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传限制,分为两个分卷上传. 《移动通信(第二版 中文版)》 作  者: JOCHEN SCHILLER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应用 1.1.1车辆 1.1.2应急通信 1.1.3商用通信 1.1.4替代有线网络 1.1.5信息娱乐及其他 1.1.6与位置相关的业务 1.1.7移动与无线设备 1.2无线通信简史 1.3移动通信市场 1.4一些公开的研究课题 1.5一个简化的参考模型 1.6综述 1.7复习题 1.8参考文献 第二章 无线传输 2.1无线传输频率 2.1.1规划 2.2信号 2.3天线 2.4信号传播 2.4.1无线信号的路径损耗 2.4.2其他信号传播效应 2.4.3多径传播 2.5多路复用 2.5.1空分多路复用 2.5.2频分多路复用 2.5.3时分多路复用 2.5.4码分多路复用 2.6调制 2.6.1幅移键控 2.6.2频移键控 2.6.3相移键控 2.6.4一级频移键控 2.6.5一级相移键控 2.6.6多载波调制 2.7扩频 2.7.1直接序列扩频 2.7.2跳频扩频 2.8蜂窝系统 2.9小结 2.10复习题 2.11参考文献 第三章 媒质接入控制 3.1专用MAC:机制的由来 3.1.1隐藏的终端和暴露的终端 3.1.2近的终端和远的终端 3.2 SDMA 3.3 FDMA 3.4 TDMA 3.4.1固定TDM 3.4.2传统A1oha 3.4.3分隙A1oha 3.4.4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3.4.5按需分配多址接入 3.4.6 PRMA分组预留多址接入 3.4.7预留TDMA 3.4.8带冲突避免的多址接入 3.4.9轮询 3.4.10禁音侦听多址接入 3.5 CDMA 3.5.1扩展A1oha多址接入 3.6 Sf17F/CDMA的比较 3.7复习题 3.8参考文献 第四章 通信系统 4.1 GSM 4.1.1移动业务 4.1.2系统体系结构 4.1.3无线接口 4.1.4协议 4.1.5定位与呼叫 4.1.6越区切换 4.1.7安全性 4.1.8新型数据业务 4.2 DECT 4.2.1系统体系结构 4.2.2协议体系结构 4.3 TETRA 4.4 UMTS与IMT.2000 4.4.1 UMTS的版本和标准化 4.4.2 uMTs系统体系结构 4.4.4 UTRAN 4.4.5核心网 4.4.6越区切换 4.5小结 4.6复习题 4.7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卫星系统 5.1历史 5.2应用 5.3基础知识 5.3.1 GEO 5.3.2 1Eo 5.3.3 MEO 5.4路由选择 5.5定位 5.6越区切换 5.7示例 5.8小结 5.9复习题 5.10参考文献 第六章 广播系统 6.1概述 6.2数据的循环重发 6.3数字音频广播 6.3.1多媒体目标传输协议 6.4数字视频广播 6.4.1 DVB数字广播 6.4.2用于高速因特网接入的DVB 6.5广播与移动通信的融合 6.6小结 6.7复习题 6.8参考文献 第七章 无线局域网 7.1红外线与无线传输 7.2基础架构网和自组网 7.3 IEEE 802.1 1 7.3.1系统体系结构 7.3.2协议体系结构 7.3.3物理层 7.3.4媒质访问控制层 7.3.5 MAC管理 7.3.6 802.11b 7.3.7 802.1 1a 7.4 HIPER1AN 7.4.1历史上的HIPER1AN 7.4.2 WATM 7.4.3 BRAN 7.4.4 Hiper1AN2 7.5 蓝牙 7.5.1用户环境 7.5.2体系结构 7.5.3射频层 7.5.4基带层 7.5.5链路管理器协议 7.5.6 12CAP 7.5.7安全性 7.5.8 SDP 7.5.9应用规范 7.5.10 IEEE 802.15 7.6小结 7.7复习题 7.8参考文献 第八章 移动网络层 8.1移动IP 8.1.1目标、设想和要求 8.1.2实体和术语 8.1.3 IP分组传递 8.1.4代理发现 8.1.5注册 8.1.6隧道化和封装 8.1.7优化 8.1.8反向隧道化 8.1.9 IPv6 8.1.10 IP微移动性支持 8.2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8.3移动自组网 8.3.1路由选择 8.3.2目标序列距离向量 8.3.3动态源路由选择 8.3.4另一种度量 