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子是个点对点测试程序,可以测试两个节点通过无线收发数据,并测试通信质量。 使用:只需要将程序分别烧写如两个节点中,就可以通过按键和液晶显示进项交互操作。 左右键是选择菜单,中心键是确认。只需将两个设备一个设置为Device1,一个设置为Device2,然后进行确认就可以看到两个数据相互发送的信号质量。
2025-05-05 13:36:45 441KB CC2530 点对点通信
1
CC2530是一款符合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收发芯片,广泛应用于2.4GHz的ZigBee、RF4CE、6LoWPAN、RF4CE等无线通信技术。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CC2530芯片实现点对点的无线通信功能,同时去除802.15.4协议中的网络ID、源地址、目标地址等参数,简化通信过程,专注于点对点通信。 CC2530芯片的无线部分使用起来相对复杂,需要进行合适的初始化配置才能工作。初始化配置包括设定合适的寄存器值,如帧过滤控制、发射功率控制、信道选择等。这些配置通常通过阅读数据手册和使用相关工具来完成。在本文中,通过使用smartRF工具,可以生成推荐的寄存器配置值,例如TXPOWER、FREQCTRL和CCACTRL0等。 在程序中实现的初始化代码片段如下: ```c void rf_init() { FRMFILT0 = 0x0C; // 静止接收过滤,即接收所有数据包 TXPOWER = 0xD5; // 发射功率为1dBm FREQCTRL = 0x0B; // 选择通道11 CCACTRL0 = 0xF8; // 推荐值smartRF软件生成 // 其他相关配置... RFIRQM0 |= (1 << 6); // 使能RF数据包接收中断 IEN2 |= (1 << 0); // 使能RF中断2 RFST = 0xED; // 清除RF接收缓冲区ISFLUSHRX RFST = 0xE3; // RF接收使能ISRXON } ``` 在上述代码中,FRMFILT0寄存器的值被设置为0x0C,禁用了帧过滤器,使得CC2530可以接收任意无线数据帧。TXPOWER寄存器设置发射功率为1dBm,FREQCTRL寄存器设置为选择通道11。CCACTRL0寄存器值通过smartRF软件生成,用于优化接收器的性能。RFIRQM0和IEN2寄存器的设置用于启用RF数据包接收中断和RF中断。 除了初始化过程,代码中还需处理串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串口数据处理采用了基于时间间隔的方法,与Modbus-RTU协议中串口数据处理方式类似。这种方式允许接收无特殊格式要求的数据,从而实现真正的无线串口功能。 为了验证程序的功能,需要两套CC2530模块进行通信实验。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数据,观察数据在两个设备间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的效果。例如,通过串口向一个设备发送字符串“HelloCC2530”,另一个设备将能够接收到这个字符串,并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结果部分描述了设备A和设备B的串口调试界面,并提到了RSSI值。RSSI值表示接收信号强度,单位是dBm。在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中,信号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信号质量。信号强度越高,通信可靠性越高,反之亦然。 实验部分提到了在调试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仿真器,如CCDebugger或SmartRF04EB,以及CC2531USBDongle作为嗅探器来抓取RF发送数据,以便进行调试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使用CC2530实现简单的点对点无线通信功能,需要掌握初始化配置、串口数据处理、信号强度分析以及调试技巧。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利用CC2530芯片的无线部分进行数据传输。
2025-05-05 13:31:34 191KB CC2530 无线串口 点对点程序
1
void rf_receive_isr() { int rf_rx_len = 0; int rssi = 0; char crc_ok = 0; rf_rx_len = RFD - 2; // 长度去除两字节附加结果 rf_rx_len &= 0x7F; for (int i = 0; i < rf_rx_len; i++) { rf_rx_buf[i] = RFD; // 连续读取接收缓冲区内容 } rssi = RFD - 73; // 读取RSSI结果 crc_ok = RFD; // 读取CRC校验结果 BIT7 RFST = 0xED; // 清除接收缓冲区 if( crc_ok & 0x80 ) { uart0_sendbuf( rf_rx_buf , rf_rx_len); // 串口发送 printf("[%d]",rssi); } else { printf("\r\nCRC Error\r\n"); } }
