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信息 数据集名称:绝缘子缺陷目标检测数据集 图片数量: - 训练集:234张图片 分类类别: - cracked_isolator(破裂绝缘子):绝缘子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痕,可能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 detonating_isolator(爆炸绝缘子):绝缘子因内部缺陷或过载而发生爆炸,严重威胁电力设施安全。 - flashover_isolator(闪络绝缘子):绝缘子表面发生闪络放电现象,通常由污秽、潮湿等因素引起。 - isolator(绝缘子):正常状态下的绝缘子,用于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 标注格式:YOLO格式(边界框和类别标签) 数据来源:电力设施监控图像,涵盖多种工况和环境条件下的绝缘子状态。 二、适用场景 1. 电力设施智能巡检系统开发: 构建AI模型自动识别输电线路上绝缘子的缺陷状态(破裂/爆炸/闪络),替代人工巡检,提升电网安全监测效率。 1. 能源基础设施风险评估: 集成至电力设施健康管理系统,实时检测绝缘子异常,预防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 1. 电力设备维护决策支持: 通过缺陷定位与分类结果,指导维护人员精准制定检修计划,降低运维成本。 1. 工业安全监控解决方案: 应用于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等场景的视觉监控系统,增强关键设备故障预警能力。 三、数据集优势 1. 缺陷覆盖全面: 包含绝缘子破裂、爆炸、闪络三种典型缺陷状态及正常样本,精准反映电力设备真实故障场景。 1. 标注专业可靠: 采用YOLO格式标注,边界框严格贴合缺陷区域,类别标注经电力领域专业知识校验。 1. 工业场景适配性高: 数据源自实际电力监控场景,覆盖不同角度、光照条件下的绝缘子图像,确保模型部署鲁棒性。 1. 任务扩展性强: 除目标检测外,支持绝缘子状态分类、异常定位等衍生任务,满足多样化工业检测需求。
2025-09-26 16:32:34 11.27MB 目标检测数据集 yolo
1
在开发基于Windows的表单应用程序(WinForm)时,实现目标检测功能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特别是在安全监控、智能分析等行业。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已成为主流方法。YOLO(You Only Look Once)算法是其中一种非常高效且准确的实时对象检测系统,它能够快速地在图像中识别和定位多个对象。 本项目的核心在于调用YOLO的onnx文件,即经过ONNX(Open Neural Network Exchange)格式转换后的模型,以便在WinForm应用中实现带有方向的目标检测功能。ONNX是一个开放的格式,用于表示深度学习模型,它允许不同的框架之间进行模型的无缝转换和互操作性,这样开发者可以使用自己偏好的框架进行模型训练,再部署到其他框架上的应用中。 项目中提到的yolosharp包是一个为WinForm设计的库,它封装了对YOLO模型的操作,使得开发者能够较为方便地在C#编写的应用程序中集成和使用YOLO模型。yolosharp包利用了YOLO模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并通过C#对模型进行封装,使得调用模型进行图像处理更加简单。 在本项目中,所使用的模型是YOLO11_obb_defect模型,这表明开发者所使用的是一个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训练的模型。"obb"通常指的是oriented bounding boxes,即定向边界框,它在检测对象时不仅仅给出边界的矩形框,还能识别并描述对象的方向。这对于那些需要精确到对象朝向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如交通监控中的车辆识别、无人机拍摄中的地面目标跟踪等。 在进行方向目标检测时,算法会输出每个检测到的对象的类别以及它们在图像中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不仅包括对象中心点的坐标,还包括对象的方向角度,这使得检测结果更为丰富,能够提供给后续应用更多维度的信息。这比传统的二维边界框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对于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通过将YOLO算法与WinForm应用程序相结合,并利用yolosharp包简化模型的调用,开发者可以构建出功能强大且响应迅速的桌面端应用程序。这样不仅提高了应用的实用性,还扩大了应用范围,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行业中发挥作用。
2025-09-26 16:09:22 148.88MB yolo winform
1
数据集格式:Pascal VOC格式(不包含分割路径的txt文件和yolo格式的txt文件,仅仅包含jpg图片和对应的xml) 图片数量(jpg文件个数):295 标注数量(xml文件个数):295 标注类别数:1 标注类别名称:["yw"] 每个类别标注的框数: yw count = 304 使用标注工具:labelImg 标注规则:对类别进行画矩形框 重要说明:网上提供的输电线异物悬挂异物基本都很水,我也下过很多发现根本不能用,于是我就是自己就截取视频和爬取图片打标,奈何网上图片资源太少,只有295张。 特别声明:本数据集不对训练的模型或者权重文件精度作任何保证,数据集只提供准确且合理标注
2025-09-26 15:37:16 30.88MB 数据集
1
一、基础信息 数据集名称:交通目标检测数据集 图片数量: - 训练集:64张图片 - 验证集:21张图片 - 测试集:18张图片 总计:103张交通场景图片 核心类别: - 车辆类型:Car, Bike, Scooter, Truck, Bus, Motorcycle, Autorickshaw - 行人:Pedestrian, Adult, Child, Rider - 交通设施:Traffic Light, Traffic Sign, Crosswalk, Bus Stop - 交通标志:Speed Limit 20 KMPh, Stop, Do Not Enter, Parking (共49个精细类别,覆盖交通场景核心要素) 标注格式: YOLO格式,包含目标边界框坐标及类别索引 数据特性: 真实道路场景图像,包含日间、夜间及多种天气条件 二、适用场景 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开发: 训练车辆、行人、交通信号灯的实时检测模型,为自动驾驶决策提供环境感知基础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部署于道路监控场景,实现车流统计、违规行为识别(如闯红灯、违规停车) 交通基础设施管理: 自动识别道路标志牌状态、斑马线位置等基础设施,辅助智慧城市建设 车载安全辅助系统: 集成至ADAS系统,提供前方碰撞预警、行人检测等安全功能 三、数据集优势 多维度场景覆盖: 包含车辆(前/后视角)、行人(成人/儿童)、两轮车、特殊车辆等49类目标,覆盖复杂交通要素 真实道路数据: 采集自真实驾驶场景,包含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等环境,提供贴近实际应用的样本 精细标注体系: - 区分车辆具体类型(卡车/巴士/三轮车等) - 细分交通信号灯状态(红/黄/绿灯) - 包含特殊交通标识(禁止转向/限速等) 即用性设计: YOLO格式标注兼容主流检测框架(YOLOv5/v8, Detectron2等),开箱即用 场景鲁棒性: 包含雨天、夜间等挑战性场景数据,增强模型环境适应能力
