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智深EDPF-CP系统产品用户手册》是一个为用户提供详尽指导的文档,主要针对国电智深公司研发的EDPF-CP系统。该系统是电力自动化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电力系统的监控与管理水平。用户手册包含了系统的核心特点、硬件结构以及安装和使用方法,对于选购和操作该系统的人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一、EDPF-CP系统特点 1. 高度集成:EDPF-CP系统集成了电力监控、保护、控制和通讯功能,实现了电力设备的全方位管理。 2. 灵活性:系统设计灵活,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电力网络,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3. 实时性: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确保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 4. 可靠性:采用先进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易用性: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二、硬件构成 1. 控制单元: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处理和决策制定,通常包含高性能处理器和大容量存储器。 2. 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现场设备,收集电气参数并执行控制指令。 3. 通讯模块:实现系统内部通信以及与其他系统或设备的接口连接。 4. 显示界面:提供直观的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数据显示和操作控制。 5.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保障。 三、安装与使用 1. 差安装图:手册中的“mgf-差安装图”部分可能详细介绍了系统各组件的安装位置和步骤,确保正确无误地安装硬件。 2. 精度调整:对于电力监控系统而言,精度至关重要。手册的“精度没改”部分可能涉及如何校准和优化系统测量精度的指南。 3. 用户操作指南:涵盖了系统的启动、运行、故障排查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帮助用户熟悉并熟练操作系统。 通过《国电智深EDPF-CP系统产品用户手册》的详细阅读,用户可以全面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安装要求和操作流程,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高科技产品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遵循手册的指导,不仅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2025-07-26 15:38:48 2.03MB
1
标题 "2015年国电设题目风力摆源码,已实现" 暗示了这是一个关于风力发电系统模拟或者控制的项目,很可能是一个教育或竞赛性质的工程任务。项目的核心部分是源代码,它可能包含了风力发电机模型的算法以及实时数据处理的实现。 描述中提到的 "记得看readme.text文件" 是一个常见的提示,意味着在项目文件中有一个名为 `readme.text` 的文件,通常这个文件会包含项目介绍、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使用 `STM32F407` 指出项目基于意法半导体的微控制器,这是一个高性能的32位ARM Cortex-M4内核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编程环境是 `STM32CubeIDE`,这是意法半导体提供的一个集成开发环境,集成了代码编辑、编译、调试等功能,专为STM32系列微控制器设计,简化了开发流程。 标签进一步揭示了技术领域,包括: 1. **STM32**: 这是一个基于ARM Cortex-M系列内核的微控制器家族,由意法半导体生产。STM32F407型号拥有高速浮点单元(FPU),适用于需要高计算性能的应用。 2. **ARM**: ARM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缩写,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其架构被广泛应用在嵌入式和移动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3. **嵌入式硬件**: 指将计算功能集成到其他设备中的硬件系统,通常用于特定任务,如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器。 4. **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或称为微控制器,是将CPU、内存和外围接口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设备,常用于嵌入式系统。 从压缩包子文件名 "NEDC_fenglibai" 来看,"NEDC" 可能代表某种标准或测试规程,例如“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欧洲行驶循环),在汽车排放测试中常见,但这在风力发电场景下可能有特殊含义,可能是指特定的风力模拟条件或运行模式。"fenglibai" 可能是“风力摆”的拼音,表明这个文件与风力发电机的动态模拟或控制有关。 总结来说,这个项目涉及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具体是使用STM32F407微控制器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算法。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利用了STM32CubeIDE进行编程和调试,而 `NEDC_fenglibai` 文件可能是风力发电机摆动控制的源代码或模拟数据。项目的实际应用可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风力发电机的动态行为,或者作为教育项目让学生了解和实践风能转换控制技术。通过阅读源代码和`readme.text`文件,可以深入了解项目的工作原理和实现细节。
