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SOL超声相控阵仿真模型 模型介绍:本链接有两个模型,分别使用压力声学与固体力学对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进行仿真,负有模型说明。 使用者可自定义阵元数、激发频率、激发间隔等参数,可激发出聚焦、平面等波形,可以一次性导出所有波形接收信号。 为什么要做两个模型,固体力学会产生波形转,波形交乱,压力声学波速是恒定(一般为纵波),两种波形成像效果不一样,可以做对比。 comsol版本为6.0,低于6.0的版本打不开此模型 在当今工程领域,无损检测技术是确保产品品质和结构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超声相控阵技术作为无损检测的一个分支,通过聚焦超声波来探测材料内部的缺陷。COMSOL Multiphysics作为一款强大的仿真软件,能够实现复杂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其在超声相控阵仿真模型构建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链接所提供的模型,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仿真平台,用以模拟超声相控阵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在模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定义阵元的数量、激发频率以及激发间隔等关键参数,进而激发出不同的波形,包括聚焦波和平面波等。这对于研究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反射特性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OMSOL仿真模型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用户自定义性和灵活性。在本模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和实际需求调整仿真参数,观察不同参数设置下波形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聚焦波和非聚焦波的成像效果,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波形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差异和优劣。 值得注意的是,本模型利用了压力声学和固体力学两种不同的物理场来构建仿真环境。固体力学模型能够模拟超声波在固体材料中传播时产生的波形转换和干涉现象,而压力声学模型则主要关注声压场的分布,一般以纵波的形式表现。由于压力声学波速是恒定的,所以它能够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成像参考,便于与固体力学模型产生的复杂波形进行对比研究。 此外,COMSOL的仿真模型具有强大的数据后处理功能,可实现一次性导出所有波形接收信号的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研究。模型还支持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提高无损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COMSOL软件版本的限制,本仿真模型仅适用于COMSOL Multiphysics 6.0及以上版本。用户在使用前需要确保软件版本符合要求,以避免兼容性问题带来的不便。 COMSOL超声相控阵仿真模型为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超声波在材料检测中的行为,还可以通过模拟不同参数设置下的波形变化,为实际的无损检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这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无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025-07-24 15:35:20 218KB
1
高效能、超小体积PCB平面变压器——实现30W反激拓扑设计的高效方案,超小体积高效率反激拓扑平面变压器:PCB集成,30W超低体积,高密度能量转换,超小体积平面变压器,PCB平面变压器,反激拓扑平面变压器,30W小体积,高效率。 ,核心关键词:超小体积平面变压器; PCB平面变压器; 反激拓扑; 30W小体积; 高效率;,小型高效率反激拓扑30W平面变压器 在现代电子设备领域中,平面变压器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平面变压器区别于传统的立体变压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散热性好等特点。本篇详述了实现30W功率输出的反激拓扑设计中,如何通过平面变压器技术达到超小体积与高效率的设计方案。 30W超低体积的平面变压器设计关键在于PCB(印刷电路板)集成。通过PCB集成,可以将变压器的多个组成部分整合到单一或少数几个电路板上,显著减少整体设备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减少因器件分离而产生的寄生效应和干扰。 高密度能量转换是实现超小体积高效率平面变压器的另一个关键。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优化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增加单位体积内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进一步降低变压器体积,提升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再者,研究反激拓扑结构在平面变压器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性能。反激拓扑是一种常用在电源变换器中的电路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反激拓扑应用于平面变压器设计中,可以在保证小体积的同时,提高功率转换效率,降低输出噪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小型高效率反激拓扑30W平面变压器可用于多种场景,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紧凑型电源适配器、分布式电源系统等。因其显著的体积和效率优势,平面变压器在便携性和能效比方面均优于传统变压器,是电子设备向小型化、高效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PCB集成技术、高密度能量转换设计、反激拓扑结构的应用,可以实现一款超小体积与高效率兼备的平面变压器。这种变压器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无疑将带来更加高效和紧凑的电源解决方案,推动电子产业向更小型化、更绿色化发展。
2025-07-10 16:14:19 816KB 数据仓库
1
