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ue.js和SpringBoot的美发店管理系统,分为管理后台和用户网页端,可以给管理员、顾客角色使用,包括美容项目、项目预定、产品库存、产品入库、会员卡管理、会员卡充值模块和系统基础模块,项目编号T069。 项目录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m147DA 启动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W4y1P7GR 项目讲解视频:https://space.bilibili.com/417412814/channel/collectiondetail?sid=2242844
2025-07-03 15:41:52 14.36MB java spring boot spring
1
级仿真是一种在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至关重要的验证技术,它主要针对硬件描述语言(HDL)转换后的级网表进行。VCS是Synopsys公司提供的一款强大的级仿真工具,广泛应用于验证复杂的数字电路设计。本演讲将探讨如何使用VCS进行级仿真并分享最佳实践。 一、级仿真简介 级仿真是一种模拟硬件实现的验证方法,它通过将RTL代码转化为等效的逻辑级表示来进行。相比于RTL级别仿真,级仿真的速度更快,因为级模型比行为级模型更接近实际物理实现。此外,级仿真对于检测时序问题和资源限制特别有用,尤其是在设计的后期阶段。 二、延迟与路径 在级仿真中,理解和分析延迟至关重要。延迟包括组合逻辑延迟和时序路径延迟。组合逻辑延迟是指信号通过逻辑的延迟时间,而时序路径延迟则涉及从一个触发器到另一个触发器的数据传输时间。这些路径可能是关键路径,影响整个设计的性能和时序合规性。 三、SDF文件语法 标准 Delay Format (SDF) 文件是级仿真中的关键输入,用于描述电路的时序信息。SDF文件的格式规范了各种延迟类型和时序检查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延迟类型: 1. 组合延迟:描述信号通过逻辑的延迟。 2. 时钟到输出延迟:从时钟边沿到输出的时间。 3. 时钟路径延迟:时钟到达不同部分的时间差。 SDF文件还包含了定时检查,如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检查,确保设计满足时序约束。 四、定时检查 定时检查是确保设计满足时序要求的关键步骤。负面定时检查(Negative Timing Checks)用于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数据早于预期到达的路径,这可能导致数据竞争或错误。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时序违规,从而在实际制造之前进行修复。 五、VCS选项及级仿真优化 VCS提供了多种选项来优化级仿真,包括: 1. 零延迟仿真优化: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内存占用,提高仿真速度。 2. SDF仿真优化:利用SDF文件的特性来提高仿真效率。 3. 调试工具:如分析SDF警告消息,帮助定位和解决问题。 4. 高级编译和运行时优化:包括并行执行、动态调度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仿真速度。 六、总结 级仿真对于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时序合规性是必不可少的。VCS作为一款强大的仿真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优化选项,能够有效地加速仿真过程并确保设计质量。通过深入理解延迟、SDF文件和定时检查,以及熟练应用VCS的特性,设计者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级验证,从而降低设计风险,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问答环节可以进一步探讨特定的仿真挑战、VCS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解决在级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25-06-25 22:51:41 1.42MB
1
基于Simulink的四驱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模型设计,融合逻辑限值控制算法与最优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基于Simulink的四驱电动汽车再生制动与能量回收模型,含轮毂电机充电及电池发电系统,采用逻辑限值控制算法,实现最优制动能量回收策略,针对前后双电机车型定制开发。,制动能量回收Simulink模型 四驱制动能量回收simulink模型 四驱电动汽车simulink再生制动模型 MATLAB再生制动模型 制动能量回收模型 电动车电液复合制动模型 原创 原创 原创 刹车回能模型 电机再生制动模型 目标车型:前后双电机电动汽车 轮毂电机电动汽车 模型包括:轮毂电机充电模型 电池发电模型 控制策略模型 前后制动力分配模型 电液制动力分配模型 输入模型(注:控制策略模型,因此整车参数以及仿真工况等均通过AVL_Cruise中进行导入) 控制策略:最优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控制算法:逻辑限值控制算法 通过逻辑限值控制算法,依次分配: 前轮制动力 后轮制动力 电机制动力 液压制动力 通过控制策略与传统控制策略对比可知,最优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单模型:可运行出仿真图,业内人士首选
2025-06-23 19:41:00 806KB edge
1
在电力行业维护和监控中,电柜箱把手作为关键部件,其状态的实时监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标检测技术在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时识别并定位把手的存在与状态。当前,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目标检测算法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图像识别任务中。然而,算法训练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集作为支撑,因此高质量且领域相关的数据集成为研究与应用的基石。 本数据集的发布,为电力行业特定场景下目标检测任务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资源。该数据集包含1167张电力场景下电柜箱把手的图片,每张图片都经过了精确的标注工作。数据集采用两种流行的目标检测格式——Pascal VOC格式和YOLO格式,提供了相应的标注信息。Pascal VOC格式包括jpg图片文件与对应的xml标注文件,而YOLO格式则包含txt文件,用于标注目标的中心点坐标和宽高信息。 标注过程中采用了labelImg这一广泛使用的标注工具,以矩形框的形式对目标进行标记。每张图片都对应一个xml文件和一个txt文件,分别用于存储VOC格式和YOLO格式的标注数据。标注类别仅有一个,名为"red",这是由于图片场景中电柜箱把手的特征较为单一,统一归类为"red"。所有标注的矩形框总和为1164个,意味着在1167张图片中,绝大部分都成功标注了目标。 