2025-04-13 10:07:10 31KB RSSI
1
描述   此近场通信(NFC)参考设计提供实现NFC对等模式(P2P)应用的固件示例。其目的是向应用开发者展示以有源和无源模式使用TRF7970A实现稳定的对等模式项目的正确方法。对等模式协议的复杂性和需要查阅的NFC文档的庞大数量一向是开发者创建NFC应用时所面临的障碍。该参考设计通过提供少量(一共五个)易于使用的应用编程接口(API)解决了该问题。随附的文档、硬件和示例代码允许设计人员使用MSP430或其他精心挑选的MCU快速实现NFC P2P功能。   特性   ●与最常见的支持NFC功能的移动设备之间实现了业经证实的互操作性   ●支持简单NDEF交换协议(SNEP)和逻辑链路
2025-03-27 13:37:36 197KB RFID技术
1
Matlab研究室上传的视频均有对应的完整代码,皆可运行,亲测可用,适合小白; 1、代码压缩包内容 主函数:main.m; 调用函数:其他m文件;无需运行 运行结果效果图; 2、代码运行版本 Matlab 2019b;若运行有误,根据提示修改;若不会,私信博主; 3、运行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文件放到Matlab的当前文件夹中; 步骤二:双击打开main.m文件; 步骤三:点击运行,等程序运行完得到结果; 4、仿真咨询 如需其他服务,可私信博主或扫描视频QQ名片; 4.1 博客或资源的完整代码提供 4.2 期刊或参考文献复现 4.3 Matlab程序定制 4.4 科研合作
2024-09-11 12:52:10 3.53MB matlab
1
概述 Parsec SDK允许您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式,低延迟的点对点连接,以进行游戏流传输。 SDK处理点对点连接,网络和硬件加速的视频/音频处理的低级内部。 它是轻量级的,由一个和一个共享对象<5MB组成。 代管 SDK的ParsecHost部分允许主机接受传入的客户端连接(来宾)。 有两种操作模式:游戏模式和桌面模式。 游戏模式允许您的游戏将多人游戏功能添加到其他本机仅限本地的游戏中。 这可以通过紧密集成到游戏的渲染循环中来实现。 游戏模式要求应用程序调用ParsecHostSubmitFrame函数之一(支持OpenGL,D3D9和D3D11)和ParsecHostSubmitAudio 。 通过ParsecHostPollInput轮询输入,从而像暴露在本地一样暴露输入事件。 在游戏模式下,Parsec只能与您的游戏进行交互,而无法访问操作系统或任何其他应用程序。 此外,从主机
2024-02-06 14:42:32 21.04MB peer-to-peer parsec
1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是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一种,它主要通过频分复用实现高速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进行传输。由于它具有较好的抗多径衰落的能力,能够支持多用户接入,因此在现代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OFDM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对于下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点对点通信是通信网络中数据链路层实现的功能,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通信的速度与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点对点通信的OFDM系统实现方式,基于matlab实现,并通过pluto SDR完成了硬件测试。 本文首先指出了该系统的整体构架及应用场景,再阐述了整体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式。然后使用以matlab为主的软件开发工具完成系统设计开发,最后基于pluto SDR硬件平台完成OFDM点对点通信系统的仿真、测试等工作。
2023-11-28 13:03:05 124.03MB matlab 网络 数字通信
1
里面用Winsock控件编写的一种聊天软件。 可供大家学习
2023-09-30 09:52:36 9KB VB 聊天器 winsock
1
.net 源代码,包括服务器端与客户端源码
1
使用VC++编写的基于UDP协议的点对点聊天器,可以让大家对UDP有更深刻的理解..利于VC++编程爱好者学习
2023-05-14 19:52:47 278KB UDP聊天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