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全套—— 程序流程图 1~34页; 程序文件35~61页。 目 录 8.2.3.4 a. 质量手册编号 2 8.2.3.4 b. 程序文件编号 2 8.2.3.4 d. 质量记录编号 2 8.2 附图1:组织(及所属部门)制订、发放的文件受控流程图 3 8.2 附图2:外来受控文件受控流程图 4 8.3.2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5 8.4.2 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流程图 6 8.5.2 6.10 进货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 8.5.2 6.10 产品已交付和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 8.5.2 产品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9 8.5.2 产品实现过程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10 8.6.2 A 类纠正措施流程图 11 8.6.2 B 类纠正措施 12 8.6.2 C 类纠正措施 13 8.7.2 《质量情况通报》的编制、发放、回收、处理 14 8.7.2 财务状况预警系统 15 8.7.2 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16 8.8.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流程图 17 8.9.2 人员招聘录用程序流程图 18 8.9.2 培训程序流程图 19 8.9.2 考核程序流程图 20 8.11.2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流程图 21 8.11.2 策划依据 22 8.12.2 产品要求的识别与评审过程 23 8.12.2 产品合同修改过程 24 8.12.2 市场信息控制过程 25 8.13.2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26 8.14.2 采购控制程序流程图 27 8.15.2 生产运作程序流程图 28 8.17.2 测量和监控策划程序 29 8.18.2 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控过程程序 30 8.19.2 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分析程序流程图 31 8.20.2 产品测量和监控程序流程图 32 8.21.2 持续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33 8.2.3.4 a. 质量手册编号 8.2.3.4 b. 程序文件编号 8.2.3.4 c. 质量记录编号 8.2 附图1:组织(及所属部门)制订、发放的文件受控流程图 8.2 附图2:外来受控文件受控流程图 8.3.2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8.4.2 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流程图 8.5.2 6.10 进货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5.2 6.10 产品已交付和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5.2 产品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8.5.2 产品实现过程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流程图 10 A 类纠正措施流程图 8.6.2 B 类纠正措施 8.6.2 C 类纠正措施 8.7.2 《质量情况通报》的编制、发放、回收、处理 8.7.2 财务状况预警系统 8.7.2 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8.8.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流程图 8.9.2 人员招聘录用程序流程图 8.9.2 培训程序流程图 8.9.2 考核程序流程图 8.11.2 产品实现过程策划程序流程图 8.11.2 策划依据 8.12.2 产品要求的识别与评审过程 8.12.2 产品合同修改过程 8.12.2 市场信息控制过程 8.13.2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8.14.2采购控制程序流程图 8.15.2 生产运作程序流程图 8.17.2 测量和监控策划程序 8.18.2 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控过程程序 8.19.2 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分析程序流程图 8.20.2 产品测量和监控程序流程图 8.21.2 持续改进过程控制程序 "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0 " " "版本/修订号"A/0 " " "页 码 "1/27 " "程序文件 "标 题 "目 录 "起 草 者 "周传X " " "批 准 者 "周家X "审 核 者 "周家X " 目 录 "序号 "文件编号 "标 题 "页 码 " "1 "HY/QP—01 "文件控制程序 "2-4 " "2 "HY/QP—02 "记录控制程序 "5 " "3 "HY/QP—03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7 " "4 "HY/QP—04 "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 "8-9 " "5 "HY/QP—05 "采购控制程序 "10-12 " "6 "HY/QP—06 "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13-14 " "7 "HY/QP—07 "检验设备控制程序 "15-16 " "8 "HY/QP—08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17 " "9 "HY/QP—09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18-19 " "10 "HY/QP—1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0-21 " "11 "HY/QP—11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22-23 " "12 "HY/QP—12 "数据分析应用控制程序 "24-25 " "13 "HY/QP—14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6 " "14 "附录1 "质量记录清单目录 "28 " "
