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低复杂度的无线网络技术。它采用了IEEE 802.15.4无线物理层的优点,包括省电、简朴和低成本的规格,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逻辑网络、网络安全和应用层。ZigBee联盟成立于2023年,初期由英国Invensys企业、日本三菱电气企业、美国摩托罗拉企业和荷兰飞利浦半导体企业等四大企业加盟,随后加盟企业不断增加,至目前已经涵盖了IT领域以及其他行业的150多家企业。 ZigBee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无线工业控制、消费性电子设备、汽车自动化、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用设备控制、远程网络控制等场合。ZigBee无线技术适合组建WPAN(无线个人设备)网络,特别适合于数据采集和控制信号的传播。 ZigBee无线技术的特点包括其低功耗设计,这使得电池可以工作很长时间,尤其是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以支持1个节点工作6~24个月。此外,ZigBee还具有低成本优势,通过大幅简化协议,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并且免协议专利费,芯片价格大约为2美元。Zigbee还具有低速率和近距离的特性,工作在20~250kbps的较低速率,传播范围一般介于10~100米之间,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播距离可以更远。 ZigBee的物理信道包括2.4GHz的ISM频段、欧洲的868MHz频段、以及美国的915MHz频段,不同频段可使用信道分别为16个、1个和10个。在2.4GHz频段上具有16个信道,带宽为250K。ZigBee无线技术适合组建大规模网络,网络节点容量可达65535个。 ZigBee技术还具有短时延的优势,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此外,ZigBee还具有高容量的特点,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构造,一种主节点最多可管理254个子节点。 在技术特征和性能分析方面,ZigBee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其协议栈的设计,这使得它能够支持更多的应用,并且其网络拓扑构造支持星状、片状和网状等多种结构,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ZigBee的网络设备类型分为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够确保传输的可靠性。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物联网、智能家庭、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理想选择。
2025-09-26 22:41:26 618KB
1
# I2C BootLoader V0.1 IAP开发流程 须知bootloader和app是两个独立的固件,只是烧写到了FLASH的不同地址处。
- step1: 首先划分好main flash空间, 以本项目为例,将main flash划分成bootloader(addr: 0x08000000 - 0x0800DBFF)和app(addr: 0x0800DC00 - 0x0800FFFF)两部分;
- step2: 准备一份app固件,要求在该app固件中的.ld链接文件中将MEMORY中的FLASH按此处样式修改FLASH (rx) : ORIGIN = 0x0800DC00, LENGTH = 9K, 即ORIGIN修改为step1中app存储起始地址,LENGTH修改为step1中的存储需要的FLASH空间大小, 重新编译固件,生成.bin文件(此处为gd32e23x.bin);
- step3: 要实现i2c烧写固件,同时需要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硬件的支持,本项目中上位机软件为host.py,主要实现Serial串口发送接收读写指令,此处因下位机MCU板支持USB通信,所以此处Serial串口即是实现USB串口收发命令功能。本项目中下位机硬件是一块STM32F103C8T6核心板,USB2I2C文件夹下即是该核心板的驱动源码文件,主要实现USB串口驱动和I2C读写,即可认为此时的STM32F103C8T6核心板是一个USB转I2C设备。
- step4: 要实现i2c批量烧写固件,待烧写设备须提前烧写支持i2c烧写功能的bootloader固件,本项目中BootLoader文件夹下即是bootloader固件工程。即该bootloader支持I2C烧写固件到GD32E232K8Q7待编程设备中,项目中的GD32E23
2025-09-26 16:21:01 16.71MB 上位机源码
1
通过cc2510实现点对点对点通信,在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扩散到多点通信
2025-09-25 19:33:33 299KB cc2510
1
内容概要:本文展示了如何利用 Python 和 PyQt5 构建智能小车上位机程序,以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小车的功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GUI界面创建和服务端编程。首先定义了一个继承自QThread的新线程类WIFI_Thread来处理客户端连接和数据传输,并封装了一系列网络操作函数。主窗口由多个框架组成,在每个区域分别提供了设置网络参数(IP/Port)、切换运行模式选项(如远程驾驶或是传感器自动导航)以及展示接收到的状态反馈信息。此外还包括一组方向键用于模拟物理按键发送指令指挥小车运动,以及文本框记录了通信日志以便调试与维护。 适用人群:对嵌入式设备编程感兴趣的学生、开发者;想要学习基于Python GUI进行简单项目构建的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科研教学或者爱好者的DIY小型机器人项目中。具体来说可以用来演示怎样建立完整的硬件软件交互系统;同时对于希望通过图形界面对物联网设备实施管理的人来说也非常有帮助。 其他说明:本案例详细地解释了如何将前后端紧密结合在一起运作,同时也涵盖了多线程机制确保长时间稳定工作的技巧等高级话题。通过实际操作,用户不仅能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还能够加深对底层协议的理解。
