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车道数与横断面型式 道路的车道数和横断面型式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提出“车道数安全影响系数”和 “横断面型式安全影响系数”的概念。车道数安全影响系数是指道路上不同车道数对事故率的影响 程度,它也是衡量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横断面型式安全影响系数是指不同横断面型式对 事故率的影响程度。无论是车道数安全影响系数还是横断面型式安全影响系数,系数值越高,说明 对应的车道数或横断面型式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越大。 但从宏观分析可知,车道数越多,通行能力越大,行车越畅通安全。根据哈尔滨市 76 条道路 的事故调查资料,得到城市道路对应不同车道数和不同横断面型式的事故率,如表 1和表 2所示, 取四车道和两块板的安全影响系数为 1,将其它车道数和横断面型式对应的事故率与其进行比值计 算,得到不同车道数和横断面型式的安全影响系数。 分析表 1数据可见,城市道路的事故率随车道数的增加而降低,但降低速度比较缓慢。双车道 一块板型式事故率最高。当车道数为四车道时,增加中央分隔带将对向车流分离,事故率明显降低; 增加机非分隔带后,虽然可以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但对向车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我国机 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paper.edu.cn
2025-09-06 15:55:27 809KB 首发论文
1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车道线检测是一项关键任务,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导航。OpenCV是一个强大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算法来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本项目使用C++编程语言结合OpenCV库实现车道线检测,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1. **OpenCV库**: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是一个跨平台的库,包含了大量的图像和视频处理函数,广泛应用于实时图像分析、人脸识别、物体检测等领域。在车道线检测中,OpenCV的图像滤波、边缘检测、轮廓提取等功能非常实用。 2. **C++编程**:C++是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在车道线检测项目中,C++用于编写核心算法和逻辑,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图像数据。 3. **车道线检测算法**:常见的车道线检测算法有霍夫变换、Canny边缘检测、Hough线检测、滑动窗口法等。项目可能采用了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例如,Canny边缘检测可以找出图像中的边缘,然后通过Hough变换找到直线,最终确定车道线。 4. **图像预处理**:在进行车道线检测之前,通常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化、直方图均衡化、高斯滤波等步骤。这些操作可以增强图像对比度,消除噪声,使后续的检测过程更加准确。 5. **图像变换**:为了更好地检测车道线,可能需要对图像进行透视变换,使得原本倾斜的车道线在新的图像坐标系中变得垂直,简化检测过程。 6. **线段拟合**:检测到的边缘点或轮廓线需要通过某种拟合方法(如最小二乘法)来拟合成直线,代表车道线。对于弯曲的车道线,可能还需要使用多项式拟合。 7. **视频处理**:除了单帧图像,车道线检测还涉及到视频处理。通过帧间关联,可以更稳定地追踪车道线,减少因光照变化或车辆颠簸引起的检测误差。 8. **实时性**:在自动驾驶场景下,车道线检测必须具备实时性。因此,算法的选择和优化至关重要,既要保证精度,也要满足实时性能要求。 9. **数据结构与优化**:在C++中,可能会用到向量、队列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处理图像数据。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可能还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如使用多线程并行处理等技术。 10. **测试与评估**:项目提供的测试视频用于验证车道线检测算法的效果。评估标准可能包括检测精度、稳定性以及处理速度等。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实施和优化,一个基于OpenCV C++的车道线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动驾驶车辆识别和追踪路面的车道线,为安全驾驶提供关键信息。
2025-09-06 02:14:34 60.69MB opencv 车道线检测
1
基于形状匹配和嵌入的3D车道线检测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次形状注意力网络(DSANet)的3D车道检测算法,该算法由两个分支组成,一个分支预测细粒度路段形状和对近似车道实例形状进行编码的形状嵌入,另一个分支检测车道实例的粗粒度结构。通过引入两级形状匹配损失函数,对两个分支输出的形状参数进行联合优化,提高了训练精度。 在BEV-3DLane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我们的方法优于以前的方法,具有出色的准确性,特别是在更高的精度标准。我们的方法可以检测高精度的3D车道,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如车道偏离警告、车道保持辅助、车辆导航和高清地图构建等。 