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电源运放详解 #### 1. 引言 单电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因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在许多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单电源运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电源运放的设计要点。 #### 2. 单电源与双电源供电 ##### 2.1 电源供电概述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一种高度灵活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滤波以及其他各种模拟电路中。运放通常有两种供电方式:双电源供电和单电源供电。 - **双电源供电**:通常采用一个正电源和一个负电源,如±15V、±12V或±5V。输入和输出电压均相对于地(GND)给出,包括正负电压的摆动幅度极限Vom以及最大输出摆幅。 - **单电源供电**:运放仅由单一正电源和地供电,例如+5V或+3V。单电源供电模式下的运放设计需要特别小心,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 2.2 单电源供电特点 在单电源供电模式下,运放的正电源引脚连接至VCC+,而地或VCC-引脚连接到GND。为了使运放能够正确工作,通常需要提供一个“虚地”作为参考点,其电压为VCC/2。此时,运放的输出电压相对于虚地摆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现代运放具有两个不同的最高输出电压和最低输出电压,即Voh(输出高电平)和Vol(输出低电平)。这些参数对于确定运放的输出摆动范围至关重要。 #### 3. 虚地的实现 在单电源供电模式下,虚地(虚拟接地)是一个关键概念。虚地通常是电源电压的一半(VCC/2),用作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参考点。虚地可以通过简单的分压电路实现: - 使用两个等值电阻R1和R2构成分压电路,其中R1连接VCC,R2接地,两电阻中间节点即为虚地。 -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减少来自电源的噪声,可以在虚地节点上并联一个低通滤波电容C1。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简单的分压电路会降低系统的低频特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权衡性能需求与电路复杂度。 #### 4. 交流耦合的重要性 在单电源供电模式下,由于输入和输出信号通常是相对于实际地(GND)而非虚地给出的,因此需要通过交流耦合(使用耦合电容)来隔离信号源和运放之间的直流电压差。 - **交流耦合**:通过在信号源与运放输入之间添加耦合电容,可以消除直流偏移,确保运放能够正确响应输入信号。 - **特殊情况下的耦合电容省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两个连续级的运放都参考虚地并且没有增益,则可以考虑不使用耦合电容。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总是安全的,因此建议始终使用耦合电容,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不需要。 #### 5. 设计注意事项 在设计单电源运放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运放**:确保所选运放能够在指定的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并且支持Rail-to-Rail输入和输出,以充分利用电源范围。 - **虚地的选择**:合理选择分压电阻的阻值,以满足电路的需求并减少噪声影响。 - **交流耦合的设计**:合理选择耦合电容的容量,确保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 - **测试与验证**:在实际应用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电路性能符合预期。 #### 结论 单电源运放的设计相较于双电源供电更为复杂,但其灵活性和效率使其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了解单电源供电的特点和设计技巧,设计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单电源运放的优势,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025-06-24 09:06:43 536KB 单电源运放详解
1
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 “未使用的运放” 不是指在芯片储藏箱或防静电袋中的运放;而是指在同一个封装里面的多个运放中未被使用的部分。   近论坛中的一个提问促使我来研究这个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无意中看到一篇由我同事Todd Toporski发表的好文章。他非常出色地概括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重要方面及其原因。这里,我总结一下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将未使用的运放连接为一个带反馈回路的放大电路。显而易见,单位增益缓冲电路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不需要额外的器件。然后,将输入引脚连接到线性输入输出范围以内的电压上。任何引起潜在的输入、输出过载的连接或开路,以及将运放放置在一个噪声不确定的
2025-06-20 22:27:40 78KB
1
调幅(AM)信号的包络线形状与调制信号一致。只要能检出调幅信号的包络线即能实现解调,这种方法又称包络检波。普通调幅(AM)信号通过精密全波整流电路进行全波整流,然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成分,经过信号放大,从而获得解调信号。
2025-06-12 14:38:47 66KB 测控电路 放大电路
