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梯度折射率(GRIN)光纤探针的光学特征参数,用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探头超小型化的研究。在概述由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和GRIN光纤镜头构成的GRIN光纤探针模型的基础上,定义GRIN光纤探针的工作距离和聚焦光斑尺寸等光学特征参数,并用高斯光束复参数矩阵变换的方法推导探针光学特征参数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探针光学特征参数的验证方法。结果显示,当无芯光纤和GRIN光纤镜头长度分别为0.48 mm和0.17 mm时,理论计算的工作距离和聚焦光斑尺寸分别为1.05 mm和28.2 μm;实验测得的工作距离和聚焦光斑尺寸分别为1.0 mm和28 μm。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验证了GRIN光纤探针光学特征参数及其解析方法的有效性。
2023-04-20 09:19:19 2.56MB 光学设计 光学相干 光学特征 梯度折射
1
音视频-图像处理-若干小尺度体系中相干光学效应.pdf
2022-04-18 09:07:44 4.22MB 图像处理 音视频 人工智能
研究了在无衍射光束成像过程中,相干和非相干光源对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对于衍射受限的成像系统,利用衍射积分理论与傅里叶光学理论导出成像系统的点扩展函数(PSF)公式,对不同的PSF进行模拟比较,结果表明非相干光源下的PSF更加集中,成像质量更好。分别采用波长为632.8 nm的He-Ne激光相干光和中心波长458.5 nm、半峰全宽24.5 nm的蓝光发光二极管(LED)非相干光作为光源进行实验,并利用Zemax软件进行模拟。对比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仿真结果:非相干光源下所成的条纹像粗细更加均匀清晰,分辨率更高。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模拟结果相吻合。
2021-11-19 21:01:11 7.23MB 相干光学 分辨率 相干光 非相干光
1
偏振光学中被广泛应用的Stokes参量已由单点函数扩展到两点函数,并用于研究随机电磁光束的偏振度和相干度问题。广义Stokes参量成为部分相干光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正逐步成为与交叉光谱密度矩阵等价的研究方法。基于广义衍射积分公式,导出了广义Stokes参量通过轴对称或非对称光学系统的传输方程,并应用Stokes参量研究随机电磁光束中完全偏振部分的偏振态(包括偏振度、偏振椭圆的方位角、椭率角)变化问题。分析了随机电磁高斯-谢尔模型光束通过双焦系统的偏振态变化规律。
2021-09-02 15:45:21 928KB 相干光学 偏振态 张量方法 随机电磁
1
将氦氖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经过望远镜系统进行扩束,并在望远镜系统的共焦点附近加入一块转动的毛玻璃,通过改变毛玻璃位置获得不同相干度的部分相干光束,再入射到螺旋相位板最终获得部分相干涡旋光束,通过更换不同的螺旋相位板获得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研究表明涡旋光束的光强分布将随着光束相干特性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入射光束相干度的降低,涡旋光束的中心光强将不再为零,而是慢慢增加,光斑的图像对比度逐渐降低。涡旋光束的空心大小与光束的拓扑荷数有密切关系。根据实验条件模拟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2021-02-25 22:03:31 2.86MB 相干光学 涡旋光束 部分相干 拓扑荷数
1
采用部分偏振高斯谢尔模型(PGSM)描述随机电磁光束,运用维格纳分布函数(WDF)研究了随机电磁光束阵列的光束偏振特性与传输变换特性。推导出了阵列光束通过傍轴光学系统ABCD的传输方程和重要的光束特征参数,如光束偏振度(P)、光束传输因子(M2)、峭度(K)以及光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阵列光束的P、M2、K、光强分布和束宽依赖于总的空间相干度α、间距xd、束腰宽度w0和PGSM子光束数目N。阵列光束偏振度P随传输距离而变化,并且变得不均匀;P也随归一化间距x′d变化。
2021-02-25 22:03:29 387KB 相干光学 部分偏振 维格纳分 强度矩
1
本文根据J.Upatinieks的椭圆等光程原理,提出了一种现场观测多纵模激光有效相干长度及其TC周期性的全息法.介绍了基本原理与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2021-02-25 16:06:49 3.29MB 相干长度 时间相干 光学全息 激光
1
根据Fraunhofer衍射理论,建立了基于相位调制的二维M×N激光相干阵列的远场光强分布理论模型。结合应用实际,对5×5激光相干阵列的远场光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调制相位对远场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远场光强分布的主极大(小)的位置随调制相位变化,相对强度也随之变化;不同阵列结构,光强分布不同,每列(行)相邻两阵元上加载的相位差为π时,出现较多的主极大和次极大且对称分布。这些结果可为应用相位调制去控制远场光强分布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1-02-25 09:08:44 4.87MB 激光技术 相干光学 相干阵列 相位调制
1
为了测量毫秒脉冲激光辐照非透明材料的在线应力及应力应变演化的过程,基于光学干涉理论,针对大功率固体激光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采用马赫-曾德尔干涉的方法,得到了材料损伤的干涉条纹。通过对干涉条纹变化的分析与处理,可以得到材料在线应力及其演化过程。基于光学干涉理论,选择单晶硅作为实验材料,建立comsol仿真模型,并在理论及仿真的基础上开展实验。实验与仿真的r(x)方向误差在11.7%~33.91%之间,z(y,z)方向误差在20.25%~31.34%之间,说明用马赫-曾德尔干涉的方法测量非透明材料的应力具有可行性。实验研究为激光与非透明材料作用过程中在线应力损伤及演变过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2021-02-23 14:02:45 3.81MB 相干光学 毫秒脉冲 单晶硅 热应力损
1
Slow and fast light in quantum-well (QW) and quantum-dot (QD)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 (SOAs) using nonlinear quantum optical effects are presented. We demonstrat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trols of fast light using the coherent population oscillation (CPO) and four wave mixing (FWM) in th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