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涵盖从PLECS仿真到硬件落地的全过程。首先探讨了不同调制策略(单移相调制SPS和扩展移相调制EPS)及其在储能系统快速充放电场景中的应用,展示了具体的代码配置方法。接着比较了自抗扰控制(ADRC)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的优劣,并提供了MATLAB和PLECS中的实现代码。随后讨论了环路分析的重要性,强调了Bode图在零极点补偿中的作用。最后分享了硬件实现的关键注意事项,包括高频变压器设计、氮化镓器件驱动、电流采样方法以及PCB布局技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储能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对DAB变换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双向能量转换的储能系统,如电动汽车V2G应用、光伏储能等。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DAB变换器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同时提醒读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2025-10-28 22:46:26 589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 R2015b平台的三种PWM调制方法(双极性PWM、单极性PWM、正弦PWM)下的逆变电路仿真模型。文章首先概述了PWM调制逆变电路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随后分别介绍了这三种PWM调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仿真模型的搭建过程,包括电路参数设置、信号源设置和波形生成等模块的具体操作步骤。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展示了不同PWM调制方式对逆变电路性能和稳定性的显著影响,如双极性PWM和正弦PWM能产生更平滑的电流波形,而单极性PWM在某些情况下更具节能效果。最终,文章总结了不同PWM调制方式的选择依据和仿真条件的准确性对于实际工程应用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WM调制技术和逆变电路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PWM调制逆变电路工作原理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旨在帮助他们掌握不同PWM调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从而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仿真模型搭建步骤,还通过具体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各种PWM调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2025-10-26 21:28:13 1.9MB
1
内容概要:本文围绕2018年Science论文中的中红外全介质硅纳米柱超表面模型展开,重点复现并仿真了双椭圆纳米柱结构通过打破对称角实现BIC(连续域束缚态)共振效应的物理过程。采用FDTD(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单元结构、共振场分布、透射峰及Q值进行仿真分析,提供了参数扫描脚本与Q值计算工具,支持共振峰随尺寸因子S和对称角theta的调控,具备良好的可拓展性。 适合人群:光学工程、光子学、纳米材料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具备一定电磁仿真基础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BIC超表面的设计原理与FDTD仿真方法;②实现共振峰调谐与高Q值优化;③拓展至中红外分子编码、传感、滤波等光谱调控应用。 阅读建议:结合提供的FDTD模型、脚本与Word教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结构参数对共振特性的影响,建议在仿真过程中逐步调整S和theta以观察光谱响应变化。
2025-10-23 15:21:40 3.46MB
1
FPGA远程升级技术:串口更新X1 QSPI Flash的实践与解析,**基于串口与双冗余设计的FPGA远程更新技术方案——理论与实践详解**,FPGA升级,FPGA远程更新。 使用串口更新x1 QSPI Flash上的用例使用的是串口,理解原理后可更为其它接口。 带校验,防止变砖和双冗余设计,无需任何ip。 Xilinx FPGA 7系列上纯逻辑FPGA实现远程更新,使用串口进行,提供上位机,Verilog源码,带flash仿真模型,testbench。 上位机源码。 说明文档。 自己已经验证的是artix-7+n25q128 注释齐全,文档细节,仿真到位。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程都值得参考。 , ,FPGA升级; FPGA远程更新; 串口更新; QSPI Flash; 校验机制; 双冗余设计; Xilinx FPGA 7系列; 纯逻辑FPGA实现; 上位机源码; Verilog源码; flash仿真模型; testbench; 说明文档; artix-7; n25q128。,FPGA远程升级:串口与双冗余设计的创新实践
2025-10-23 10:05:32 3.12MB istio
1
【作品名称】:UnityKinectTwoRunnerGame 3D跑酷游戏 【适用人群】:适用于希望学习不同技术领域的小白或进阶学习者。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工程实训或初期项目立项。 【项目介绍】:基于Unity和kinect的3D双人体感跑酷游戏。 Assets文件夹中是特别版; 每个文件夹中都包含图片、音频、模型、脚本等资源文件。 游戏玩法: 体感跑酷游戏,主要是玩家通过手臂左划右划,或鼠标上下左右滑动来操控主角躲避障碍物。 在数字娱乐领域,尤其是游戏开发领域,Unity引擎和Kinect传感器的结合开辟了一个新的互动体验方向。Unity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跨平台游戏引擎,而Kinect是一种人体动作捕捉传感器,它可以被用于开发体感游戏,让玩家通过身体运动来控制游戏。双人跑酷体感游戏是一种社交互动类游戏,它让两位玩家通过身体动作合作或竞争,完成一系列障碍物的跳跃与躲避。 本项目《UnityKinectTwoRunnerGame》的开发,采用了Unity引擎与Kinect传感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了3D双人体感跑酷游戏。该作品主要面向那些希望通过学习新技术来提升自身技能的学习者,无论他们是初学者还是已经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基础。这项作品不仅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或是工程实训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初学者接触游戏开发的起点。 游戏的核心玩法基于体感操作,玩家通过身体的自然动作,如手臂的左右移动,或是使用鼠标进行上下左右的滑动,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躲避障碍物。这种游戏模式不仅提供了传统游戏无法比拟的运动体验,还有助于提升玩家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在《UnityKinectTwoRunnerGame》的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创建了一个资源丰富的Assets文件夹。这个文件夹中包含了游戏开发所需的所有资源,如图片、音频、3D模型和脚本文件。这不仅展示了Unity项目结构的完整性,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源库,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参考和使用。 双人跑酷游戏的特点在于其社交属性,它不仅能够让玩家体验到个人的挑战与乐趣,还能够让玩家在合作或竞争中增强互动。在合作模式中,两位玩家需要协调动作来共同完成游戏任务,而在竞争模式中,玩家则要各自发挥能力,争取更好的成绩。这种模式尤其适合朋友聚会或者家庭游戏时间,能够极大地增强玩家之间的互动和娱乐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游戏体验,开发者需要进行深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首先是Unity引擎的使用,开发者需要掌握Unity的界面布局、场景搭建、物理引擎以及脚本编写等知识。其次是Kinect传感器的集成,开发者要学习如何通过Kinect SDK获取玩家的身体动作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游戏中的控制信号。此外,为了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开发者还需要设计不同的关卡和障碍物,以及相应的得分机制和游戏逻辑。 《UnityKinectTwoRunnerGame》项目是一个集技术学习、游戏设计与社交互动于一体的综合实践项目。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实践先进技术的平台,也为玩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体感游戏体验。通过这样的项目实践,学习者能够掌握Unity与Kinect结合开发的技能,同时也能够了解游戏设计的诸多要点,从而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10-22 09:52:47 252.07MB unity kinect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Simulink进行锂电池充放电控制仿真的全过程。