2025-09-23 20:04:45 15KB PyQt5 WiFi通信 GUI编程 线程安全
1
鉴于国内无人机上行链路普遍采用跳频传输的现状,可认为干扰无人机上行链路的本质在于干扰跳频通信。跳频通信的干扰方法主要有跟踪干扰、阻塞干扰和同步系统的干扰三类。所以在跳频通信的基础上研究了无干扰系统、阻塞干扰系统、多音干扰系统,不同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该资源是基于matlab来对跳频系统进行仿真,并包含编码、调制、无线信道建模、解调、解码,最后绘制信噪比误码率图。
2025-09-23 10:34:25 16KB matlab 无线通信 跳频通信
1
借助LABVIEW开发的串口显示程序,充分发挥了LABVIEW在图形展示方面的卓越优势。当串口接收到数据后,该程序能够将这些数据以直观的波形图形式呈现出来,让用户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加便捷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仪器控制以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尤其适合于快速原型开发和数据可视化。串口通信则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一种常见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在LabVIEW环境下实现串口通信与波形图实时显示,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数据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LabVIEW开发环境中提供了丰富的串口通信功能,通过其内置的VIs(虚拟仪器),可以方便地配置串口参数、读取串口数据以及发送数据到串口。波形图作为LabVIEW中一种常用的图形显示控件,能够实时地将串口接收到的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波形图的变化来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需要进行串口通信的初始化设置,包括选择正确的串口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这些参数必须与外部设备的串口设置相匹配,否则可能导致通信失败。完成初始化后,可以使用LabVIEW中的Read和Write VIs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当接收到数据后,LabVIEW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图形展示能力,将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波形图,实时地显示在界面上。 此外,LabVIEW提供的事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可以用来处理串口事件和持续更新波形图。例如,使用事件结构可以响应特定的用户操作或串口数据接收事件,而使用while循环结构则可以不断地从串口读取数据,并实时更新波形图的显示。 LabVIEW的图形化编程特点使其在开发串口通信与波形图实时显示程序时具有很高的效率。用户无需编写大量的代码,只需要通过拖放相应的VIs和控件,并进行适当的配置,就可以快速实现复杂的通信与数据展示功能。这种开发方式降低了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非常适合于那些需要快速实现数据通信和可视化的应用。 除了在程序中实现串口通信与波形图实时显示,LabVIEW还提供了丰富的文档和在线资源,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LabVIEW进行编程。例如,开发者可以通过查看LabVIEW的帮助文档,了解更多关于串口通信和波形图显示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同时,LabVIEW的社区和论坛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基于LabVIEW的串口通信与波形图实时显示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可视化展示,而且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的优势,可以大幅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难度,非常适合应用于各种需要快速原型开发和数据处理的场合。
2025-09-22 09:06:01 56KB 串口通信 波形图显示
1
数字低空网络是近年来新兴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它通过构建与地面通信网络相连的高空网络节点,实现对低空区域的通信覆盖,支持无人机、小型飞机等低空飞行器的高速率通信需求。这一技术的发展,对无人机等航空器的智能感知、精确导航、实时通讯等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本白皮书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数字低空网络的发展趋势、标准进展、关键架构模型,并系统性地探讨了业务需求、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白皮书指出,随着低空开放政策的推进,数字低空网络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例如无人机物流、低空航空监测、应急救援通信等。 具体而言,白皮书探讨了数字低空网络的三个核心架构模型。