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挑战及防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挑战及防护是当前信息时代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着广泛的威胁和攻击,包括网络攻击、病毒传播、恶意软件攻击等。这些威胁和攻击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组织,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度。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工作非常重要。 勒索软件攻击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安全攻击方式,它通过加密或锁定受害者的文件来强制其支付赎金。APT攻击是一种高级持久性威胁,它通常由国家支持的行动者发起,针对政府、军事、金融等领域进行长期、复杂的网络入侵活动。供应链攻击是一种利用供应链漏洞进行的网络攻击方式,它通常针对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第三方机构进行攻击。这些攻击给企业和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石油石化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面临着风险和挑战。石油石化行业高度重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规则,并按照保护工作部门的整体部署,持续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已基本完成认定规则的制定,并按照相关标准有序推动各项保护措施落地执行。 金融行业、交通行业和电力行业等也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涉及到大量的资金交易和信息交换、运输和物流活动、能源供应和电力输送等。这些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和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需要加强系统安全管理,提高监测、预警、响应手段,以应对新的挑战。同时,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的情况。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挑战及防护是当前信息时代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工作,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攻击。
2025-09-10 02:56:58 2M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的网络安全防护治理实战技能赛项样题,涵盖七个模块:网络安全设备、资产梳理、流量分析、安全加固、应急响应、日志分析、渗透测试,以及职业素养考核。竞赛旨在综合评估选手在网络环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配置、资产识别、流量包分析、系统加固、应急处理、日志审查及漏洞挖掘等。每个模块都设定了具体任务和评分标准,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操作并提交加密后的FLAG。竞赛环境包括预装浏览器的PC机和提供竞赛题目的虚拟机,选手需通过这些平台完成各项任务。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网络安全基础,从事或有兴趣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工作1-3年的网络安全工程师或相关专业在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参赛者熟悉并掌握网络安全防护的实际操作技能;②提升选手在网络安全设备配置、流量分析、安全加固、应急响应等方面的专业能力;③培养选手的职业素养,包括操作规范、纪律遵守和团队协作精神。 其他说明:竞赛时长为240分钟,选手需在竞赛平台上提交答案。竞赛环境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确保选手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比赛不仅考察选手的技术水平,还注重其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和职业态度。
1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符合性评测表大全,覆盖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消息网、IP承载网、域名解析系统、互联网数据中心、信息服务业务系统、互联网网络交易系统、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平台等40余个类型,结合系统实际情况与等级对照填写即可输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符合性评测表。
2025-08-29 08:58:00 878KB
1
联想网御异常流量管理系统在多个省市电信行业的成功应用也获得信息化主管领导的认可,经过多次深入的技术交流,某省的电信运营公司确定联想网御作为抵御DDoS流量攻击系统建设的合作伙伴。联想网御的技术专家为电信运营商量身定制了异常流量清洗方案:结合电信IDC客户遭受的DDoS攻击情况和僵尸网络发动攻击的特点,技术专家分析认为攻击流量主要来自国外和国内其他运营商网络,另有少部分来自省网内部。因此,系统建设先期在省干出口位置集中式部署,重点防范经由省干入口向地市城域网的攻击。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成为了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枢纽。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特别是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对电信骨干网构成了巨大威胁。DDoS攻击通过向目标发送大量伪造或恶意的流量请求,导致服务器超载,从而使合法用户无法获得服务。对于电信骨干网而言,一旦遭受此类攻击,不仅影响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还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联想网御公司针对电信骨干网的特殊需求,提供了一套全面的DDoS攻击防护解决方案。该方案经过在多个省市电信行业的成功应用,获得了信息化主管领导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在某省电信运营商面临DDoS攻击威胁时,联想网御的技术专家基于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为该运营商量身定制了一套异常流量清洗方案。 在方案的设计中,联想网御的技术团队深入分析了电信IDC客户遭受的DDoS攻击情况,以及僵尸网络发动攻击的特定行为模式。发现攻击流量的来源主要是国外和国内其他运营商网络,而省内网络内部也有少量攻击源。为此,联想网御建议在省干出口位置进行集中式部署,重点防范经由省干入口向地市城域网的攻击。通过这一部署策略,有效防止了攻击流量的扩散,并在攻击源头上进行了有效的阻截。 联想网御的DDoS防护解决方案包括两部分核心组件:流量检测分析设备(Leadsec-Detector)和异常流量过滤系统(Leadsec-Guard)。Leadsec-Detector负责对进出网络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采样分析,能够快速识别出遭受DDoS攻击的目标IP地址和攻击特征。而Leadsec-Guard则将识别出的攻击流量牵引至过滤设备进行清洗,清除恶意流量,确保正常的网络数据流可以畅通无阻。 除此之外,联想网御的系统还支持虚拟化技术,这意味着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多个逻辑系统,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管理和策略配置。系统中的集中管理平台Leadsec-Manager可以提供详尽的网络状态报告,帮助网络管理员实时掌握网络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响应潜在的安全威胁。 