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体振荡器电路+PCB布线设计指南
#### 一、石英晶振的特性及模型
石英晶振作为一种重要的频率控制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尤其是在微控制器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石英晶体本质上是一种压电器件,能够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反之亦然。这种能量转换发生在特定的共振频率点上。为了更好地理解石英晶振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其等效为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
**石英晶体模型**:
- **C0**:等效电路中与串联臂并接的电容(并电容),其值主要由晶振尺寸决定。
- **Lm**:动态等效电感,代表晶振机械振动的惯性。
- **Cm**:动态等效电容,代表晶振的弹性。
- **Rm**:动态等效电阻,代表电路内部的损耗。
晶振的阻抗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假设 Rm 可以忽略):
\[ Z = jX \]
其中 X 是晶振的电抗,可以表示为:
\[ X = \frac{1}{\omega C_m} - \omega L_m \]
这里 ω 表示角频率。
- **Fs**:串联谐振频率,当 \( X = 0 \) 时,有
\[ Fs = \frac{1}{2\pi\sqrt{L_mC_m}} \]
- **Fa**:并联谐振频率,当 \( X \) 趋于无穷大时,有
\[ Fa = \frac{1}{2\pi\sqrt{\left(\frac{1}{\omega^2C_0} + \frac{1}{\omega^2C_m}\right)L_m}} \]
在 Fs 和 Fa 之间(图2中的阴影部分),晶振工作在并联谐振状态,呈现出电感特性,导致大约 180° 的相位变化。这个区域内晶振的频率 \( FP \)(负载频率)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 FP = \frac{1}{2\pi\sqrt{\left(\frac{1}{\omega^2C_0} + \frac{1}{\omega^2C_m}\right)\left(L_m + \frac{1}{\omega^2C_L}\right)}} \]
通过调节外部负载电容 \( CL \),可以微调振荡器的频率。晶振制造商通常会在产品手册中指定外部负载电容 \( CL \) 的值,以便使晶振在指定频率下振荡。
**等效电路参数实例**:以一个晶振为例,其参数为 Rm = 8Ω,Lm = 14.7mH,Cm = 0.027pF,C0 = 5.57pF。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出 Fs = 7988768Hz,Fa = 8008102Hz。如果外部负载电容 CL = 10pF,则振荡频率为 FP = 7995695Hz。为了使其达到 8MHz 的标称振荡频率,CL 应该调整为 4.02pF。
#### 二、振荡器原理
振荡器是一种能够自行产生周期性信号的电路。在电子学中,振荡器被广泛用于生成稳定的时钟信号、射频信号等。对于微控制器来说,一个稳定且准确的时钟信号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振荡器的基本组成**:
- **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
- **反馈网络**:提供正反馈使得信号循环。
- **滤波器**:用于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振荡器工作条件**:
1. **巴克豪森准则**:振荡器必须满足巴克豪森准则,即环路增益必须等于 1(或 0dB),并且环路总相移必须为 360° 或 0°。
2. **足够的相位裕量**:为了保证振荡器的稳定性,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相位裕量。
3. **足够的幅度裕量**:振荡器还必须有足够的幅度裕量,以确保即使在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等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振荡。
#### 三、Pierce 振荡器
Pierce 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特别适用于使用石英晶振作为频率控制元件的场合。它通过一个晶体与两个电容器(C1 和 C2)连接构成,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决定了振荡器的频率。Pierce 振荡器的优点在于其频率稳定性高、振荡频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Pierce 振荡器设计要点**:
1. **反馈电阻 RF**:反馈电阻用于设定振荡器的增益,确保振荡器能够启动并维持振荡。RF 的值通常较小,以保证足够的增益。
2. **负载电容 CL**:负载电容对振荡器的频率有直接影响。选择合适的 CL 值可以微调振荡频率,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振荡器的增益裕量**:增益裕量是指振荡器工作时的增益与其稳定振荡所需最小增益之间的差值。较高的增益裕量可以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
4. **驱动级别 DL 外部电阻 RExt 计算**:驱动级别指的是振荡器向晶振提供的电流水平。过高的驱动可能会损害晶振,因此需要计算合适的 RExt 来限制驱动电流。
5. **启动时间**:启动时间是指振荡器从开启到稳定输出所需的时间。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缩短启动时间。
6. **晶振的牵引度 Pullability**:晶振的牵引度是指晶振频率受外部电容变化的影响程度。低牵引度意味着晶振对外部扰动不敏感,更加稳定。
#### 四、挑选晶振及外部器件的简易指南
在选择晶振及外部器件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振荡频率、负载电容、温度稳定性等。
**晶振选择指南**:
- **振荡频率**:确保晶振的标称频率与所需频率匹配。
- **负载电容**:选择与设计相匹配的负载电容值。
- **温度稳定性**: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具有合适温度稳定性的晶振。
- **封装类型**:根据 PCB 布局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
**外部器件选择指南**:
- **电容器**:选择合适的电容值以实现精确的频率微调。
- **电阻器**: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确保足够的反馈和增益。
#### 五、关于 PCB 的提示
PCB 设计对于振荡器的性能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 PCB 设计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
**PCB 设计要点**:
1. **布局**:合理布局晶振及其周边元件,尽量减小引线长度,避免形成寄生效应。
2. **接地**:确保良好的接地以减少噪声干扰。
3. **去耦电容**:在电源线上添加去耦电容,以减少电源噪声对振荡器的影响。
4. **隔离**:对于高频振荡器,应采取措施将振荡器与其它电路隔离,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 六、结论
通过对石英晶振特性的深入分析以及 Pierce 振荡器的设计要点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稳定可靠的振荡器不仅需要精心选择晶振和外部器件,还需要进行细致的 PCB 设计。只有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振荡器电路。此外,本应用指南还提供了针对 STM32 微控制器的一些建议晶振型号,有助于工程师们快速上手设计。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在实际设计中取得成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