1
1、设计要求 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为20kHz~50kHz的方波I作为信号源;利用此方波I,可在四个通道输出4中波形:每个通道输出方波II、三角波、正弦波I、正弦波II中的一种波形,每个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均为600欧姆。 2、五种波形的设计要求 (1)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20kHz~5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I; (2)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II; (3)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3V的三角波; (4)产生输出频率为20kHz~3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3V的正弦波I; (5)产生输出频率为25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8V的正弦波II; 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频率误差不大于5%;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不大于5%。 3、电源只能选用+10V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 4、要求预留方波1、方波II、三角波、正弦波I、正弦波II和电源测试端子。
2025-04-26 08:50:37 2.02MB 电子技术 555芯片 74LS74 模拟电路
1
【恒流源电路详解】 恒流源是一种能够保持输出电流恒定,不随负载或电源电压变化而改变的电路。在电子设计中,恒流源广泛应用于LED驱动、传感器供电、精密电流基准等方面,其稳定性和精度对于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一种由运算放大器(运放)和MOSFET组成的恒流源电路,以及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电路组成 运放+MOSFET的恒流源电路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反馈控制的核心元件,能够比较输入电压并调整输出,以实现电流的精确控制。 2. MOSFET: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用作电流控制开关,其栅极电压决定了漏极电流的大小。 3. 反馈电阻:连接在MOSFET的源极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用于将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提供反馈信号。 4. 参考电压源: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与反馈电压进行比较,决定MOSFET的栅极电压。 二、工作原理 1. 当MOSFET的栅极电压高于源极电压时,MOSFET导通,漏极电流ID与VGS(栅极-源极电压)和沟道电阻RDS(on)成正比,即ID = K * (VGS - VTH) * sqrt(VDS),其中K是沟道常数,VTH是阈值电压,VDS是漏极-源极电压。 2. 运放工作在负反馈状态,其反相输入端(通过反馈电阻)的电压与同相输入端(参考电压源)的电压保持一致。因此,当漏极电流增大时,反馈电压也增大,运放将降低其输出电压,减小MOSFET的栅极电压,从而限制漏极电流的增加。 3. 相反,如果漏极电流减小,运放的输出电压上升,增加MOSFET的栅极电压,漏极电流也随之增加,形成闭环控制,确保电流恒定。 三、设计要点 1. 选择合适的运放运放应具有低输入偏置电流、高开环增益和足够高的带宽,以确保电流控制的精度和快速响应。 2. MOSFET的选择:MOSFET应具有低阈值电压和低RDS(on),以减少静态功耗和提高电流控制的线性度。 3. 反馈电阻的计算:反馈电阻值Rf需根据所需恒定电流Iset和参考电压Vref来确定,Rf = Vref / Iset。 4. 静态偏置:通常需要一个偏置电阻Rbias来设置MOSFET的初始栅极电压,确保在电源启动时MOSFET处于导通状态。 四、应用实例 这种恒流源电路在LED驱动电路中非常常见,因为LED的亮度与其电流直接相关。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确保每个LED都获得恒定的电流,从而保持亮度一致。此外,它还可用于精密测量设备中的电流源,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流基准。 总结,运放+MOSFET的恒流源电路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了电流的精确控制。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可以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稳定、可调节的电流源。深入研究"Voltage-to-current (V-I) converter circuit with MOSFET.pdf"文档,将有助于进一步掌握此类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2024-10-17 15:18:39 445KB
1