在Matlab中,平面网格划分(也称为二维网格生成)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在数值计算、模拟和图形可视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主题主要关注如何在Matlab环境中创建和操作平面网格,以及如何利用提供的示例代码进行理解。 `CircularPlate.m`和`RectangularPlate.m`可能是定义圆形和矩形平板几何形状的脚本或函数。在Matlab中,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定义这样的形状,比如通过几何参数(半径、长度和宽度)或者直接指定边界点。这些文件可能包含了计算边界坐标和创建几何对象的逻辑。 接下来,`MeshCircularPlate.m`和`MeshRectanglularPlate.m`很可能是实现网格划分的脚本。在Matlab中,有内置的函数如`triangulation`和`delmesh`用于生成三角网格,而`quadmesh`用于生成四边形网格。这些函数可以接受边界点作为输入,生成适合于特定几何形状的网格。这些脚本可能包含了调用这些函数并进行相关参数调整的代码,以满足特定的网格质量和密度要求。 `SHOWNODES.m`和`SHOWELEMENTS.m`可能用于可视化生成的网格。在Matlab中,`plot`函数通常用于绘制点、线和面,而`trisurf`或`quiver`等函数则可以用来显示网格节点和元素。这些函数可以配合颜色映射、透明度设置等选项,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网格结构。 附带的图像文件,如`Full Circular Plate.png`、`OneFourth Circular Plate.PNG`、`OneHalf Circular Plate.png`和`One Half Circular Plate Mesh.png`,很可能是对不同阶段或条件下的网格划分结果的可视化展示。它们展示了圆形平板的全貌、四分之一部分,以及半圆形平板的网格划分情况,这对于理解网格生成的效果和质量非常有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平面网格划分常常用于有限元分析、流体力学模拟或其他需要将连续区域离散化的计算问题。通过调整网格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影响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在Matlab中,用户还可以自定义网格生成算法,或者使用第三方库如`Triangle`和`DistMesh`来实现更复杂的需求。 Matlab平面网格划分涉及定义几何形状、生成网格、可视化节点和元素,以及理解不同网格配置对结果的影响。通过研究提供的脚本和图片,你可以深入理解这一过程,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项目中。
2025-07-10 11:51:14 90KB matlab 开发语言
1
基于无限小平面的姿态估计 (IPPE):一种使用 4 个或更多点对应关系从平面物体的单个图像计算相机姿态的非常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这已用于多种应用,包括增强现实、3D 跟踪和使用平面标记的姿势估计以及 3D 场景理解。 这是作者在 Toby Collins 和 Adrien Bartoli 发表于 2014 年 9 月《国际计算机视觉杂志》上的同行评审论文“Infinitesimal Plane-based Pose Estimation”中的 Matlab 实现。可以找到作者预印版的副本在这里: http : //isit.u-clermont1.fr/~ab/Publications/Collins_Bartoli_IJCV14.pdf 。 链接的 github 页面上提供了 C++ 实现。 如果您对论文和 IPPE 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 Toby (toby.collins@gm
2025-06-20 10:41:47 1.52MB matlab
1
微波天线辐射的精确测量已经和先进的天线设计及改良的天线分析理论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空间应用上,因为它要求天线的尺寸必须做到很小,比如一些小增益天线。因此天线测量在最近几年里吸引了大量感兴趣的人,并且做了大量的研究且带来了新的发展。 以前的测试范围和户外的远场范围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然而,在室内测量技术上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就如平面,柱面或者球体的近场扫描的紧缩场技术已经成熟。他们已经被应用到很多地方,就好比是当代最合适的天线测量方法。 这本书考虑了一种新的方案:球面近场扫描。
2025-06-03 10:48:47 3.22MB 近场测量
1
OpenTSN3.4开源项目的新特性主要集中在网络技术领域中的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其中,新版本突出的改进之一是交换平面深度解耦,这一变化为硬件代码的设计和实现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时间敏感交换(TSS)的背景下,HC_OpenTSN3.4作为硬件代码的代表,体现了交换平面与控制平面的分离,这意味着在网络设备中,数据转发和路由决策的功能更加明确地被区分。 深度解耦意味着交换平面能够更加独立于硬件的其他部分运行,硬件代码因而可以专注于数据的快速转发,而不必处理控制逻辑。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还简化了网络设备的设计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同时,这样的解耦还促进了网络的灵活性,使得交换平面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协议要求。 TSS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确定性的网络服务,确保关键任务数据的准时交付,这对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领域的实时网络应用至关重要。TSS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优化,为上述行业提供了更好的网络解决方案,支持了这些行业对于时间敏感任务处理的严格需求。 HC_OpenTSN3.4作为OpenTSN3.4版本中的硬件代码组件,不仅代表了交换平面的功能实现,还是整个TSS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其对深度解耦特性的支持,HC_OpenTSN3.4有助于提高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延迟,增强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HC_OpenTSN3.4可能包含了对以太网帧的处理逻辑,时钟同步协议的实现,以及流量控制和优先级标记等功能模块。 此外,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需求日益增长。OpenTSN3.4的新特性,尤其是交换平面深度解耦,有可能为未来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更好地响应不同服务质量和应用需求的变化,从而适应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OpenTSN3.4的推出,尤其是其交换平面深度解耦的新特性,为时间敏感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一变革性的进步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更新,也为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未来,随着TSS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预见一个更加高效、稳定和智能的网络环境。
