比特的信息。 在传统的编码和二进制调制相结合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不出现失真地传输符号,所需的带宽是与传输速率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一旦结合编码,就需要通过增加带宽来扩展,这是因为组合编码和二进制调制总是需要以1/R的因子增加带宽。因此,相对于未编码的调制,二进制调制实现的编码增益是在需要更大信道带宽的代价下取得的。 在香农论文发表后的前25年左右的时间里,编码理论的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为二进制输入信道设计良好的代码和高效的解码算法上。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认为编码增益只能通过带宽扩展来实现,并且在频谱效率大于1比特/维度的情况下,编码似乎没有实际用途。在通信应用中,如果带宽有限且需要大符号集来实现高频谱效率(例如通过拨号电话网络的数据传输)时,编码并未被认为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接下来的两章中,介绍了名为编码调制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在不扩展带宽的情况下实现显著的编码增益。实际上,在没有带宽扩展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实现编码增益。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和信号的质量,需要在二维欧几里得空间中构建具有尽可能高的最小欧几里得距离的大型信号集,同时考虑平均信号能量和/或峰值信号能量的某些限制。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通过将多个信号点组合在一起,并用一个复杂的信号集来表示数据比特,从而打破了每传输一个符号最多只能传输一个比特信息的限制。这种技术在不增加带宽消耗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更大的信号集,进而提升了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抗噪声能力。 Trellis-Coded Modulation 的关键概念包括: - 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Coded Modulation, TCM):一种将编码和调制合二为一的技术,通过在调制信号上引入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更准确地恢复发送的数据。 - 调制的频谱效率:该指标反映了单位带宽下能传输的信息比特数,提高频谱效率意味着能在相同的带宽下传输更多的信息。 - 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BPSK):一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用相位的变化来表示二进制数据。 - 最小欧几里得距离(Minimum Euclidean Distance):在信号空间中,两个信号点之间最短距离的概念,用于衡量信号点之间区分的难易程度。 - 二维欧几里得空间:在此空间中信号点的分布可以用来表示复杂的信号集合,这对设计更为高效的调制方式至关重要。 差错控制编码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如TCM技术的引入,为现代通信领域带来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传输解决方案,尤其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有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允许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TCM技术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10-13 17:36:31 5.22MB 第18章网格编码调制
1
计算机网络高级软件编程技术(第二版),基于c和c++的,网络编程必看
2025-10-12 21:26:03 42.66MB 计算机网络 socket 网络编程
1
《组合数学引论》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胤龙教授编写的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组合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第二版中还附有完整的习题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书中强调了组合数学中一些关键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例如“鸽巢原理”(也称抽屉原理)。该原理表明,当物体数量多于容器数量时,至少有一个容器会包含多个物体。在书中第3题中,通过鸽巢原理证明了:如果有n + 1个整数除以n,那么必然存在两个整数,它们的余数相同,且它们的差是n的倍数。这是鸽巢原理在数论模运算中的直接应用。 第4题则讨论了一名棋手在11周内的下棋次数。通过构造部分和序列,并运用鸽巢原理,可以证明该棋手至少有一天连续下了特定数量(比如21盘)的棋。这道题涉及序列构造、不等式分析以及鸽巢原理的巧妙应用,体现了组合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性。 第6题探讨了如何将1到200的整数按奇偶性分成100个集合,每个集合内的元素都能整除其他元素。由此得出结论:无法从每个集合中各选一个数,使得这100个数两两互不整除。原因在于存在某个奇数倍数的集合,其元素小于16,从而推翻了原假设,证明了这种选择的不可能性。 第7题则较为直观,只需选取101到200之间的整数,就能确保至少有100个数两两互不整除,这基于整数的唯一分解定理。 第10题涉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整点,通过将点的横纵坐标对3取余,将其分为9类。这种分类方法展示了整数模运算在几何上的应用,可以通过对不同余数值的点进行操作来解决相关问题。 《组合数学引论》通过这些实例,充分展示了组合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推理中的强大作用,涵盖了数论、图论、计数方法等核心概念。学习这门学科不仅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为计算机科学、概率论和统计学等其他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2025-10-08 19:10:22 56KB 组合数学 教材答案
1
If you have programming experience and a familiarity with C--the dominant language in embedded systems--Programming Embedded Systems, Second Edition is exactly what you need to get started with embedded software. This software is ubiquitous, hidden away instruments would have been nearly impossible to create without embedded software.
