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PMSM(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程序的原理及其在CCS工程中的实现。文章首先解释了电阻和电感辨识的具体步骤,包括电压矢量配置、电流反馈、数据采集和滤波处理等关键环节。接着,展示了这些原理是如何在src_foc文件夹下的paraid.h文件中实现的,并指出该代码已在TI平台上成功编译运行,证明了其实用性和准确性。此外,文中提到src_foc和src_tool文件夹中包含的优秀FOC算法模块已实现完全解耦,便于移植到不同平台。最后强调了该程序的高辨识精度,并已在工程项目中得到验证。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MSM参数辨识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获取PMSM电机参数的项目,如工业自动化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主要目标是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其他说明:该程序不仅可以作为独立工具用于参数辨识,还可以与其他控制算法集成,进一步优化电机控制效果。
2025-09-26 00:20:50 768KB 电机控制 参数辨识 PMSM
1
电机控制霍尔传感器和反电动势的关系分析
2025-09-19 16:24:40 337KB 电机设计
1
用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的成熟FOC(场向量控制)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STM32F0系列微控制器并采用全C语言编写。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电路图、PCB文件和源代码,还深入解析了程序的核心部分,包括初始化、FOC算法、速度与转矩控制以及各种保护机制。此外,该程序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能够轻松迁移到其他国产32位芯片平台。此程序实现了诸如转把控制、多档调速、EABS电子刹车等功能,确保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适合人群:对电机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从事电动交通工具开发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FOC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②利用提供的完整资料进行实际项目开发;③将现有代码移植到不同硬件平台上,拓展应用场景。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有助于提高读者对于FOC电机控制的理解,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09-19 00:13:14 1.13MB
1
内容概要:本文研究基于旋转高频信号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零低速下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仿真。通过自行搭建PMSM模型,注入1000Hz旋转高频电压信号以产生激励电流,实现在100rpm低速下的无感运行。相比高频方波信号注入法,该方法具有噪声更小、损耗更低的优势,验证了其在高效电机控制中的有效性。 适合人群:具备电机控制基础、从事电力电子与电气自动化相关研究或开发的工程师及科研人员,尤其适合关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低速或零速工况下的高精度无位置传感器控制;②优化电机控制系统以降低噪声与能量损耗;③为高频信号注入类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实现提供参考模型。 阅读建议:结合附带的模型说明文档与代码逻辑,深入理解自建PMSM模型的构建方式及高频信号注入的实现机制,建议在仿真环境中复现并调整参数以掌握控制细节。
2025-09-14 20:47:15 1.32MB
1
将HL02:FOC算法移植到STM32F4微控制器上的过程,重点讨论了VESC(Vector Electric Speed Controller)的移植方法及其磁链观测器(非线性观测器)的代码实现。首先概述了STM32F4的特点及其在电机控制领域的应用,接着阐述了VESC移植的具体步骤,包括对初始化代码、中断服务程序和电机控制算法的修改与优化。然后深入探讨了磁链观测器的实现,强调了其对电机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并提到了所需的数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最后提到虽然不提供具体代码,但提供了详细的文档支持,并赠送了VESC源码供进一步研究。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熟悉STM32F4和FOC算法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STM32F4平台上HL02:FOC算法移植及磁链观测器实现的研究人员和开发者。目标是提高对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及的所有内容均配有详尽的文档支持,但具体的代码实现和源码并未公开,鼓励读者自行获取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提醒使用者注意遵守开源协议和法律法规。
2025-09-13 17:44:44 1.6MB
1
基于PMSM的考虑电流采样延时及一延时补偿的电机控制Simulink模型(含低通滤波器与死区模块),2018b版PMSM电机控制模型:考虑电流采样延时及多模块优化的离散化仿真系统,该模型为考虑电流采样延时的电机控制simulink模型。 模型架构为PMSM的传统双闭环(PI调节器)控制(版本2018b),模型中还包括以下模块: 1)考虑电流采样延时的中断触发模块 2)转速计算的低通滤波器 3)1.5延时补偿模块 4)死区模块 该模型特色为:考虑电流采样延时、考虑了转速计算的低通滤波器、控制系统的一延时,所以该模型能够尽可能去还原实际的电机控制。 系统已经完全离散化,与实验效果非常接近。 ,会将simulink仿真模型打包发送。 ,核心关键词:电流采样延时;PMSM;双闭环控制;PI调节器;低通滤波器;1.5延时补偿;死区模块;系统离散化。,Simulink电机控制模型(含延时补偿及低通滤波)