2025-09-23 11:08:18 5.15MB 目标检测数据集 yolo
1
深度学习与OpenCV结合在Python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特别是实时视频目标检测。这一技术结合了深度学习模型的强大预测能力与OpenCV库的图像处理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且灵活的工具来识别和定位视频流中的特定对象。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主题,详细介绍如何利用Python、深度学习模型(如YOLO、SSD或Faster R-CNN)以及OpenCV进行实时视频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模型是目标检测的核心。这些模型通过大量的标注数据进行训练,学习识别和定位不同类别的物体。其中,YOLO(You Only Look Once)以其快速的推理速度和相对较高的准确度而受到欢迎;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则通过一次前向传播过程同时预测边界框和类别,同样兼顾速度与精度;Faster R-CNN是一种两阶段方法,虽然比YOLO和SSD稍慢,但在复杂场景中通常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集成到Python环境中。这通常涉及加载模型权重和配置文件,例如使用TensorFlow、Keras或PyTorch等框架。模型加载后,我们可以将其用于对新图像或视频帧的预测。 OpenCV是一个强大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包含多种图像和视频处理函数。在实时视频目标检测中,OpenCV可以捕获摄像头输入,对每一帧图像进行预处理(如调整大小、归一化),然后传递给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通常是带有物体类别和边界框坐标的一系列框,OpenCV可以进一步用于可视化这些框,使得用户能够直观地看到检测到的目标。 以下是一段简化的Python代码示例,演示如何使用OpenCV和一个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这里以YOLO为例)进行实时视频目标检测: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加载预训练的YOLO模型 net = cv2.dnn.readNetFromDarknet('yolov3.cfg', 'yolov3.weights') # 打开摄像头 cap = cv2.VideoCapture(0) while True: # 读取视频帧 ret, frame = cap.read() # 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blob = cv2.dnn.blobFromImage(frame, 1/255, (416, 416), swapRB=True, crop=False) # 将预处理的图像送入模型 net.setInput(blob) outs = net.forward(get_output_layers(net)) # 解析预测结果 for out in outs: for detection in out: scores = detection[5:] class_id = np.argmax(scores) confidence = scores[class_id] if confidence > 0.5: # 获取边界框坐标 box = detection[0:4] * frame.shape[1:3] (startX, startY, endX, endY) = box.astype("int") # 在图像上绘制边界框和类别标签 label = str(classes[class_id]) cv2.rectangle(frame, (startX, startY), (endX, endY), (0, 255, 0), 2) cv2.putText(frame, label, (startX, startY - 10), cv2.FONT_HERSHEY_SIMPLEX, 0.5, (0, 255, 0), 2) # 显示结果 cv2.imshow('Output', frame) if cv2.waitKey(1) & 0xFF == ord('q'): break # 释放资源并关闭窗口 cap.release() cv2.destroyAllWindows() ``` 以上代码展示了如何结合OpenCV和深度学习进行实时视频目标检测的基本流程。实际应用中,你可能还需要处理如多线程、模型优化、目标跟踪等更复杂的任务,但这个例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此外,对于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预处理步骤、输出解析和模型接口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结来说,"深度学习 + OpenCV,Python实现实时视频目标检测"是一个涵盖了深度学习模型、图像预处理、目标检测算法和可视化技术的综合实践。通过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开发者可以构建出高效、实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于安全监控、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等多个领域。
2025-09-20 14:30:00 33.79MB
1
轮船遥感目标检测数据集 公众号:猫脸码客 公众号:深读CV
2025-09-19 11:27:48 352.14MB 数据集
1
