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挖掘是一个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用户的迅速增长,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带有情感标签的短文本。这些短文本不仅包含了用户对社会事件或企业产品的丰富情感和意见,而且对政府和企业制定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对社交媒体语料进行社会情感挖掘变得尤为重要。 在情感挖掘模型中,主要有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图的方法两大类。基于统计的方法中,尤其是以隐含狄利克雷分配(LDA)为基础的情感主题模型(如Emotion Topic Model,ETM)最为流行。然而,这些模型普遍面临着诸如准确率低、可解释性差的问题,原因在于它们仅仅考虑了社交媒体语料中的“词袋”模式或情感标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DA的语义情感主题模型(Semantic Emotion-Topic Model,SETM),该模型将情感标签与词汇间的相互关系结合起来,以提高社会情感挖掘结果的检索性能。在SETM模型中,考虑了四个因素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关联关系、计算时间、主题数量和语义可解释性。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SETM模型在准确性上达到了0.750,相比ETM模型的0.606、多标签监督主题模型(MSTM)的0.663和情感潜在主题模型(SLTM)的0.680都有显著的提高。此外,在通过限制词频来降低计算时间后,模型的计算时间减少了87.81%,而准确性为0.703,与上述基线方法的0.501、0.648和0.642相比,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平。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在社会情感挖掘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们在进行社会情感挖掘时,不仅要关注模型的性能,还要考虑实际应用中的效率问题。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运行时间对于实时处理大量社交媒体数据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本研究通过限制词频来降低计算时间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模型效率,而且在保证较高准确性的基础上,也为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进一步提高情感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降低其对计算资源的要求,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此外,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如何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来改进现有的情感挖掘模型,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深度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这可以用于捕捉更为复杂的文本特征,从而进一步提升情感挖掘的性能。
2025-10-10 21:06:54 904KB 研究论文
1
《清华大学李军中文褒贬义词典》与《知网Hownet情感词典》是中文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资源,对于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具有重要意义。这两部词典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清华大学李军中文褒贬义词典》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李军教授团队编纂的一部专门针对中文词汇情感倾向的词典。该词典收录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并对每个词汇进行了情感极性标注,包括正面、负面和中性等,为文本情感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词典还可能包含了词汇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信息,帮助构建词汇间的情感关系网络,提升情感分析的准确性。 而《知网Hownet情感词典》则是基于知网(China知网)的大规模语料库,采用人工注释的方式构建的情感词典。Hownet情感词典不仅涵盖了词汇的基本情感极性,还可能包括了词汇的语义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等,使得词典在情感分析之外,也能支持更复杂的语义理解任务。此外,Hownet可能还提供了词汇的情感强度信息,这对于理解词汇在情感表达中的影响力十分关键。 除了这两个主要的词典,压缩包中还包含了其他相关资源,如“汉语情感词极值表”,这可能是对词汇情感强度的量化表示,用于区分强烈和微弱的情感表达。台湾大学NTUSD简体中文情感词典则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补充了两岸词汇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扩大了情感分析的适用范围。情感词典及其分类则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资源,包含了多种情感词典并进行了分类整理,方便研究人员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使用。情感词汇本体可能是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将情感词汇按照概念和关系进行组织,有助于构建情感分析的理论体系。 这些词典和资源的结合使用,可以极大地提升中文文本的情感分析能力,无论是用于社交媒体监控、产品评论分析、舆情监测,还是情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为深入研究情感计算、语义理解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这些词典,我们可以训练情感分析模型,识别文本中的情感色彩,从而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情绪反应,为企业决策、市场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
2025-10-02 01:01:27 3.16MB
1
# 基于Python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通过结合文本和图像数据,进行情感分析任务。系统能够接收配对的文本和图像输入,并预测出相应的情感标签,情感标签分为三类positive(积极)、neutral(中性)、negative(消极)。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数据预处理项目包含数据预处理功能,能够读取并处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数据。 2. 模型定义定义了用于图像分类的ResNet18模型和用于文本分类的TextClassifier模型。 3. 训练使用PyTorch框架进行模型的训练,包括定义优化器、学习率调度器以及损失函数。 4. 验证和测试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评估模型的性能,计算模型的准确率。 5. 多模态模型结合图像分类模型和文本分类模型,处理同时包含图像和文本的数据,实现多模态情感分析。 ## 安装使用步骤
2025-09-29 20:49:50 657KB
