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基于STM32G431的无感FOC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通过自主研发的线性磁链观测器,解决了市场上现有方案依赖VESC架构或ST库的问题。文中涵盖了硬件配置、PWM时序、ADC采样、磁链观测器算法、零速启动策略、转速控制等多个方面。特别是针对零速闭环启动和电位器转速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调试经验。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嵌入式开发经验和电机控制基础知识的研发人员,尤其是对FOC算法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快速响应的电机控制系统,如扫地机器人、无人机等应用场景。目标是实现零速闭环启动、快速电角度收敛以及平滑的电位器调速。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代码和配置均经过实际测试,附带了完整的开发笔记和调试技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同时,作者分享了许多实际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对于新手来说非常有价值。
2025-09-15 00:07:06 150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STM32G4系列芯片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尤其是高频注入和无感FOC驱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高频注入策略(角度估算收敛)、脉冲NS磁极辨识、角度和速度双闭环零速启动运行。文中提供了完整的C语言代码、CubeMX配置文件、MDK工程、原理图和开发笔记,所有宏定义均配有中文注释,便于移植和二次开发。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在配置文件编写和MDK工程开发中的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STM32G4系列芯片感兴趣的嵌入式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实现零速带载启动、低速持续注入、无感驱动低速运行及堵转有力的应用场景。目标是帮助开发者掌握高频注入和无感FOC驱动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理论指导,还附带详细的代码示例和开发工具配置,有助于快速上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025-09-15 00:04:47 983KB
1
控制算法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的实现是确保系统准确、稳定运行的关键。C语言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成为实现控制算法的常用编程语言之一。本内容详细介绍了控制算法中的PID控制算法及其在C语言中的实现,同时还涵盖了一些工业常用智能算法的C语言实现。 要理解控制系统中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可以描述被控系统内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时域与复域是描述数学模型的两种不同方式。时域使用时间作为变量来描述数学函数或物理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而复域则是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的在复数范围内的变量域。复域模型(传递函数)通常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其分析方法包括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是描述系统动态过程的基本工具。微分方程可以离散化成差分方程,而差分方程在时间上的连续发生又形成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描述了系统关注特性随时间的演变过程,而差分方程则是用差分的形式来反映系统变化的特性。 在控制系统中,PID控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控制策略之一。它包括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微分(Derivative)三个部分。基本的PID控制原理通过比例、积分、微分三个环节的线性组合来控制系统的输出,以达到减少系统误差、提高控制品质的目的。而C语言实现PID控制算法涉及到具体的编程技巧和数学知识,比如如何用C语言计算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以及如何在程序中实现控制策略。 PID控制的几种变种实现也在文档中得到介绍,例如积分分离PID控制,抗积分饱和PID控制,变积分PID控制,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等。积分分离PID控制策略能有效避免系统超调和震荡;抗积分饱和策略能防止积分项过大导致的系统性能下降;变积分PID控制是指积分系数随误差的变化而变化,更加灵活;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则对微分项进行修改,减少高频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除了PID控制之外,文档还介绍了几种工业常用的智能算法及其在C语言中的实现。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决策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在特定领域内提供专家级别的解决方案。模糊逻辑是处理不确定性的逻辑系统,它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处理模糊信息。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计算模型,能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和自学习。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搜索算法,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进行问题的求解。这些智能算法的C语言实现为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更多可能。 