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的“基于VFNet&Varifocal-Loss改进YOLOv5的番茄成熟度检测系统”揭示了这个项目的核心:它是一种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识别和评估番茄成熟度的系统。YOLOv5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实时目标检测模型,而VFNet(Variational Feature Network)和Varifocal Loss则是为了提升其在特定任务上的性能而引入的优化方法。在这个系统中,VFNet可能用于提取更具有区分性的特征,而Varifocal Loss则可能是为了解决传统二分类损失函数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的不足。 YOLOv5是You Only Look Once(YOLO)系列的最新版本,以其快速的检测速度和较高的准确性而受到赞誉。YOLO模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图像分割成多个网格,并预测每个网格中是否存在目标,以及目标的类别和边界框。YOLOv5相较于早期版本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包括使用更先进的网络架构和训练技巧,使其在保持高效的同时提高了精度。 VFNet是一种针对目标检测任务的特征学习框架,旨在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理解和表示能力。通过引入变分方法,VFNet可以学习到更具多样性和鲁棒性的特征,从而在复杂的视觉任务中提高检测性能。在番茄成熟度检测这样的任务中,能够准确地捕获番茄的颜色、形状等关键特征至关重要。 Varifocal Loss是一种专门为解决目标检测中的多类别不平衡问题而设计的损失函数。在传统的二分类问题中,如前景/背景,容易出现类别不平衡,使得模型过于关注占多数的类。而在目标检测中,这种情况更为复杂,因为除了前景和背景,还有多个不同的目标类别。Varifocal Loss通过引入渐进式权重分配,更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使得模型能够更加均衡地关注各类别的预测。 这个压缩包内的"readme.txt"文件很可能包含了项目的详细说明,包括如何构建和运行这个系统,以及可能的数据集和训练过程的描述。"VFNet-Varifocal-Loss-Enhanced-YOLOv5-Tomato-Ripeness-Detection-System-main"目录可能包含了源代码、预训练模型、配置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源。 这个系统利用了深度学习的强大功能,特别是YOLOv5的高效目标检测能力,结合VFNet的特征增强和Varifocal Loss的类别平衡优化,实现了对番茄成熟度的准确判断。这对于农业自动化、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24-10-24 10:12:21 4.16MB yolov5 python
1
《截屏SnippingTool改进:实现高效屏幕监控与定时截取》 在现代数字化生活中,截屏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SnippingTool是一款基础且实用的截图工具,它允许用户方便地捕捉屏幕上的任何区域。然而,对于需要连续监控屏幕或者特定场景下自动截取图片的需求,原版SnippingTool的功能就显得有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截屏SnippingTool改进.zip"文件提供了一个改进版的解决方案,它集成了定时截屏功能,特别适用于需要监控电脑屏幕的场景,例如对孩子的在线活动进行监护。 这个改进版的SnippingTool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截图模式,如矩形、自由形状、窗口选择等,还增加了定时截屏的特性。通过配置文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截屏的间隔时间,例如每分钟、每小时或在指定的时间点自动进行截屏。这大大提升了工具的实用性,使其能够适应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将此工具部署在孩子的电脑上,设置合适的截屏频率,以了解孩子在电脑上的活动情况,确保他们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同时,这个改进版的SnippingTool还会将截取的图片保存在当前目录,便于用户查看和管理。用户无需时刻关注屏幕,只需在空闲时间查阅截取的图片,就能了解到期间发生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款改进版的SnippingTool极大地增强了监控功能,但使用时也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尤其是在涉及到家庭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合理、透明的使用政策以及必要的沟通,是确保这一工具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 "截屏SnippingTool改进.zip"提供的是一种高效、灵活的屏幕监控解决方案。它不仅解决了原版SnippingTool的局限性,还通过定时截屏功能满足了特定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适当的配置,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电脑屏幕的自动化监控,同时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
2024-10-17 17:53:06 36.04MB 截屏、屏幕监控、定时截屏
1
根据炮兵作战实际问题,建立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火力分配决策模型。描述解决火力分配问题的一般步骤,对算法流程进行设计,并利用匈牙利法进行实验结果比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求解效率和质量较其它算法有明显提高。
2024-10-10 23:00:39 826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持续集成:软件质量改进和风险降低之道》一书深入探讨了如何在IT行业中通过持续集成来提升软件质量并有效管理风险。持续集成是敏捷开发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频繁地将开发人员的工作成果合并到主分支,以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持续集成的基本概念** - 持续集成的核心理念是频繁地(如每天甚至每小时)将代码变更集成到共享存储库,以避免“大爆炸”式的合并问题。 - 这个过程包括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确保每次代码更新后,软件仍能正确运行。 2. **敏捷开发与持续集成** - 敏捷开发强调快速响应变化,持续集成是实现敏捷目标的关键工具,它促进了团队间的协作,减少了集成延迟带来的问题。 - 敏捷原则中的“尽早并经常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与持续集成相辅相成,后者帮助团队实现这一目标。 3. **自动化流程** - 自动化构建:当代码提交时,自动触发构建过程,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效率。 - 自动化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代码质量,并尽早发现缺陷。 - 自动化部署:通过持续部署,可以实现一键式或无人值守的发布,加速产品上市速度。 4. **团队协作与沟通** - 持续集成鼓励团队成员频繁交流,以解决集成问题,增进团队合作。 - 构建失败时,快速通知团队,促使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错误积累。 5. **风险管理** - 通过频繁集成,降低大型合并导致的错误风险,减少了回归测试的工作量。 - 早发现问题,早修复,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提高软件稳定性。 6. **持续集成工具** - Jenkins、GitLab CI/CD、Travis CI等工具广泛用于实现持续集成,它们提供丰富的插件和配置选项,支持各种开发环境和语言。 - 工具的选择应考虑团队需求、技术栈和资源限制。 7. **持续集成的最佳实践** - 保持构建快速:减少构建时间,便于快速反馈。 - 每次提交都应通过所有测试:确保代码质量。 - 配置管理:对构建环境进行版本控制,确保可重复性。 - 自动化回归测试:确保新功能不破坏现有功能。 8. **持续集成的文化** - 持续集成不仅仅是技术实践,也是团队文化的一部分。它要求团队接受快速反馈,勇于面对并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总结来说,《持续集成:软件质量改进和风险降低之道》提供了关于如何实施和优化持续集成策略的全面指导,帮助IT团队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项目风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通过理解和应用书中的原则和实践,团队可以更有效地协作,更快地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2024-09-26 10:01:00 19.39MB 持续集成