2024-02-26 11:15:42 545KB 文档资料
1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 1 1. 目的 确定与产品相关的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和潜在设计失效的机理/起因,评价设计失效对顾客的潜在影响, 找出失效条件的设计控制变量和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完善设计过程,确保顾客满 意。 2. 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新产品、产品更改以及应用或环境有变化的沿用零件(包括:产品交付给顾客后的抱怨 (投诉)和/或退货的产品) 。 3. 责任 3.1 研发部:产品设计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并组织评审;DFMEA 3.2 工程部:产品过程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并组织评审;PFMEA 3.3 相关单位:参与产品制造过程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并进行评审。 4. 术语和定义 4.1 DFMEA: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英文简称。 4.2 PFMEA: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英文简称。 4.3 失效:在规定条件下(环境、操作、时间) ,不能完成既定功能或产品参数值,不能维持在规定的上 下限之间,以及在工作围导致零组件的不符合现象。 4.4 严重度 S:指给定失效模式最严重的影响后果的级别。严重度是单一的 FMEA 围的相对定级结果。 4.5 频度 O:指某一特定的失效起因/机理在设计寿命出现的可能性。 4.6 探测度 D:指与设计控制中所列的最佳探测控制相关联的定级数。探测度是一个在某一 FMEA 围的 相对级别。 4.7 风险顺序数 RPN:指严重度数 S 和频度数 O 及不易探测度数 D 三项数字之乘积。 4.8 顾客:不仅仅是"最终使用者" ,并且包括负责整车设计或更高一层总成设计的工程师们/设 计组,以及在负责装配和售后服务活动的生产/工艺工程师们,也可以是下游制造、装配工序,维修 工序或政府法规。 5. 实施流程 5.1 FMEA 策划 5.1.1 DFMEA: 应在一个设计概念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而且在产品开发的各阶段中,当发生更 改或获得更多的信息时,应及时、持续、不断地修改和更新,并最终在产品加工图样完成之前全 部完成。 5.1.2 基本的操作方法讨论完成时,生产计划制定和生产批准之前,要使用 PFMEA 分析;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 2 5.1.3 现有的产品出现质量故障时,要使用 DFMEA 或 PFMEA 去分析。 5.2 组建 FMEA 小组 各单位组建 DFMEA/PFMEA 小组,根据需要,小组成员可包括工程、制造、采购、品保、业务、供应商 和顾客方面的代表; 5.3 收集 FMEA 所需的信息。 5.3.1 DFMEA 小组需收集以下信息: a.所设计产品的结构清单; b.所设计产品应有的功能,及不应有的功能; c.与成熟产品相近的产品质量情况等信息。 5.3.2 PFMEA 小组要收集以下信息: a.零部件生产过程流程图; b.过程有关的产品质量特性; c.制造和装配的要求; d.与成熟产品相近的产品过程质量情况等信息。 5.4 失效模式确认 5.4.1 PFMEA 小组分析产品的故障模式;DFMEA 小组分析产品的功能失效模式。 5.4.2 可以使用鱼骨图,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分析失效模式的每一个起因/机理;DFMEA 着 重从设计方面分析。 5.4.3.对于一个特定项目, 列出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 前提是这种失效可能发生, 但不是一定发生。 5.5 失效模式的后果 分析失效模式可能产生的后果,给顾客带来的影响。 5.6 严重度评定 分析潜在失效的后果,设计阶段的严重度评价依据附件一《设计 FMEA 严重度评价准则》 ,制造过程 阶段依据附件四《过程 FMEA 严重度评价准则》 ,进行评定。 5.7 失效的潜在起因/机理 失效的潜在起因的结果就是失效模式。尽可能地列出每一个失效模式的所有可以想到的失效起因和/ 或失效机理。起因/机理应尽可能简明而全面地列出,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的努力和/或适当的纠 正措施。 5.8 频度评价 对失效模式的起因或机理,根据频度 O 评价准则(分别对应附件二、附件五)进行频度评价,描述频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3 3 度级别数着重在描述可能性的级别数之相对意义,而不是绝对具体的数值,频度数的取值与失效率围 有关,但并不反映实际出现的可能性。 5.9 现行控制 列出已经完成或承诺要
2023-07-07 10:31:26 157KB 文档资料
1
