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基础实验八——网络冗余技术与管理
2025-05-24 20:08:57 54KB 网络 网络
1
作者:刘荣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附带完整镜像光盘ISO(164MB)
2025-05-24 16:11:30 67B usb技术开发
1
雷达信号处理是雷达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雷达系统的性能和探测精度。本手册中提到的IVS-948雷达模块是24GHz平面天线雷达的一部分,其后端信号处理涉及多个关键技术点,包括滤波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应用,以及提高雷达探测精度的措施。 雷达信号的前端处理通常需要通过滤波放大电路来优化,以确保有效信号的提取和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如滤波器的频率选择、增益设计、放大电路的结构、阻抗匹配以及排线长度等。例如,当雷达工作在调频连续波(FMCW)模式时,应滤除低频调制信号后再放大,以防止信号饱和失真;而在连续波(CW)模式下,则需要滤除干扰和噪声。 滤波放大电路的设计原则如下: 1. 滤波器频率的选择应根据雷达模块的调制频率来确定,以确保有效地滤除不需要的信号成分。 2. 整体增益应控制在60dB以下,以避免信号过载。 3. 多级放大电路中每一级的放大倍数不得超过30dB,以减少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4. 负载阻抗的匹配需要在470Ω~1kΩ之间,以保证电路传输效率。 5. 选取低噪声运放,如MC33079型号,以降低系统的热噪声等。 6. 排线长度应控制在25cm以内,以减少信号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数字信号处理是雷达信号后端处理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各种算法和技术,比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脉冲压缩、信号滤波、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等。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目标的距离、速度、方向等参数。 雷达探测精度的提高是雷达应用中的关键要求。影响探测精度的因素包括雷达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等。信号处理中的滤波和放大电路设计,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中的算法选择和实现都直接影响着雷达的探测精度。 本手册还提供了一些参考电路图,这些电路图展示了如何搭建符合特定增益和带宽要求的滤波放大电路。例如,文档中提到的带通滤波放大电路,其增益可以为20dB或者30dB,带宽可以设置为250kHz或者从30Hz到50kHz。 最终,雷达信号处理说明手册强调,随着雷达应用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号处理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也在迅猛发展。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进步在信号形式、处理算法以及系统设计方法、硬件结构和实时处理软件编程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由于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手册所包含的信息可能会有所更新,因此手册中也声明了内容会定期变更,并提醒用户及时联系公司以获取最新版本的资料。所有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使用IVS-948雷达模块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以确保雷达系统的正确使用和性能最大化。
2025-05-24 11:34:16 1.15MB 雷达传感器 信号处理
1
FLAC3D边坡降雨监测技术,《基于FLAC3D模拟边坡降雨条件下流固耦合及水渗影响下的水位与饱和度变化研究》,FLAC3D边坡降雨,流固耦合,降雨入渗,水位面变化,饱和度监测等 ,核心关键词:FLAC3D; 边坡降雨; 流固耦合; 降雨入渗; 水位面变化; 饱和度监测;,FLAC3D模拟降雨对边坡流固耦合效应及水位面饱和度监测 FLAC3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力学和地质工程的数值模拟软件,其在边坡降雨监测技术中的应用,已成为地质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FLAC3D模拟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流固耦合效应及水位和饱和度变化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主要因为降雨入渗会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 流固耦合是研究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时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它在边坡降雨条件下的研究尤为重要。降雨入渗会导致边坡地下水位上升,造成边坡体内部水分增加,进而影响边坡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会导致有效应力的减小,有可能引发边坡失稳。 水位面变化和饱和度监测则是通过观测和分析降雨前后边坡内部水位的变化以及边坡体的饱和度,来评估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FLAC3D模拟,研究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构建边坡模型,模拟降雨过程,分析降雨引起的水位面变化,以及边坡体的饱和度分布情况。这些模拟结果对于边坡的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FLAC3D边坡降雨监测技术可以为地质工程师提供边坡在不同降雨情景下的响应模式和安全预警,帮助工程师制定相应的边坡治理方案和应对措施。通过对边坡进行长期监测和模拟分析,可以有效预测降雨可能引起的边坡变形、滑移等灾害,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FLAC3D在边坡降雨监测技术中的应用,为地质工程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通过模拟降雨条件下的流固耦合作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为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这种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减少因边坡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05-24 10:46:45 1.14MB rpc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LabVIEW通过Modbus协议和RS485通讯接口直接控制台达伺服电机的方法,从而避免使用PLC,降低硬件成本。主要内容涵盖初始化串口通讯、构建Modbus指令、发送指令并处理响应的具体步骤,以及硬件接线和伺服参数设置的关键细节。此外,文中还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确保用户能够顺利实施这一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希望降低成本并简化系统架构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只需要简单运动控制的小型自动化生产线或实验环境,旨在减少硬件投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通过这种方法,用户可以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显著节约成本。 其他说明:尽管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简单运动控制任务,但对于需要复杂逻辑控制或多轴协同工作的项目,仍推荐使用PLC或其他专业控制器。同时,在高实时性要求的应用中,应谨慎评估Modbus协议的响应速度。
2025-05-23 22:46:56 3.85MB
1