该算法的主要贡献包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层形状注意力网络(DSANet),该网络具有两个分支,融合了局部和全局层面的上下文信息,以检测高精度的3D车道;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车道形状双层表示和相应的形状匹配约束,分别预测细粒度路段形状和粗粒度实例形状;设计了一个形状引导的片段聚合器,将柔性片段聚类成实例,实例形状作为显式聚类中心。 在现有的基于LiDAR和基于图像的车道检测方法中,本文的算法具有出色的准确性和速度优势。与基于分割的方法相比,本文的算法无需密集的注释和冗余的预测,可以实现快速和高效的车道检测。 在自动驾驶中,3D车道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视觉感知任务,提供了厘米级的位置、精确的几何形状以及本车道和相邻车道的实例级信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高精度的3D车道检测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基于LiDAR点云的3D车道检测中,需要精确的位置、准确的拓扑结构和可区分的实例。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次形状注意力网络(DSANet)的解决方案,该网络具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预测细粒度路段形状和对近似车道实例形状进行编码的形状嵌入,另一个分支检测车道实例的粗粒度结构。 在本文的算法中,我们引入了一种形状匹配和嵌入损失函数,对两个分支输出的形状参数进行联合优化,提高了训练精度。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形状引导的片段聚合器,将柔性片段聚类成实例,实例形状作为显式聚类中心。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次形状注意力网络(DSANet)的3D车道检测算法,该算法具有出色的准确性和速度优势,能够检测高精度的3D车道,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
2025-08-17 13:45:06 2.02MB
1
在电子工程领域,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尤其在自动化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51单片机的六车道智能交通灯设计,这是一个涉及硬件电路、编程逻辑以及交通规则理解的综合性项目。 51单片机,全称为Intel 8051,是Cypres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种8位微处理器。它具有丰富的指令集、内置RAM和ROM,以及多个可编程I/O端口,这使得51单片机非常适合处理简单的控制任务,如交通灯控制。 六车道智能交通灯设计的核心在于实现高效、安全的交通流管理。系统需要能够根据道路的实时交通情况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间间隔,以优化交通流量。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1. **硬件设计**:硬件部分包括51单片机、信号灯驱动电路、传感器(如红外或雷达探测器)以及可能的通信模块(如RS-485或无线模块)用于远程监控。51单片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驱动电路控制信号灯的亮灭。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涉及编写控制程序。51单片机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程,实现逻辑控制算法。这些算法可能包括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用于控制信号灯的切换;以及数据处理程序,用于分析传感器数据并据此调整交通灯状态。 3. **逻辑控制**:智能交通灯的逻辑设计要考虑多种交通情况,例如直行与转弯车辆的优先级、行人过街需求、紧急车辆优先通行等。通过编程实现这些逻辑,确保交通流畅且安全。 4. **安全机制**:为了防止系统故障导致的交通混乱,设计中应包含故障安全机制。例如,当检测到故障时,交通灯可自动切换至预设的应急模式,如所有灯全红,等待人工干预。 5. **测试与调试**:在实际部署前,需要进行详尽的测试,确保交通灯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这包括模拟不同交通流量、故障条件,以及与周边交通设施的协调性测试。 6. **维护与升级**:考虑到交通需求和法规可能会变化,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预留的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添加新的功能或进行远程固件更新。 在“204-基于51单片机六车道智能交通灯设计”文件中,可能包含了详细的电路图、代码示例、系统流程图以及相关的用户手册,这些资源对于理解和实现这样一个项目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工程师可以掌握51单片机的应用技巧,以及如何设计一个实用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2025-05-21 22:57:31 11.2MB
1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轨迹跟随与车道保持功能下的横向控制及多点预瞄算法实战指南,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轨迹跟随与车道保持技术,横向控制及多点预瞄算法实践指南,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6)——轨迹跟随,车道保持,横向控制,多点预瞄算法 提供carsim的cpar文件导入即可使用 提供simulink的mdl模型文件支持自己修改 提供模型说明文件 ,联合仿真; 轨迹跟随; 车道保持; 横向控制; 多点预瞄算法; cpar文件导入; mdl模型文件; 模型说明文件,《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六):实现轨迹跟随与车道保持》