在当前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目标检测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YOLO(You Only Look Once)作为一种流行的实时目标检测系统,因其高速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图像识别任务中。YOLO的最新版本YOLOv11继续沿袭并优化了其算法架构,以期在保持快速检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识别的精确度。YOLOv11通过引入新的网络层结构和训练策略,力图解决以往版本中的弱点,如小物体识别不准确、类别不平衡等问题。 Crowdhuman数据集是一个专为人多场景设计的目标检测数据集,它收集了大量的行人图像,这些图像多来自人群密集的街道、站台等公共场合。由于人多场景的复杂性,普通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处理这类数据时往往面临挑战。YOLO在处理此类场景时,也存在着挑战,例如难以同时准确检测到多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难以精确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的位置等。 因此,将Crowdhuman数据集与YOLOv11算法相结合,对数据集进行标注,可以实现对复杂场景中人数量的有效统计与检测。数据集标注采用YOLOv11格式,这种格式对标注框的定义有严格要求,每个目标物体在图像中都会有一个矩形框标记,框内包含类别信息和位置信息。此类标注使得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准确学习到目标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 本数据集包含了1480余张图片,每张图片都配有相应的YOLO格式标注文件。这些图片和标注文件构成了训练数据集的基础。数据集的创建者可能会使用这些数据来训练和验证YOLOv11模型在人数统计任务上的表现,以期望模型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令人满意的性能。例如,在安防监控、交通流量统计、体育赛事中的人数统计等场景中,这类系统均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YOLOv11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对模型进行细致的微调,以适应不同场景和环境条件。因此,数据集的质量和多样性对于模型最终的检测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在不同类型和光照条件下的人群图像上训练,YOLO模型可以更好地泛化到实际场景中,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 此外,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改进版本的YOLO算法不断涌现,每一种改进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痛点和挑战。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迭代,未来在处理复杂人群检测任务时,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效和智能的算法出现。 "[YOLO11+Crowdhuman]Crowdhuman人数统计数据集,使用YOLO11格式进行标注"的发布,对目标检测尤其是人数统计任务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数据集不仅丰富了YOLO模型训练的素材,也提供了一个平台,供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测试和提升算法在人多场景下的表现,促进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
2025-09-19 09:12:06 957MB YOLO 人数统计 目标检测 计算机视觉
1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目标检测技术是其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分支之一。目标检测不仅涉及到如何准确地识别出图像中的目标,还包括了定位目标的位置,为后续的图像理解任务提供基础。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算法是目标检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突破,YOLO模型以其速度快、效率高、实时性强的优点,成为实时目标检测任务的首选算法之一。YOLO11作为一个版本,同样继承了YOLO算法家族的这些优点,它通过将检测任务转化为回归问题,直接在图像中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 本数据集“[YOLO11+Crowdhuman]Crowdhuman人数统计数据集”,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实时和高效的检测需求而创建。它专注于人群中的个体计数,即人数统计,这一应用场景广泛存在于公共安全监控、交通流量分析、社交活动参与人数预估等多个领域。人群计数的挑战在于人群密集、遮挡严重、个体特征不明显等现象,这要求检测算法必须具备处理高复杂度场景的能力。 数据集采用了Crowdhuman数据集中的图像,这是一个专为人群检测任务设计的数据集,包含了丰富的行人标注信息,非常适合用于训练和测试各种人群检测算法。数据集中的每张图片都对应有YOLO11格式的标注文件,这意味着图像中的每个目标都被精确地标记了其位置(以边界框的形式)和类别(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行人类别)。这种格式的标注直接支持了YOLO系列算法的训练,无需额外的转换步骤。 YOLO11的数据集之所以特别重要,还因为它推动了目标检测技术在人数统计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大量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训练出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场景的人群检测模型,从而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这样的模型能够快速响应,实时统计出人群数量,对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决策支持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标签中提到了“计算机视觉”,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专注于使计算机能够通过分析图像和视频来理解和解释视觉世界。计算机视觉是实现自动化目标检测和人数统计的关键技术。本数据集的创建和使用,将直接推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人群检测和计数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YOLO11+Crowdhuman]Crowdhuman人数统计数据集,使用YOLO11格式进行标注,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训练资源,也为目标检测和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在人群数量自动统计的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