8.3.5自组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8.4小结 8.5复习题 8.6参考文献 第九章 移动传输层 9.1传统TCP 9.1.1拥塞控制 9.1.2慢启动 9.1.3快速重传/快速恢复 9.1.4移动性的含义 9.2传统的TCP改进方法 9.2.1间接TCP 9.2.2窥探TCP 9.2.3移动TCP 9.2.4快速重传/快速恢复 9.2.5传输/超时冻结 9.2.6选择性重传 9.2.7面向事务处理的TCP 9.3 2.5G/3G无线网络上的TCP 9.4性能增强Proxy代理 9.5小结 9.6复习题 9.7参考文献 第十章 移动性支撑 10.1文件系统 10.1.1一致性 10.1.2 Coda 10.1.3 1itt1e Work 10.1.4 Ficus 10.1.5 MIo-NFS 10.1.6 Rover 10.2万维网 10.2.1超文本传输协议 10.2.2超文本标记语言 10.2.3有助于无线接入的一些方法 10.2.4系统体系结构 10.3无线应用协议(版本1.X) 10.3.1体系结构 10.3.2无线数据报协议 10.3.3无线传输层安全 10.3.4无线事务处理协议 10.3.5无线会话协议 10.3.6无线应用环境 10.3.7无线标记语言 10.3.8 WM1Script 10.3.9无线电话应用 10.3.10推送体系结构 10.3.1 1推送/提取业务 10.3.12 WAP 1.X的协议栈举例 10.4 i-mode 10.5 SyncM1 10.6 WAP 2.0 10.7小结 10.8复习题 10.9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展望 11.1未来网络的架构 11.2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语 附录2 名词解释 英汉对照表
2024-03-31 00:28:05 15.86MB 移动通信
1
本书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导论,主要讨论数字数据传输。适用于选修计算机网络或通信课程的电子工程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书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涵盖移动通信的各个方面,还指出了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的共同属性,并阐明众所周知的从固定网络到支持终端移动性和无线接入网络的各种业务和应用的集成。. 本书主要内容有:移动和无线通信概述;通信系统信号的传播、复用和调制;通信介质接入方案;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绳电话技术、集群通信以及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未来的发展;卫星系统;数字广播系统;被看做建筑物中线缆替代者的无线局域网,其中包括IEEE 802.11、高性能局域网和蓝牙技术;异步传输模式(ATM)向无线领域的扩展;移动Internet协议在无线领域的扩展,Ad hoc网和它们对路由选择协议的特殊要求也包括在内;将目前熟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应用于有特殊需求的无线领域的几种方法;新的无线应用协议(WAP)标准。
2023-03-14 12:48:35 18.19MB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cond Edition
1
移动通信 第二版 中文版 国内经典教材 买的 拿来给大家分享
2022-02-16 21:41:31 4.45MB 移动通信第二版 中文版
1
