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均采用双电源冗余供电,输入一般比较常见的输入的电压为直流24V、48V或者交直流110V,220V。通过模块电源(AC-DC,或者DC-DC)隔离变换到12V,由冗余芯片合并到一路接入片上DC-DC。
1
### 三相三线制的缺相保护电路图详解 #### 一、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供电是一种常见的供电方式,它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效的电力传输。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缺相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了解并掌握三相三线制中的缺相保护技术至关重要。 #### 二、三相三线制简介 三相三线制是指在三相交流电系统中,仅使用三条导线进行传输的方式,这三条导线分别对应三相交流电的三个相位。相比于四线制(即三相四线制,包含一条中性线),三相三线制没有中性线,适用于对称负载的场合,例如工业用电机等。 #### 三、缺相现象及其危害 **缺相**指的是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中一相或两相失去电压的现象。缺相的发生会带来以下问题: - **设备效率降低**:对于三相电动机而言,缺相会导致电机转矩下降,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 **设备损坏风险增加**:缺相还可能导致电机过热,严重时会造成电机烧毁。 - **安全隐患**: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化工厂等,缺相可能引起更大的安全问题。 #### 四、缺相保护电路的设计原理 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需要设计合理的缺相保护电路。缺相保护电路的核心在于检测三相电压是否完整,并在检测到缺相时及时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或发出警报信号,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害。 ##### 1. 电压检测模块 - **工作原理**:通过比较各相电压与设定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缺相情况。 - **实现方法**:可以采用电压互感器或者电压传感器来检测各相电压。 ##### 2. 比较判断模块 - **工作原理**:将检测到的电压值与预设的电压阈值进行比较。 - **实现方法**:利用比较器等电子元件实现电压的比较。 ##### 3. 控制执行模块 - **工作原理**:根据比较判断模块的结果,控制电路的通断。 - **实现方法**:可以通过继电器、接触器等执行机构来切断或恢复电路。 #### 五、具体电路图解析 具体的三相三线制缺相保护电路图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 **输入端**:三相电源的输入端口。 -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每相电压的大小。 - **比较单元**: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有缺相发生。 - **控制单元**:一旦检测到缺相,立即动作以保护设备。 #### 六、电路图设计注意事项 在设计三相三线制的缺相保护电路图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可靠性**:确保电路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工作。 - **安全性**:考虑电路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 **可维护性**: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检修。 #### 七、总结 通过对三相三线制缺相保护电路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技术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使用缺相保护电路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有效防止因缺相引起的故障,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缺相保护技术还将不断完善和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2024-09-25 19:59:52 46KB 保护电路 硬件设计
1
摘要:介绍了一种心电采集系统中模拟电路的具体设计方案,它能够很好地克服心电采集中的一些困难,获得不失真的心电信号,为信号的后续处理提供了保障。   0 引言   心电信号作为心脏电活动在人体体表的表现,信号比较微弱,其频谱范围是0.05~ 200Hz,电压幅值为0~5mV[1],信号源的阻抗为数千欧到数百千欧,并且存在着大量的噪声, 所以心电采集系统的合理设计是能否得到正确的心电信号的关键部件。心电信号的测量条件 是相当复杂的,除了受包括肌电信号、呼吸波信号、脑电信号等体内干扰信号的干扰以外还 受到50HZ 市电、基线漂移、电极接触和其他电磁设备的体外干扰,因此,在强噪声下如何 有效地抑制 心电采集系统是医疗监测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捕捉和处理人体心脏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在设计心电采集系统中的模拟电路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处理这些微弱信号,同时抑制各种噪声和干扰。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具体的心电采集系统模拟电路设计方案。 心电信号的特点是频谱范围广泛,从0.05Hz到200Hz,电压幅值通常在0到5毫伏之间,信号源阻抗较高,介于数千欧到数百千欧。这些特点决定了设计电路必须具备高灵敏度和高输入阻抗,以避免信号损失。此外,心电信号易受到体内(如肌电信号、呼吸波信号、脑电信号)和体外(如50Hz市电、基线漂移、电极接触干扰及电磁设备)的干扰,因此,抑制噪声成为设计的关键。 心电采集系统通常由模拟和数字两部分组成。模拟部分主要包括信号拾取、放大和滤波,而数字部分则进行信号分析和处理。系统中的模拟电路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最终信号的质量和分析的准确性。图1所示的典型心电采集系统结构中,心电信号首先由电极拾取,经过前置放大器放大并初步抑制干扰,随后通过带通滤波器去除非心电频率成分,再由主放大器进一步放大,并利用50Hz陷波器消除工频干扰,最后由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后续分析。 前置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是放大微弱的心电信号。由于信号的差模性质,差动放大电路常被采用,特别是同相并联差动放大电路,如LM324这样的仪表放大器。LM324因其低噪声、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和高增益而被广泛用于心电采集系统。通过适当设计外围电路,LM324可以实现高放大倍数和高稳定性的信号放大,同时其低电流噪声特性对心电信号处理尤为适合。图2所示的放大器设计由两级组成,第一级由U1C和U1D构成差动输入输出级,第二级U2A是基本的差动比例电路,两级增益的乘积即为总电压增益。这种两级设计结合了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和漂移抵消的优点,有助于提升整体电路性能。 心电采集系统中模拟电路的设计是一项复杂任务,需要考虑信号的微弱性、噪声抑制以及各种干扰因素。采用合理的电路结构和元件选择,如使用LM324构建的放大器,可以有效提升心电信号的采集质量,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模拟电路设计,是提高心电监护系统性能的关键。
2024-09-22 14:39:15 183KB
