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比较全面的经典源代码示例包含220个例子,包含: 002.运行多个源文件 011.模拟ATM(自动柜员机)界面 023.指向数组的指针 034.用“结构”统计学生成绩 044.冒泡排序 052.背包问题 054.链表操作(1) 064.哈夫曼编码 067.求解最优交通路径 074.K阶斐波那契序列 086.爱因斯坦的数学题 095.奇数平方的有趣性质 103.兔子产子(菲波那契数列) 108.递归整数四则运算 113.实矩阵乘法运算 115.n阶方阵求逆 122.绘制圆弧 128.金刚石图案 136.绘制正多边形 138.正方形螺旋拼块图案 144.绘制布朗运动曲线 147.VGA256色模式编程 152.利用图形页实现动画 155.读取DOS系统中的国家信息 165.获取BIOS设备列表 167.备份恢复硬盘分区表 168.设计口令程序 170.水果拼盘 173.求解符号方程 181.求解三角方程 184.奇数方差 185.统计选票 190.统计最高成绩 195.括号匹配 207.商人过河游戏 216.五子棋游戏 219.图书管理系统 220.进销存管理系统 等示例具体看源码
2025-09-13 20:15:18 3.42MB
1
《百度地图WebGL离线版V1.0:探索3D地球模式的奥秘》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地图服务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随着WebGL技术的发展,地图服务逐渐迈向了3D立体视界,为用户带来了更为直观、真实的体验。本文将深入探讨“百度地图WebGL离线版V1.0”这一示例,带你走进3D地球模式的世界。 让我们了解什么是WebGL。WebGL是一种基于OpenGL标准的JavaScript API,它允许开发者在任何支持WebGL的浏览器上创建交互式的3D图形,无需插件。这使得网页应用可以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包括地图服务中的3D渲染。 百度地图WebGL离线版V1.0是一个专为开发者设计的示例,旨在展示如何利用WebGL技术构建一个3D地图应用。通过这个离线版本,开发者可以在本地环境中进行测试和开发,避免了网络环境对实验的影响。只需将压缩包中的内容部署到服务器环境,然后访问webapps\map\index.html,就能立即看到生动的3D地球模式。 在这个示例中,你会看到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3D地图渲染**:百度地图WebGL版实现了地球的3D模型,用户可以通过旋转、缩放和平移操作,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表面。这种3D渲染技术不仅提高了视觉效果,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地理信息展示方式。 2. **瓦片地图**:为了实现大规模的3D地图显示,百度地图采用了瓦片地图技术。将地球表面分割成多个小块(即瓦片),每个瓦片都是一张预处理的图像,根据用户的视角动态加载。这种分块加载策略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量,提高了页面加载速度。 3. **交互性**:WebGL离线版的百度地图保持了与在线版本相同的交互性。用户可以点击地图上的特定位置获取详细信息,或者搜索地址,进行路线规划等操作。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JavaScript和WebGL的结合,以及百度地图API的使用。 4. **离线环境支持**:对于开发者而言,离线环境下的测试和调试至关重要。百度地图WebGL离线版V1.0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让开发者可以在本地环境中进行地图应用的开发和优化,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 5. **服务器环境部署**:虽然名为“离线版”,但实际运行仍需要服务器环境。这是因为地图瓦片数据需要从服务器端加载,以便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更新。开发者需要具备基本的服务器配置和部署知识。 百度地图WebGL离线版V1.0是学习和实践3D地图开发的理想平台。它结合了WebGL的强大功能和百度地图的丰富资源,为开发者提供了探索3D地图技术的起点。无论你是地图应用爱好者还是专业开发者,都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你的技能水平。
2025-09-13 12:17:18 3.97MB 百度地图离线
1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个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集,具体涉及江西省的降水信息和地理矢量数据。这一数据集对于地理学、气象学、城乡规划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解析: 数据集标题中提到的“色斑图示例数据”指的是通过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数值范围的地图,这种地图通常用于直观展示如降水量这样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布特征。色斑图中不同的颜色或色带代表不同的降水量级,从而使得观察者能够迅速理解地理区域内的降水情况。 数据集包含了“江西省矢量”,这指的是以矢量图形形式表示的江西省的地理信息。矢量图形不同于光栅图像,它是用点、线、面和多边形等元素定义的图形,能够精确表示地理实体的边界和属性信息,便于在GIS软件中进行分析和编辑。江西省矢量数据能够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地理参考框架,便于将降水数据与地理位置准确对应。 数据集中还包含了“江西省各县年平均降水量(mm)”,这表明数据集详细记录了江西省每个县一年中的平均降水量。这些数据为研究者提供了具体的气候研究基础数据,可用于气候分析、农业规划、水资源管理等众多领域。年平均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是衡量一个地区水分循环和水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 数据集的“点为县的物理中心点”意味着每个县的降水量数据是根据该县域中心点的降水量来代表的。这种简化的方法可以快速绘制出整个江西省的降水量分布图,但可能掩盖了县域内部的降水差异。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简化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精度要求来决定其适用性。 数据集的标签“geojson 降水量 cesium”提示了该数据集的文件格式和应用场景。GeoJSON是一种基于JSON的地理数据格式,用于存储地理空间数据,支持多种地理对象如点、线、面等。而“cesium”可能指的是CesiumJS,这是一个开源的JavaScript库,用于在Web浏览器中创建三维地球仪和二维地图,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可视化。这表明数据集不仅适用于GIS软件分析,也适用于网络端的交互式地图展示。 此数据集是一个宝贵的地理空间资源,它将有助于研究人员进行气候模式分析、气候变化研究、农业产量预测以及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数据的可用性和应用广泛性也使得这一数据集成为地理学和相关学科领域的重要工具。