电力场景的特定性意味着这类数据集可能与通用数据集有所区别,场景可能相对单一,但这也是为了保证标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图片示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对电力场景下的电柜箱把手进行标注,这对数据集的使用者来说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尽管数据集为电力行业目标检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数据集不对通过其训练所得的模型或权重文件的精度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数据集的使用者在使用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对数据集的性质和应用场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标注图片示例的提供,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标注规则,以确保数据集在模型训练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这份数据集是电力行业目标检测研究领域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大量经过精心标注的高质量图像,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使用该数据集,研究人员能够训练出更加精准的检测模型,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和维护贡献力量。同时,本数据集也展现了数据标注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为其他领域数据集的创建提供了参考。
2025-06-23 08:52:45 3.67MB 数据集
1
D触发器能在触发脉冲边沿到来瞬间,将输入端D的信号存入触发器,由Q端输出。触发脉冲消失,输出能保持不变。所以D触发器又名D锁存器 CD4013是常用的D触发器,内含两个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图4-17给出了其中一个D触发器的原理图符号。4013的每个D触发器除了具有输入端D,脉冲控制端CP,输出端O、~O以外,还有直接置位端SD,直接复位端CD。直接置位端与直接复位端都是高电平有效。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环境中模拟数字电路的搭建和测试过程,这一实验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在无需实际搭建电路的情况下,理解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Multisim软件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仿真工具,支持数字电路的设计、测试与分析。 D触发器是数字电路中的基本存储单元,它在触发脉冲的边沿到来时将输入端D的信号存入触发器内部,并通过输出端Q和~Q输出。CD4013是常用的D触发器集成芯片,它包含两个独立的D触发器,每个触发器都有输入端D、时钟脉冲输入端CP、输出端O、~O以及直接置位端SD和直接复位端CD。直接置位端和直接复位端都是高电平有效,可直接控制触发器的状态。 与和与非是基本的逻辑电路,它们通过逻辑运算实现信号的处理。在Multisim软件中可以搭建相应的仿真电路,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和测试电路的输出结果。编码器、译码器、计数器、JK触发器、移位寄存器等都是数字电路中重要的逻辑器件,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仿真这些器件有助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在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时,可以通过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搭建,并设置相应的测试条件,例如时钟频率、输入信号等,来观察电路的响应和输出结果。例如,通过设置时钟频率为500Hz对74LS138译码器电路进行测试,记录不同输入下的输出状态,以验证译码器的功能。在JK触发器功能测试中,观察其在触发脉冲到来时,根据输入端JK信号改变触发器状态的能力,并在电路复位时输出指示灯的状态变化。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同步时序电路,它能够实现信号的移位存储和传输。使用如74LS194这样的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可以测试其清零、左移、右移、预置数等基本功能。在仿真过程中,通过控制开关来模拟控制信号,观察寄存器中信号的变化。 施密特触发器是一种具有特定回差电压的开关特性电路,它的输出状态依赖于输入信号的递增或递减。在仿真中可以观察施密特触发器对信号波形的整形作用。 最终,利用各种计数器设计特定进制的计数电路,例如使用74LS161设计60进制计数器,使用74LS160实现24进制计数器,使用74LS192实现24进制计数器,以及通过控制开关S1来实现正反计数功能等,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仿真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学习者可以加深对数字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提升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
2025-06-22 18:29:29 1.36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基于Multisim仿真的四位密码锁电路设计。该设计采用两组4位拨码开关作为输入模块,利用异或进行密码比对,通过或汇总比对结果,最终由三极管驱动LED和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文中还探讨了电路中的关键组件选择、布线技巧以及常见调试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提供了详细的仿真文件、原理说明书和演示视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这一电路。 适合人群:对数字电路设计感兴趣的初学者、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个人项目开发。目标是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熟悉Multisim仿真工具的使用,理解逻辑的应用及其在实际电路中的表现。 其他说明:配套资料详尽,包括完整的仿真文件和演示视频,便于读者跟随教程逐步实现电路设计。文中提到的一些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电路稳定性非常有帮助。
2025-06-19 22:49:24 169KB
1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与非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它利用了CMOS器件的特性来产生周期性的电压变化,即振荡。这种振荡器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是时钟信号的来源,为许多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定时参考。 我们要理解CMOS与非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CMOS电路由N沟道和P沟道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组成。在与非中,当输入为高电平时,P沟道MOSFET导通,N沟道MOSFET截止;反之,当输入为低电平时,N沟道MOSFET导通,P沟道MOSFET截止。这种互补的工作模式使得电路在任意时刻只有一个MOSFET导通,从而降低了静态电流消耗,提高了效率。 振荡器的构建通常基于负反馈机制,即电路的输出被馈送到其输入,以保持稳定状态。在CMOS与非振荡器中,这个负反馈过程是由电路内部的电容和外部的电阻网络共同实现的。振荡器的频率取决于这些元件的值以及CMOS器件的特性。 有几种常见的CMOS与非振荡器类型,包括简单环形振荡器、电荷泵振荡器和多谐振荡器。简单环形振荡器是最基础的,它由几个与非构成一个闭合的反馈环,其中的电容通过的输入电容和负载电容进行充放电,形成振荡。电荷泵振荡器则利用与非的开关特性,将电荷存储和释放,形成振荡。