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阶锥松弛与Distflow潮流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规划模型:降低投资成本与运营成本,减少损失负荷价值,基于二阶锥松弛与Distflow潮流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规划模型实现,基于二阶锥松弛和Distflow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模型 摘要:代码主要做的是主动配电网的运行规划模型,为了解决规划模型中的非线性和非凸性,分别采用了二阶锥松弛和线性扰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是降低线路的投资成本以及运营成本,降低损失负荷价值(voll),算例中的Distflow潮流以及松弛模型均有参考文档 代码非常精品,注释几乎一行一注释; ,主动配电网规划模型;二阶锥松弛;Distflow;非线性和非凸性处理;降低投资与运营成本;降低损失负荷价值(voll);代码注释清晰。,二阶锥松弛与Distflow融合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模型优化研究
2025-08-21 19:47:24 1.32MB ajax
1
【列头配电模块PDM-睿杰机房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是针对现代数据中心机房设计的一种高效、智能化的电力分配方案。列头配电模块(PDM)是该方案中的核心组件,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的电源分配,确保机房内的每一个机柜都能得到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PDM通常安装在机柜列的头部,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电流监控、负载管理以及故障保护等功能,提升整个机房的电能使用效率(PUE)。 在睿杰的机房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中,除了PDM之外,还包括了其他多个子系统: 1. **DC-E 机房空气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水平送风空调机、湿控机和新风机。水平送风空调机提供不同功率选择,适用于不同制冷需求,具备水平送风模式,确保机房内温度分布均匀。湿控机则负责机房的湿度控制,通过湿膜加湿和内置冷凝器进行除湿,保证机房环境的恒温恒湿。新风机用于保持机房正压,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 2. **DC-F 气流组织调节系统**:包括封闭通道顶、封闭通道门和地板ADU等,这些组件有助于形成封闭的冷/热通道,提高制冷效率,减少冷热气流混合。 3. **DC-P 智能模块配电系统**:除了PDM,还包括智能精密配电柜(PDR)和机柜配电单元(PDU),为机房提供全面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实现对电力的精确监控和管理。 4. **DC-R 机柜系统**:包含机柜、托盘和理线设备,提供安全稳定的设备安装平台,同时优化线缆管理,保持机房内部整洁有序。 5. **DC-M 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机房的各项关键参数,如温度、湿度、电力消耗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列头配电模块PDM在机房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对每个机柜电力的独立控制,还可以结合监控系统,对机房能耗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效。同时,通过与其他子系统的协同工作,如空气环境控制系统和气流组织调节系统,可以进一步优化机房的冷却效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整体机房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2025-08-21 18:18:59 4.46MB 解决方案
1
配电网络合环操作时,一般只验证合环后稳态电流是否会造成潮流超过设备限额,而没有考虑合环瞬时的最大冲击电流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为此提出了计算舍环最大冲击电流的方法,给出了合环冲击电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和计算流程图.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程序对此过程进行模拟。目前,该系统已在江苏大丰、靖江配电网络系统中投入运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电网实际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08-17 11:10:40 755KB
1
基于牛拉法的含分布式电源IEEE33节点配电网潮流计算程序,考虑风光接入等效为PQV和PI节点处理,基于牛拉法的含分布式电源IEEE33节点配电网潮流计算程序(考虑风光接入,含注释),含分布式电源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的潮流计算程序,程序考虑了风光接入下的潮流计算问题将风光等效为PQV PI等节点处理,采用牛拉法开展潮流计算,而且程序都有注释 --以下内容属于A解读,有可能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仅供参考 这段代码是一个用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程序。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计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功率等参数。这段代码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初始化相关参数:代码一开始定义了一些变量,包括节点个数、支路个数、平衡节点号、误差精度等。 构建节点导纳矩阵:根据给定的支路参数矩阵,通过遍历支路,计算节点导纳矩阵Y。节点导纳矩阵描述了电力系统中各节点之间的电导和电纳关系。 处理PQ节点和PV节点:根据给定的节点参数矩阵,对PQ节点和PV节点进行处理。对于PQ节点,根据节点注入有功和无功功率计算节点注入功率;对于PV节点,根据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和电压幅值计算节点注入功率
2025-07-27 15:05:58 907KB
1
"基于多时间尺度优化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策略复现:日前预测与日内校正的二阶锥模型线性化处理","基于多时间尺度优化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调度策略复现:日前预测与日内校正的二阶锥模型线性化处理",基于MPC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复现 日前决策出各设备预测出力,日内对各设备出力进行校正,使用二阶锥模型线性化处理,日前时间尺度为1h,日内时间尺度为15min,多时间尺度日前日内调度,模型见文献,仿真结果见图。 ,核心关键词:MPC;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复现; 日前决策; 设备预测出力; 日内校正; 二阶锥模型; 线性化处理; 多时间尺度调度; 仿真结果。,基于多时间尺度调度的配电网优化复现