文档最后以电源仿真软件的设计为例,说明了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和实现过程。电源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现是整个控制系统设计的最后步骤。仿真软件的设计过程不仅涉及到了控制算法的理论实现,还包括了系统仿真和参数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在控制算法的C语言实现中,为了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程序员应该注意代码的模块化和结构化。同时,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和要求,应选择合适的算法和编程策略。掌握控制理论和C语言编程是实现优秀控制系统的关键。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控制系统会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对控制算法的实现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2025-09-14 20:05:48 984KB 控制算法
1
ZYNQ 工程源代码 功能:实现PL和PS端通过ddr3的axi_dma读和写进行数据交互,PS端可通过gpio控制axi_dma读写模块的使能,PS端可通过axi_lite寄存器配置dma的读和写的地址范围或数据长度,PL端的dma写完成后通过中断信号通知PS端。 用户可通过该例程比较快速的搭建自己的更丰富的应用,节省您的开发周期。 ZYNQ是一种将ARM处理器核心与FPGA硬件编程逻辑集成在单一芯片上的技术,这种技术允许开发者利用ARM处理器进行软件编程,同时利用FPGA进行硬件编程,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本文所涉及的ZYNQ工程源代码专注于通过AXI总线实现处理器系统(PS)和可编程逻辑(PL)之间的数据交互。此工程源代码的核心功能是通过DDR3内存进行AXI-DMA(直接内存访问)读写操作,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PS端通过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来控制AXI-DMA模块的启动与停止,同时也可通过AXI-Lite寄存器配置DMA读写操作的地址范围或数据长度。 该工程源代码的开发使得开发者能够在ZYNQ平台上快速构建复杂的通信和数据处理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配置AXI-Lite寄存器来设定DMA读写的参数,这为进行高效、定制化的数据交互提供了便捷。此外,当PL端的DMA写操作完成后,会通过中断信号通知PS端,PS端可以据此处理后续逻辑。这不仅优化了处理流程,还降低了开发者在进行复杂系统设计时的时间成本和开发难度。 工程源代码中还包含了丰富的文档资源,例如项目概述、数据交互分析、通信案例详解以及如何快速搭建和定制应用等方面的说明。这些文档为工程师们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ZYNQ平台的工作原理及其软件和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论。通过这些文档,开发者可以快速学习和掌握如何在ZYNQ平台上搭建特定应用,以实现产品开发周期的缩减。 值得一提的是,标签“npm”在该上下文中可能指的是Node.js包管理器,这表明工程代码可能与Node.js相关,但具体细节未在给定信息中明确。而在文件名称列表中,文档标题与描述的摘要、项目概述、功能实现和端通等部分,以及图像文件和文本文件,可能包含更深入的技术细节和实现案例。这些材料对于深入学习和实践ZYNQ平台的应用开发将具有重要价值。 总结以上信息,ZYNQ工程源代码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现处理器系统与可编程逻辑间数据交互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ZYNQ平台集成的ARM处理器和FPGA资源,通过AXI-DMA和AXI-Lite等接口,支持灵活的数据处理与传输。通过该工程源代码,开发者能够快速开发出符合特定需求的ZYNQ平台应用,大大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时间。此外,相关文档和示例进一步加深了开发者对ZYNQ平台技术的理解,为相关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09-14 18:05:24 177KB
1
风电分布式并网模型的仿真实现:基于Matlab Simulink的火电厂与风电场协同运行研究,基于Matlab Simulink的风电分布式并网模型仿真研究:火电厂与风电场协同控制策略分析,风电分布式并网模型 Wind Farm Simulation Model。 Matlab simulink 质量过硬,非诚勿扰 1、共2个火电厂,4个风电场,共15个节点。 火电厂:1号火电厂,设定为Swing Bus; 2号火电厂,设定为PV Bus。 (在汽轮机调节器可进行调节励磁系统的控制方式) 风电厂:4个风电厂; 各个风电厂的风速可设定为:常速风和渐变风。 (在风速调节器可进行选择上述两种风速工况) 2、各个节点的电压幅值符合电网电压幅值满足运行要求; 3、各节点电压、功率基本无波动; 4、各个负载消耗的有功、无功与设定值基本无差,工作正常。 ,风电分布式并网模型; 火电厂; 风电场; 节点电压幅值; 功率波动; 负载消耗。,Matlab Simulink中基于分布式风电与火电并网的风电场与火电厂混合模拟
2025-09-14 11:15:44 1.07MB 柔性数组
1
在IT领域,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化程序,用于遍历互联网上的网页,收集信息。本教程主要探讨如何使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的网页爬虫。 我们来理解深度优先搜索(DFS, Depth First Search)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Breadth First Search)的基本概念: 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它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尽可能深地搜索子树。当节点v的所在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 广度优先搜索则是在图或树中的一种遍历策略,它先访问离起点近的节点,然后逐层向外扩展。在访问完一个节点的所有邻接节点后,才会访问其邻接节点的邻接节点。BFS通常用于寻找两个节点间的最短路径,或者在无环图中找到所有可能的路径。 使用Java实现网页爬虫时,关键组件包括: 1. URL管理器:负责存储已访问和待访问的URL,防止重复爬取和无限循环。 