2025-07-09 15:47:50 13.88MB stm32 arm 嵌入式硬件
1
### 国电智深DCS组态文件修改详解 #### 一、增加点 在进行国电智深DCS系统的组态文件修改时,增加新点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操作。以下为具体步骤: 1. **启动工程管理器**:首先在工程师站运行“工程管理器”软件。 2. **打开工程文件**:点击“打开工程”按钮,并选择位于D盘工程文件夹下的工程文件“xxx.pcs”,然后点击“切换为活动工程”按钮。 3. **站管理**:点击左侧窗口下方的“站管理”按钮,展开到对应的控制站,本例中以DROP1为例。 4. **新建点**: - 在右侧窗口选择“点记录”选项卡,点击“新建”按钮。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的点名称,并进入点记录编辑界面。 - 选择合适的点类型,并填写工程单位。 - 在“硬件信息”选项卡中,将该点分配到具体的I/O卡件上,并指定通道及信号类型。 - 修改量程上下限。若信号类型为“4~20mA”,则点击“计算信号系数(H->H)”按钮来确保信号与量程之间的准确转换。 5. **设置报警**:如果需要设置报警功能,则选择“报警”选项卡,在高限或低限报警处勾选,并设定报警阈值。 6. **历史数据配置**:选择“历史及其他”选项卡,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历史死区,通常建议设为0.1%。 7. **其他配置**:根据现场需求调整其他设置。 8. **新建确认**:完成所有配置后,点击“新建”按钮进行保存。 完成上述步骤后,还需要进一步配置才能使新增的点生效。 1. **数据库下载**:再次展开到控制站DROP1,选择“数据库”选项卡,点击“下载”按钮。 2. **标记卡件并配置点组**:在“模块”选项卡中,使用鼠标右键选择“标记全部卡件”,之后点击“配置点组”按钮。 3. **下载点组配置**:继续在左侧窗口展开到域,在右侧窗口选择除DPU外的其他站,点击“下载点组配置”。 4. **历史站配置**:在含有历史站功能的站点下,选择“历史站配置”选项卡,点击“生成”后再点击“下载”。 #### 二、修改SAMA图 1. **打开SAMA图**:在“工程管理器”的左侧窗口中展开到控制站DROP1,选择“SAMA图”选项卡,双击需要修改的SAMA图,进入组态软件进行修改。 2. **保存修改**:完成SAMA图的修改后,进行保存操作。 3. **配置SAMA图**:在工具栏中依次点击“配置SAMA”、“编译SAMA、更新数据库”、“转换SAMA”。配置过程中会出现智能排序对话框和页面配置对话框,均点击“确定”完成操作。 4. **编译SAMA图**:在编译过程中,系统会提示是否更新数据库,同样点击“是”。若编译失败,系统会自动提示错误信息,需要返回SAMA图进行修正,直到编译成功。 5. **下载SAMA图**:返回工程管理器,选择“SAMA图”选项卡,并对修改后的SAMA图进行下载操作。在下载过程中会有确认对话框出现,点击“确定”即可。 #### 三、修改过程画面 1. **打开过程画面**:在“工程管理器”的左侧窗口中展开到工程师站,选择“过程画面”选项卡,双击需要修改的过程画面,自动打开GB过程画面编辑软件进行修改。 2. **保存修改**:完成修改后,保存过程画面。 3. **下载过程画面**:返回工程管理器,选择“过程画面”选项卡,点击“刷新列表”按钮,确认修改后的过程画面已被正确识别,然后进行下载操作。 #### 四、修改点 对于已存在的点进行修改的操作如下: 1. **查找并复制点名**:在工程师站运行“工程管理器”,查找需要修改的点名,并进行复制。 2. **查询点信息**:在工程管理器的开始菜单目录下,点击“点记录编辑”,在查询点名位置粘贴点名并点击查询按钮。 3. **修改基本信息**:在基本信息中修改点名或工程单位等信息。 4. **修改硬件信息**:选择“硬件信息”选项卡,对量程上下限、信号类型等进行修改。若信号类型为“4~20mA”,还需点击“计算信号系数(H->H)”按钮。 5. **保存更改**:完成所有修改后,保存更改。 以上便是国电智深DCS组态文件修改中关于增加点、修改SAMA图以及修改过程画面的具体步骤。通过对这些关键步骤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更高效地进行DCS系统的维护与优化工作。
2024-09-21 23:57:16 1013KB 编程语言
1
### 国电DCS编程入门知识点详解 #### 一、国电DCS系统概述 **国电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发电厂等大型工业设施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本文将基于国电智深EDPFNTPLUS系统,详细介绍DCS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并为有志于深入了解DCS技术的工程师提供参考。 #### 二、DCS编程基础 **1. DCS编程环境** - **EDPFNTPLUS系统**: 本教程所使用的DCS系统是国电智深提供的EDPFNTPLUS,其版本号为1.5。该系统提供了完整的DCS编程、调试和运行环境。 - **安装目录**: EDPFNTPLUS的安装目录采用默认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工程示例**: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一个名为“演示工程”的项目作为示例,该工程位于E:\演示工程目录下。 **2. 工程配置** - **前期准备**: 在开始编程之前,需要确保所有必要的软件都已正确安装并配置好环境变量。 - **站配置**: 包括主控站(Master Station)、操作员站(Operator Station)以及工程师站(Engineer Station)等的设置。 - **I/O卡件**: 配置所需的输入/输出卡件,如模拟量输入卡(AI)、模拟量输出卡(AO)、数字量输入卡(DI)和数字量输出卡(DO)等。 - **逻辑组态**: 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如结构化文本ST、功能块图FBD等)编写控制逻辑。 - **画面组态**: 设计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 #### 三、具体操作步骤 **1. 前期准备** - 安装并配置EDPFNTPLUS软件环境。 - 创建新工程,命名为“演示工程”,存放在E:\演示工程目录下。 - 设置工程的基本参数,如工程名称、版本号等。 **2. 站配置** - 配置主控站、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的基本信息。 - 定义各个站点的功能,如数据采集、控制逻辑处理等。 - 设置站点间的通讯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3. 简单逻辑示例** - 通过简单的逻辑组态示例,如PID控制算法,来熟悉编程环境。 - 学习如何编写控制逻辑,包括输入信号处理、计算逻辑和输出信号生成等步骤。 **4. 建立I/O卡件** -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I/O卡件类型,并在系统中进行配置。 - 配置每个卡件的地址、量程、报警限值等参数。 **5. 逻辑组态** - 使用EDPFNTPLUS提供的编程工具,如ST、FBD等,进行逻辑编程。 - 编写具体的控制逻辑代码,实现闭环控制等功能。 - 调试代码,确保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6. 画面组态** - 设计操作界面,包括数据显示、控制按钮等元素。 - 使用EDPFNTPLUS提供的画面组态工具,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操作界面。 - 实现数据可视化,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7. 给水泵1、2的投切备用逻辑** - 设计一套完善的给水泵切换逻辑,确保在一台泵故障或维护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泵继续工作。 - 编写详细的控制逻辑,考虑各种可能的工作模式和故障情况。 - 进行模拟测试,验证逻辑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四、注意事项 - 在编写组态文件时,确保输入法处于半角或英文标点模式,避免出现编码问题。 - 检查所有的文件路径和名称是否与当前工程目录一致,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读取和保存数据。 - 定期备份工程文件,以防意外丢失。 - 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官方文档、在线论坛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初学者可以逐步掌握DCS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位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2024-09-21 23:55:51 2.1MB 编程语言
1
### 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软件快速入门 #### 一、组态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使用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进行组态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后续的工作流程顺利进行。 ##### 1.1 划分网络,域和站点 **网络划分:** 首先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网络结构,明确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数据传输路径。通常情况下,一个DCS系统会涉及多个子网,如控制网、监控网等,不同子网之间应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进行隔离。 **域划分:** 域是NT+软件中的基本组织单元,它将相关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用户权限等信息进行逻辑上的组织。合理的域划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站点划分:** 站点是指系统中具体的硬件设备,如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服务器等。每个站点都需要分配到相应的域中,并且需要为其指定IP地址等网络参数。 ##### 1.2 整理硬件IO点清单 在进行硬件配置之前,需要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硬件IO点清单,包括所有输入输出点的信息。这一步对于后续的硬件配置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硬件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配置这些点。 ##### 1.3 安装相关软件 根据项目需求安装必要的软件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CS编程软件NT+等。确保所有软件版本兼容,避免出现版本冲突导致的问题。 #### 二、工程组态步骤 ##### 2.1 创建工程 在NT+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为该工程命名并选择合适的存储路径。