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2008年至2013年南极东部中山站(69°22'2''S,76°21'49''E; 18.5 m)观测到的本底O3浓度和季节变化。 无论风向如何,从站台运行中除去受污染的空气后,地面O3的浓度均匀分布,占数据的1.1%。 这些O3在夏季表现出最低的预期,而在冬季达到峰值。 在所有四个季节中,平均O3的每日范围很小。 月平均O3与南极洲其他站点的月均O3相似,季节性CO2幅度在15 ppb至35 ppb的数量级。 在Spring和秋季,表面O3与UVB显着负相关,在0.01显着性检验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50和0.57。 此外,极夜期间地表O3的浓度比极地白天高3-2倍。 因此,极光的化学作用是破坏臭氧的主要原因,这表明在南极观察到的O3表面从北向南半球移动时,对大气中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小。
2024-01-14 12:08:51 681KB 表面臭氧 背景浓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