2025-09-19 09:10:37 868.48MB YOLO 目标检测 人数统计 计算机视觉
1
YOLOv8作为当前最先进的目标检测算法之一,其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集。本文将全面介绍YOLOv8数据集的制作流程、优化策略和实战技巧,帮助读者构建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高质量数据集。 --- YOLOv8数据集基础 1.1 YOLOv8数据格式解析 YOLOv8采用标准的YOLO格式,每个图像对应一个.txt标注文件,格式如下: 示例标注内容: 关键规范: 坐标值归一化到[0,1]范围 每个对象一行数据 图像与标注文件同名不同后缀 1.2 官方数据集推荐 常用公开数据集转换方法: --- 数据集制作流程 2.1 数据采集技巧 最佳实践建议: 分辨率至少640×640像素 每个场景至少500张样本 光照/角度/遮挡变化覆盖 2.2 标注工具使用 LabelImg标注示例: 标注要点: 紧贴目标边缘 避免重叠框 统一标注标准 2.3 数据格式转换 JSON转YOLO脚本核心逻辑: --- 数据集优化策略 3.1 数据增强方法 YOLOv8内置增强配置示例: 3.2 数据平衡处理 类别重采样配置: 3.3 质量检查方法 常用检查工具: --- 实战应用案例 4.1 工业检测数据集 特殊处理技巧: 针对反光表面增加偏振光样本 小目标使用4K分辨率采集 添加缺陷模拟样本 4.2 交通场景数据集 优化方案: 多时段数据采集(早/中/晚) 天气模拟增强(雨/雾/雪) 远距离小目标专用标注策略 4.3 医疗影像数据集 注意事项: DICOM转PNG预处理 专家双盲标注验证 隐私数据脱敏处理 --- 总结 核心要点回顾: 标注格式必须严格符合YOLO标准 数据多样性比数量更重要 增强策略需结合实际场景 常见错误解决方案: 标注偏移:使用可视化工具检查 性能瓶颈:分析类别平衡性 过拟合:增加负样
2025-09-18 19:54:28 4KB 目标检测 数据集制作
1
在深度学习领域,目标检测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它在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自动驾驶、安全监控、人机交互等。YOLO(You Only Look Once)算法以其高效和快速的特性,成为了目标检测中非常流行的算法。DOTA(Dense Object Detection in Aerial Images)数据集是专门为高空图像中的密集目标检测任务设计的,它提供了大量的航空影像数据以及详细的标注信息。 处理DOTA数据集的代码包可以视为一种资源,使得研究者和开发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算法设计和模型优化上,而不必从零开始构建数据预处理和标注流程。这样的代码包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数据集的下载和解压:包括所有原始数据的下载链接以及解压到本地存储的代码。 2. 数据格式转换:因为不同研究者和开发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框架和工具,因此需要将数据集转换成YOLO格式。YOLO格式通常包含图像文件和对应的标注文件,标注文件中会详细描述图像中每个目标的类别和位置信息。 3. 数据预处理:可能包括图像的缩放、归一化等操作,以符合深度学习模型输入的要求。 4. 数据增强:为了增加数据多样性,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数据预处理阶段可能会加入一些随机变换,比如旋转、缩放、翻转等。 5. 数据划分:将数据集划分成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以方便后续模型训练和评估。 6. 目标检测标注工具:可能提供一个可视化工具,用于手动校验和编辑标注信息,确保标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 模型训练准备:包括数据加载器的编写,将处理后的数据转换为模型训练所需的格式。 8. 后续使用说明:可能还会提供一些使用这些工具和数据集的示例代码,指导用户如何开始使用。 通过这些功能,研究者和开发者可以更快地开始他们的项目,而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基础的数据工作。此外,由于DOTA数据集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处理这样一个数据集的代码包也会对提升相关领域研究的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YOLO算法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目标检测系统,其设计理念是将目标检测任务作为回归问题来处理,直接从图像像素到边界框坐标和类别概率的映射。这种方法减少了复杂的特征提取和模型决策过程,显著提高了处理速度。由于其快速和准确的特性,YOLO在实时视频分析、自动驾驶等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得尤为出色。 处理DOTA数据集的代码包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资源,它极大地提高了研究者在目标检测特别是航空图像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效率。YOLO算法的引入,则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并为实时检测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利用这些工具,研究人员能够更快速地开展实验,更快地得到反馈,进而快速迭代和优化他们的模型。
2025-09-17 13:56:11 6KB YOLO DOTA 数据集 目标检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