2025-06-01 23:35:25 85.01MB
1
黄沙街站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AutoCAD
2025-05-12 16:59:12 96KB AutoCAD
1
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STP格式平面图纸与三维建模文件,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STP格式平面图纸与三维建模文件通用格式介绍,MW54 微型涡喷发动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 平面图纸+三维建模,文件格式是STP,通用格 ,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平面图纸;三维建模;STP文件格式;通用格式,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STP格式平面图纸与三维建模 在现代工业领域,微型涡喷发动机作为一种尖端技术产品,一直是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典范。以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为例,它代表了当前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最高技术水平。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在设计上采用涡轮喷气技术,通过其STP格式的平面图纸和三维建模文件,能够为我们展示出发动机内部复杂的结构和精确的零件布局。 STP格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文件格式,它能够详细记录三维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关系,适用于三维建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在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STP格式文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保证了设计的精确性和生产的高效性。 通过深入分析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的技术文档,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发动机的具体技术参数、性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MW54的特点在于其微型化设计,这使得它在航空航天、无人机技术、高性能赛车引擎以及精密仪器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涡轮喷气技术的运用,使得发动机能够达到较高的推力重量比,同时保证了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噪音污染。 在三维建模方面,STP格式文件为设计师提供了精确的三维视图,可以用来进行复杂的机械仿真分析。通过这些三维模型,设计师能够对发动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整体性能。不仅如此,这些三维模型还能够用于制造过程中的精密加工,确保每一个零件都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 技术分析表明,从平面图纸到三维建模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加工的可行性、材料的力学特性、热传导和疲劳等因素。因此,这些技术文件不仅包含了基本的几何信息,还涵盖了材料学、热力学和机械动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些文件是进行技术研究、教学和工业设计不可或缺的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因其卓越性能,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它不仅能够提供强劲的推力,还具备快速响应和高度可靠性,这些特性在需要即时反应和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中尤为重要。例如,在军事用途的无人机中,这种微型涡喷发动机能够提供必要的动力,使其拥有更加灵活的机动性和较长的续航时间。 MW54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涉及到众多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跨学科知识,STP格式的平面图纸和三维建模文件是其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这些文件不仅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基础,也为后续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25-05-06 23:08:24 3.97MB csrf
1
介绍了形式形式的引力熵的平面宇宙论(FSC)计算的原理。 这些计算表明与COBE DMR测量值紧密相关,后者显示了18微开尔文的CMB RMS温度变化。 0.66×10-5的COBE dT / T各向异性比率落在为重组/解耦历元的开始和结束条件计算的FSC重力熵范围内。 因此,将重力作为熵的新兴属性的FSC模型表明,CMB温度各向异性模式可能只是重力熵的映射,而不是在有限的时间开始时放大的“量子涨落”事件。
1
