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构建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完整模型,涵盖风轮机、传动系统、双馈发电机和电网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设定不同风速条件,研究风速变化对发电机转矩、电流、电压等电气参数波形的具体影响。此外,还探讨了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性能及相应的控制策略调整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风电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双馈风力发电机建模和控制策略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双馈风力发电机内部工作原理及其对外部环境响应特性的专业人士。目标在于掌握DFIG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行为特征,优化其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MATLAB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所讨论的内容。同时强调了一些容易忽视的技术细节,如参数选择、模型优化技巧等,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5-06-26 22:27:17 1.1MB
1
说实话本模型的精细度还没有特别高,但是本科毕设肯定够用。 我已将建模结果和一些笔记发在CSDN上 模型基于B站UP主quantumclch老师的模型进行搭建,希望各位朋友,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在论文致谢里可以提一提这位老师,感谢他的无私分享,还有记得投币,致谢里不用带上我这位广西大学的研究生(doge)。文档中是我在搭建过程中所整理的学习笔记,包含一些基础概念,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同学。。在未来,虚拟惯量和最大功率跟踪应该是可以根据此模型继续增添的,老师给的PI控制参数也可以继续做调整,收敛速度没有很快,稳态还有震荡。最后,与各位共勉
2025-06-23 00:40:41 3.34MB simulink 双馈风机 DFIG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构建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电网模型,并研究其在外来干扰如风速突变和电网电压跌落等情况下的动态响应。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组成及其重要参数设置,然后逐步讲解了如何创建风速扰动、电网模型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转子侧变流器的PWM控制逻辑、锁相环设计等。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用于生成不同类型的风速信号,并对电磁转矩、直流母线电压等关键变量进行了详细的波形分析。此外,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调整PI参数、优化PWM调制策略等。 适合人群:从事风电仿真研究的技术人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相关专业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内部机制及其对外界干扰反应的研究者;旨在帮助读者掌握DFIG建模技巧,提高对实际工程项目中遇到问题的理解能力。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理论指导,还包括大量实用的操作提示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025-05-23 18:22:31 366KB
1
风力发电机双馈设计模型控制策略仿真,风力发电机双馈设计模型控制策略仿真,9MW双馈风力发电机simulink设计模型(DFIG)控制策略,包括风机模型,网侧和机侧控制,给定风速变化(可自行变风速),背靠背变流器直流侧电压为1150v,电流电压等波形良好,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关键词:9MW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控制策略;风机模型;网侧控制;机侧控制;风速变化;背靠背变流器;直流侧电压;电流电压波形。,9MW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控制策略模型 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风力发电机的技术进步,尤其是9MW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设计与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成为了工程师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DFIG因其高效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在风力发电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9MW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仿真。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子侧和定子侧的变流器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这使得DFIG能够对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持,并具备良好的电网适应能力。在设计9MW DFIG模型时,首先需要构建起风机模型,这包括风轮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转子和叶片的物理模型等。风轮捕获风能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风力发电机的功率输出。 控制策略的设计是9MW双馈风力发电机设计中的关键部分。控制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的稳定运行和输出电能的质量。在仿真模型中,通常包括网侧和机侧的控制策略。网侧控制主要负责调节与电网连接的部分,确保发电机与电网的稳定并网;而机侧控制则关注于转子侧变频器的控制,目的是优化风能捕获效率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为了模拟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的运行情况,仿真模型中还会设定一个风速变化的参数,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变化规律。这样,研究者可以在各种风速条件下测试发电机的性能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背靠背变流器是9MW DFIG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它包括两个逆变器和一个直流环节。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变流器的运行至关重要。在设计模型中,直流侧电压通常设定为1150伏,这对于保持电流电压波形的良好性是必要的。电流电压波形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9MW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模型和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在不实际部署风力发电机的情况下,对设计模型和控制策略进行测试和验证,这对于优化设计、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现代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越来越复杂,仿真技术的应用变得不可或缺。9MW DFIG的仿真模型能够帮助工程师更直观地理解系统行为,并在仿真环境下快速测试不同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这对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9MW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是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的进步,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与控制将更加高效、稳定和智能化。
2025-05-20 11:36:46 1.75MB rpc
1
双馈感应风机与混合储能并网系统MATLAB仿真研究:基于真实风速数据的900V直流仿真模型分析,双馈感应风机与混合储能并网系统MATLAB仿真研究:基于真实风速数据与多模块设计,双馈风力发电机-900V直流混合储能并网系统MATLAB仿真 MATLAB2016b 主体模型: 双馈感应风机模块、采用真实风速数据。 混合储能模块、逆变器模块、转子过电流保护模块、整流器控制模块、逆变器控制模块。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机;900V直流混合储能;并网系统;MATLAB仿真;MATLAB2016b;双馈感应风机模块;真实风速数据;混合储能模块;逆变器模块;转子过电流保护;整流器控制;逆变器控制。,基于MATLAB2016b的双馈风力发电机900V直流混合储能并网系统仿真研究
2025-04-29 17:06:37 1.53MB scss
1
Matlab Simulink下的双馈风机变风速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控制策略:可调参数,组合与阶跃风速模拟,专业跟踪控制文档详解,Matlab Simulink双馈风机变风速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策略详解:自定义参数调整与双闭环控制,组合风速与阶跃风速应用,Matlab simulink双馈风机,变风速最大功率,mppt跟踪控制,不是系统自带,参数可调。 采用双闭环控制,有组合风速,阶跃风速等。 注意,附赠文档说明 ,Matlab; Simulink双馈风机; 变风速最大功率; MPPT跟踪控制; 参数可调; 双闭环控制; 组合风速; 阶跃风速。,Matlab Simulink中的双馈风机控制:变风速最大功率MPPT跟踪及双闭环控制参数优化策略
2025-04-17 11:36:20 10.13MB sass
1
针对无刷双馈电机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算法进行研究,相对于传统的两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增加了电 压矢量的可选择性,并有效地减小了转矩脉动,获得了更好的磁链轨迹.同时在 PSIM 软件中建立了三电平直接转矩仿真算法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无刷双馈电机的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2025-04-11 10:40:20 311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Simulink平台对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进行故障仿真的研究。首先构建了仿真环境和模型,涵盖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中压电力系统以及电网接口等部分。接着分别对四种常见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接地故障、单相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每种故障的仿真结果展示了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具体变化,如接地故障导致电压异常和电流冲击,单相短路引起电压骤降和电流激增,两相短路造成电压和电流不平衡,三相短路则使系统几乎崩溃。通过对这些故障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实际应用中的类似问题。 适合人群:从事风力发电系统设计、维护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故障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技术人员掌握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故障特性;②为实际工程中的故障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③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仿真步骤,便于读者复现实验结果。同时强调了仿真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求解器、设置合理的故障参数等。
2025-03-31 22:09:00 109KB
1
IEEE39节点系统,10机39节点,新英格兰39节点,并网双馈风机DFIG可进行潮流计算,风电并网短路故障分析等,机电暂态分析,发电机功角稳定分析
2024-09-12 13:08:03 435KB
1
针对传统的双dq、PI调节器控制策略在不对称跌落下所带来的延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R调节器的控制策略:采用功率闭环得到转子侧变换器所需的正序电流给定量,通过抑制电磁转矩二倍频来计算负序电流给定量。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R调节器的控制策略很好地解决了延时问题,且与双dq、PI调节器控制策略相比,控制性能更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