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构建的压电陶瓷悬臂梁振动仿真3D模型。该模型用于稳态和频域研究,能够精确求解不同结构下的特征频率,并进行物理场耦合计算。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建模步骤和技术要点,如参数化曲线定义悬臂梁轮廓、正确设置压电耦合矩阵参数、优化网格划分方法以及利用参数扫描功能进行结构优化。此外,还讨论了能量采集效率的评估方法,并给出了避免常见错误的建议。 适合人群:从事压电器件设计、仿真和优化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压电陶瓷悬臂梁振动特性和优化设计的研究人员,旨在提高能量采集效率并优化器件性能。 其他说明:附带详细参考资料和操作手册,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获得高精度仿真结果。
2025-09-15 12:58:47 377KB COMSOL 频域分析 能量采集
1
COMSOL压电陶瓷悬臂梁振动仿真三维模型:稳态频域研究下的结构优化与能量采集自供能技术解析,“COMSOL压电陶瓷悬臂梁振动仿真综合资料:稳态频域下的特征频率求解与结构优化指南”,comsol压电陶瓷悬臂梁振动仿真3维模型。 稳态、频域研究,不同结构下的特征频率完美求解。 物理场耦合完整,具有参数扫描功能,可开展结构优化。 附赠详细参考资料,是入手压电能器仿真的好资料。 压电陶瓷 振动 能量采集 自供能 ,comsol; 压电陶瓷悬臂梁振动仿真; 稳态与频域研究; 特征频率; 物理场耦合; 参数扫描; 结构优化; 能量采集; 自供能。,压电陶瓷悬臂梁振动仿真:三维模型稳态频域分析及其结构优化研究
2025-09-15 12:47:57 103KB 哈希算法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COMSOL 6.0软件构建并分析基于悬臂梁的压电能量采集器三维模型的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背景,随后详细描述了使用COMSOL 6.0进行建模的具体步骤,包括几何模型创建、材料属性定义、边界条件设置和网格划分。接着,通过对频率、载荷阻抗和加速度大小这三个关键因素的仿真分析,揭示了它们各自对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出结论,在特定的最佳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可达峰值;同时存在最优匹配阻抗点,确保最高效率的能量转换;此外,不同的加速度水平也会影响系统的表现。 适用人群:从事微能源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及相关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压电能量采集器工作机制的研究人员,旨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该领域内的创新与发展。 其他说明: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小型化、智能化的自供电传感器需求日益增长,压电能量采集器作为潜在解决方案之一备受关注。
2025-06-15 15:21:27 312KB
1
物联网节点必须在不更换一次电池的情况下运行数年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维护工作。对于某些类型的系统,节点只需要很少的电池电量,而依赖于能量采集器来满足长期电力需求,例如太阳能电池阵列或小型蜗轮机。
2022-04-29 21:35:20 167KB SRAM FRAM BQ25570 文章
1
基于PZT的正压电效应设计了悬臂梁结构的能量采集装置,可用于开关等单次按压能量的采集。对单次按压条件下PZT悬臂梁的响应进行数学分析。通过性能对比,选用P-81材料压电片叠加在铜合金片两侧制作成悬臂梁。经有限元分析,压电片并联时比串联时的输出功率要高,但是固有频率相同,表明压电片的联结形式对其应变没有影响。在单次按压条件下,10 kΩ电阻负载下的仿真和测试结果一致,最大瞬时功率分别为28.93 mW和27.46 mW。结合PZT在低频条件下的高阻抗特性设计了能量采集电路,采用阈值开关电路控制放电电压,实验结果表明可输出5.05 mJ的电能,满足驱动LED和射频发射器等的要求。
2021-11-26 15:57:47 494KB PZT
1
基于八悬臂梁-中心质量块结构MEMS压电振动能量采集
2021-11-26 15:55:43 1.41MB 研究论文
1
压电能量采集板 围绕LTC3588 IC设计的压电能量采集
2021-10-22 15:17:54 307KB Eagle
1
行业分类-物理装置-基于能量采集与深度强化学习的WLAN协议设计与优化方法.zip
物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万物互联已成趋势,由此带来海量微小传感器的供能需求。团队基于多种发电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收集大量分布广、密度小的自然能量的可集成式模块化能量收集系统,经过推广,可广泛运用于极端环境、生活娱乐、单兵装备等情境。自然能量采集贴致力于与当下传统的化学电池、电磁式发电等供能方式形成互补,以大幅减轻物联网节点的能源负担,减少一次性电池造成的污染,为物联网时代提供绿色环保的能源基础。
2021-06-19 11:00:55 2.09MB 鸿蒙
1
设计了一款低输入功率下的双频段能量采集电路,采用T型匹配网络完成整流电路的输入匹配,并通过并联短截线拓宽了匹配带宽。测量结果表明,能量采集电路在1.84 GHz和2.45 GHz处阻抗匹配良好。其次,在0 dBm的单频输入功率下,该电路在1.84 GHz和2.45 GHz处分别取得5.12%和9.97%的RF-DC效率,负载5.1 kΩ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0.51 V和0.71 V;在0 dBm的双频输入功率下,能量采集电路的效率达到了14.9%,输出电压为0.87 V。将这些采集到的能量储存起来,足以驱动一些低功耗器件。
2021-03-28 11:36:26 440KB 整流电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