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地图数据源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数据是描述当时的基础地理状况,该数据编制的目的是为时间序列数据编制提供一个简便的数字底图。 数据原有格式是tab,需要在Mapinfo软件中展示,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格式转化,提供了kml和shp格式给大家。 目前共有40298个点数据,1784个面数据,其中县级下38589个点,厅县级1422个点,1499个面,州府级270个点,267个面,省级17个点,18个面。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地图数据集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特定时期的基础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再现。该数据集由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提供,反映了清朝末年(宣统三年)中国及其附属地区的地理面貌。数据集的编制旨在为历史时期数据的数字处理提供基础底图,支持时间序列分析与研究。 数据集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格式经过转换,现提供有kml和shp格式,以便于在不同地图软件和GIS平台中使用。kml格式是广泛应用于Google Earth等软件中的地图数据格式,而shp格式则是矢量数据存储的标准格式,常用于GIS软件。数据集包含了40298个点数据和1784个面数据,涵盖了从县级到省级的行政区划等级。 具体而言,数据集中的点数据包括了县级下的38589个点,厅县级1422个点,州府级270个点,以及省级17个点。面数据方面,则包括县级下的1499个面,州府级267个面和省级18个面。这些点和面数据的集合,描绘了清朝宣统三年时的行政边界、地理特征和城市分布等信息,为研究当时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地理空间的视角。 对于历史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历史GIS研究者而言,该数据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它不仅能够帮助学者们直观地了解和分析清朝末期的地理特征,还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时空分析的基础材料。例如,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研究城市化进程、区域发展差异、历史交通路线变迁等课题。 此外,数据集还可以用于教育和公众传播,提高大众对历史时期地理知识的认识。通过复原和展示清朝末年的地图,可以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历史发展的脉络,对于提升历史教育质量、丰富文化生活也有重要作用。 清朝宣统三年地图数据集是一个内容丰富、格式多样的历史地理信息资源,它不仅对于专业的研究者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也对普通公众的教育与普及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更好地理解当代的发展。
2025-08-14 10:05:56 21.06MB 地图数据
1
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地图shp和kml数据,源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了当时的行政区划、地理特征等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地理研究价值。shp格式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而kml格式则便于在Google Earth等平台直观展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深入了解清朝中期的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划。 目前共有10845个点数据,362个面数据。 点数据包括县以下8661个点,厅县级1859个点,府州级301个点。 面数据包括320个面(未明确细分级别),以及省级24个点对应的32个面。
2025-08-14 10:01:52 20.61MB 地图数据
1
世界地图,各大洲,按省分,shp格式,包含了世界各省级行政区
2024-06-20 10:42:28 13.92MB
1
里面包含中国政区的线、面文件;世界主要河流,世界国家面文件,中国省会城市点文件
2023-04-17 14:52:36 5.26MB 中国 世界 河流
1
全球地图shp文件,矢量数据,行政边界(国家、省、市)
2023-04-06 23:00:41 759.46MB shp 地图 全球 不同尺度
1
上海市行政地图shp文件
2023-02-19 10:44:25 301KB 上海市 行政地图 shp文件
1
最新版“中国台湾省-市县村矢量地图shp数据”,包含市shp、县shp、村shp矢量数据。可用于中国台湾省GIS地图制作。
1
依据标准地图审图号GS(2019)1822制作的shp格式中国地图,坐标系统一转化为WGS84坐标,作图时请自己投影。 内包含国界线文件,国界陆地内外晕带线文件,九段线线文件,省市县面文件和点文件,南海诸岛面文件及主要岛屿点文件,长江黄河线文件,还包括本人自己作图收集的中国1800m精度DEM高程及山体阴影渲染图(效果很好),可以满足大部分自己作图需求。 此为本人多方收集汇总加部分自己绘制补充,是自己平时作图所用图库,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收集制作不易,拒绝伸手党!
1
世界地图shp格式,可以用ArcGIS打开,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图层一起叠加分析,是非常有用的地图资料
2022-07-09 12:21:53 349KB 世界地图 sh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