数字低空网络基本架构侧重于构建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连续覆盖的网络服务;通感算融合架构则关注于通信、感知、计算能力的融合,以提高网络的智能化程度;低空安全管控技术体系架构则注重于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低空飞行器运行的安全。 此外,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数字低空网络的特征,包括其覆盖能力、网络延迟、传输速率等,同时对比分析了其与现有的通信系统的关联与差异。例如,在低空区域,由于环境复杂多变,数字低空网络需具备较高的网络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 通信关键技术方面,白皮书讨论了立体覆盖技术、频谱资源管理、数据传输技术等关键问题。立体覆盖技术通过多层网络节点部署,提供覆盖低空的高质量网络服务;频谱资源管理技术能够有效管理频谱资源,减少频率干扰,提高频谱利用效率;数据传输技术则需满足低延迟、高带宽的需求,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数字低空网络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等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技术。通过本白皮书的介绍,相关产业能够深入理解数字低空网络的发展趋势、核心技术与应用实践,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5-09-21 13:34:46 9.62MB 通信技术 无人机 智能感知
1
为考北邮的研究生的同学是个好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2025-09-19 01:04:43 1.76MB 通信原理
1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2025-09-18 09:32:53 684KB LabVIEW
1
NRF24L01是 Nordic Semiconductor 公司生产的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2.4GHz无线收发器芯片,常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如物联网(IoT)设备、智能家居、遥控系统等。在“电子-NRF24L01一对六51版.zip”这个压缩包中,我们可以推测其内容主要围绕NRF24L01芯片与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无线通信方案展开,可能是包含了一些示例代码、原理图或者用户手册等资源。 NRF24L01芯片特点: 1. **工作频率**:NRF24L01工作在2.4GHz ISM频段,共有125个频道,每个通道间隔1MHz,可以灵活选择避免干扰。 2. **传输速率**:支持最高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确保了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3. **低功耗**: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包括接收模式、发射模式、空闲模式和电源关闭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低功耗设计。 4. **AES-128加密**:支持硬件加密,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 **动态Payload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每次传输的数据量,最小1字节,最大32字节。 6. **SPI接口**:通过SPI接口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易于集成到各种系统中。 7. **内置CRC校验**:提供两种CRC校验模式,可以有效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在“一对六”配置中,可能是指一个主节点(Master)控制六个从节点(Slaves),这种多对一的通信结构常见于智能家居、传感器网络等场景,主节点负责收集从节点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或转发。 51系列单片机,如8051,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处理器,因其简单易用、成本低廉而被广泛采用。将NRF24L01与51单片机结合,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2.4GHz的无线数据传输。 压缩包中的“WIRELESS”可能包含以下内容: 1. **源代码**:C或汇编语言的程序,用于控制NRF24L01的初始化、数据发送和接收。 2. **原理图**:展示了如何在电路板上连接NRF24L01与51单片机,以及可能的外围电路。 3. **用户手册或教程**:提供了关于如何使用这些代码和硬件的详细指南,包括配置参数、编程步骤等。 4. **库文件**:可能包含针对特定51单片机的NRF24L01驱动库,方便用户快速开发。 5. **测试脚本**:用于验证通信功能是否正常工作的测试程序。 学习和掌握NRF24L01与51单片机的无线通信,不仅可以提升你的硬件设计能力,还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2.4GHz无线通信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在探索这个压缩包的过程中,你可以了解到如何设置通信频道、如何处理中断、如何实现无线数据包的正确发送和接收,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通信问题。这将对你的物联网项目开发大有裨益。
2025-09-18 08:27:09 41KB 物联网/通信技术2.4G无线通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