本文详细介绍了适用于不同椭球的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中子午线弧长或底点纬度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 了实用公式。该公式简便实用, 便于计算机实现。为验证此公式的正确性, 本文最后用该公式计算了54 椭球子 午线弧长及底点纬度计算式中的各系数, 与天文大地网推算的相应系数进行了比较验证。 ### 高斯平面坐标正反算的实用算法 #### 一、引言 在现代测绘技术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极为广泛,通过GPS技术可以获取到高精度的坐标数据,通常这些坐标是以WGS84坐标系表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然而,在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中,往往需要将这种空间直角坐标转换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我国在过去的测绘工作中主要采用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这两种坐标系都是基于不同的参考椭球。从参考椭球上的空间直角坐标或大地坐标转换到高斯平面坐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计算出从赤道到某一纬度的子午线弧长或底点纬度。这些计算对于确保坐标转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 二、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 ##### 2.1 子午线弧长的计算 子午线弧长的计算是高斯投影正算的基础,它是从赤道到子午圈上任意一点纬度的弧长。假设参考椭球的长半轴为a,第一偏心率为e,则从赤道到纬度B的弧长XB0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X_{B0} = \alpha B^\circ + \beta \sin^2 B + \gamma \sin^4 B + \delta \sin^6 B + \varepsilon \sin^8 B + \zeta \sin^{10} B + \cdots \] 其中,\(\alpha, \beta, \gamma, \delta, \varepsilon, \zeta\)等系数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 \begin{aligned} &\alpha = Aa(1-e^2) \\ &\beta = -\frac{B}{2}a(1-e^2) \\ &\gamma = \frac{C}{4}a(1-e^2) \\ &\delta = -\frac{D}{6}a(1-e^2) \\ &\varepsilon = \frac{E}{8}a(1-e^2) \\ &\zeta = -\frac{F}{10}a(1-e^2) \end{aligned} \] 而\(A, B, C, D, E, F\)各系数由下式确定: \[ \begin{aligned} &A = 1 + \frac{3}{4}e^2 + \frac{45}{64}e^4 + \frac{175}{256}e^6 + \frac{11025}{16384}e^8 + \frac{43659}{65536}e^{10} + \cdots \\ &B = \frac{3}{4}e^2 + \frac{15}{16}e^4 + \frac{525}{512}e^6 + \frac{2205}{2048}e^8 + \frac{72765}{65536}e^{10} + \cdots \\ &C = \frac{15}{64}e^4 + \frac{105}{256}e^6 + \frac{2205}{4096}e^8 + \frac{10395}{16384}e^{10} + \cdots \\ &D = \frac{35}{512}e^6 + \frac{315}{2048}e^8 + \frac{31185}{131072}e^{10} + \cdots \\ &E = \frac{315}{16384}e^8 + \frac{3465}{65536}e^{10} + \cdots \\ &F = \frac{693}{131072}e^{10} + \cdots \end{aligned} \]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可以将纬度改写成\(\sin^nB \times \cos B\)的升幂级数形式,进而得出从赤道至纬度B的子午线弧长计算公式: \[ X_{B0} = c_0B - \cos B(c_1\sin B + c_2\sin^3 B + c_3\sin^5 B) \] 其中,\(c_0 = \alpha/\rho, c_1 = 2\beta + 4\gamma + 6\delta, c_2 = 8\gamma + 32\delta, c_3 = 32\delta\)。 ##### 2.2 高斯正算公式 当已知某点的大地坐标\(B, L\)时,若要求其高斯平面坐标\(X, Y\),则可利用以下高斯投影正算公式进行计算: \[ \begin{aligned} x &= X_{B0} + \frac{1}{2}Nt m^2 + \frac{1}{24}(5-t^2+9\eta^2+4\eta^4)Nt m^4 \\ &\quad + \frac{1}{720}(61-58t^2+t^4)Nt m^6 \\ y &= Nm + \frac{1}{6}(1-t^2+\eta^2)Nm^3 \\ &\quad + \frac{1}{120}(5-18t^2+t^4+14\eta^2-58\eta^2t^2)Nm^5 \end{aligned} \] 这里,\(m = l\cos B\),而\(l = L - L_0\),\(\eta^2 = e'^2\cos^2 B\),\(t = \tan B\),\(c = a^2/b\),\(N\)表示卯酉圈曲率半径\(N = a/W = c/V\),其中\(V = 1 + e'^2\cos^2 B\),\(W = 1 - e^2\sin^2 B\)。 ##### 2.3 高斯反算公式 已知高斯平面坐标\(X, Y\),反算大地经纬度\(B, L\)的计算公式为: \[ \begin{aligned} B &= B_f - \frac{1}{2}(V^2t)\left(\frac{y}{N}\right)^2 + \frac{1}{34}(5+3t^2+\eta^2-9\eta^2t^2) \\ &\quad \times (Vt^2)\left(\frac{y}{N}\right)^4 - \frac{1}{720}(61+90t^2+45t^4)(V^2t)\left(\frac{y}{N}\right)^6 \\ l &= (L - L_0) = \frac{1}{2}Nm^2 - \frac{1}{24}(1-4t^2-3\eta^2)Nm^4 \\ &\quad + \frac{1}{720}(5-26t^2+16t^4+44\eta^2-58\eta^2t^2)Nm^6 \end{aligned} \] 这里同样需要注意到\(m = l\cos B\),而\(l = L - L_0\),\(\eta^2 = e'^2\cos^2 B\),\(t = \tan B\),\(V = 1 + e'^2\cos^2 B\),\(W = 1 - e^2\sin^2 B\)。 #### 三、实用性和验证 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简便实用,特别适合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为了验证这些公式的正确性,文中利用该公式计算了54椭球子午线弧长及底点纬度计算式中的各系数,并与天文大地网推算的相应系数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良好,从而证明了该公式及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介绍的适用于不同椭球的高斯平面坐标正反算的实用算法不仅能够提高坐标转换的效率,还能保证转换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025-05-05 17:21:17 258KB 坐标系统转换 平面坐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