2025-04-26 05:19:49 751KB
1
针对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城市道路识别赛项的基于U-Net的车道线检测模型(包含原始图片,打标之后的文件,以及训练结果) 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笔者的上一篇博客:基于U-Net的车道线检测模型(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城市道路识别赛项) U-Net是一种流行的深度学习架构,主要用于图像分割任务,特别适合处理具有小数据集的问题。在自动驾驶领域,U-Net模型可以用来进行车道线检测,这一功能对于确保自动驾驶车辆安全、准确地行驶在道路上至关重要。 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城市道路识别赛项中,参赛者需设计和训练一个车道线检测模型。U-Net模型由于其结构设计和性能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这一场景。U-Net模型的核心在于其对称的“U”形架构,该结构通过一系列卷积层、池化层和上采样层来捕获图像的上下文信息。模型的编码器部分负责逐步压缩输入图像,提取特征,而解码器部分则逐步恢复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同时在上采样过程中合并特征,生成最终的分割图。 在车道线检测任务中,U-Net模型的训练数据包括原始道路图像以及相应的标记图像。标记图像中,车道线被清晰地标注出来,通常使用二值化或其他方法,以便模型能够学习区分车道线和其他道路表面。训练过程涉及将这些成对的数据输入模型中,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调整模型参数,最小化预测分割图和标记图之间的差异。 该模型的成功应用不仅取决于其架构,还依赖于训练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标注准确性以及超参数的调整。在训练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模型进行多次迭代,不断优化以达到最佳性能。一旦训练完成,模型将能够准确地识别新图像中的车道线,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关键的视觉信息。 此外,U-Net模型的通用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处理医学图像分割、卫星图像分析等其他领域图像分割任务的理想选择。其独特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使得它能够处理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同时保持空间层级结构,这对于精确的图像分割至关重要。 尽管U-Net模型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强大的潜力,但其性能仍然受限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探索如何通过合成数据、数据增强或其他技术来改善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以应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场景。 U-Net模型作为图像分割任务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在车道线检测方面的应用是自动驾驶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通过精心设计的网络架构和严格的训练过程,U-Net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车道线检测结果,还能够为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2025-04-18 09:12:45 821.69MB 自动驾驶 U-net
1
LaneNet车道检测 使用tensorflow主要基于IEEE IV会议论文“走向端到端的车道检测:实例分割方法”,实现用于实时车道检测的深度神经网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其论文 。 该模型由编码器-解码器阶段,二进制语义分割阶段和使用判别损失函数的实例语义分割组成,用于实时车道检测任务。 主要的网络架构如下: Network Architecture 安装 该软件仅在带有GTX-1070 GPU的ubuntu 16.04(x64),python3.5,cuda-9.0,cudnn-7.0上进行了测试。 要安装此软件,您需要tensorflow 1.12.0,并且尚未测试其他版本的ten
2025-04-16 15:39:22 48.22MB deep-learning tensorflow lane-detection
1
基于YOLOv8算法的车道线智能检测与识别系统:含标签数据集、模型训练及可视化指标的全面解析,十、基于YOLOv8的车道线智能检测与识别系统 1.带标签数据集,BDD100K。 2.含模型训练权重和可视化指标,包括F1,准确率,召回率,mAP等。 3.pyqt5设计的界面。 4.提供详细的环境部署说明和算法原理介绍。 ,基于YOLOv8;车道线智能检测;BDD100K带标签数据集;模型训练权重;可视化指标;pyqt5界面设计;环境部署说明;算法原理介绍。,基于YOLOv8的智能车道线检测与识别系统:含标签数据集及高效模型训练
2025-04-02 02:54:36 1.24MB
1
ufldv2_culane_res34_320x1600.onnx 博客地址: https://blog.csdn.net/lw112190/article/details/134159886
2024-11-19 17:26:45 825.52MB 车道线检测
1
ufldv2_tusimple_res34_320x800.onnx 博客地址: https://blog.csdn.net/lw112190/article/details/134159886
2024-11-19 09:51:21 406.17MB 车道线检测 自动驾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