在实际部署方面,联想网御采用了8台设备集群旁路部署的方式,处理能力达到16G,足以应对超过15G的大流量DDoS攻击。这种部署方式不仅保持了网络的高可靠性,而且不会干扰正常流量的传输路径,确保了电信骨干网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通过这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该省电信运营商的骨干网出口异常流量得到了显著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大幅下降,带宽利用率得到了提升,有效保障了IDC及其他宽带业务客户的网络服务质量。这不仅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也为电信运营商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优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联想网御的DDoS攻击防护解决方案是电信骨干网安全防护的有力武器。它不仅能够针对DDoS攻击进行高效的流量清洗和防御,还能够提供灵活的管理策略,帮助电信运营商从容应对网络攻击,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网络服务。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演变,联想网御也在持续更新技术,不断升级防御系统,确保其解决方案能够持续有效地为电信行业提供坚实的网络安全盾牌。
2025-08-15 23:12:21 74KB
1
内容概要:本文是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指导,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2025大模型训练数据安全研究报告》。报告聚焦大模型训练数据的特点、类型、风险及其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框架和技术防护对策。报告指出,大模型训练数据面临投毒攻击、隐私泄露等多重挑战,强调了训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报告详细分析了数据准备、模型构建、系统应用、数据退役四个阶段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防护对策,包括数据偏见防范、跨模态语义校验、开源数据合规核查、差分隐私加固等。此外,报告还探讨了数据安全的法规政策、管理运营体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呼吁产业链各方共同关注并推动大模型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 适用人群:从事大模型开发、数据安全管理和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感兴趣的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大模型训练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②掌握各阶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其防护对策;③熟悉国内外数据安全法规政策,确保合规;④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新兴技术与产业生态。 其他说明:报告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技术对策,还呼吁行业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各行业的健康发展。阅读时应重点关注各阶段的风险分析和对策建议,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实践和优化。
2025-08-08 01:08:40 833KB 数据安全 隐私保护
1
ROOTKITS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关键话题,尤其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Rootkit是一种恶意软件,设计用于隐藏其存在并控制目标系统,通常通过侵入系统内核来实现。本资源"ROOTKITS——Windows内核的安全防护"的配套光盘,提供了深入探讨rootkit技术和如何防御它们的专业知识。 我们要理解Windows内核的角色。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管理硬件资源,调度进程,以及提供系统服务。由于内核拥有最高级别的权限,任何在内核层面上运行的代码都有可能对系统造成广泛的影响。Rootkit通过植入内核,能够避开常规的安全检查,使得攻击者能持久地控制系统而不被察觉。 在描述中提到的书籍《ROOTKITS——Windows内核的安全防护》,很可能是详细讲解了rootkit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以及防范策略。这包括但不限于: 1. **Rootkit分类**:根据其工作层次,rootkit可以分为用户模式rootkit和内核模式rootkit。前者在用户空间运行,而后者则直接操作内核,因此更难以检测和移除。 2. **Rootkit技术**:书中可能会介绍rootkit如何隐藏进程、文件、网络连接等,以及如何修改系统调用来规避监控。 3. **检测技术**: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和方法(如内存分析、行为基线比较、系统日志分析等)来发现rootkit的存在。 4. **防御策略**:这包括系统加固,例如最小权限原则、更新补丁、使用安全软件等。此外,也会涉及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预防系统(IPS)的应用。 5. **应急响应与清除**:一旦发现rootkit,如何制定应急计划,安全地移除恶意代码,以及修复被篡改的系统状态。 6.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世界的案例,了解rootkit是如何被利用的,以及这些攻击如何被发现和阻止。 7. **法律与合规性**:讨论在处理rootkit时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符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8. **最新趋势与研究**:rootkit技术持续进化,书中的内容可能会涵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 这个配套光盘可能包含相关的工具、实用程序、示例代码或实验环境,供读者实践所学知识,加深理解。通过实际操作,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rootkit的检测和防御技巧。 "ROOTKITS——Windows内核的安全防护"的配套光盘为IT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平台,以深入学习rootkit技术,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对抗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都是保障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7-31 11:49:11 502KB ROOTKITS Windows 内核安全 配套光盘
1