Howland电流泵是一种由麻省理工学院的Brad Howland发明的运算放大器(OPA)电流源,它在电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这个电路利用运放的特性,能够提供一个独立于负载电阻的恒定电流输出。对于不熟悉电子工程的人来说,理解这种电流源可能有些困难,但通过逐步解析其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工作机制。 我们从简单的电流镜电路开始。电流镜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它可以复制电流,其中一个支路的电流与另一个支路的电流保持一致。在运放电流镜中,运放的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之间的电压相等,即v-= v+。在这种情况下,运放的输出电流iL并不依赖于负载电阻RL或输入电压vL,而是由Rf+上的电压决定。Rf+的电压必须与Rf-的电压相同,且不受地电位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电流镜转变为Howland电流泵,通过将Rf+连接到不同的电压点,如vR。在vR=0V时,电路成为一个单运放差分放大器。当vR=VOS(恒定偏置电压)时,输出电压vO会增加,但为了保持v-=v+,v+/vO必须小于1,以防止运放输出达到饱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Rf+被分解为Rf-Rs和Rs两个串联电阻,这样可以引入正反馈,调整输出电压以保持输入平衡。 在这个电路中,Rs上的电流iL与Rf-Rs上的电流iB分离,由一个电压增益为a的缓冲器实现。运放的输入电压vL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L = (iI * Rs) / (1 + a),其中iI是输入电流,a是缓冲器的增益。最终的输出电流iL与vL无关,仅与输入电压vI有关,这是因为正反馈环路会抵消vL的变化。 当负载电阻RL增大导致vL增加时,正反馈环路会放大vL的增量,通过运放的同相比例增益Av+进行补偿,使vO相应增加,从而保持iL不变。这种自举提升的行为确保了vS(Rs两端的电压)保持稳定,进而维持iS(流经Rs的电流)的恒定,即使vL变化,iL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最简单的形式中,Howland电流源可以没有×1缓冲器,但Rf+仍需分为Rf-Rs和Rs,以满足电流源条件。此时,iL和iB共同流经Rs,但仍然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技术将其分开。反馈路径的总串联电阻Rf保持不变,而Rf/Ri的比例在正反馈和负反馈路径中必须相等,以确保电压自举效应使得iL独立于vL。 Howland电流泵是一个巧妙的电路设计,它利用运放的特性创建了一个能够提供恒定电流的源,该电流独立于负载电压的变化。通过理解其内部的工作原理,包括反馈机制、电阻分压和电压自举,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个电路于各种电源设计和技术应用中。
2024-08-14 18:41:46 154KB 电源设计 运放电流源 Howland
1
《Op Amps for Everyone》是运放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Ron Mancini和Bob Carter以其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实用的运算放大器(运放)知识。运放是电子工程中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因此这本书对于理解和应用运放至关重要。 该书第五版在前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扩展,涵盖了运放的基本概念、电路设计、应用实例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运放基础:书中首先介绍了运放的基本结构,包括差分输入、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等特点,以及理想运放的概念。这些基础知识为理解运放的工作原理奠定了基础。 2. 运放电路:讲解了基本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如电压跟随器、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加法器、减法器等。这些电路是许多复杂电子系统设计的基础。 3. 非线性应用:涵盖了比较器、滞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等非线性应用,这些都是运放在数据检测和信号处理中的常见角色。 4. 稳压电源:书中也涉及了运放如何在电源设计中发挥作用,例如电压基准源、电流源等,这对于理解和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电源部分非常重要。 5. 模拟滤波器:介绍各种类型的模拟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以及它们的实现方法,这对于信号处理和噪声抑制至关重要。 6. 差分和共模信号:详细解释了差分信号和共模信号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运放实现差分放大,这对于减少噪声和提高信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7. 开环增益与闭环增益:讨论了运放的开环增益和闭环增益,以及负反馈在稳定电路性能中的作用。 8. 输入失调电压和电流:讲述了输入失调对运放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补偿技术进行校正。 9. 高速和宽带运放:针对高速和宽频域应用,探讨了高速运放的设计挑战和特性。 10. 实际应用案例:书中包含大量实际应用示例,如音频放大、传感器接口、ADC和DAC预处理等,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Op Amps for Everyone》第五版是一本全面而实用的运放教程,适合电子工程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参考。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运放的运作机制,提升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能力。
2024-07-03 18:23:14 8.26MB
1
文章目录 画运放比例电路 10.1 同相放大/反向放大 10.2 集成运放参数理解,包括哪几部分,压摆率呢? 10.3 轨到轨运放 10.4 失调电压/电流
2024-06-28 14:12:10 321KB 硬件工程师
1
北京邮电大学 22级信通院 运放音频放大电路设计及测试 含仿真电路与实测电路数据
2024-06-13 15:02:05 620KB
1
multisim 通过运放产生方波,再通过有源一介低通滤波产生三角波
2024-05-29 18:56:13 104KB multi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