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题(本科组) 本资源是202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C题,属于本科组,旨在测试参赛队的电子设计和制作能力。下面是对该题的详细解读和知识点总结。 任务 根据TI公司的MCU,设计并制作电感及其品质因数Q、电容及其损耗角正切D的测量装置。被测元件接入,一键启动后,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完成测量。 基本要求 1. 电容量测量范围:1nF~100nF,测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5%。 2. 电容D值测量范围:0.005~1,测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5%。 3. 在1kHz~100kHz范围内,自定某一固定测量频率。 4. 测量时间不大于1秒。 发挥部分 1. 电感量测量范围:10μH~100μH,测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5%。 2. 电感Q值测量范围:1~200,测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5%。 3. 装置可分别在不高于2MHz和不低于20MHz的两个频率范围内测量,测量频率自定。 4. 测量时间不大于5秒。 说明 1. 本测量显示装置的所有处理器必须使用TI公司的MCU,否则视为违规,不予测试。 2. 参赛队需要自备商用测量仪器,以便校准自制测量装置。 3. 建议自制测量装置的测试频率与自备测量仪器的一致。 4. 可用并联或串联电阻的方式构成等效阻抗元件,校准自制测量装置的参数。 评分标准 1. 设计报告(满分20):方案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与程序设计、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设计报告结构及规范性。 2. 基本要求(满分40):完成电容量及其损耗角正切D的测量、电感量及其品质因数Q的测量等。 3. 发挥部分(满分50):完成电感量及其品质因数Q的测量、电感量测量范围、电感Q值测量范围等。 知识点 1. 电子设计与制作:设计并制作电感及其品质因数Q、电容及其损耗角正切D的测量装置。 2. MCU应用:使用TI公司的MCU作为处理器,设计并制作测量装置。 3. 测量技术:电容量测量、电感量测量、电感品质因数Q测量等。 4. 电路设计:设计电路,包括检测电路设计和实验电路设计等。 5. 程序设计:设计程序,包括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等。 6. 测试技术:设计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和数据分析等。 相关概念 1. 电感:电感是一种电路元件,能够储存磁场能量。 2. 电感品质因数Q:电感品质因数Q是电感的一个重要参数,反映了电感的品质。 3. 电容:电容是一种电路元件,能够储存电场能量。 4. 电容损耗角正切D:电容损耗角正切D是电容的一个重要参数,反映了电容的损耗情况。 5. MCU:MCU是Micro Controller Unit的缩写,即微控制器单元,负责控制和处理测量装置的数据。 6. 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是指对电感和电容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7.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指对测量装置的电路设计,包括检测电路设计和实验电路设计等。 本资源提供了一个详细的电子设计和制作任务,旨在测试参赛队的电子设计和制作能力,涵盖了电子设计、MCU应用、测量技术、电路设计等多个知识点。
2025-05-17 00:32:49 234KB
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场聚焦于电子信息领域,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竞技平台。它不仅为我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同时也为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机会。295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作为这一赛事的缩影,不仅记录了学生们在电子设计领域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成果,也集中体现了当前电子设计教育和应用的最高水平。 这些论文资源是参赛学生、教师以及对此类竞赛感兴趣的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从优秀作品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届参赛者的创新思路,了解他们是如何面对挑战、解决实际问题,并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设计中的。论文中的技术实现部分,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们展示了如何将电子设计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 范文部分则是一种规范的学习资料。通过阅读这些标准的论文样本,学习者可以掌握论文写作的规范,学习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成果。这对于提升自己的论文质量和沟通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培训讲义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系统的电子设计知识,这些知识从基础到高级,从理论到应用,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培训讲义是一种快速入门、系统学习的有效途径。 而参赛经验和写作指导部分,可以说是参赛者们实战经验的总结。这些内容往往涵盖了竞赛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论文撰写和答辩的技巧。通过学习这些实战经验,不仅可以避免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还能为自己的项目增加亮点,提高比赛的胜算。 从文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获取这些资料并不复杂。100份论文资源可以直接通过度盘资源链接获得,这为学习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他们能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其余的195份论文虽然需要一定的步骤才能获取,但这无疑增加了资源的珍贵程度,并激发了学习者主动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这些资料对于参赛学生而言,是理解比赛规则、掌握比赛技巧、优化参赛方案的利器;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则是了解最新竞赛趋势、提升教学方法、培养高质量参赛队伍的宝贵财富;对于自学人士,更是了解最新技术发展、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个人技能的重要途径。 295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是一个包含了丰富内容的资料库,它既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学习材料,又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参考,同时还附带了实战经验和写作指导。这些资源的集合,对于参赛者、指导教师和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提高参赛者的竞争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也为自学人士开启了一扇通往电子信息领域前沿的大门。
