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55b326f106a2 (最新版、最全版本)可见光/红外光双模态目标检测: C2Former在MMDetection(Cascade-RCNN)上的实现 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目标检测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双模态目标检测由于其在多种条件下的良好表现,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双模态目标检测通常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数据,比如可见光和红外光图像的融合。这种方法能够弥补单一模态的不足,提供更为准确和鲁棒的目标检测结果。 本篇文档的主题是“可见光/红外光双模态目标检测:C2Former在MMDetection(Cascade-RCNN)上的实现”,从标题可以看出,该文档关注的是一个特定的算法C2Former在流行的开源目标检测框架MMDetection上,基于Cascade-RCNN架构的应用。MMDetection是一个由商汤科技等团队共同开发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框架,它支持多种目标检测算法,并且易于扩展。而Cascade-RCNN是单阶段目标检测网络的增强版,通过构建级联的RPN网络和检测头,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召回率。 C2Former算法可能是一种结合了深度学习和双模态信息处理的新方法,它的引入可能会进一步增强目标检测系统对不同类型输入图像的适应性和性能。文档中提到的“可见光/红外光双模态目标检测”是指利用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两种不同波段的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可见光图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而红外图像不受光照条件限制,因此两者结合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提供更为稳定的目标检测性能。 在本篇文档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将C2Former算法实现于MMDetection框架中,并特别针对Cascade-RCNN架构进行了优化。这种结合能够充分利用MMDetection的强大功能和扩展性,同时借助C2Former的创新点,对双模态数据进行更有效的融合与处理。 文档还提供了一个资源下载链接,指引有兴趣的研究人员或开发者下载最新的完整版本源码。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者可以复现相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C2Former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从文件名称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文档的命名非常直观,明确指出了“可见光红外光双模态目标检测:C2Former在MMDetection(Cascade-RCNN)上的实现”,这不仅反映了文档的主要内容,也方便了文件的管理和检索。文档可能是以文本形式对相关算法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方便读者理解和学习。 这篇文档对于目标检测领域尤其是双模态目标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如何在现有的成熟框架中集成新的算法,也为双模态目标检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该文档的指导,研究者们能够快速上手并参与到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中。
2025-09-11 16:56:52 400B 源码 完整源码
1
如何使用Matlab代码计算二氧化钒(VO2)在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和介电常数参数,并通过COMSOL软件进行仿真验证。首先,文中解释了VO2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介电常数模型,即低温下的Lorentz模型和高温下的Drude模型。接着,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用于生成折射率数据,并指导如何将这些数据导出为文本文件以便于COMSOL读取。最后,阐述了COMSOL仿真的具体步骤,包括材料库创建、光学属性配置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此外,还附带了一个详细的20分钟教学视频链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流程。 适合人群:对光电材料及其仿真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VO2光学特性的研究人员,特别是那些想要探索VO2在智能窗和光学开关应用潜力的人群。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从理论计算到实际仿真的全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和技术水平。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还包括了针对初学者的细致讲解,确保即使是新手也能顺利完成实验。同时,提供的视频教程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体验,使复杂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2025-09-06 17:17:32 241KB
1
1nm间隔统计可见光波段380~700波长与色坐标与明视觉函数对照表。其中色度坐标数据来源使用Tracepro逐个波长仿真的颜色。明视觉函数来源于网络资源。
2025-07-08 10:47:24 20KB CIE1931
1
针对可见光与SAR图像灰度差异大,共有特征提取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的轮廓特征配准方法。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两类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图像分割区域;通过形态学处理,有效减少SAR图像斑点噪声影响,准确提取两类图像的封闭轮廓;采用轮廓不变矩理论,引入矩变量距离均值、方差约束机制和一致性检查的匹配策略,获取最佳匹配对,实现了两类图像的配准。通过实验,三组图像的配准精度分别达到0.3450、0.2163和0.1810,结果表明该法可行且能达到亚像素的配准精度。
2025-07-04 11:04:00 4.19MB 机器视觉 图像配准