多谐振荡器,如555定时器,可以产生特定频率的方波输出,其振荡频率由内部的电压分压器和外部电容决定。 CMOS与非振荡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1. 时钟发生器:在微处理器和数字逻辑系统中,提供基准时钟信号。 2. 传感器信号处理:用于驱动传感器的内部电路,如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3. 无线通信:在射频(RF)电路中,作为本地振荡器产生调制和解调所需的信号。 4. 声音产生:在音频应用中,可以生成不同频率的声音波形。 5. 自动化控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定时器或触发器。 文件"CMOS与非振荡器原理及应用"可能详细探讨了这些主题,包括电路设计、参数计算、性能分析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学习这一内容将有助于理解和设计自己的CMOS振荡器电路,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爱好者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
2025-06-17 23:10:36 228KB
1
新能源(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汽车店信息,充电桩数据爬虫_china-ev-spider
2025-06-17 18:49:47 577KB
1
知识点汇总: 1. 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自动系统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自动的使用效果,因此设计一款性能优良且成本可控的自动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单片机基本原理:单片机SCM,即单芯片微型计算机,集成了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单片机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其中51系列单片机因其典型性和代表性,成为本设计的核心。 3. 系统设计要求:该自动控制系统要求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可靠,并具备故障检测及显示功能,同时还需具有行程检测系统。 4. 硬件设计细节: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步进电机、故障检测显示电路和行程检测等部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红外信号,步进电机负责驱动的开启与关闭。故障检测及显示电路和行程检测系统确保自动的安全稳定运行。 5. 软件设计要点:软件设计部分包括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开子程序、开中断程序、T1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以及程序源代码。软件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实现自动的智能感应和控制逻辑。 6. 调试与检测:设计完成后,需通过实际调试与检测来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调试过程主要检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对系统故障进行检测,并确保行程的准确无误。 7. 技术亮点:该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控制电机驱动,缩短了开发时间,提高了系统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成本。此外,使用单片机控制交流电机,实现的自动开闭功能,并通过设计完善的故障监测电路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8. 市场应用及前景: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结合了高性能和适中价格,预期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适合在对成本敏感的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 结论: 本课题成功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自动的智能化操作和可靠运行。该系统不仅提升了自动的性能,而且降低了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对于推动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2025-06-16 18:14:00 457KB
1
《数字信号处理 爱东第二版ppt》深入讲解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这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频率信号的方法,而快速傅里叶变换则是一种高效计算DFT的算法。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是针对离散时间信号的周期性扩展,用于分析有限长度的信号。DFT定义为一个序列的离散频率分量,通过对序列进行一系列复指数乘积和求和来获得。DFT提供了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频率域的手段,这对于分析和处理数字信号非常有用,尤其是在滤波、频谱分析和信号合成等应用中。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DFT的一种优化算法,显著减少了计算量,使得DFT的计算效率大大提高。FFT的基本思想是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通过分治策略来实现。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如在MATLAB等软件中,可以快速有效地计算DFT,极大地提升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在课程中,爱东教授还提到了Z变换和离散傅里叶级数(DFS)。Z变换是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另一种方法,它可以将离散序列转换为复变量Z的函数,适用于处理无限长序列。DFS则是周期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它的频率是离散的,对应于信号的基频的整数倍。 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有限长度序列的傅里叶分析,而且在计算机上易于实现。DFT的计算复杂度是O(N^2),而FFT将其降低到O(N log N),这一改进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至关重要。 此外,课程还涵盖了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这些滤波器经常使用DFT或FFT来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和设计。有限字长效应也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实际计算中总是存在有限的精度,这可能会影响信号处理的结果。 总结来说,《数字信号处理 爱东第二版ppt》详尽阐述了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重要工具的资源。
2025-06-11 17:28:35 8.27MB 离散傅里叶变换 快速傅里叶变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