"1. 目的 " "确定与产品相关的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和潜在设计失效的机理/起因,评价设计失效对顾客的 " "潜在影响,找出失效条件的设计控制变量和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完善" "设计过程,确保顾客满意。 " "2. 围 " "适用于公司所有新产品、产品更改以及应用或环境有变化的沿用零件(包括:产品交付给顾" "客后的抱怨(投诉)和/或退货的产品)。 " "3. 责任 " "3.1研发部:产品设计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并组织评审;DFMEA " "3.2 工程部:产品过程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并组织评审;PFMEA " "3.3 相关单位:参与产品制造过程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并进行评审。 " "4. 术语和定义 " "4.1 DFMEA: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英 " "文简称。 " "4.2 PFMEA: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 "Analysis(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英文简称。 " "4.3 失效:在规定条件下(环境、操作、时间),不能完成既定功能或产品参数值,不能维 " "持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以及在工作围导致零组件的不符合现象。 " "4.4 严重度S:指给定失效模式最严重的影响后果的级别。严重度是单一的FMEA围的相对定 " "级结果。 " "4.5 频度O:指某一特定的失效起因/机理在设计寿命出现的可能性。 " "4.6 " "探测度D:指与设计控制中所列的最佳探测控制相关联的定级数。探测度是一个在某一FMEA " "围的相对级别。 " "4.7 风险顺序数RPN:指严重度数S和频度数O及不易探测度数D三项数字之乘积。 " "4.8 " "顾客:不仅仅是"最终使用者",并且包括负责整车设计或更高一层总成设计的工程师们/设 " "计组,以及在负责装配和售后服务活动的生产/工艺工程师们,也可以是下游制造、装配工 " "序,维修工序或政府法规。 " "5. 实施流程 " "5.1 FMEA策划 " "5.1.1 DFMEA:应在一个设计概念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而且在产品开发的各阶段中, " "当发生更改或获得更多的信息时,应及时、持续、不断地修改和更新,并最终在产品加工图" "样完成之前全部完成。 " "5.1.2 基本的操作方法讨论完成时,生产计划制定和生产批准之前,要使用PFMEA分析; " "5.1.3 现有的产品出现质量故障时,要使用DFMEA或PFMEA去分析。 " "5.2 组建FMEA小组 " "各单位组建DFMEA/PFMEA小组,根据需要,小组成员可包括工程、制造、采购、品保、业务 " "、供应商和顾客方面的代表; " "5.3 收集FMEA所需的信息。 " "5.3.1 DFMEA小组需收集以下信息: " "a.所设计产品的结构清单; " "b.所设计产品应有的功能,及不应有的功能; " "c.与成熟产品相近的产品质量情况等信息。 " "5.3.2 PFMEA小组要收集以下信息: " "a.零部件生产过程流程图; " "b.过程有关的产品质量特性; " "c.制造和装配的要求; " "d.与成熟产品相近的产品过程质量情况等信息。 " "5.4 失效模式确认 " "5.4.1 PFMEA小组分析产品的故障模式;DFMEA小组分析产品的功能失效模式。 " "5.4.2可以使用鱼骨图,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分析失效模式的每一个起因/机理;DF" "MEA着重从设计方面分析。 " "5.4.3.对于一个特定项目,列出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前提是这种失效可能发生,但不是" "一定发生。 " "5.5 失效模式的后果 " "分析失效模式可能产生的后果,给顾客带来的影响。 " "5.6 严重度评定 " "分析潜在失效的后果,设计阶段的严重度评价依据附件一《设计FMEA严重度评价准则》,制造" "过程阶段依据附件四《过程FMEA严重度评价准则》,进行评定。 " "5.7 失效的潜在起因/机理 " "失效的潜在起因的结果就是失效模式。尽可能地列出每一个失效模式的所有可以想到的失效" "起因和/或失效机理。起因/机理应尽可能简明而全面地列出,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的努" "力和/或适当的纠正措施。 " "5.8 频度评价 " "对失效模式的起因或机理,根据频度O评价准则(分别对应附件二、附件五)进行频度评价 " ",描述频度级别数着重在描述可能性的级别数之相对意义,而不是绝对具体的数值,频度数" "的取值与失效率围有关,但并不反映实际出现的可能性。 " "5.9 现行控制 " "列出已经完成或承诺要完成的预防措施、设计/过程确认/验证或其它活动,并且这些活动
2023-03-14 10:45:52 127KB 文档资料
1
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编 制: 技术部 校 对: 审 核: 批 准: 北京华德创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15年1月6日 目录 一、总则 ……………………………………………………… 3 1.目标 ………………………………………………………… 3 2.适用范围 …………………………………………………… 3 3.技术文件定义 ………………………………………………… 3 4.职责 ………………………………………………………… 3 二、技术资料管理 …………………………………………… 3 1、技术资料的类型 …………………………………………… 3 2. 试制图纸文件的管理 ……………………………………… 4 3、正式受控图纸管理文件 …………………………………… 4 3.1技术文件编制和签署栏的管理 …………………………… 4 3.2技术文件的管理与存档 …………………………………… 4 3.3技术文件的修改 …………………………………………… 4 3.4技术文件的保密 …………………………………………… 5 三、技术文件的发放流程 ……………………………………… 5 四.技术文件的回收 ……………………………………………… 6 五. 技术文件的销毁 ……………………………………………… 6 六、文件借阅 ……………………………………………………… 7 七、附件 …………………………………………………………… 7 一、总则 1、目标 技术文件是本公司的核心机密,是本公司进行生产研发和管理工作共同的依据。