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送料系统自动磨削生产线3D模型
2024-02-27 11:53:37 73.13MB
1
本文就磨料水刀技术对切削性能与轮廓,滞后和水刀角度的评估进行了评估。 本研究中提出的实验结果与卡拉拉大理石有关。 用高精度接触式轮廓仪在70 mm的切深范围内的七个不同位置测量加工的表面,然后使用轮廓分布的标准化幅度参数进行评估。 通过创建加工表面的数码照片以及参考量规,还可以评估滞后角和喷水角。 在大约20毫米的切深直至喷口出口的底部区域,加工表面上存在加工痕迹的现象最为明显。 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考虑到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与磨料质量流速相比),相距距离和横移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条纹区域(粗糙表面),但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光滑的切削加工表面。
2024-02-26 20:24:07 3.47MB
1
数控磨削球头立铣刀前刀面的新方法,陈芳,宾鸿赞,本文提出采用球面砂轮数控磨削球头立铣刀前刀面的加工工艺,利用球面的自适应性,减少所需CNC工具磨床的联动轴数,以降低对机床配
2024-01-25 18:03:08 281KB 首发论文
1
传统铲齿磨削通常为干式磨削,在其铲磨过程中由于磨削深度的加大,导致刀具表面产生微裂纹,影响刀具的使用性能.通过在铲齿磨削加工中应用低温冷风技术,对成型铣刀进行了铲磨加工,观察研究了其磨削烧伤和表面残余应力的情况.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其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发现,在铲磨过程中加入低温冷风能有效地减轻刀具表面烧伤,减小刀具的热塑性变形,改善刀具表层的残余应力,提高刀具表面质量.
2024-01-10 16:55:29 799KB 磨削烧伤 残余应力
1
为节约成本,结合生产实际,将某工厂普通外圆磨床进行数控改造,使之能磨削蜗杆。确定了磨床的数控化改造方案,重点介绍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并引入数控系统。改造后的磨床通过试车加工验证,达到效率高和精加工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024-01-09 23:40:34 196KB 数控改造 外圆磨床 滚珠丝杠副
1
采用回转直径为400 mm的单颗PCBN磨粒对AISI 1045钢进行磨削实验。使用Kistler 9119AA2型三维测力仪实时测量磨削力,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工件表面质量和磨削形态。研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并就磨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力有显著的影响,磨削力随磨削线速度增大而减小,随磨削深度增大而增大,随磨粒前角增大而减小;磨削线速度越大,工件表面质量越好,毛刺越少;负前角单颗磨粒磨屑形态主要有卷曲形和螺旋形两种。
2024-01-09 23:29:34 533KB 行业研究
1
为了探讨超声振动对普通磨削过程的影响,采取单颗磨粒磨削试验方法,在对普通和超声辅助单颗磨粒高速磨削的表面形貌特征(切削沟槽宽度、磨削轨迹干涉)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应理论进行试验验证和分析研究,同时还对超声辅助条件下基于磨削力信号的磨粒磨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磨削相比,在超声振动条件下,单颗磨粒高速磨削具有磨削轨迹干涉、切削沟槽宽等特点;不同的磨削力信号特征反映了不同形式的磨粒磨损。研究结果为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判定依据,也为以后整个砂轮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1
先进制造技术
2022-11-01 20:05:30 15.84MB 制造技术 制造 机器人
为解决整体叶轮叶片型面的精加工难题,进行了展成电解磨削的机理研究。在分析了展成电解磨削加工中的电极反应和展成电解加工的成型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展成电解磨削加工工艺试验,提出了临界展成速度的概念,得到了展成电解磨削加工去除余量的规律。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问题,最后加工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叶轮。加工效率比手工修磨、抛光提高12倍以上。
2022-10-16 16:06:26 117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人工智人-家居设计-基于840D的数控丝杠磨床智能磨削技术研究.pdf
2022-07-12 11:05:00 12.72MB 人工智人-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