2025-07-26 14:25:21 560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粒子群算法(PSO)在配电网故障重构中的应用,旨在通过调整开关状态来最小化停电区域并降低系统功率损耗。文中首先解释了配电网故障重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展示了如何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化的PSO算法模型,包括定义问题、构建粒子群、执行迭代优化以及展示最终结果。此外,还讨论了一些关键技术细节如离散化处理、速度更新机制等。 适合人群:对智能优化算法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希望了解或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基于智能算法的电力系统优化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配电网故障诊断与修复的需求。主要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减少因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其他说明:尽管文中提供的代码进行了适当简化以便于理解,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例如拓扑约束、多目标优化等问题。
2025-07-24 15:38:17 286KB
1
配电房辅助监控系统】是现代电力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应用,旨在提高配电设施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功能,如轨道机器人智能巡检、环境监测、视频监控、设备控制、设备状态监测、安全防范和消防辅助系统,旨在实现配电房的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巡检质量和效率。 传统配电房的巡视方式依赖于人工记录,存在代签、数据不实时、管理困难等问题,而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系统通过整合不同厂家的设备,降低了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避免了设备间的问题扯皮,提高了业主的时间利用效率。此外,系统还能通过集中监控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升防窃电预警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减员增效。 电科恒钛提供的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方案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 **开放性**:支持接入不同厂家和品牌的设备,实现多样的兼容性。 2. **统一性**:通过通信规约转换,实现不同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统一监控。 3. **智能性**:根据不同场景设定监控策略,满足多样化的监测需求。 4. **易扩展性**:软件配置即可适应未来设备增加和系统升级。 5. **易用性**:采用B/S架构,易于操作和维护。 6. **高可靠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体,设备模块化便于故障排查。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室内环境控制:如除湿机、空调的远程控制,与温湿度联动,实现智能调节。 - 温度监测:如开关柜、电缆的无源无线测温,变压器三相绕组温度检测。 - 消防监控:通过SF6/O2等气体监测报警,与通风机联动。 - 安全监控:轨道巡检机器人、智能防凝露、火灾报警、安防设备接入。 - 灯光控制:与视频监控、火灾报警、安防系统联动,确保光线充足。 - 漏水监测:设置传感器及时报警,防止水分损害设备。 系统还具备创新点,如入侵告警联动,当发生入侵时,系统会启动相应响应。温湿度告警联动则自动调节环境条件。SF6泄漏时,系统会启动通风设备并发出警告。照明控制系统根据环境和视频监控情况智能调整光线。视频监控提供了远程查看设备状态和环境的能力,异常报警则能迅速发现并处理问题。 配电房辅助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化、智能化的设计,实现了配电设施的高效监控和管理,为电力行业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1
配电室环境监控系统又称为配电室环境与设备监测系统,主要基于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网关、云平台管理系统等技术,实现火灾报警、环境监测、运行状态视频监控以及电气测控等功能,解决了传统配电站房以人工为主的作业方式,
1
配电室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是现代电力运维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本文将详细解析该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系统架构和主要功能。 1. 项目概述 配电室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是针对配电室内的电气设备、环境条件以及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它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配电室内温度、湿度、水位、有毒有害气体、烟雾、明火等多个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并能智能控制灯光、空调、风机、除湿机等设备,以维持最佳运行环境。 2. 系统概述 该系统基于Tip3000核心平台,集成开关柜及电缆的温度监测、变压器状态监控、以及多种有害气体如SF6、O2、O3、NO、TVOC等的检测。同时,系统还具备安防、消防、灯光控制、空调调节、风机与除湿机控制等功能,以及图像监控,形成全面的动力环境监控网络。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现场监控层、网络传输层和中心管理层。现场监控层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网络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与汇聚,中心管理层则进行数据处理、报警管理和远程控制。 3.2 网络拓扑设计 网络拓扑通常采用星型或环形结构,确保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各监控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中心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和指令的下达。 4. 系统功能设计 4.1 视频监控 系统配备高清摄像头,提供24小时视频监控,支持远程查看、录像回放和异常行为分析,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4.2 现场环境监控 实时监测配电室的温湿度、有毒气体浓度、水位等环境参数,确保设备运行环境在安全范围内。 4.3 远程控制 通过网络,管理人员可远程控制灯光、空调等设备,调整环境条件,降低运维成本。 4.4 告警管理 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告警,通过声光报警、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快速响应并处理问题。 4.5 门禁管理 集成门禁控制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保障配电室安全。 4.6 统计功能 系统提供各类数据统计报表,便于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配电室动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是电力运维的重要工具,它集成了多种监测和控制功能,提升了运维效率,降低了故障风险,对于现代化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这样的系统将更智能、更安全地服务于电力行业。
