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 (GEE) 进行Sentinel-2卫星数据处理与分类的全流程。首先,通过筛选特定区域(AOI)、时间范围和云覆盖度的数据,去除云层和阴影干扰,并计算云掩膜后的图像中值以提高质量。接着,对图像进行分割并选取关键波段和聚类信息,准备训练数据集,包括多种地表覆盖类型(如非正式定居点、植被、裸地、水体等)。然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训练分类器,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分类。此外,还进行了像素级别的分类作为对比。最后,将分类结果导出到Google Drive,并评估了模型的训练和验证精度。 适合人群:遥感数据分析人员、地理信息系统(GIS)从业者以及对地球观测数据处理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Sentinel-2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如去云、降噪等;②学习基于GEE平台的地物分类流程,包括样本准备、模型训练、结果评估等;③理解不同级别(对象级与像素级)分类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 其他说明:本教程侧重于实际操作步骤,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快速上手GEE平台上的遥感影像处理任务。同时,通过比较对象级和像素级分类的效果,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1
是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机器学习脚本,其中使用了MLP算法(Multilayer Perceptron Algorithm)对Salinas数据集进行分类。 Salinas数据集是一个常用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集,包含了来自13种不同作物和地物的224个像素。在你的Python脚本中,使用了MLP算法对这些像素进行分类。MLP算法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其通过多层神经元对特征进行抽象和表达,从而实现高效的分类。在该算法中,使用了反向传播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以便调整网络中的权重和偏置,从而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有效的解决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混合像元的划分。文中基于matlab平台、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运用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使得分类后的图像很好地区分了地物类别,取得了较好效果。
2023-04-02 17:39:47 382KB 行业研究
1
《Erdas遥感影像处理入门实战教程》以Erdas2010版本经典界面进行实战教学,设计12章内容,正式教学内容总共45课时,15个小时时长。从软件界面开始,到后的应用,适合入门级、初级、中级的人员学习、工作、教师教学参考。课程根据作者实际工作经验,以及采访学员需求,开展课程设计,实用加实战,会是你学习路上的好帮手。
1
人工智能-粗集约简的神经网络集成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pdf
人工智能-地统计学和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pdf
传统的遥感影像是依据地物的波谱信息来进行分类的。这往往会产生“同物异谱, 异物同谱”的问题, 使得分类精度和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 C4.5法, 利用地物的波谱信息、归一化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等特征构建决策树, 与监督分类中的支持向量机法、最小距离法去比较。
2022-06-08 14:46:37 220KB 影像分类
1
人工神经网络在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郑玉凤,,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波段很多很窄、波段相关性强、信息冗余多、图光一体化等特征。而遥感图像上的光谱值是多种地物
2022-05-12 00:32:51 355KB 首发论文
1
遥感影像分类是模式识别技术在遥感领域的具体应用,针对普通卷积神经网络处理遥感图像分类遇到的边缘分类不准确、分类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解码器的空洞卷积模型(DeepLab-v3+)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首先标注卫星图像数据;再利用标注数据集对DeepLab-v3+模型进行训练,该模型能够提取遥感图像中具有较强稳健性的边缘特征;最后获得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结果。在遥感数据集上进行分析可知,所提方法比其他分类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更稳健的边缘特征,以及更优的分类效果。
2022-05-06 16:15:39 15.39MB 遥感 编码解码 空洞卷积 影像分类
1
深度学习是近几年图像识别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能够自动学习影像深层次特征 从而进行准确的分类决策,为得到更好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结果带来新的契机
2022-04-18 16:36:47 4.19MB U-net 遥感图像 分类 深度学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