主要内容涵盖充电和放电时采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以及具体的PI控制器参数设置、模式切换逻辑、DC-DC变换器控制、电池等效电路建模等方面的技术细节。文中还分享了许多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电流环和电压环的配合、代数环问题、积分项限制、采样频率优化等。最终实现了充电效率约92%,放电电压纹波控制在±1%内的良好效果。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基础的研发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从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工作的工程师,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双闭环控制的设计与调试方法,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调试技巧和经验总结,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价值。同时强调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参数调整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2025-10-22 09:06:28 1.08MB Simulink 控制系统仿真
1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稳态折纸立方体从初始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文章首先阐述了建模方法,包括模型建立、材料属性定义和初始条件设置。接着,通过施加沿高度方向的压缩力,逐步模拟了立方体的折叠过程,并分析了应力分布情况。最后,对折叠完成后的稳定性及回弹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验证了双稳态折纸结构的力学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结构力学、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折纸结构力学特性的科研项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学术界更好地理解双稳态折纸结构的行为特征,也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10-19 04:30:39 322KB
1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稳态折纸立方体从初始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模拟过程。文章首先建立了三维模型并设定了材料属性和初始条件,然后逐步施加压缩力,观察应力分布和形态变化,直至折叠完成。最后,通过稳定性分析和回弹行为测试,验证了双稳态折纸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为未来的复杂折纸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适合人群:从事结构力学、材料科学、有限元分析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折纸结构力学特性和双稳态特性的科研项目,旨在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进一步探索多层次、多材料折纸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双稳态特性。
2025-10-19 04:29:53 324KB
1
MMC整流器平均值模型simulink仿真,19电平,采用交流电流内环,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PI解耦环流抑制器,调制方式为最近电平逼近调制,完美运行。 波形一二为直流侧电压电流,波形三四分别为主控制器及环流抑制器输出调制信号。 本文所涉及的MMC(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整流器平均值模型Simulink仿真研究,是电力电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MMC整流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其模块化、灵活性、高效率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构建19电平的MMC整流器平均值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探讨了交流电流内环与直流电压外环的控制策略,以及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和PI解耦环流抑制器的应用。 交流电流内环控制是保证整流器输出电流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快速响应外部负载变化,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而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则关注的是维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这对于连接电网和直流负载之间起到关键的稳压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多环反馈控制体系,为保证整流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DSOGI-PLL)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在复杂电网环境下,对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的准确跟踪问题。DSOGI-PLL具有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的特点,使得整流器能够在电网电压出现畸变或不平衡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好的相位跟踪性能。 再者,PI解耦环流抑制器的引入,有效地抑制了模块间产生的环流。环流的出现会对MMC整流器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PI解耦控制策略能够减少环流的波动,提高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文中提到的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NLM),是一种高效的调制技术,它能够将参考信号与最近的电平进行匹配,以减少开关次数和开关损耗,提高整流器的效率。 仿真结果显示,通过上述控制策略和调制方法,所构建的19电平MMC整流器模型能够在Simulink环境下实现稳定和精确的运行。波形一二显示了直流侧电压和电流的输出情况,而波形三四则分别代表了主控制器和环流抑制器输出的调制信号。这表明模型在控制策略的辅助下,能够对电流动态进行有效的调整,并实时反馈至调制系统,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本文所列的文件名列表暗示了该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维度,如“整流器平均值模型仿真利用交流电流内环和.doc”等,显示了该研究不仅包含了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的设计,还可能涵盖了相关的技术文档和实验结果。这些文件为深入理解MMC整流器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MMC整流器在未来的电网中将会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先进的控制策略和仿真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MMC整流器的性能,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5-10-16 21:26:54 959KB
1
新型扩展移相EPS调制技术及其在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新型扩展移相EPS调制技术的特点,强调其高效、灵活以及对电源性能和效率的提升。接着阐述了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指出其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低噪声的优势。然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展示了该技术的实际效果。最后讨论了该技术在新能源和通信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如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新型调制技术和双有源桥变换器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新型扩展移相EPS调制技术及其在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中应用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目标是通过理论介绍和仿真实验,帮助读者掌握这一先进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具体的仿真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
2025-10-15 09:39:07 763KB 电力电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