为 了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保密性,使公司的技术文件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生 产现场所用的技术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特制定本制度,加强管理并规范员工的行为。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技术研发部新产品开发涉及的技术图纸、外来技术图纸以及相关资料等技术 文件的管理。 3、技术文件定义 本规定所述的技术文件包括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夹具图、工艺图、电气图、工 程图、技术标准,技术通知以及技术培训资料和客户提供的图纸等文件资料。 4、职责 1).负责技术研发部图纸的设计、编号、签署、发出、更改、保存等工作。 2).负责外来技术图纸审批、编号、签署、发出、更改、保存等工作。 3).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更改等工作。 4).负责技术研发部所有技术图纸及相关资料等技术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5).负责编制新产品的技术标准。 二、技术资料管理 1、技术资料的类型 1).产品图样、产品标准、产品装配图、工装图、作业指导书、工艺卡、技术通知单、 更改通知单、评审表、企业标准等各类技术性文件; 2).客户提供的技术图纸、标准; 3).外来资料(图纸、电子文档,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 试制图纸文件的管理与存档 1).试制图纸底图由技术部项目负责人掌管,以便随时修改和指导试制工作。 2).产品试制阶段结束后经"评审"通过,技术资料员将"正式图纸"存档,并将"试制用图 "统一回收并销毁。 3、受控图纸管理文件 3.1技术文件编制和签署栏的管理 1).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及技术图纸应严格执行设计(编制)、审核、批准三级把关制 度;明确各级的责、权、利。 2).技术文件标题栏中的图号、名称、设计、日期,审核、批准应签署齐全,签署不全 的技术文件视为无效文件,不得发放各部门。 3.2技术文件的管理与存档 1)技术文件的使用、保存管理 1.1 受控的技术文件各级部门均应保管好,如有丢失应填写《文件丢失报告单》由部门经理审 核签字后交技术部审批后方可补发。 1.2 应回收的文件如有丢失应填写《文件丢失报告单》由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后由技术资料员存 档。 2)技术文件的存档 2.1 技术类文件的原稿均由技术部保存。 2.2 归档后的技术类文件由技术部资料员加盖"受控"及"发放日期"章 存档、备份。 2.3 技术人员编制的技术文件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审批生效后,将电子档与纸质文件同时交 与技术资料员存档、备份等。 3.3技术文件的修改 1).技术文件的更改权限属技术部。其它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在文件、标准图、工艺图 等资料上作任何标记、涂改。 2).技术文件的修改必须按级申请执行,由部门相关人员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说明 修改理由及修改具体内容,由部门领导审批后,再经技术部会审、批准、修改、签字确 认,并填发《更改通知单》,最后将修改完整的标准文件及更改通知单存档备案、发放。 3.4技术文件的保密 1).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打印、复印,或以任何形式传递、拷贝技术文件。2).工 作需要必须打印或复印时,经办人提出书面《复印、打印申请单》申请(员工填写申请理 由、份数),领导审核、批准、签字后方可通过资料员打印、复印、拷贝。 三、技术文件的发放流程 特注:提供给客户的图纸为.pdf
2023-03-04 15:48:11 146KB 文档资料
1
模具设计与管理程序文件 1.0目的: 规范公司模具设计的管理过程,建立健全的模具生产资料和产品3D文档 2.0范围: 公司模具开发设计与制造。 3.0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模具开发立项和设计 3.2销售部负责订单下达模具开发信息以及与客户沟通 3.3厂部负责产品生产计划安排、协调和跟踪 3.4采购部负责模具原材料采购及模具配件外发加工 3.5品质部负责产品试制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把关 3.6仓库负责物料入库、发料和产品入库,出货控制 3.7财务部负责新产品成本核算及出货产品货款回收及对账 3.8生产车间负责协助生产及生产质量控制 4.0定义: 无 5.0工作内容: 5.1模具设计和计划 5.1.1技术部根据公司或客户产品开发项目进行模具开发立项。 5.1.2技术部根据公司或客户产品开发要求(或订单要求)编写《开模通知书》,发放到 各协作部门。 5.1.3技术部根据产品设计资料或客户提供的产品资料、3D图或样板进行模具设计。并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模具设计评审,编写《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交给总经理审批确认 。 5.1.5技术部根据模具设计资料和已确认的《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编写《开模计划
2022-06-21 09:04:55 43KB 文档资料
ITSS服务级别管理程序文件
2022-05-07 19:04:37 29KB 综合资源 认证 ITSS 体系文件
ITSS服务报告管理程序文件
2022-05-07 19:04:36 36KB 源码软件 ITSS 体系认证 项目管理
ITSS变更管理程序文件
2022-05-07 19:04:35 361KB 综合资源 认证 ITSS 体系文件
ITSS发布管理程序文件
2022-05-07 19:04:35 106KB 源码软件 体系认证 ITSS 项目管理
ITSS配置管理程序文件
2022-05-07 19:04:34 100KB 源码软件 体系认证 ITSS 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