1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VLC)是一种利用可见光谱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与传统的无线电频率通信相比,它具有不占用无线电频谱、无电磁干扰、安全性高等特点。本资料包主要关注的是基于大功率白光LED的VLC系统,以及如何结合51单片机实现接收和发送数据。 我们要理解51单片机在可见光通信中的作用。51单片机是8位微控制器的一种,因其内核为Intel 8051而得名,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在VLC系统中,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负责处理数据编码、调制和解调,以及驱动LED灯进行通信。 1. 数据编码与调制:在发送端,51单片机会接收到待发送的数据流,这些数据需要被转换成光信号。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在VLC中,脉冲宽度调制(PWM)是最常用的方式,通过改变LED亮度的持续时间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1和0。 2. 发送原理图:LED作为一个光源,其亮度可以被51单片机精确控制。通过编程,51单片机会根据预设的调制方式,快速开关LED,从而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送原理图通常包括数据接口、51单片机、驱动电路和LED光源部分,其中驱动电路用于确保LED能承受快速的开关操作且保持稳定亮度。 3. 接收原理图:在接收端,通常会使用光敏传感器(如光电二极管或CMOS图像传感器)捕获由LED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51单片机接收这个电信号,然后进行解调恢复原始数据。解调过程与调制相反,根据接收到的光强度变化,判断出1和0。接收端的原理图包括光敏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滤波器和51单片机。 4. 网络连接:虽然51单片机处理能力有限,但可以通过扩展接口如串行通信接口(UART)或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SART)与其他设备连接,形成简单的网络结构。例如,多个VLC节点可以通过UART互相通信,构建一个简单的光通信网络。 5. 光通信的优势与应用:VLC技术适用于无线通信受限的环境,如医院、飞机舱内等,避免了电磁干扰。此外,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VLC也被用于智能照明系统,实现照明与通信的双重功能。 本压缩包可能包含的文件有电路设计图、源代码、原理图等,这些文件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51单片机如何驱动大功率白光LED进行可见光通信,以及接收端如何解析这些光信号。通过学习这些资料,开发者可以自行搭建VLC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应用开发。
2025-06-03 11:01:09 22.25MB 51单片机 网络 网络
1
文档支持目录章节跳转同时还支持阅读器左侧大纲显示和章节快速定位,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档内所有文字、图表、函数、目录等元素均显示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敬请您放心查阅与使用。文档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你是否渴望高效解决复杂的数学计算、数据分析难题?MATLAB 就是你的得力助手!作为一款强大的技术计算软件,MATLAB 集数值分析、矩阵运算、信号处理等多功能于一身,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 其简洁直观的编程环境,让代码编写如同行云流水。丰富的函数库和工具箱,为你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无论是新手入门,还是资深专家,都能借助 MATLAB 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创新科技成果。别再犹豫,拥抱 MATLAB,开启你的科技探索之旅!
2025-04-23 00:50:47 4.3MB matlab
1
CSDN Matlab武动乾坤上传的资料均是完整代码运行出的仿真结果图,可见完整代码亲测可用,适合小白; 1、完整的代码内容 主函数:main.m; 调用函数:其他m文件;无需运行 运行结果效果图; 2、代码运行版本 Matlab 2019b;若运行有误,根据提示修改;若不会,私信博主; 3、运行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文件放到Matlab的当前文件夹中; 步骤二:双击打开main.m文件; 步骤三:点击运行,等程序运行完得到结果; 4、仿真咨询 如需其他服务,可私信博主或扫描博客文章底部QQ名片; 4.1 博客或资源的完整代码提供 4.2 期刊或参考文献复现 4.3 Matlab程序定制 4.4 科研合作
2025-04-16 15:51:38 12KB matlab
1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
2024-09-12 09:28:32 1.4MB 图像融合
1
针对光线在大角度偏转时菲涅耳损耗大、光强均匀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最优双偏转能量映射和贝塞尔曲线多参数优化的双自由曲面透镜设计算法,并利用该算法设计了基于板上芯片型(COB)发光二极管(LED)的双自由曲面透镜,该透镜可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发射端。以大面积发光面的COB LED作为光源,通过控制自由曲面透镜内外两个表面上的入射光线偏转角的比例关系(即偏转系数),可降低菲涅耳损耗。构建了出光角分别为180°和260°的大角度均匀光强分布的双自由曲面透镜,其光强均匀度分别为0.92和0.90,其光能利用率分别为89.4%和85.9%。将单自由曲面透镜和双自由曲面透镜的光学性能作对比,结果表明,单自由曲面透镜可实现出光角范围为120°~180°、光强均匀度超过0.85以及光能利用率超过85%的光分布,双自由曲面透镜在达到同样的光强均匀度和光能利用率时,可实现出光角范围为100°~260°之间的均匀光强分布。因此,利用双自由曲面透镜能够实现更大范围出光角的均匀光强分布,从而满足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发射端的光分布要求。
2024-08-21 20:17:24 9.86MB 光学设计 可见光通
1
手性磷酸/可见光催化手性2-取代四氢喹啉的合成,熊文慧,杨文,开发了一种将手性磷酸催化与可见光诱导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实现了手性四氢喹啉化合物高对映选择性合成。通过可见光诱导的环化/手�
2024-03-24 04:18:48 438KB 首发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