论文研究-基于仿真技术的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布局决策模型.pdf,  合理的配送中心布局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营运成本和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从零售业连锁经营和配送中心 本质特征分析入手,将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布局决策问题界定为以设施成本、物流成本和快速反应能力等多重子目标达到最优的多目标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在对影响配送中心选址布局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静态仿真进行成本分析和Arena动态仿真进行响应时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多目标多配送中心布局决策分析模型,并采用AHP和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相关指标和数据来确定最优方案. 最后,以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作为研究算例, 以珠三角地区作为布局分析区域,构建实物模型以验证决策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25-05-23 21:43:30 1.62MB 论文研究
1
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它可以将机械运动的角度或线性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源、光栅、光电接收器等部件组成。通过光电编码器,可以获取机械运动的角度或线性位移信息,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自动化制造、运动控制等领域。 光电对射开关是另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光电对射开关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物流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来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实验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场景。然后,我们使用示波器或DAQ来测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波形,并制作了一款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和DAQ硬件的产品计数装置。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可以准确地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并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这些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物流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知识点: 1.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可以将机械运动的角度或线性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光电对射开关是另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 3. 产品计数和检测技术 基于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可以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LabView软件平台和DAQ硬件来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 4. 实验技术和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示波器或DAQ来测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波形,并制作了一款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和DAQ硬件的产品计数装置。 5.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可以准确地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并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这些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物流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5-23 16:58:19 1.21MB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doc
2025-05-23 16:50:24 101KB
1
### 10G EPON 中国电信设备技术要求 #### 一、概述 10G EPON(10吉比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中国电信为了满足高速宽带接入需求而提出的技术要求。该标准旨在定义EPON系统的技术规范,确保不同供应商之间的设备能够顺利互连,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文将根据提供的文档概要,详细解析该技术要求的关键知识点。 #### 二、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 **范围**:该技术要求覆盖了10G EPON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参考模型、服务类型、设备类型、协议栈要求、接口要求、以太网功能、QoS机制等。 - **规范性引用文件**:此部分涉及的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为整个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和支持,确保了技术要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三、缩略语与参考模型 - **缩略语**:EPON、OLT、ONU等是文中频繁出现的缩略语,了解这些缩略语对于理解文档内容至关重要。 - **参考模型**:这部分定义了EPON系统的基本架构和组件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 #### 四、服务类型与设备类型 - **服务类型**:主要包括以太网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等。 - **设备类型**: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和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分别部署在网络的不同位置。 #### 五、EPON协议要求 - **协议栈**:详细介绍了EPON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协议,如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物理媒介依赖)子层、RS(Reconciliation Sublayer,协调子层)、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PMA(Physical Media Attachment,物理媒体附件)子层等。 - **MPCP(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多点控制协议)**:负责OLT和ONU之间的通信控制,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 - **OAM(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维管理)**:涉及网络的运维管理方面,包括故障检测、性能监控等功能。 #### 六、网络侧和用户侧接口要求 - **OLT网络侧接口要求**:主要关注OLT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要求。 - **ONU用户侧接口要求**:强调了ONU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接口要求,确保终端用户的接入质量。 #### 七、以太网功能要求 - **以太网基本功能**:包括帧传输、流量控制等。 - **VLAN功能**:用于隔离不同用户的网络流量,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灵活性。 - **VLAN Stacking功能**:即双重VLAN标记,适用于需要更高级别隔离的应用场景。 #### 八、动态带宽分配功能(DBA) - **DBA总体要求**:概述了动态带宽分配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OLT的DBA功能要求**:详细说明了OLT在DBA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 - **ONU的DBA功能要求**:阐述了ONU如何响应OLT的DBA指令,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 九、多业务QoS机制 - **多业务QoS总体要求**:描述了QoS机制在支持多种业务类型时应遵循的原则。 - **业务等级协定(SLA)**:规定了不同业务等级的服务质量标准。 - **业务流分类功能**: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 - **优先级标记**: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标记,以便于后续处理。 - **优先级队列机制**: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队列来保障关键业务的优先传输。 - **流限速**:限制特定流量的传输速率,避免网络拥塞。 - **优先级调度**:确保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能够优先被发送。 - **缓存管理**:有效管理设备内存中的数据,防止溢出。 #### 十、安全性 - **PON接口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措施。 - **MAC地址数量限制**:限制每个ONU可以注册的MAC地址数量,防止恶意攻击。 - **过滤和抑制**:阻止非法或不安全的数据包进入网络。 - **ONU认证功能**: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ONU才能接入网络。 - **ONU的静默机制**: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将ONU置于“静默”状态,减少干扰。 - **用户认证及用户接入线路(端口)标识**:加强用户接入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 **其他安全功能**:包括ONU光发送机电源控制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十一、组播功能 - **组播实现方式**:介绍了组播数据传输的具体方法。 - **组播协议**:包括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等协议,确保组播数据的有效传输。 - **分布式IGMP/MLD方式功能要求**:规定了分布式组播方式下的功能要求。 - **组播控制**:控制组播数据的分发,防止网络资源浪费。 - **组播性能要求**:确保组播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 十二、系统保护 - **光链路保护倒换功能**:在光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链路。 - **设备主控板1+1冗余保护**:采用主备模式,当主控板故障时,备用板自动接管工作。 - **OLT上联口双归属保护**:通过两个上联口连接不同的核心网络节点,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 **配置恢复功能**:在设备重启或故障恢复后,能够快速恢复至正常配置状态。 - **电源冗余保护功能**:提供备用电源,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设备仍能正常运行。 #### 十三、光链路测量和诊断功能 - **总体要求**:概述了光链路测量和诊断的基本要求。 - **OLT光收发机参数测量**:监测OLT光收发机的关键参数,确保其正常运行。 - **ONU的光收发机参数测量**:同样监测ONU光收发机的参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ONU的光收发机参数越限告警**:当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自动触发告警。 #### 十四、ONU软件升级 - **概述**:介绍了ONU软件升级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 **ONU软件下载的消息交互流程**:详细描述了软件下载过程中消息的交互顺序。 - **激活和Commit软件镜像的消息交互流程**:解释了新软件版本的激活过程及其确认步骤。 #### 十五、告警/警示类型 - **告警/警示类型**:定义了不同级别的告警和警示信息,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 #### 十六、性能统计 - **性能统计**:收集关于系统性能的各种统计数据,便于评估和优化网络服务质量。 #### 十七、节能机制及节能参数 - **总体要求**:概述了节能机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节能机制**:介绍了降低能耗的方法和技术。 - **节能参数要求**:规定了实现节能目标所需的具体参数设置。 #### 十八、语音业务要求(可选) - **语音业务要求**:对于提供语音服务的情况,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 十九、TDM业务要求(可选) - **TDM业务要求**:对于提供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服务的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要求。 #### 二十、时间同步功能 - **EPON时间同步机制**:确保系统内部各组件之间的时间同步。 - **设备的时钟时间同步功能要求**:明确了设备时钟同步的功能要求。 #### 二十一、业务承载性能指标要求 - **以太网/IP业务性能指标要求**:针对以太网/IP业务设定了具体的性能指标。 - **语音业务性能指标要求**:针对语音业务设定了相应的性能指标。 - **ARP/NDProxy功能要求**:对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邻居发现协议(ND)代理功能提出了要求。 - **电路仿真方式的n×64Kbit/s数字连接及E1通道的性能指标**:对于采用电路仿真方式传输的业务设定了性能指标。 - **时钟与时间同步性能指标要求**:对于时钟和时间同步服务设定了性能指标。 #### 二十二、操作管理维护要求 - **OLT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要求**:定义了OLT的管理维护功能要求。 - **网元管理系统(EMS)要求**:规定了网元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 **ONU的远程管理功能**:强调了ONU的远程管理功能,方便进行远程配置和维护。 - **ONU本地管理系统要求**:规定了ONU本地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 #### 二十三、设备硬件要求 - **ONU指示灯要求**:明确了ONU指示灯的设计要求。 - **ONU开关与按钮**:规定了ONU上开关和按钮的布局和功能。 - **DyingGasp及掉电保持时间**:定义了ONU在断电情况下的行为。 - **设备标签**:规定了设备标签的信息和位置要求。 #### 二十四、其它要求 - **环境要求**:规定了设备工作的环境条件。 - **电源要求**:规定了设备供电的要求。 - **电气安全要求**:确保设备符合电气安全标准。 《10G EPON 中国电信设备技术要求》涵盖了EPON系统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确保了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这些技术要求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帮助运营商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宽带接入网络。
2025-05-23 12:39:00 9.79MB EPON
1
光谱分色滤光片对成像光谱技术至关重要,是实现光电仪器体积小、质量轻的一个重要器件。根据金属膜具有高反射率的特点和可以进行诱增透的原理,介绍了透0.45μm~1.6μm反8μm~12μm光谱分色滤光片的膜料选择和膜系设计,并应用JGP560A2型磁控溅射镀膜机制备出了光谱性能和理化性能较好的宽光谱分色滤光片,其光谱性能达到0.45μm~1.6μm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大于80%;8μm~12μm波段范围内,平均反射率大于91%。
2025-05-23 08:17:07 823KB 工程技术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