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西门子S7-1200 PLC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采用博图V16编程软件开发,实现了车位实时统计、进出车辆检测、无车位报警、缴费超时报警等功能。系统通过SCL语言编写核心逻辑,利用高速计数器提升检测稳定性,并采用阶梯定时器实现超时报警机制。硬件上结合地磁传感器、道闸、报警灯及继电器驱动电路,确保工业级可靠性。数据通过PLC保持存储器实现断电保存,具备高稳定性。 适合人群:具备PLC基础的自动化工程师、电气设计人员、工业控制系统开发者,以及从事智能停车系统研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智能停车场的升级改造、教学实训项目开发、PLC控制系统设计参考,目标是实现车位精准管理、防止误计数、提升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 阅读建议:需使用博图V16及以上版本打开项目文件,建议结合EPLAN电路图与程序源码进行学习,重点关注SCL功能块封装、定时器联动逻辑与硬件组态配置。
2025-11-13 21:11:06 1.03MB
1
内容概要: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天气状况、季节变化、时间点和地理位置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实现对未来96个时间点光功率的精准预测,并通过可视化图表展示预测结果。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机器学习基础,熟悉Python编程,从事新能源预测、电力系统优化或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光伏发电站的功率预测系统,提升电网调度效率;②为研究多因素时间序列预测提供技术参考;③通过LSTM模型实现高精度短期光功率预测,支持能源管理决策。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代码实践,深入理解LSTM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机制,重点关注数据预处理与模型参数调优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2025-11-13 20:15:38 511KB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现代车辆控制系统中难以实时测得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的问题,基于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详细介绍了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并通过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比较了双遗忘因子递归最小二乘法(RLS-MFF)、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UKF三种算法在这两个参数估计中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UKF算法在估计精度方面表现出色,尽管实时性稍逊,但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适合人群:从事车辆控制、自动驾驶技术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提供一种有效的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同步估计算法,以提升车辆控制系统的性能;② 改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等ADAS的性能;③ 为剩余续航里程预测和换挡策略优化提供支持。 其他说明:文中还讨论了基于传感器和基于模型的不同估计方法,并详细解释了UKF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以及与其他两种算法的对比分析。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使用STM32F103C8T6与HAL库实现LED呼吸灯的过程。首先阐述了PWM(脉宽调制)和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其中PWM通过调节高电平占空比改变LED的平均电压实现亮度渐变,定时器用于生成PWM信号。硬件连接方面,开发板PC13引脚连接LED阳极并串联220Ω电阻,GND连接LED阴极。开发步骤包括使用STM32CubeMX进行工程创建、时钟配置(HSE设为8MHz,系统时钟设为72MHz)、定时器PWM输出配置(如TIM3通道1)。代码实现基于HAL库,主要涉及PWM初始化和主函数逻辑,通过改变CCR值来调整占空比,从而实现渐亮渐暗的效果,并引入了指数增长/衰减函数使亮度变化更自然。最后提供了调试技巧,如使用逻辑分析仪验证输出波形、监控变量变化以及频率/占空比的计算方法。; 适合人群:对嵌入式开发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对STM32有兴趣的学习者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STM32的基本开发流程,从硬件连接到软件编程;②掌握PWM和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STM32中的应用;③理解如何通过编程实现LED呼吸灯效果,包括渐亮渐暗的自然过渡;④提高调试技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阅读建议:本教程不仅关注代码实现,还强调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结合。读者应跟随文档逐步完成每个步骤,并利用提供的调试技巧确保项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建议读者尝试修改参数(如频率、占空比等),以深入理解各参数对最终效果的影响。
2025-11-13 19:54:29 198KB STM32 HAL库 LED呼吸灯
1
一、技术架构​ 前端框架 - Vue.js:Vue 凭借其高效的响应式编程和组件化开发模式,构建出流畅且交互性强的用户界面。通过 Vue Router 实现灵活的前端路由,确保用户在社区不同页面间快速切换,无需整页刷新。组件化设计让页面元素可复用,从社区公告展示组件到复杂的用户反馈表单,开发与维护效率大幅提升。​ 后端框架 - Spring Boot:Spring Boot 以自动配置和快速开发特性,迅速搭建起稳定可靠的后端服务。利用 Spring MVC 处理前端各类请求,涵盖社区资讯获取、用户信息管理、物业服务请求等。借助 Spring Data JPA,轻松实现与关系型数据库的交互,高效存储和管理社区相关数据。​ 数据库 - MySQL:MySQL 作为开源关系型数据库,为智慧社区网站提供坚实的数据存储基础。存储用户信息(包括基本资料、联系方式、权限等)、社区活动信息、物业报修记录、房屋租赁信息等。合理设计表结构,建立起数据间的关联关系,方便数据查询与统计。​ 缓存 - Redis:Redis 作为内存缓存数据库,显著提升系统性能。缓存热门社区资讯、常用配置信息等,减少数据库查询
2025-11-13 18:49:32 20.66MB vue springboot 毕业设计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记录了DINOv3模型的测试过程,包括预训练模型的下载、环境配置、模型加载方式以及在不同下游任务(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方法。重点介绍了如何冻结DINOv3的backbone并结合任务特定的头部结构进行微调,同时对比了PyTorch Hub和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两种主流模型加载方式的使用场景与优劣,并提供了显存占用数据和实际代码示例,涵盖推理与训练阶段的关键配置和技术细节。; 适合人群:具备深度学习基础,熟悉PyTorch框架,有一定CV项目经验的研发人员或算法工程师;适合从事视觉预训练模型研究或下游任务迁移学习的相关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DINOv3模型的加载与特征提取方法;②实现冻结backbone下的分类、检测、分割等下游任务训练;③对比Pipeline与AutoModel方式的特征抽取差异并选择合适方案;④优化显存使用与推理效率。; 阅读建议:此资源以实操为导向,建议结合代码环境边运行边学习,重点关注模型加载方式、头部设计与训练策略,注意版本依赖(Python≥3.11,PyTorch≥2.7.1)及本地缓存路径管理,便于复现和部署。
2025-11-13 17:29:00 679KB PyTorch 图像分割 目标检测 预训练模型