2025-09-24 20:14:15 4.65MB C和Gnu开发工具 pdf
1
### 仪表常用数据手册 (第二版):热电偶分度表知识点解析 #### 一、仪表常用数据手册概述 《仪表常用数据手册》是一部专为从事自动化仪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编写的实用工具书。该手册包含了大量与仪表相关的基础理论、技术参数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本手册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补充,不仅更新了原有的内容,还新增了许多实用的数据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仪表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 二、热电偶分度表简介 热电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的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两种不同金属材料接触时产生的温差电动势来测量温度。热电偶分度表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测量得到的温度与对应的热电动势之间的关系列表。这种表格对于热电偶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找到特定温度下的热电动势值,从而实现温度的精确测量。 #### 三、热电偶类型及其特性 热电偶根据使用的金属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K型、E型、J型、T型等。每种类型的热电偶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 **K型热电偶**:由镍铬-镍硅组成,是最常用的热电偶之一,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多数工业场合。 - **E型热电偶**:由镍铬-康铜组成,灵敏度高,但价格相对较高,适合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应用场景。 - **J型热电偶**:由铁-康铜组成,成本较低,但线性度不如K型,适用于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合。 - **T型热电偶**:由铜-康铜组成,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提供高精度测量,适合实验室使用。 #### 四、热电偶分度表的应用 热电偶分度表在热电偶的实际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常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热电偶类型,并利用相应的分度表进行校准和调整。此外,在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时,热电偶分度表也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判断问题所在。 #### 五、如何正确使用热电偶分度表 1. **确定热电偶类型**:首先需要明确所使用的热电偶类型,以便查找正确的分度表。 2. **了解温度范围**:每种热电偶都有其特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在使用前应确保测量温度位于该范围内。 3. **查阅分度表**:根据所需的温度值,在分度表中查找对应的热电动势值,或者反过来根据测得的热电动势值查找温度值。 4. **注意修正因素**: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冷端补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此有时还需要对查表结果进行一定的修正。 #### 六、热电偶分度表的准确性 热电偶分度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温度测量的精度。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手册中的分度表通常是经过严格实验验证后得出的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校验热电偶,以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仪表常用数据手册 (第二版)》中关于热电偶分度表的内容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热电偶的类型、特点以及实际应用方法,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2025-09-23 11:25:13 12.87MB 仪表常用数据手册 (第二版)
1
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入门必备知识,里面很齐全,很好,很强大 \(^o^)/~
2025-09-18 09:42:35 9.85MB 网络安全
1
《计算机系统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的教科书,由Yale N. Patt教授编著。该书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改进,旨在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计算机系统知识。本书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是学生和专业人士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结构、软件硬件交互以及性能优化等重要概念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从计算机的历史发展讲起,逐步深入到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据表示、指令集架构、处理器设计、存储层次结构、I/O系统以及网络和通信等方面。每个章节不仅阐述理论,还包括实际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Yale N. Patt教授精心设计的课后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对计算机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些习题覆盖了从基本概念到复杂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和设计题等,能够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第二版在内容上做了重要更新,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发展和创新,例如加入了关于多核处理器、并行计算、云计算等现代计算机系统发展趋势的内容。新版的课后习题同样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扩充,确保习题内容与当前技术发展同步,并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供的资源是《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版)》的课后习题完全答案,这对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系统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这些答案,学生和专业人士可以验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正确性,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同时,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这些答案也为他们准备课程和评估学生作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这套答案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学习辅助材料,无论是学生复习课堂知识,还是教师准备教学,或是自学者自学计算机系统课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尤其对于初次接触计算机系统领域的人来说,它能起到引导入门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因此,即使是教科书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变化。本资源作为《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版)》的补充,不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参考资料,还有助于学习者跟上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版)》的课后习题完全答案是一套对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专业人士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极为有益的参考资料。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学习和检验知识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细节,同时为教师提供了评估和指导学生的有效工具。通过使用这套答案,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对计算机系统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为将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9-12 00:18:22 1.06MB
1
周版871第二版补丁测试报告 周版871补丁修改版相比之前的版本的区别是修改日期更新了,打补丁时见有第二版的标志 测试环境:WINDOWS SERVER 2008 +Vmware6.0,VM环境为WINDOWS 2003SP2 +SQL2005 用友871, 测试流程: 1、进行补丁安装注册 2、查看登陆站点 3、测试是否有第一版十多分钟就出现登陆错误的问题 4、在windows server2008中开三个远程登陆 VM环境的U871,加VM本身的登陆,共4个登陆测试3站点补丁 5、修改系统时间,重新登陆2008年的账 6、修改系统时间为2018年,登陆建账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 1、该补丁为3站点补丁,但使用远程4个用户登陆操作正常,但登陆站点仍显示3个站点 2、进入演示账套测试两天,分别超1小时,未见第一版的十多分钟出现错误的问题 3、4用户进行操作除显示为3用户外,系统管理显示了4个操作,无其他问题 4、时间改为2018年,显示可使用站点为0,但建账测试正常,系统管理无演示标志,显示登陆操作正常。 结论: 1、用WINDOWS终端远程可以超3用户,说明可以超更多的用友,或者用友只对客户端站点才有限制 2、补丁除超3个站点和超过2011年的站点检测显示不正确外,操作一切正常,定论是U871第二版补丁完美。
2025-09-11 10:08:12 523KB U871
1
《学术英语(理工)》是蔡基刚教授为理工科学生量身打造的英语学习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第二版于2016年出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适合正在寻求提高学术英语水平的理工科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 书中涵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的准备和演讲技巧、科技英语阅读与理解、以及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等方面,全面覆盖理工科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英语使用场景。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教材着重教授如何准确、高效地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包括对学术英语写作规范的深入讲解,如何正确引用文献,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应对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提问,以及如何撰写和提交学术论文,这些都是理工科学生在学术领域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术英语(理工)》第二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英语知识,还配备了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此外,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在学术英语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处理复杂的语言结构、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等。 蔡基刚教授的这本教材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逐渐提升语言能力,最终达到能够自信地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目标。因此,无论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还是个人自学的参考书,这本教材都是理工科学生学术英语能力提升的得力助手。
2025-09-10 08:15:09 185.04MB
1
电子学圣经哈佛经典The Art of Electronics 第二版 很经典
2025-08-28 09:12:58 60.23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