2025-07-12 07:53:38 11.5MB 运维开发
1
### Q_CSG1101009-2013 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 #### 概述 Q_CSG1101009-2013《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是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关于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的技术规范文档。该规范旨在统一和规范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的设计、采购、使用、维护乃至退役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并提供了详细的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 核心内容概览 1. **范围**:该规范主要针对10kV电压等级的三相干式双绕组配电变压器(不包含非晶合金铁心干式配电变压器)。它规定了这类变压器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要求以及起吊、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了确保规范的标准性和一致性,文档中列出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参考依据,例如GB1094系列标准、GB3096、GB4208等,涉及电力变压器的各个方面,如总则、温升、绝缘水平与试验、声级测定等。 3. **术语和定义**:根据GB1094.1和GB/T2900.15中给出的相关术语进行定义,确保文档中的专业术语能够被准确理解。 4. **使用条件**:明确了变压器适用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范围、海拔高度、相对湿度、地震烈度等,并对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进行了规定。 5. **技术要求**:详细规定了变压器的技术参数、结构要求、材料要求、性能要求等,包括但不限于温升、损耗、噪声水平等指标。 6. **试验要求**:包括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试验等内容,确保产品在不同阶段均能满足预定的技术性能要求。 7. **起吊、包装、运输**:为了保障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该规范也对起吊、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了明确规定。 #### 技术要点详解 - **范围**:此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系统内10kV电压等级的三相干式双绕组配电变压器(不包含非晶合金铁心干式配电变压器),并对相关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规定。此外,对于接入南方电网的用户设备,其配置、选型亦可参考此规范执行。 - **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些引用文件为规范提供了基础支持,确保了设备设计和制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例如,《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 总则》(GB1094.1)定义了电力变压器的基本要求;《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 温升》(GB1094.2)规定了变压器温升的测试方法和限值要求;《电力变压器 第11部分 干式电力变压器》(GB1094.11)则专门针对干式变压器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 **术语和定义**:这部分内容基于相关国家标准对变压器领域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有助于减少因术语理解上的偏差而导致的技术沟通障碍。 - **使用条件**:规范详细列举了变压器正常使用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海拔等,同时也考虑到了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如高海拔地区的绝缘要求等。 - **技术要求**:此部分是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变压器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在温升方面,需满足GB1094.2的规定;在噪音方面,则参照GB/T1094.10和JB/T10088的规定。此外,还规定了变压器的冷却方式、绝缘等级、接线端子、冷却风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 **试验要求**:为了验证变压器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种试验方法和要求,如出厂试验、型式试验等。这些试验不仅包括电气性能测试,还包括机械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的综合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 **起吊、包装、运输**:考虑到变压器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的特点,规范特别强调了起吊、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损坏。 《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是一份全面、详细的规范文档,为10kV干式配电变压器的设计、生产、检测及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指导。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025-06-30 14:18:06 520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