1
1、在系统硬件设计中,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使用对应的振荡电路转化为频率实现各个参数的测量。采用NE555多谐振荡电路产生的频率,将振荡频率送入STC89C52的计数端端,通过定时并且计数可以计算出被测频率,再通过该频率计算出被测参数。算出的参数用LCD1602A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 2、测量范围: 电阻:100Ω-1MΩ=(100Ω-1000000Ω); 电容:100pF-10000pF =(100pF-0.1uF); 电感:100uH-100mH=(100uH-1000000uH);
2024-09-08 11:42:51 71.77MB
1
1 IEEE802.15.4收发器芯片MRF24J40   IEEE802.15.4 无线收发器MRF24J40芯片内部包含有SPI接口、控制寄存器、MAC模块、PHY驱动器四个主要的功能模块,支持 IEEE802.15.4,MiWiTM,ZigBee等协议,工作在2.405~2.48 GHz ISM频段,接收灵敏度为-91 dBm,输入电平为+5 dBm,输出功率为+0 dBm,功率控制范围为38.75 dB,集成有20 MHz和32.768 kHz主控振荡器,MAC/基带部分采用硬件CSMA-CA结构,自动ACK6和FCS检测,CTR、CCM和CBC-MAC模式采用硬件加密(AES- 1
2024-09-05 20:30:49 289KB
1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数字交流电压表实践报告》是一个关于电子工程领域的实践项目,主要涉及了数字交流电压表的设计与实现。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包括理论基础、硬件选型、电路设计、软件编程以及实验验证等关键环节。以下是基于这个主题的详细知识点讲解: 1. **数字交流电压表基础**:数字交流电压表是用于测量交流电压的电子仪器,它能显示被测电压的精确数值,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与传统的模拟电压表相比,数字电压表具有读数直观、测量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2. **电子电路理论**:设计数字交流电压表需要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包括交流电路分析、滤波器设计、信号放大与处理等。其中,交流电路分析涉及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以及复数表示法;滤波器设计则关乎信号的频率选择性;信号放大与处理则需要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硬件选型**:设计中会涉及到各种元器件的选择,如ADC(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DAC(数模转换器)可能用于显示调整,还有微控制器或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负责数据处理和结果显示。 4. **电路设计**:包括前端交流电压输入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以及ADC接口电路。前端电路需要确保安全地接入被测电压,滤波电路去除噪声,放大电路提升信号强度,ADC接口电路则保证信号准确无损地进入处理系统。 5. **软件编程**:微控制器或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是关键,需要编写代码来控制ADC采样、计算电压值、驱动显示屏以及可能的通信功能。这通常涉及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需理解中断服务、定时器操作、串行通信协议等。 6. **实验验证**:在硬件组装完成后,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这包括测量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交流电压,评估精度、稳定性和响应时间等指标,可能还需要进行温度漂移和长期稳定性测试。 7. **报告撰写**:实践报告应详实记录设计过程,包含设计思路、原理图、硬件清单、代码片段、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良好的报告应该清晰易懂,体现问题解决的逻辑和创新点。 8. **南邮电子电路课设**: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未来从事电子工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这份实践报告涵盖了电子工程的多个方面,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可以了解数字交流电压表的工作原理,还能掌握电路设计、软件编程的实际操作,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4-09-03 09:58:44 38.73MB
1
"超低功耗LCD液晶显示电路模块设计" 本设计主要介绍了超低功耗LCD液晶显示电路模块的设计,该模块具有极低的功耗、轻便、长寿命、清晰美观的特点,在便携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的高档仪器仪表中被广泛采用。 一、LCD显示模块的组成 LCD显示模块是该设计的核心组件,由LCD液晶显示器、寄存器、电路板等组成。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极低功耗的显示器件,其工作电流小、重量轻、功耗低、寿命长,字迹清晰美观。 二、LCD显示模块的引脚定义 LCD显示模块的引脚定义如下: * 第1脚:VSS为地电源 *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 第3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 *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 *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 * 第6脚:E端为使能端 *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 第15脚:背光源正极 * 第16脚:背光源负极 三、显示电路原理分析 显示电路的原理分析如图所示。LCD1602的DB0~DB7与单片机AT89C52的P00~P07口连接,用于显示用户用电信息;P25、P26、P27、分别控制LCD1602的寄存器选择输入端RS、读写控制输入端R/W、使能信号输入端E;通过调节R58电阻值的大小来控制液晶显示的对比度。 四、设计要点 本设计的要点是如何降低功耗、提高显示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设计中使用了超低功耗的LCD液晶显示器,并采用了专门的电路设计和参数调整来实现对比度的调整和背光源的控制。 五、应用前景 本设计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适用于便携式仪表、低功耗应用的高档仪器仪表等领域。该设计的低功耗、轻便、长寿命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在需求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中使用。 六、结论 本设计的超低功耗LCD液晶显示电路模块具有极低的功耗、轻便、长寿命、清晰美观的特点,在便携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的高档仪器仪表中被广泛采用。本设计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适用于各种需求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中。
2024-08-27 10:03:24 79KB 显示电路 电路原理图
1
