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DSP28335芯片通过CAN总线进行在线固件升级的技术细节。首先介绍了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及其在Flash中的位置和功能,然后详细讲解了CAN通信的具体实现,包括数据分包传输、CRC校验以及CAN中断处理。接着讨论了常见的硬件和软件陷阱,如跳转玄学问题、Flash擦写注意事项、CAN速率匹配等,并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此外,文中还展示了上位机程序的设计,分别用C#和Python实现了固件发送逻辑,并强调了版本校验的重要性。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如防止设备变砖的方法和硬件干扰的应对措施。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嵌入式开发基础的研发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DSP28335或其他类似DSP芯片进行远程固件更新的项目。主要目标是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减少现场维护成本,同时确保升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档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括大量的代码片段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2025-08-14 10:55:59 234KB
1
台达,AS228T,plc程序模板和触摸屏程序模板,目前6个总线伺服,采用CANOPEN,适用于运动轴控制,程序可以在自动的时候暂停进行手动控制,适用于一些中大型设备,可以防止某个气缸超时时,处于自动模式,能够轻松处理,处理完成后,恢复原来的气缸,解除暂停即可,思路清晰,附带运动控制手册,操作手册。
2025-08-13 17:27:10 1.35MB
1
在网上搜集的关于的1-wire的资料,包括以下文档: 1、1-Wire软件资源指南和驱动程序说明.pdf 2、1-Wire程序.doc 3、1-wire示例.doc 4、1-WIRE芯片 DS18B20.docx 5、DS18S20 1-Wire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docx
2025-08-11 09:26:26 417KB 串行总线 1-wire
1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光控制系统设计》 在现代汽车技术中,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总线)的汽车灯光控制系统设计是重要的研究领域。CAN总线作为一种高效的通信协议,为汽车内部各模块间的通信提供了可靠、快速的平台。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其优势。 一、CAN总线简介 CAN总线由Bosch公司于1983年开发,主要用于车辆内部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数据交换。它的最大特点是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数据传输速率高。CAN总线采用多主站结构,允许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通过仲裁机制避免冲突。在汽车领域,CAN总线已成为车载网络的标准通信协议。 二、汽车灯光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灯光控制系统负责管理车内外的各种照明设备,包括前大灯、尾灯、转向灯、雾灯等。传统灯光系统由独立的开关和线路组成,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这种系统逐渐被基于CAN总线的集中控制系统取代。新的系统可以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照明控制,例如自动大灯、自适应远近光调节等。 三、基于CAN总线的灯光控制系统设计 1. 系统架构:基于CAN总线的灯光控制系统通常由中央控制器、CAN收发器、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或多个灯具)组成。中央控制器负责接收驾驶员的指令,处理后通过CAN总线发送到相应节点,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 2. 数据通信:CAN总线上的通信遵循ISO 11898标准,数据帧分为数据段、标识符、仲裁段、错误段和CRC段。灯光控制指令作为数据段发送,节点根据标识符判断是否执行相应操作。 3. 功能实现:系统可以实现各种高级功能,如自动开启/关闭大灯、根据车速调整大灯角度、自动切换远近光等。此外,通过CAN总线,灯光系统还可以与其他系统(如雨刮器、导航系统)协同工作,提升驾驶安全性。 4. 安全性与可靠性:CAN总线的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保证了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此外,冗余设计可确保在部分节点故障时,其他节点仍能正常工作。 四、系统优势 1. 线路简化:相比于传统的硬线连接,CAN总线大大减少了车内布线,降低了成本和重量。 2. 故障诊断:通过CAN总线,可以实时监测各个节点的状态,便于故障定位和维修。 3. 可扩展性:CAN总线易于扩展,新设备接入只需加入节点,无需大规模改动原有线路。 4. 实时性:CAN总线的低延迟特性确保了灯光控制的即时性,提高驾驶安全。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光控制系统通过高效的数据通信和智能控制,实现了汽车照明的智能化和集成化,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还增强了行车安全。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这类系统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025-08-10 15:32:41 1.04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诊断ECU(电子控制单元)的架构及其各个层次的功能,包括应用层、诊断层、传输协议层和微控制器层。文章阐述了车载诊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故障检测、数据读取和软件更新,并探讨了常见的通信协议(如CAN、CAN FD、Ethernet等)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SO 15765系列)。文中还讨论了硬件在环(HIL)测试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现方式,以及基于AUTOSAR的诊断架构如何提高软件的复用率和可移植性。最后,文章展望了智能网联汽车中车载诊断系统的未来发展,特别是面向服务的车载诊断(SOVD)和基于入侵检测系统的高效协作与安全监控。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事车载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车载诊断ECU的分层架构及其各层功能;②掌握常见通信协议和国际标准的应用;③学习HIL测试的方法及其在ECU测试中的应用;④了解基于AUTOSAR的诊断架构及其优势;⑤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中车载诊断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介绍了车载诊断ECU的技术细节,还强调了系统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如模块化、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对于希望深入了解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读者来说,本文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