1
在对人工鱼群算法的寻优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通过赋予人工鱼更多的智能,使每条人工鱼都能根据鱼群的状态自动地选择并适时调整自身的视野和步长,从而简化了参数设定,提高了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在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及克服局部极值的能力方面均有提高。
2024-09-25 09:12:57 517KB 论文研究
1
传统的小波神经网络以梯度下降法训练网络,而梯度下降法易导致网络出现收敛早熟、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影响网络训练的精度。文章将萤火虫算法用于训练小波神经网络,在全局内搜寻网络的最优参数。为了提高萤火虫算法参数寻优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自适应调节γ值。同时利用高斯变异来提高萤火虫个体的活性,在保证收敛速度的同时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极小。将优化后的小波神经网络用于短期负荷预测,实验证明改进后的预测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较强、预测精度较高。
2024-09-15 20:58:26 172KB 小波神经网络
1
针对栈式稀疏去噪自编码器(SSDA)在图像去噪上训练难度大、收敛速度慢和普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修正降噪自编码器的自适应图像去噪模型。采用线性修正单元作为网络激活函数,以缓解梯度弥散现象;借助残差学习和批归一化进行联合训练,加快收敛速度;而为克服新模型对噪声普适性差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多通道并行训练,充分利用网络挖掘出的潜在数据特征集计算出最优通道权重,并通过训练权重权重预测模型预测出各通道最优权重,从而实现自适应图像去噪。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降噪较好的BM3D和SSDA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不仅在收敛效果上优于SSDA方法,而且能够自适应处理未参与训练的噪声,使其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1
在散斑去噪过程中保持图像边缘纹理特征,是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处理技术的难题。散斑去噪过程中的散斑残留和边缘纹理模糊是该难题的主要诱导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剪切波变换的改进全变分散斑去噪方法。该方法结合剪切波变换和传统全变分模型,对不同图像区域采用针对性的去噪策略,兼顾散斑去噪与纹理保留,提高了光学相干层析图像的噪声抑制效果。对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图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采用区域针对性策略改进了噪声抑制能力,通过引入剪切波变换方法提高了边缘纹理保持能力,进而同时实现散斑去除和纹理保留。此外,与其他散斑去噪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4-09-05 11:01:21 8.53MB 图像处理 散斑去噪 边缘纹理 光学相干
1
针对传统图像去噪方法易使图像模糊和丢失边缘信息等问题,根据煤矿井下视频图像光度不均、噪声较大的特点,提出采用基于改进的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煤矿井下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对简化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中神经元连接强度β的选取方法进行改进,使β依赖于图像像素灰度值,从而更加有效地去除椒盐噪声;对动态门限的衰减时间常数αE的选取方法进行改进,使αE依赖阈值输出的放大系数vE,减少整个模型的参数,并通过实验选取vE值。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中值滤波、均值滤波方法相比,基于改进的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去噪方法不仅有效去除了矿井图像的椒盐噪声,而且很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等细节特征。
1
【文章概述】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F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FIR滤波器因其稳定性、线性相位特性以及设计灵活性而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如窗函数法、经验公式和Parks-McClellan算法各有不足,如无法满足多样需求、设计复杂或收敛速度慢。因此,研究人员转向使用遗传算法来优化FIR滤波器的设计。 【改进的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然而,标准遗传算法在寻找全局最优解时可能会陷入早熟现象,导致收敛速度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结合BP神经网络的改进遗传算法。这种结合方式利用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BP神经网络的局部搜索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多极值优化问题,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效果。 【FIR数字滤波器】 FIR数字滤波器是一种输出只与过去和现在输入相关的系统,其频率特性可以通过单位冲激响应表示。对于M阶线性相位FIR滤波器,存在特定的对称约束条件。滤波器的优化设计目标是使实际滤波器的频率特性H(w)接近理想滤波器的频率特性Hd(w),通常采用加权的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准则。该准则通过误差加权函数W(w)来调整通带和阻带的逼近精度。 【优化过程】 文章描述了改进遗传算法在FIR滤波器设计中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随机生成初始种群,计算个体适应度,以及利用BP神经网络对非最优个体进行优化,生成新一代种群。这个过程不断迭代,直到满足预设的进化代数或误差阈值。 【总结】 通过对遗传算法的改进,结合BP神经网络,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避免标准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还能够快速找到接近全局最优的滤波器设计方案,适用于对时间要求严格的系统。这一研究为FIR滤波器设计提供了新的优化策略,对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02 19:53:17 105KB 遗传算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