《移动通信(第二版 中文版)》 作  者: JOCHEN SCHILLER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应用 1.1.1车辆 1.1.2应急通信 1.1.3商用通信 1.1.4替代有线网络 1.1.5信息娱乐及其他 1.1.6与位置相关的业务 1.1.7移动与无线设备 1.2无线通信简史 1.3移动通信市场 1.4一些公开的研究课题 1.5一个简化的参考模型 1.6综述 1.7复习题 1.8参考文献 第二章 无线传输 2.1无线传输频率 2.1.1规划 2.2信号 2.3天线 2.4信号传播 2.4.1无线信号的路径损耗 2.4.2其他信号传播效应 2.4.3多径传播 2.5多路复用 2.5.1空分多路复用 2.5.2频分多路复用 2.5.3时分多路复用 2.5.4码分多路复用 2.6调制 2.6.1幅移键控 2.6.2频移键控 2.6.3相移键控 2.6.4一级频移键控 2.6.5一级相移键控 2.6.6多载波调制 2.7扩频 2.7.1直接序列扩频 2.7.2跳频扩频 2.8蜂窝系统 2.9小结 2.10复习题 2.11参考文献 第三章 媒质接入控制 3.1专用MAC:机制的由来 3.1.1隐藏的终端和暴露的终端 3.1.2近的终端和远的终端 3.2 SDMA 3.3 FDMA 3.4 TDMA 3.4.1固定TDM 3.4.2传统A1oha 3.4.3分隙A1oha 3.4.4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3.4.5按需分配多址接入 3.4.6 PRMA分组预留多址接入 3.4.7预留TDMA 3.4.8带冲突避免的多址接入 3.4.9轮询 3.4.10禁音侦听多址接入 3.5 CDMA 3.5.1扩展A1oha多址接入 3.6 Sf17F/CDMA的比较 3.7复习题 3.8参考文献 第四章 通信系统 4.1 GSM 4.1.1移动业务 4.1.2系统体系结构 4.1.3无线接口 4.1.4协议 4.1.5定位与呼叫 4.1.6越区切换 4.1.7安全性 4.1.8新型数据业务 4.2 DECT 4.2.1系统体系结构 4.2.2协议体系结构 4.3 TETRA 4.4 UMTS与IMT.2000 4.4.1 UMTS的版本和标准化 4.4.2 uMTs系统体系结构 4.4.4 UTRAN 4.4.5核心网 4.4.6越区切换 4.5小结 4.6复习题 4.7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卫星系统 5.1历史 5.2应用 5.3基础知识 5.3.1 GEO 5.3.2 1Eo 5.3.3 MEO 5.4路由选择 5.5定位 5.6越区切换 5.7示例 5.8小结 5.9复习题 5.10参考文献 第六章 广播系统 6.1概述 6.2数据的循环重发 6.3数字音频广播 6.3.1多媒体目标传输协议 6.4数字视频广播 6.4.1 DVB数字广播 6.4.2用于高速因特网接入的DVB 6.5广播与移动通信的融合 6.6小结 6.7复习题 6.8参考文献 第七章 无线局域网 7.1红外线与无线传输 7.2基础架构网和自组网 7.3 IEEE 802.1 1 7.3.1系统体系结构 7.3.2协议体系结构 7.3.3物理层 7.3.4媒质访问控制层 7.3.5 MAC管理 7.3.6 802.11b 7.3.7 802.1 1a 7.4 HIPER1AN 7.4.1历史上的HIPER1AN 7.4.2 WATM 7.4.3 BRAN 7.4.4 Hiper1AN2 7.5 蓝牙 7.5.1用户环境 7.5.2体系结构 7.5.3射频层 7.5.4基带层 7.5.5链路管理器协议 7.5.6 12CAP 7.5.7安全性 7.5.8 SDP 7.5.9应用规范 7.5.10 IEEE 802.15 7.6小结 7.7复习题 7.8参考文献 第八章 移动网络层 8.1移动IP 8.1.1目标、设想和要求 8.1.2实体和术语 8.1.3 IP分组传递 8.1.4代理发现 8.1.5注册 8.1.6隧道化和封装 8.1.7优化 8.1.8反向隧道化 8.1.9 IPv6 8.1.10 IP微移动性支持 8.2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8.3移动自组网 8.3.1路由选择 8.3.2目标序列距离向量 8.3.3动态源路由选择 8.3.4另一种度量 8.3.5自组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8.4小结 8.5复习题 8.6参考文献 第九章 移动传输层 9.1传统TCP 9.1.1拥塞控制 9.1.2慢启动 9.1.3快速重传/快速恢复 9.1.4移动性的含义 9.2传统的TCP改进方法 9.2.1间接TCP 9.2.2窥探TCP 9.2.3移动TCP 9.2.4快速重传/快速恢复 9.2.5传输/超时冻结 9.2.6选择性重传 9.2
2021-04-02 12:06:42 31.72MB 移动通信
1
Jochen Schiller的移动通信第二版书本课后习题解答,英文版
2019-12-21 21:17:33 157KB 移动通信 习题解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