2025-08-07 18:44:01 4.13MB 车载诊断 AUTOSAR 通信协议
1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FM17580技术手册是一份详细的技术文档,它旨在为用户选择与使用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FM17580非接触通讯芯片产品提供参考。该技术手册不仅包含了寄存器、数据总线和指令集等关键的技术细节,而且也规定了关于本手册的使用限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以下是对FM17580技术手册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 1. 产品概述 #### 1.1 产品简介 FM17580是一款通用的非接触式通讯芯片,其设计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非接触式通讯解决方案。这款芯片由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生产,广泛应用于需要无线数据传输的各种场合。 #### 1.2 产品特点 - **非接触式通讯技术**:支持无线数据传输,无需物理接触即可实现数据交换。 - **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多种行业和领域,如身份验证、门禁控制、支付系统等。 - **高可靠性**:在多种环境下都能保证稳定的数据传输和通讯可靠性。 - **易集成性**:易于集成到现有的系统和设备中,支持快速部署。 #### 1.3 结构框图 文档中可能包含该芯片的结构框图,描述了其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功能区块。这有助于工程师理解芯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逻辑。 ### 2. 技术细节 #### 2.1 寄存器 寄存器是芯片内部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的基本单元。FM17580技术手册中应当提供了所有寄存器的详细信息,包括它们的地址、功能、以及对特定操作的影响。 #### 2.2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作为芯片内部通信的通道,用于数据和指令的传输。手册中应有数据总线宽度、速度、以及总线操作的说明。 #### 2.3 指令集 指令集定义了芯片可以执行的全部操作,是编程和操作该芯片的核心。技术手册中应详细描述每条指令的功能、格式、使用场景等。 ### 3. 使用限制与责任 #### 3.1 使用限制 手册强调了使用本资料时需要遵循的限制,包括不得未经允许翻印复制资料内容,以及对产品用途的限制,如不推荐用于军事、生命维持系统等高风险领域。 #### 3.2 责任划分 明确了采购方需全权负责选择与使用复旦微电子产品的责任,复旦微电子不承担由于误用产品而导致的任何责任。 #### 3.3 知识产权 指出资料仅提供信息参考,并不转让任何知识产权或权利许可。任何关于产品或技术的进一步信息,需要联系复旦微电子的当地销售办事处。 ### 4. 更新与联系信息 #### 4.1 更新通知 文档中提到产品更新会在适当的时候发布,但不会另行通知,因此用户需要关注复旦微电子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公布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 #### 4.2 联系方式 用户若有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应与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在当地的销售办事处联系。 ### 5. 知识产权声明 复旦微电子集团拥有该技术手册中涉及的所有信息、技术和设计的知识产权,用户需遵守相关的知识产权使用规定,不得侵犯。 ### 6. 商标声明 文档中提及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的公司名称、徽标以及“复旦”徽标为在中国的注册商标,提醒用户在使用这些商标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商标法规定。 FM17580技术手册是一份全面的参考资料,它不仅提供了关于芯片技术细节的详细信息,还明确了用户的权利与责任、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并指明了更新与联系信息,确保用户能够安全、正确地使用FM17580芯片。
2025-08-07 12:11:36 1.87MB RFID FM175XX
1
**CAN总线分析器概述**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的通信协议。它以其高效、可靠和低成本的特点,成为了多设备间通信的理想选择。Cangaroo是一款开源的CAN总线分析工具,专为Windows平台设计,帮助用户对CAN网络进行监测、调试和分析。 **Cangaroo软件特点** 1. **开源特性**:Cangaroo作为开源软件,意味着用户可以自由地查看、修改和分享源代码,促进社区内的创新和协作。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功能,或者对软件进行扩展。 2. **跨平台支持**:虽然描述中提到的是Windows端,但通常开源软件都会考虑跨平台兼容性,可能也支持Linux和macOS等操作系统,方便不同环境下的使用。 3. **实时监控**:Cangaroo提供实时的CAN总线数据流监控,可以显示并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帧,帮助工程师快速定位问题。 4. **数据记录与回放**:具备数据记录功能,能够保存CAN通信中的所有数据,便于后期分析或回放测试场景,这对于故障排查和系统测试非常有用。 5. **数据分析**:通过对CAN报文的统计和过滤,用户可以分析数据流量模式,查找异常报文,从而诊断潜在的系统问题。 6. **用户界面**:良好的用户界面设计使操作更加直观,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能快速上手。 7. **API接口**:可能提供编程接口(API),允许与其他软件集成,实现自动化测试或远程监控。 **CAN总线基础知识** - **CAN帧结构**:CAN帧由仲裁段、控制段、数据段和CRC段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用途,如标识发送优先级、数据传输等。 - **CAN总线物理层**:包括CAN-High和CAN-Low两条信号线,通过差分信号传输数据,确保在噪声环境下保持高可靠性。 - **CAN位仲裁**:CAN总线采用非破坏性仲裁机制,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优先级高的节点数据将被保留。 - **错误处理**:CAN总线系统具备强大的错误检测和处理能力,包括位错误、帧错误和CRC错误等。 **Cangaroo的使用场景** - **汽车诊断**:在汽车电子系统开发中,Cangaroo可以帮助工程师检测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之间的通信问题。 - **嵌入式系统调试**:对于任何使用CAN总线的嵌入式系统,Cangaroo都是一个宝贵的调试工具。 - **教学与研究**:在教育领域,Cangaroo可以帮助学生理解CAN总线的工作原理,进行实验学习。 Cangaroo是CAN总线系统开发、维护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开源属性使得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持续的改进潜力。无论是专业工程师还是初学者,都能从中受益。通过深入理解和使用Cangaroo,可以提升对CAN总线系统的理解和操控能力。
2025-08-03 01:47:10 20.7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S7-1200 PLC和V90伺服轴的PN总线控制项目的实际应用案例。该项目采用博图V15编写,涵盖了PLC程序、HMI界面设计和EPLAN电路图纸。主要内容包括硬件配置、伺服定位程序、HMI程序设计和电路图纸解析。文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调试经验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项目还包括完整的配套资料,如博图程序、触摸屏程序和电路图纸,适用于学习和参考。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S7-1200 PLC和V90伺服轴PN总线控制的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如何使用博图V15编写S7-1200 PLC与V90伺服轴的PN总线控制程序;② 掌握HMI界面设计和电路图纸绘制的方法;③ 解决实际项目中常见的调试问题,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其他说明:项目资料包含完整的PLC程序、HMI界面和EPLAN图纸,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整个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硬件进行调试,以便更好地理解各个组件的工作原理。
2025-08-02 09:03:09 1.33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Xilinx FPGA中使用CAN IP核实现CAN总线通信。首先,作者分享了硬件配置的关键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IP核、配置时钟域以及寄存器映射。接着展示了核心Verilog代码片段,涵盖寄存器配置、数据发送与接收、硬件过滤器配置及时序约束等方面。文中特别强调了常见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如时钟分频、波特率计算、终端电阻连接、CRC校验等问题。此外,还提供了完整的工程文件下载链接,便于读者快速上手实践。 适合人群:熟悉FPGA开发并希望深入了解CAN总线通信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FPGA平台上集成CAN总线通信功能的项目,帮助开发者掌握从硬件配置到软件调试的全流程,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理论指导,还附有大量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2025-07-21 10:46:20 273KB
1
在电子工程和数字系统设计领域,ARM和Xilinx都是至关重要的参与者。ARM公司以其高性能、低功耗的处理器核心设计而闻名,而Xilinx则是可编程逻辑设备的领先供应商,特别是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著称。AXI(高级可扩展接口)总线规范是ARM公司定义的一种高速、高性能的片上总线协议,主要用于连接和通信,包括处理器和各种高性能外设。了解AXI总线协议对于设计和实现高效的系统级芯片(SoC)至关重要。 本压缩包中的文件,如标题和描述所指出,包含了AXI总线的学习文献,重点是ARM官方提供的相关文档和Xilinx公司为开发者提供的手册。这些资源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AXI总线协议,以及如何在Xilinx FPGA上实现这些协议的工程师和学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ug761_axi_reference_guide.pdf”,很可能是一份官方的参考指南,这份指南可能详细介绍了AXI协议的各个版本(例如AXI3、AXI4、AXI4-Stream等),以及它们的特性和设计建议。这样的文档对于设计者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提供了有关如何实现协议特性的直接指导,例如,如何使用读写通道、如何管理数据传输的顺序和一致性,以及如何处理仲裁和数据流控制。 “IHI0022K_amba_axi_protocol_spec.pdf”和“IHI0022E_amba_axi_and_ace_protocol_spec.pdf”这两个文件名称表明,这两个文档可能是由ARM发布的官方技术规范文档。在这里,“IHI”是ARM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缩写,而“0022”和随后的版本标识符“K”和“E”指示了文档的版本和更新状态。这份技术规范文档可能会包含协议的详细描述,如协议事务的定义、传输机制、协议流控制、时序要求、错误处理机制以及与其他AMBA(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协议的兼容性等。文档中还可能包含示例、应用场景和性能分析,为设计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深入理解。 AXI总线协议之所以在FPGA领域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够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这在视频处理、网络通信、高速数据采集等对数据吞吐量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尤为重要。Xilinx FPGA的灵活性使得它可以被配置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而ARM的AXI协议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机制来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这两个文件资料的学习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构建高性能系统的重要一步。 针对本压缩包中的文件,建议对AXI总线协议感兴趣的工程师和学者仔细阅读这些文档,深入理解协议的工作机制,以及如何在设计中正确地实施这些机制。了解这些内容对于设计稳定、高效、可靠的电子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掌握这些技术知识也有助于开发人员更好地优化他们的设计,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要求。
2025-07-16 10:50:59 4.07MB FPGA Xilinx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