2. 下载器:根据URL获取网页内容,通常是通过HTTP或HTTPS协议实现。 3. 解析器:解析下载的HTML内容,提取所需信息,如链接、文本等。 4. 存储器:将提取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文件或内存中。 对于深度优先爬虫,我们可以使用栈来存储待访问的URL。每次从栈顶取出一个URL,访问其内容,然后将其邻接的URL压入栈中。当栈为空时,表示所有可达节点都被访问过。 而广度优先爬虫则使用队列来存储待访问的URL。首先将起始URL放入队列,然后不断从队列头部取出URL,访问其内容,将新发现的URL加入队尾。队列的特性确保了我们总是先访问离起点近的节点。 在实际开发中,Java库如Jsoup可以方便地解析HTML文档,Apache HttpClient或OkHttp可以用来处理网络请求,而LinkedList或ArrayDeque可以作为DFS的栈,Queue接口的实现(如LinkedList或ArrayDeque)则可作为BFS的队列。 为了实现爬虫的健壮性和效率,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异步处理:使用多线程或异步IO,提高爬取速度。 - 爬虫限制:遵循网站的robots.txt规则,尊重网站的爬虫策略。 - 错误处理:处理网络错误、解析错误等异常情况。 - 策略调整:根据目标网站的结构和内容动态调整爬取策略。 - 数据去重:使用哈希表或其他数据结构避免重复处理相同信息。 压缩包中的"Spider_3.0"可能是爬虫项目的源代码,包含了上述组件的实现。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代码,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Java中实现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的网页爬虫。
2025-09-14 10:42:38 1.16MB Java 深度优先 广度优先 网页爬虫
1
微信小程序设计与实现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程序,具有占用手机内存极低、不需要用户下载软件等优势。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提高了移动端购物的使用效率。下面是微信小程序设计与实现的详细知识点: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程序,具有灵活性、传播速度快、流量大等优势。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提高了移动端购物的使用效率。 二、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 * 用户微信登陆 * 浏览商品 * 加入购物车 * 支付购买 管理者需求分析: * 管理者登陆 * 商品分类 * 商品管理 * 订单管理 三、功能设计 系统逻辑结构图: * 用户功能: + 商品功能 + 商品分类详情页面 + 购物车 + 订单支付 * 小程序商品分类 * 详情页面 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类型:MySql * 原因: 1.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之一 2. 它使用的核心线程是完全多线程,支持多处理器 3. 性能出色 4. 可以工作在不同的平台上 5. 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 6. 是开源的,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四、开发工具 * 微信开发者工具 五、结论 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提高移动端购物的使用效率,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微信小程序的优势在于灵活性、传播速度快、流量大等方面。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用户需求、管理者需求、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开发工具等方面。 六、建议 * 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和管理者需求 * 微信小程序的优势在于灵活性、传播速度快、流量大等方面 * 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和开发工具 七、结论 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提高移动端购物的使用效率。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用户需求、管理者需求、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开发工具等方面。微信小程序的优势在于灵活性、传播速度快、流量大等方面。
2025-09-14 09:49:19 427KB 微信小程序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Vue.js框架与Konva.js库来实现数据标注功能,特别是绘制和操作矩形及多边形。Vue.js是一种流行的前端JavaScript框架,它提供了组件化开发模式,使得构建可复用和易于维护的用户界面变得简单。Konva.js则是一个2D画布库,它允许我们在Web浏览器中进行高性能的图形处理。 让我们理解Vue.js和Konva.js的集成。Konva.js本身并不直接支持Vue.js,但我们可以将Konva的舞台(Stage)和层(Layer)作为Vue组件来创建。Vue组件是自包含的代码块,它们可以有自己的状态、属性和生命周期方法。在我们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KonvaCanvas`的Vue组件,它包含Konva的舞台和层,用于绘制和交互。 为了实现矩形和多边形的绘制,我们需要在Konva层上监听`mousedown`、`mousemove`和`mouseup`事件。当鼠标按下时,我们开始记录起点坐标;在鼠标移动时,我们根据当前鼠标位置更新图形大小;鼠标释放时,我们完成绘制并添加到图层中。对于矩形,我们可以在鼠标移动时计算宽度和高度;对于多边形,我们需要记录每次点击的坐标,直到用户关闭形状(通常通过双击或点击第一个点来完成)。 每个绘制的图形可以是一个Konva.Shape实例,具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例如,我们可以为每个图形设置填充色、描边颜色、透明度等样式,并提供拖动和尺寸调整的功能。这可以通过在图形上附加额外的Konva监听器来实现,如`dragstart`、`dragend`和`dragging`,以便在拖动时更新图形的位置。 