创建工程时还可以指定一些基本参数,如工程的语言环境、时间格式等。 ##### 2.2 创建域 根据之前的网络划分方案,在新创建的工程中创建对应的域。每个域都具有独立的用户权限管理和资源管理功能。 ##### 2.3 创建站 在相应的域中创建站点,如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创建站点时需要指定站点类型、IP地址等基本信息。 ##### 2.4 初始化并启动站 对每个站点进行初始化操作,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启动站点后,可以通过登录操作员界面等方式检查站点的状态。 ##### 2.5 安全设置及下载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各个站点进行安全设置,包括设置访问权限、密码保护等。完成设置后,需要将这些配置信息下载到对应的站点上。 ##### 2.6 站点配置与安全配置下载 除了基本的安全设置之外,还需要对各个站点进行详细的配置,如网络配置、硬件配置等。配置完成后同样需要下载到站点上。 ##### 2.7 组态卡件 对现场使用的各种卡件进行组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卡、开关量输入输出卡等。通过组态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有效监控和控制。 ##### 2.8 I/O测点定义 对现场设备的I/O测点进行定义,这是实现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 ###### 2.8.1 在工程管理器中直接定义 可以在工程管理器中手动添加每一个测点,这种方式适用于测点数量较少的情况。 ###### 2.8.2 利用数据库批处理导入各点 如果测点数量较多,则推荐使用数据库批处理的方式批量导入测点信息,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 2.9 控制算法和操作画面综合组态 控制算法和操作画面是DCS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综合组态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精确控制。 ###### 2.9.1 模拟量综合组态 模拟量综合组态主要针对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包括PID控制算法等。通过合理的算法设计,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精确控制。 ###### 2.9.2 开关量综合组态 开关量综合组态则主要关注开关信号的处理,如联锁逻辑、顺序控制等。这些控制逻辑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 2.10 历史站的配置 历史站主要用于存储系统的运行数据,以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配置历史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数据存储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数据存储间隔和存储周期。 2. **报警记录:** 记录关键报警信息,便于事后追踪问题原因。 3.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历史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的基本组态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合理的规划和细致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DCS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希望这份入门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NT+软件的使用方法。
2024-09-21 23:50:21 2.7MB 编程语言
1
23国电赛E题省一论文,内容完整,可供参考,拿了广东省省一名次 针对本题目的各项要求本系统采用STM32F103ZET6和STM32F103C8T6为主控模块,设计主要包含LM2596S稳压模块分析及OpenMV4进行图像识别感应装置,2个二维电机云台,1个红色激光笔,1个 绿色激光笔,红色激光笔发射的光斑用来模拟运动目标,绿色激光笔发射的光斑由绿色光斑位置系统控制,用于自动追踪屏幕上的红色光斑,指示目标的自动追踪效果,2个亚克力板用来固定Open MV4和二维电机云台,1个蜂鸣器, 2个12V充电锂电池,1个3.7V充电锂电池。2个复位暂停按键,设置运动目标位置复位功能。 STM32F103ZET6;STM32F103C8T6主控模块,LM2596S稳压模块,,OpenMV4图像识别,二维电机云台,激光笔,锂电池,蜂鸣器,按键。
2023-11-15 09:02:45 1.05MB stm32 毕业设计
1
含电力监控系统软件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规范。
2023-10-03 11:36:14 3.83MB 软件测试
1
国电南京自动化103电力通信规约细则,103规约细则,详述南自103电力规约执行细则
2023-01-31 11:37:10 356KB 电力规约 103电力规约 国电电力规约
1
国电投企业做静态应用分析所做得培训材料
2022-06-25 19:01:08 10.96MB 静态应用 代码审计
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我国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研究.pdf
2022-05-12 18:06:55 2.77MB 金融 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