1. 简介 如下所示给出了基于P-MOSFET的四种浪涌电流抑制方案: 图5.78 Single P-MOSFET负载开关电路方案A 图 5.80 Single P-MOSFET负载开关电路方案B 图 5.81 Single P-MOSFET负载开关电路方案C 图 5.82 Single P-MOSFET负载开关电路方案D 后来经过自己的study以及工程师朋友的讨论,方案B和D应用于浪涌电流抑制,有所不妥;主要原因是:在VIN上电的瞬间且Q2/Q4完全导通之前,给输出电容C9/C10/C19/C20充电的浪涌电流会“部分”或“完全”从体二极管流过。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电路是否会存在P-MOSFET因上电瞬间的浪涌电流而损坏的可能?答案是,在合适选择了P-MOSFET连续漏源电流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导致管子损坏。这点,我们后续文章再单独分析。 2. 更新方案 PNP三极管适合做“高边开关”,NPN三极管适合做“低边开关”,这是由它们的结构或导通关断特性决定的。类似的结论是,P-MOSFET适合做“高边开关”,N-MOSFET适合做“低边开关”(如同步BUCK电路的low-side s ### 使用N-MOSFET实现浪涌电流抑制 #### 一、引言及问题背景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浪涌电流的抑制变得尤为重要。浪涌电流是指在电源开启瞬间或者负载突然变化时,短时间内通过电源的电流峰值远高于正常工作电流的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瞬态大电流可能会对电源系统造成损害,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故障。因此,选择合适的浪涌电流抑制方法对于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 二、基于P-MOSFET的浪涌电流抑制方案及其问题 根据描述,提出了四种基于P-MOSFET的浪涌电流抑制方案(图5.78、图5.80、图5.81、图5.82),其中方案B和D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在电源VIN上电的瞬间,且MOSFET尚未完全导通之前,输出电容的充电过程会导致一部分或全部的浪涌电流通过体二极管进行分流。这种现象虽然通常不会导致P-MOSFET损坏(前提是在选择MOSFET时考虑了其连续漏源电流能力),但仍然可能对电路的整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 三、N-MOSFET作为浪涌电流抑制方案的优势 N-MOSFET在电路设计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浪涌电流抑制方面。与P-MOSFET相比,N-MOSFET更适合用作“低边开关”,即放置在电源线的负极位置。这一特性使得N-MOSFET在某些应用中成为更优的选择。以下是两种基于N-MOSFET的更新方案: 1. **方案E**:适用于VCC电源范围不超过Vgs的应用场景。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浪涌电流,同时保持电路的稳定运行。 2. **方案F**:适用于VCC电源范围超过Vgs的应用场景。通过在电容C18上并联电阻R6,并与电阻R5组成分压电路,确保了MOSFET栅极-源极电压不会超出其Vgs范围,从而避免了由于过压导致的器件损坏。 #### 四、分压电阻的计算与应用 针对方案C(图5.81)中提到的分压电阻的计算,当输入电源VIN大于AON6403元件的栅极和源极耐压值±20V时,可通过增加电阻R3来调整栅极电压,使得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例如,当VIN=60V时,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差为5.45V;当VIN=100V时,电压差为9.09V。这两个数值均在±20V的安全范围内,因此无需担心元件损坏的问题。 #### 五、总结 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在基于P-MOSFET的浪涌电流抑制方案中,方案B和D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浪涌电流时,体二极管的存在可能导致电流分流,影响整体性能。 - N-MOSFET作为“低边开关”的特性使其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成为更佳选择。方案E和F展示了如何利用N-MOSFET有效抑制浪涌电流,同时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在设计电路时,合理选择分压电阻值对于防止过压情况的发生至关重要。通过适当的计算,可以在保证电路性能的同时,避免元件损坏的风险。 无论是基于P-MOSFET还是N-MOSFET的浪涌电流抑制方案,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2025-07-24 15:52:14 104KB 浪涌防护 电路设计 三极管 MOS管
1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PPT课件.pptx
2025-06-27 22:55:44 73KB
1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主要围绕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展开,其重要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凸显。网络安全问题从计算机网络诞生之初就已存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开放的网络系统由于其节点分散、难以管理的特性,使得网络攻击手段多种多样,包括未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非法数据传播、病毒传播、线路窃听等,这些手段威胁着网络安全,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网络安全的定义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数据的保护,确保这些资源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更改和泄露,保证系统能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安全的视角因人而异,不同用户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客户更关心个人信息和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网络运营者关注如何控制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则关注网络内容的健康性,防止有害信息传播,保护社会稳定和人类发展。 网络安全具有几个核心特征,包括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可靠性指的是网络系统能够在预定条件下和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可用性关注授权实体能够访问并按需使用网络信息的特性;保密性防止信息被非授权用户获取;完整性保证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变更;不可抵赖性确保网络信息交互中的参与者不能否认其行为。此外,网络安全还包括可控性,即对信息传播和内容具有控制力。 为了实现这些安全特征,网络安全模型通常包括物理安全和安全控制两个方面。物理安全关注的是保护网络设施免受自然灾害、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电磁干扰和操作失误等影响;安全控制则侧重于对网络信息的保护,包括防止未授权访问、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及确保网络信息的可控性。 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对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自Internet/Intranet应用发展以来,网络安全已关系到国家安全等重要问题。黑客工具和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网络攻击技术门槛降低,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黑客活动日益猖獗,网络安全技术的对抗变得愈加激烈。 鉴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威胁,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需要持续更新,涉及广泛的技术和管理策略,包括安全策略制定、技术实施、风险评估、事故响应、员工培训和法律遵从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建立一个综合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2025-06-27 22:55:14 517KB
1
linux下 arp攻击防火墙 源码,功能丰富,提供了1对1 1对多的通信防护,缓存保护等功能
2025-05-28 22:35:19 1.03MB arp攻击防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