在Konva.js中,我们可以使用` Konva.Rect `类来创建矩形,而多边形则可以通过` Konva.RegularPolygon `或` Konva.Polygon `类实现。对于自定义多边形,我们需要手动定义顶点数组。 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建议将每种形状的逻辑封装到单独的Vue组件中,如`RectangleAnnotation`和`PolygonAnnotation`。这些组件可以接收必要的参数,如初始坐标、大小和样式,并负责自身的绘制和交互逻辑。 在描述中提到,矩形和多边形都支持移动和调整,但未实现删除功能。要添加删除功能,可以在图形上添加一个删除按钮或右键菜单,然后监听相应的删除事件。在触发删除事件时,找到对应的图形并从Konva层上移除它。 注释是代码可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代码更易于理解,确保为每个组件、方法和关键逻辑部分提供清晰的注释。这不仅有助于其他开发者更快地了解你的代码,还能在你以后回顾项目时节省时间。 通过Vue.js与Konva.js的结合,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功能丰富的数据标注工具,支持绘制和操作矩形及多边形。在实际项目中,还可以进一步扩展这个工具,添加更多的图形类型、编辑功能,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如保存和加载标注数据。在开发过程中,始终注重代码的组织结构和注释,这将使你的项目更加健壮和易于维护。
2025-09-14 00:54:33 971KB konva vue 数据标注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欧姆龙NJ/NX系列PLC的POD(Process Object Dictionary)映射功能进行多轴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细节。主要内容涵盖POD映射的基本概念、轴结构体定义、地址分配规则以及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文中还讨论了ECAT总线刷新周期对多轴控制系统的影响,并提供了优化建议。此外,文章分享了一些调试经验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地址重叠、合理设置刷新周期、优化数据包对齐等。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欧姆龙PLC和EtherCAT通信协议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扩展轴数的工业生产线,特别是在标准配置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通过POD映射可以灵活调整轴的数量,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目标是帮助工程师掌握这一技术,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多轴控制任务。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总线负载、数据包对齐、周期时间设置等。同时提醒读者在追求更多轴数时也要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09-13 18:54:46 2.52MB PLC EtherCAT 工业自动化
1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特定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其特点是硬件和软件可裁剪,以满足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的严格要求。随着微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和操作系统(OS)的支持,嵌入式系统拥有了完整的体系架构。在嵌入式开发过程中,开发平台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提供了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基础环境。 【AT91RM9200处理器】 AT91RM9200是Atmel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ARM920T内核的微处理器,具有MMU(内存管理单元),支持最高240 MHz的CPU时钟频率,具备丰富的接口,如EBI(外部总线接口)、静态存储控制器、SDRAM控制器和Burst Flash控制器等。这种处理器适用于构建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 【Bootloader与U-Boot】 在嵌入式板上运行操作系统需要Bootloader进行引导加载。Bootloader负责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映射,连接硬件和操作系统。U-Boot是一个流行的Bootloader,支持多种处理器,包括ARM系列。在AT91RM9200开发平台上,U-Boot的移植涉及了对硬件特性的调整,例如修改Config.mk文件设置ROM的起始地址,更新Flash.c以支持Intel JS28F128芯片,以及修改相关配置文件以匹配SDRAM和Flash的参数。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嵌入式Linux因其低成本、强大的功能和易于移植性而广泛应用。在AT91RM9200平台上移植Linux内核,通常选择一个适合的稳定版本,例如Linux-2.6.20。移植过程包括配置内核以适应硬件,修改设备驱动程序,以及确保所有必要的硬件子系统得到支持。 【Linux内核移植步骤】 2.1 选择合适的Linux内核版本,通常会选择一个稳定且社区支持良好的版本,以确保兼容性和稳定性。 2.2 配置内核,根据硬件特性(如处理器类型、内存大小、外设接口等)进行定制化设置。 2.3 编译内核和模块,使用交叉编译器生成适用于目标平台的二进制文件。 2.4 将编译后的内核映像烧录到开发板的Flash中,通过U-Boot引导加载。 2.5 在开发板上运行内核,测试基本功能,如网络、串口通信、存储设备等,确保一切正常工作。 基于AT91RM9200的嵌入式开发平台实现了从Bootloader到操作系统的完整流程。通过U-Boot进行系统引导,然后加载Linux内核,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软件和硬件开发环境。这个过程涉及到硬件接口的理解、Bootloader的定制以及内核的适配,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
2025-09-13 18:36:37 247KB AT91RM9200 开发平台 软件开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