1
《大连理工大学情感词汇本体》是一个专门用于情感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资源,它由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精心构建。在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汇本体时,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情感词汇本体的概念**:情感词汇本体是语义网络的一种形式,它系统地组织了具有特定情感色彩的词汇,旨在帮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中的情感信息。这种本体包含了词汇、情感类别、强度以及词汇间的关系,为情感分析提供了基础。 2.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分支,目标是识别和提取文本中的主观信息,如观点、情绪和态度。大连理工大学的情感词汇本体可以作为情感分析工具的核心组成部分,帮助算法更准确地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 3. **词汇与情感类别**:本体中每个词汇都可能被分配到特定的情感类别,如积极、消极或中性。这些类别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情感含义,对于情感分类和极性判断至关重要。 4. **情感强度**:除了类别,本体还可能包含词汇情感强度的信息,这有助于量化情感表达的程度,比如“非常好”比“好”更积极。这种信息对于评估文本的整体情感强度很有用。 5. **词汇关系**:词汇本体中的词汇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同义、反义、上下位等关系。例如,“快乐”和“高兴”可能是同义词,而“好”和“坏”可能是反义词。这些关系的捕获可以增强情感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6.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大连理工大学情感词汇本体的构建和应用涉及到多种NLP技术,包括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依存句法分析等,这些技术共同作用于文本解析和情感信息提取。 7. **应用场景**:情感词汇本体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监控、产品评论分析、舆情分析等领域。例如,电商平台可以利用它来分析用户评价,了解产品的正面和负面反馈;政府和企业则可以借助它来监测公众舆论,及时响应社会热点。 8. **数据集的构建与使用**:构建这样的词汇本体通常需要大规模的标注数据,研究人员可能通过人工标注或利用已有资源进行自动扩展。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对本体进行定制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语料库和领域。 9. **评估与优化**:情感词汇本体的性能需要通过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进行评估。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更新词汇本体,以应对语言的动态变化和新的情感表达方式。 10. **开放源代码与共享**:大连理工大学情感词汇本体作为学术资源,很可能遵循开源协议,鼓励学术界和业界的共享与合作。这对于推动情感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情感词汇本体》是一个包含丰富情感词汇和关系的资源,对于提升情感分析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理解和有效利用这个本体,可以极大地促进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2025-09-20 21:45:26 1.37MB
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对话机器人已成为众多企业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用户体验的重要工具。本系统以腾讯QQ平台为载体,集成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学习技术,旨在实现一个功能完备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处理自动化客服任务,还能在娱乐互动中提供支持,其核心功能涉及文本分析、情感识别以及知识图谱的构建。 在文本分析方面,系统通过精细的算法对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并理解用户意图。情感识别功能则进一步深化,通过对文本的深层次分析,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从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交互体验。知识图谱的构建是为了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语境,通过链接海量的知识点,形成一个能够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智能网络。 智能对话机器人系统在社群管理方面,可自动回答常见问题,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社群互动的效率与质量。在智能问答场景中,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答案,支持多轮对话,使得问答过程更加流畅自然。对于游戏陪玩等娱乐场景,该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游戏策略和技巧指导,还能通过幽默风趣的交流方式增加互动的乐趣。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到QQ平台的特性和用户群体,因此开发者需要对QQ平台的接口和功能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为了保证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和用户体验,系统的训练数据集需要丰富多样,以覆盖各种可能的对话场景和用户行为。此外,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设计智能对话机器人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不受侵犯。 系统的核心算法和功能模块被封装在不同的组件中,例如QQBotLLM-main可能就是机器人的主控模块,负责整体的逻辑处理和决策。附赠资源.docx和说明文件.txt则提供了系统的使用指南和相关文档,方便用户和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智能对话机器人系统。 该智能对话机器人系统通过综合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在多场景下的自动化客服与娱乐互动功能。它不仅增强了社群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愉悦的互动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智能对话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和人性化,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