2025-04-13 20:01:50 3.74MB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1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设计与实现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件,用于从二进制基带信号中提取位同步时钟频率。该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对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测试结果等方面。 一、电路组成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主要由基带信号产生电路、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和数字显示电路四部分组成。其中,基带信号产生电路用于模拟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接收端中被抽样判决的非逻辑电平基带信号;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用于对m 序列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和衰减;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用于从 A 信号中提取出位同步时钟;数字显示电路用于数字显示同步时钟的频率。 二、工作原理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基带信号的滤波和衰减,提取出位同步时钟信号,并将其数字显示出来。在该电路中,m 序列发生器的反馈特征多项式为1)(2348xxxxxf,其序列输出信号及外输入 ck 信号均为 TTL 电平。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 300kHz,对m 序列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并衰减为峰-峰值 0.1V 的基带模拟信号(A 信号)。 三、设计要求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的设计要求包括: 1. 设计制作“基带信号产生电路”,用来模拟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接收端中被抽样判决的非逻辑电平基带信号。 2. 设计制作 3dB 截止频率为 300kHz 的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对m 序列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并衰减为峰-峰值 0.1V 的基带模拟信号(A 信号)。 3. 当 m 序列发生器外输入 ck 信号频率为 200kHz 时,设计制作可从 A 信号中提取出位同步时钟(B 信号)的电路,并数字显示同步时钟的频率。 4. 改进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当 m 序列发生器外输入 ck 信号频率在 200kHz~240kHz 之间变化时,能从 A 信号中自适应提取位同步时钟,并数字显示同步时钟的频率。 5. 降低位同步时钟(B 信号)的脉冲相位抖动量 Δ,要求maxΔ≤1 个位同步时钟周期的 10%。 四、测试结果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的测试结果包括: 1. 基带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信号幅值和频率。 2. 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幅值。 3.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的输出信号幅值和频率。 4. 数字显示电路的输出信号幅值和频率。 五、结论 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件,用于从二进制基带信号中提取位同步时钟频率。该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对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位同步时钟提取电路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测试结果等方面。
2024-10-28 21:11:46 236KB
1
包括2013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C题 )源码及真题pdf文件,主控采用stm32f407zgt6,驱动板使用tb6612,成功实现所有要求,要求如下: 1.基本要求 (1)摆杆从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摆角 0°)开始,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臂作 往复旋转使摆杆摆动,并尽快使摆角达到或超过-60°~ +60°; (2)从摆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开始,尽快增大摆杆的摆动幅度,直至完成 圆周运动; (3)在摆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下,外力拉起摆杆至接近 165°位置,外力 撤除同时,启动控制旋转臂使摆杆保持倒立状态时间不少于5s;期间 旋转臂的转动角度不大于90°。 2.发挥部分 (1)从摆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开始,控制旋转臂作往复旋转运动,尽快使 摆杆摆起倒立,保持倒立状态时间不少于10s; (2)在摆杆保持倒立状态下,施加干扰后摆杆能继续保持倒立或2s内恢复 倒立状态; (3)在摆杆保持倒立状态的前提下,旋转臂作圆周运动,并尽快使单方向 转过角度达到或超过360°; (4)其他。
2024-05-25 21:06:47 35.17MB stm32 电子设计竞赛 pid算法
1
主控为STM32F407VET6,搭配OpenMV作为从机 PID相关代码由fby6666编写 OpenMV相关代码由PohaiXiao编写 该项目包含多级菜单,可以在测评前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该代码能够良好实现基础要求的1-3题,对于4题可能会多次出界 该代码能够实现发挥部分的1题,但是由于OpenMV没有编写识别红色光斑的代码,声光报警器在绿光移至目标位置后会一直报警 由于OpenMV的阈值设置存在问题,红光在黑框中不易被识别到,2题可能无法达标
2023-08-22 01:30:02 21.67MB stm32 软件/插件
1
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
2023-04-15 11:21:32 6.52MB 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1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部赛题,从A题双向DC-DC变换器到J题小球滚动控制系统全部,需要的可以下载下来看看
2023-04-10 12:45:11 2.31MB 2015 全国电赛 全国电赛题目
1
一、任务 在边长为65cm光滑的正方形平板上均匀分布着9个外径3cm的圆形区域,其编号分别为1~9号,位置如图1所示。设计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平板的倾斜,使直径不大于2.5cm 的小球能够按照指定的要求在平板上完成各种动作,并从动作开始计时并显示,单位为秒。 二、要求 (1)将小球放置在区域2,控制使小球在区域内停留不少于5秒。 (2)在15秒内,控制小球从区域1进入区域5,在区域5停留不少于2秒。(3)控制小球从区域1进入区域4,在区域4停留不少于2秒;然后再进入区域5, 小球在区域5停留不少于2秒。完成以上两个动作总时间不超过20秒。(4)在30秒内,控制小球从区域1进入区域9,且在区域9停留不少于2秒。2.发挥部分 (1)在40秒内,控制小球从区域1出发,先后进入区域2、区域6,停止于区域 9,在区域9中停留时间不少于2秒。 (2)在40秒内,控制小球从区域A出发、先后进入区域B、区域C,停止于区 域D;测试现场用键盘依次设置区域编号A、B、C、D,控制小球完成动作。(3)小球从区域4出发,作环绕区域5的运动(不进入),运动不少于3周后停止 于区域9,且保持不少于2秒。
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历年题目和论文资料,很好的资源,上传到网上一起分享
2023-03-29 20:28:52 4.48MB 电子竞赛
1
2022年TI杯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题及补充说明.zip
2023-03-29 13:12:20 1.85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