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平面反射阵天线设计中双频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Ku/Ka平面反射阵列天线单元,并针对双频单元之间相互耦合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耦合抑制结构,获得了良好的耦合抑制效果,最后将双频单元应用于双平面反射阵列天线设计中,并对其展开了实验研究。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 针对双频单元共面的要求,在综合考虑单元的移相性能之后分别提出一种采用双层结构设计的工作在Ku和Ka两个频段的单元。 2. 为了抑制两个频段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的影响实现双频的功能,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添加固定环抑制单元耦合的设计思路,并且对该思路进行了验证。 3. 对平面反射阵天线涉及到的原理、移相单元类型及常用分析方法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平面反射阵天线工作原理、几何光学法和单元移相特性分析方法),为双频单元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4. 对设计的Ku/Ka双平面反射阵天线进行了实物加工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测试工作,验证了平面反射阵天线与卡塞格伦天线结合的思路的可行性。
2023-03-13 14:09:12 1.84MB 天线 双频段 反射阵列
1
LTE双频段磁吸桌面天线zip,粗犷型、双频段LTE天线MHSO35460适配Microhard 3G/4G/LTE蜂窝系列产品。该天线底部有磁吸,适用桌面、机柜或者外部安装、配合快速、移动和临时装置。
2023-02-17 14:44:20 384KB 产品样本
1
为了设计出可以覆盖无线局域网WLAN的2.4 GHz,5.2 GHz,5.8 GHz三个频带的天线,采用一种结构简单的宽带双频共面波导馈电的单极子天线。该天线由一个平面倒L形和一个倒U形贴片连接构成,实际加工制作了一个天线并且实测了S11参数,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两个独立的谐振模式,并且在应用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
1
一款应用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小型双频段圆极化天线阵列设计,张子健,文舸一,本文研究一款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小型化、双频段2×2天线阵列,工作于北斗系统的B3和B1频段,中心频点分别为1268.52MHz 和 1561.098MHz��
2021-12-30 16:47:35 904KB 小型化天线阵列
1
本文应用Ansoft公司的HFSS软件仿真设计一种双频段GPS微带天线。此天线由不同介电常数的微波陶瓷基片组成,双层正方形切角的微带贴片通过单个探针馈电。文中给出了天线的详细设计及实验结果,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很好的吻合,结果说明HFSS软件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2021-11-18 15:30:49 306KB HFSS 双频段 GPS 微带天线
1
1)了解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稳定器是为抑制低频振荡而研究的一种附加励磁控制技术,它在励磁电压调节器中,引入领先于轴速度的附加信号,产生一个正阻尼转矩,去克服原励磁电压调节器中产生的负阻尼转矩作用。用于提高电力系统阻尼、解决低频振荡问题,是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2)基于MATLAB平台的PSS仿真模型 本设计对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建立了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针对这个模拟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试验。
2021-10-21 10:15:19 26.43MB 电力稳定器 MATLAB/Simul
1
行业分类-设备装置-机载双频段天线的稳定平台系统.zip
行业资料-交通装置-kaku双频段通信车载站.exe
2021-08-10 22:02:47 420KB 行业资料-交通装置-kaku双频
设计了一款低输入功率下的双频段能量采集电路,采用T型匹配网络完成整流电路的输入匹配,并通过并联短截线拓宽了匹配带宽。测量结果表明,能量采集电路在1.84 GHz和2.45 GHz处阻抗匹配良好。其次,在0 dBm的单频输入功率下,该电路在1.84 GHz和2.45 GHz处分别取得5.12%和9.97%的RF-DC效率,负载5.1 kΩ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0.51 V和0.71 V;在0 dBm的双频输入功率下,能量采集电路的效率达到了14.9%,输出电压为0.87 V。将这些采集到的能量储存起来,足以驱动一些低功耗器件。
2021-03-28 11:36:26 440KB 整流电路
1
随着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双频段无线通信系统对双频段滤波器的要求愈来愈高。实现滤波器的带宽和中心频率可控且保持良好的阻带特性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枝节加载双模开环谐振器设计的微带双模双频段滤波器。该双模双频段滤波器是通过两个工作在不同频段的单频段双模滤波器并联而成的,因此滤波器两个频段的带宽和中心频率是独立可控的。在滤波器的设计中,采用延长耦合馈线的方法实现了过耦合,进而达到了抑制寄生通带的效果。最后,设计了一个工作在2.4/3.5 GHz的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双频段带通滤波器,并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测量。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的良好吻合验证了设计理论的合理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