2025-09-10 17:18:24 4.6MB ajax
1
在MATLAB中与Maxon Motors的EPOS2电机控制器进行通信和控制,是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中的常见任务。EPOS2是一款高性能的伺服驱动器,常用于精确定位和速度控制应用。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MATLAB进行相关的开发工作。 我们来看`license.txt`文件。这个文件通常包含了软件授权信息,对于MATLAB中的Maxon Motor驱动,它可能包含了使用EPOS2控制库的许可条款和条件。确保正确理解和遵循这些条款是合法使用的关键,同时也会影响到您的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Version2`,这可能是库或固件的版本更新文件。在MATLAB开发过程中,保持驱动程序和控制器固件的最新版本非常重要,因为新版本通常包含错误修复、性能提升以及可能的新功能。升级到最新版本可以确保最佳的控制效果和兼容性。 在MATLAB中控制EPOS2电机,你需要以下关键知识点: 1. **MATLAB的Serial通信**:MATLAB通过Serial Port(串口)与EPOS2进行通讯。了解如何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是实现通信的基础。 2. **EPOS2协议**:Maxon Motors提供了特定的通讯协议,如EscCtrl或U2D2,以允许第三方软件如MATLAB与其设备交互。学习并理解这些协议是编程EPOS2的关键。 3. **命令发送和接收**:在MATLAB中,你需要编写函数来构造和发送指令到EPOS2,同时接收并解析来自电机控制器的响应。这可能涉及到对ASCII或二进制数据的理解和处理。 4. **状态监控与错误处理**:EPOS2会返回其当前状态,如速度、位置、电流等。在MATLAB中,你需要实时监控这些状态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超速、过流或通信故障。 5. **控制算法**:MATLAB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和控制理论工具,如PID控制器,可以用于设计电机控制算法。理解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电机控制是关键。 6. **样例代码和库**:Maxon Motors通常会提供示例代码或者MATLAB接口库,帮助用户快速上手。研究这些示例,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展。 7. **调试技巧**:在开发过程中,学会使用MATLAB的调试工具,如断点、变量观察和日志记录,可以帮助找出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8. **安全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务必遵循安全规程,避免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不必要的干预,以防电机失控造成损害。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你将能够有效地使用MATLAB来控制Maxon Motors的EPOS2电机控制器,实现精密的运动控制任务。不断探索和优化你的代码,将使你的控制系统更加高效和稳定。
2025-09-04 16:49:57 235KB
1
有时需要在 MATLAB 内部控制连接到 EPOS 2 电机控制器的 Maxon 电机。 使用这些文件可以做到这一点,提交的工具与其他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 USB 总线。 该工具主要针对机器人学的研究和研究,希望使用反向运动学移动自定义机器人,而不必担心低级通信和实时性能。 1) 为了正确使用,首先下载并安装 EPOS2 库, 在Linux中: - 下载并在系统中安装库:libEposCmd.so 和 libftd2xx.so http://www.maxonmotor.com/medias/sys_master/root/8815100330014/EPOS-Linux-Library-En.zip 在Windows中: - 按照链接下载并安装 EPOS2 USB 驱动程序, http://www.maxonmotor.com/medias/sys_master/root/88
2025-09-04 16:43:59 311K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双三相SVPWM(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在六相电机控制中的应用。首先解释了双三相SVPWM的基本概念,即通过将六相电流转换为两个独立的α-β坐标系来进行调制。接着深入探讨了坐标变换方法,如扩展版Clarke变换,以及空间矢量分区和占空比计算的具体实现。文中还提供了多个代码示例,涵盖MATLAB、Python和Verilog等多种编程语言,展示了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实现这些算法。此外,文章讨论了调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矢量方向错误、PWM波形叠加导致驱动板冒烟等问题,并强调了双三相结构的优势,如更好的谐波抑制和容错能力。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特别是对SVPWM调制技术和多相电机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电机性能的应用场景,如电动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主要目标是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双三相SVPWM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从而能够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代码片段和调试技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一复杂的调制技术。
2025-09-03 21:31:20 578KB
1
新能源汽车在执行标准,18488.2-2015.标准共包含两个文件。
2025-09-03 16:03:55 11.05MB 电动汽车 电机控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