1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图像恢复技术,它能够从雾化图像中去除干扰,恢复出清晰的场景。该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暗通道先验知识来估计图像中的透射率,并通过这一估计值来达到去除雾气的目的。在无雾图像中,暗通道通常具有很低的强度值,基于这一事实,算法提出者通过大量的无雾图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非天空的场景像素在暗通道中的值往往在[0,16]的范围之内。利用这个规律,可以推断出带有雾气的图像中的暗通道在相同的强度区间内,进而推算出透射率。 透射率的准确估计对于图像去雾的效果至关重要。算法通过构建一个透射率模型,结合原始雾化图像,可以计算得到透射图,这个透射图反映了场景中各个部分的能见度。接着,利用大气散射模型结合透射图和暗通道特征,可以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去雾后的图像。 本文除了介绍算法的理论基础和步骤之外,还特别关注了算法的硬件实现。Verilog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硬件描述语言,非常适合用来实现图像处理算法,尤其是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这类硬件平台上。使用Verilog对图像去雾算法进行硬件描述,可以让算法在FPGA上进行实时或接近实时的图像处理,这对于需要高响应速度的图像处理应用来说非常有价值。例如,在自动驾驶车辆的视觉系统中,快速准确地处理摄像机捕捉到的图像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FPGA实现的图像去雾算法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硬件实现的过程中,Modelsim作为一种仿真工具,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允许设计者在将Verilog代码部署到实际硬件之前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通过Modelsim进行仿真,可以发现并修正逻辑错误,优化代码性能,从而确保在FPGA上实现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不仅在理论和算法层面具有创新性,而且其在硬件层面的实现也为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Verilog将该算法部署到FPGA平台,配合Modelsim的仿真验证,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25-11-13 16:02:25 1.38MB FPGA Modelsim Verilog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图像去雾算法,尤其是暗通道先验法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其优势。文中首先解释了选择FPGA进行图像去雾的原因,即相比传统的软件方案(如OpenCV),FPGA能够显著提高处理速度并支持实时处理。接着,作者深入探讨了暗通道先验算法的核心思想以及如何利用Verilog语言在FPGA上实现这一算法的关键步骤,包括求解三色通道最小值、大气光估计、透射率计算等环节的技术细节。此外,还提供了完整的仿真测试流程,从生成带有特定雾度的人造图像开始,到最后将FPGA输出的数据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展示,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对FPGA开发有一定了解,希望深入了解图像处理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高效的图像去雾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安防监控系统、自动驾驶车辆视觉识别等。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可以掌握如何构建高性能的图像去雾系统。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提前熟悉FPGA基础知识、Verilog编程语言以及基本的图像处理概念。同时,可以通过实际动手实验来加深理解,尝试复现文中提到的各种功能模块。
2025-11-13 16:00:41 1.21MB
1
标题基于Python的失业数据分析与预测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失业数据分析与预测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失业数据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失业数据分析与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Python数据分析方法及预测模型的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介绍失业数据分析与预测的相关理论基础。2.1失业率统计理论阐述失业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统计口径。2.2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介绍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失业预测中的应用。2.3机器学习预测理论介绍机器学习算法在失业预测中的原理和常用模型。第3章基于Python的数据收集与预处理介绍使用Python进行失业数据收集、清洗和预处理的方法。3.1数据收集介绍数据来源、采集工具和采集方法。3.2数据清洗阐述数据清洗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等。3.3数据预处理介绍数据特征提取、标准化和归一化等预处理步骤。第4章失业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详细介绍基于Python的失业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的构建过程。4.1失业数据特征分析对失业数据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等。4.2预测模型选择与构建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并详细介绍模型的构建过程。4.3模型参数调优与验证对模型参数进行调优,并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第5章实验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5.1实验环境与数据集介绍实验所使用的Python环境、库和实验数据集。5.2实验方法与步骤给出实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模型训练、预测和评估等。5.3实验结果与分析从预测准确率、误差分析等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6.1研究结论概括本文在失业数据分析与预测方面的主
2025-11-13 15:42:47 2.39MB python django vue mysql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详细的Fluent与EDEM耦合教程,重点介绍了DDPM(离散粒子直接模拟)技术在多相流模拟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Fluent和EDEM的基础介绍及其耦合方式,DDPM在颗粒传输、分布、传热、传质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具体的传热传质蒸发案例解析。此外,还提供了欧拉接口的实现案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文档附带了三个PDF教程和源文件,采用非视频教学形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适合人群:从事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元法(DEM)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Fluent与EDEM耦合应用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掌握Fluent与EDEM的耦合方法,特别是DDPM技术的应用;② 学习如何模拟复杂的传热传质及蒸发过程;③ 实现欧拉接口,优化多相流模拟效果。 其他说明:文档提供的教程和源文件有助于用户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但需要用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025-11-13 15:18:27 640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