2025-09-16 15:26:52 42KB
1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微博文本成为舆情分析、品牌监控和用户行为研究的重要数据源。情感分类旨在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自动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如正面、负面、中性),对商业决策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微博文本具有短文本、口语化、噪声多(如表情符号、话题标签、错别字)等特点,给情感分类带来挑战。 利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K 近邻(KNN),TextLST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
1
matlab代码资源。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语音情感识别MATLAB代码。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语音情感识别是一种监督学习技术,它通过在特征空间中寻找最优分割超平面来区分不同情感类别。SVM算法通过最大化分类边界的间隔,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有效处理高维语音特征数据。这种方法能够识别语音中的情感特征,如快乐、悲伤或愤怒,广泛应用于呼叫中心情感分析和人机交互系统。 支持向量机(SVM)作为一种强大的监督学习算法,在语音情感识别领域内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SVM通过构建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对数据进行分类,目的是在特征空间中将不同类别的数据点尽可能有效地分开。在处理语音情感识别的任务时,SVM能够在高维空间中寻找最佳的分割线,这样的能力使其在处理复杂的语音特征时表现得尤为出色。 语音情感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从语音信号中提取出说话人的情绪状态。情感识别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呼叫中心的客户情感分析、智能助手的情绪反馈、以及心理健康治疗中的语音情感监测等。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出关键的特征,如音高、音量、语速等,这些特征随后被输入到SVM模型中进行情感分类。 在使用SVM进行语音情感识别时,首先需要收集大量带有情感标签的语音数据作为训练集。这些数据需要经过特征提取的预处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声音能量、频谱特征、以及声调等,之后这些特征会构成高维空间中的点。SVM模型在这些高维数据中寻找最能区分不同情感状态的超平面,这个超平面被称作最优分割超平面,它能够最大化两个类别之间的边界。 SVM模型的泛化能力是通过最大化边界间隔来实现的,这意味着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求分类正确,还要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尽可能高。这种方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时尤为有效,因为SVM可以配合核函数将原始数据映射到更高维的空间中,从而在复杂特征空间中找到线性分割边界。 MATLAB作为一款流行的数值计算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箱来支持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高级数学运算。该代码包提供的MATLAB代码可能包括了SVM模型的构建、特征提取的算法实现、以及情感识别的分类流程。代码中可能还包含了用于验证模型性能的交叉验证方法,以及对模型结果的可视化展示,例如通过混淆矩阵展示分类的准确性和错误分类的分布情况。 除了SVM,语音情感识别领域内还存在其他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如随机森林、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每种算法都有其优缺点,而SVM因其出色的分类准确性和良好的泛化能力在情感识别领域受到青睐。不过,SVM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可能面临计算效率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可能需要对SVM的参数进行优化,或者与其他算法结合使用,以期获得最佳的识别效果。 此外,由于语音情感识别模型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带标签数据集进行训练,数据的采集和标注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环节。此外,模型对于不同语言、口音以及说话人的适应能力也是实现有效语音情感识别的关键挑战之一。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语音情感识别是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情感状态的一个复杂但有效的方法。通过使用MATLAB提供的算法资源,研究者可以构建出能够准确识别说话人情感的模型,为各种人机交互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语音情感识别的准确度和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5-07-10 12:48:11 253KB 支持向量机 语音情感识别 MATLAB
1
在智能医疗、智能娱乐以及其他智能服务等众多应用场景中,精准识别语音中的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汉语本身的复杂特性,实现汉语语音情感的高精度识别面临着诸多难题。本研究着重探讨提升语音情感识别准确性的策略,主要涵盖语音信号特征提取以及情感分类方法这两个关键环节。研究过程中,从语音样本里提取了五种特征,分别是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音调、共振峰、短时过零率以及短时能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智能医疗、智能娱乐和智能服务等多个领域,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语音情感识别是通过分析说话人的语音信号,推断出其当时的情绪状态,这对于提升人机交互的自然度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汉语语言的复杂性,包括声调、语气、语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汉语语音情感的高精度识别面临不少挑战。 为了提高汉语语音情感识别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MATLAB的实现方案,主要从两个关键环节着手:语音信号特征提取和情感分类方法。