南邮通达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拨号按键电路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所学过的内容,能够运用课程中所掌握的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此课题中,我们要求设计一个具有10位显示的按键显示器,能准确显示按键0~9数字,并且数字依次从右向左移动显示,最低位为当前输入位。同时设置一个显示脉冲信号的示波器,能检测到按键按下时所产生脉冲信号方波的个数。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使用到了移位寄存器、译码显示器、GAL16V8编码器、定时器等芯片及元器件。对于它们的工作特性,我们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脉冲按键拨号电路 脉冲按键拨号电路是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该电路由555振荡器、移位寄存器、译码显示器和GAL16V8编码器等组成。其中,555振荡器产生1Hz的脉冲信号,移位寄存器用于存储按键的输入信号,译码显示器用于显示按键的数字信息,GAL16V8编码器用于将按键信号编码为显示信息。 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是本次课程设计中使用的重要芯片之一。它可以存储按键的输入信号,并将其移位到显示器上。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使用了移位寄存器来存储按键的输入信号,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 译码显示器 译码显示器是本次课程设计中使用的另一个重要芯片。它可以将按键信号译码为显示信息,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使用了译码显示器来将按键信号译码为显示信息,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 GAL16V8编码器 GAL16V8编码器是本次课程设计中使用的重要芯片之一。它可以将按键信号编码为显示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显示器上。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使用了GAL16V8编码器来将按键信号编码为显示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显示器上。 555振荡器 555振荡器是本次课程设计中使用的重要芯片之一。它可以产生1Hz的脉冲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移位寄存器和译码显示器上。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使用了555振荡器来产生1Hz的脉冲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移位寄存器和译码显示器上。 技术指标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需要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 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可以准确地显示按键0~9数字,并且数字依次从右向左移动显示。 * 系统结构要求:系统由555振荡器、移位寄存器、译码显示器、GAL16V8编码器和示波器等组成。 * 技术指标:系统可以检测到按键按下时所产生脉冲信号方波的个数。 结论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所学过的内容,能够运用课程中所掌握的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设计中,我们使用到了移位寄存器、译码显示器、GAL16V8编码器、定时器等芯片及元器件,设计了一个具有10位显示的按键显示器,能准确显示按键0~9数字,并且数字依次从右向左移动显示,最低位为当前输入位。
2024-08-17 18:25:02 1.75MB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1
"揭秘STM32的心电采集仪电路原理" 本文设计了以STM32为控制核心,AD620和OP07 为模拟前端的心电采集仪,本设计简单实用,噪声干扰得到了有效抑制。本设计的关键部分是心电采集电路,它是心电采集仪的核心部分,心电信号属于微弱信号,其频率范围在0.03~100 Hz 之间,幅度在0~5 mV 之间,同时心电信号还掺杂有大量的干扰信号,因此,设计良好的滤波电路和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是得到有效心电信号的关键。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的核心是STM32F103VET 单片机,它是ST 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32 位高性能、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增强型单片机,具有100 个I/O 端口和多种通信接口。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是模拟信号采集的前端,也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关键,它不仅要求从人体准确地采集到微弱的心电信号,还要将干扰信号降到最低,因此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至关重要。在这里选择了AD620实现前置放大,AD620具有高精度、低噪声、低输入偏置电流低功耗等特点,使之适合ECG 监测仪等医疗应用。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是为了从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心电信号中滤除干扰信号和基线漂移等干扰成分,所需采集的有用心电信号在0.03~100 Hz 范围之间,因此需设计合理的滤波器使该范围内的信号得以充分通过,而该范围以外的信号得到最大限度的衰减。在这里采用具有高精度,低偏置,低功耗特点的两个OP07 运放分别组成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 本设计实现的是以STM32为控制核心,以AD620,OP07 为模拟信号采集端的小型心电采集仪,该设计所测心电波形基本正常,噪声干扰得到有效抑制,电路性能稳定,基本满足家居监护以及病理分析的要求,整个系统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 知识点: 1. 心电采集仪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应用 2. STM32 单片机的应用和特点 3. AD620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和特点 4. OP07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和特点 5. 滤波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应用 6. 心电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技术 7. 医疗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8. 电路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 9. 微弱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技术 10. 医疗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技术
2024-07-10 12:08:47 164KB STM32 信号处理 控制电路 电路设计
1
初学者Multisim仿真设计放大电路资料,留下来供自己学习交流
2024-07-08 16:05:22 915KB Multisim 放大电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