在语音信号特征提取环节,研究者从语音样本中提取了五种关键特征,包括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音调、共振峰、短时过零率和短时能量。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是通过模拟人类听觉系统对声音的感知特性得到的一种参数,能够很好地反映语音信号的频谱特性;音调则是汉语特有的语音特征,反映了说话人声带振动的频率,对于表达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共振峰(Formants)是指在声道共振时产生的频率高峰,它与发音的共鸣有关,可以揭示特定的语音属性;短时过零率反映了一个语音信号在短时间内通过零点的次数,是描述语音短时特性的重要参数;短时能量则与语音信号的振幅有关,能够反映语音的强弱。 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这些特征进行有效的分类,才能准确识别出语音中的情感状态。这通常涉及到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技术,通过训练分类器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可能采用了诸如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决策树等算法来构建分类模型。每个分类器都需经过大量的样本训练,以提高其在未知数据上的泛化能力。 整体来看,本研究不仅为汉语语音情感识别提供了技术方案,而且通过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为后续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可复用的工具。这不仅可以加快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相关领域应用的落地和推广。 本研究的意义还在于,通过提升语音情感识别的准确性,能够使得智能系统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例如,在智能医疗领域,通过准确识别患者的情绪状态,可以辅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更为周到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在智能娱乐领域,准确的情绪识别可以让虚拟角色更加真实地响应用户的情感变化,从而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MATLAB实现的语音情感识别源代码,不仅涉及了语音信号处理的技术细节,而且触及到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多个学科领域,为汉语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语音情感识别未来将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5-07-10 12:10:26 51KB 语音情感识别 MATLAB源代码
1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6b3e936ec683 文本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识别和提取文本中的主观信息,尤其是情绪色彩。在“Python机器学习——英文文本情感分析”项目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Python代码,用于分析英文文本的情感倾向。情感分析通常分为三类:极性分析(判断文本是积极、消极还是中立)、情绪识别(如喜怒哀乐)和主题检测。该项目的重点可能是极性分析。 在Python中进行情感分析时,常用的库有NLTK、TextBlob、VADER和Spacy等。这些库提供了预处理工具、情感词典和模型,能够帮助快速实现情感分析功能。例如,TextBlob利用Pattern库的情感分析API,通过单词的极性得分来计算文本的情感极性;VADER则适合社交媒体文本分析,因为它考虑了缩写、感叹号和否定词等在情感表达中的特殊作用。 在代码实现过程中,通常包含以下步骤:首先是数据预处理,包括去除停用词(如“the”“is”等常见无意义词)、标点符号、数字,进行词干提取和词形还原,以及将文本转化为小写等。其次是特征工程,可能采用词袋模型(BoW)、TF-IDF或词嵌入(如Word2Vec、GloVe)来表示文本。接着是模型训练,可选择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等,或者深度学习模型,如LSTM或BERT。然后是模型评估,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来评估模型性能。最后是预测与应用,训练好的模型可用于预测新未标注文本的情感。 该项目的代码可能涵盖了以上所有步骤,通过加载数据集、预处理文本、构建特征、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并进行训练,最终实现对新文本的情感预测。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有助于理解情感分析的工作原理和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调
2025-07-08 10:15:40 272B Python 文本情感分析
1
在 IT 行业,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目的是解析文本中的主观内容,例如情绪、态度或观点。以“python 情感分析案例(数据 + 源码).zip”为例,其中包含了一个使用 Python 实现情感分析的完整案例,涵盖源代码和相关数据。Python 因其简洁明了的语法以及丰富的库支持,在数据科学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备受青睐。情感分析的关键环节在于文本的预处理和模型训练。在这个案例里,“bad.txt”和“good.txt”可能是两个文本文件,分别存储了负面和正面的评论或评价,它们可用于训练或测试情感分析模型。一般来说,情感分析的数据集会包含带有情感标注的文本,比如电影评论、产品评价等。案例中提到的“jieba”,是 Python 中常用的中文分词库。由于中文文本没有明显的空格分隔符,准确地将中文文本切分成单词是情感分析的重要步骤,而结巴分词能够高效地完成这一任务,为后续的情感词典匹配和特征提取奠定基础。文本挖掘也是情感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从大量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案例中,文本挖掘可能包括关键词提取、主题模型构建、情感词典的创建等,这些都与情感分析密切相关。情感分析通常需要构建或利用已有的情感词典,这些词典包含正向和负向词汇及其对应的情感极性,用于判断文本的整体情感倾向。在“情感分析1.py”源码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步骤的实现:数据预处理,如读取“bad.txt”和“good.txt”,进行分词、去除停用词、词干提取等操作;特征提取,采用词频统计、TF-IDF、词向量(Word2Vec、GloVe)等方法将文本转化为数值特征;模型选择,可选用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模型(如 LSTM、BERT)等进行情感分类;训练与评估,通过交叉验证或保留部分数据作为测试集,评估模型的性能,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 分数等指标。这个压缩包提供了
2025-07-08 10:15:18 56KB Python 情感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