2025-09-12 17:38:46 229KB geojson cesium
1
FIR滤波器(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滤波器,其在信号处理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数字图像处理、通信系统、音频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FIR滤波器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稳定性与线性相位特性,这对于确保信号处理的准确性和降低失真至关重要。 本套资料包含了多种FIR滤波器的实现,其中包括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低通滤波器允许频率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而衰减高于该频率的信号,这在去除高频噪声和信号平滑中尤为有用。高通滤波器则与之相反,它允许高频信号通过,而对低频信号进行衰减,这在提取图像细节或是强调高频声音时非常有效。带通滤波器则是高通和低通滤波器的结合,它允许某个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这在特定频率信号的选择性提取中应用广泛。 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FIR滤波器,可以利用Vivado这样的硬件描述语言开发平台来完成。Vivado是Xilinx推出的一款用于其7系列及之后FPGA系列的集成开发环境,它提供了包括设计输入、综合、实现、生成比特流等完整的FPGA设计流程。通过Vivado,开发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在FPGA上实现复杂的逻辑和算法,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本套资料可能包括了Vivado的操作指南、FIR滤波器的设计流程、源代码以及可能的仿真结果等。这些内容不仅对初学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来说,也是深入理解FIR滤波器在硬件层面实现细节的宝贵资源。通过本套资料,用户可以学习如何在Vivado环境下编写硬件描述语言代码,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进行时序分析以及在硬件上验证其功能。 此外,本套资料还可能涉及到FIR滤波器系数的计算方法,比如窗函数法、最小二乘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用户设计出满足特定性能指标的滤波器。学习如何在Vivado这样的软件中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对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这类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在学习FIR滤波器的过程中,用户应该重点关注其原理、设计方法、系数计算、硬件实现以及性能评估等方面。这不仅能加深用户对于数字信号处理基本概念的理解,还能提高用户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结合Vivado这一强大的工具,用户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的FIR滤波器,为后续的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视频资料的提供也意味着本套资料可能包含实操演示,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设计流程和实际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有帮助。视频中可能展示了如何在Vivado环境中搭建项目、编写代码、进行仿真验证以及最终在FPGA硬件上运行FIR滤波器的过程。通过直观的视频教学,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更快地掌握FIR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本套资料为FIR滤波器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资源库,它不仅包含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还有具体的实现案例、代码示例和操作演示,是深入研究FIR滤波器设计与实现的宝贵资料。无论对于学生、教师还是工程师,这些资料都将是提升数字信号处理能力的有力支持。
2025-09-12 09:35:25 226.3MB vivado
1
光伏储能单相离网并网切换仿真模型的构建与实现:Boost电路MPPT控制、并网逆变及离网逆变的双控制策略、双向DCDC储能技术笔记,光伏储能单相离网并网切仿真模型 笔记+建模过程参考 包含Boost、Buck-boost双向DCDC、并网逆变器控制、离网逆变器控制4大控制部分 boost电路应用mppt, 采用扰动观察法实现光能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流环+电压前馈的并网逆变控制策略 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离网逆变控制策略 双向dcdc储能系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THD<5% 满足并网运行条件 2018b版本 ,核心关键词:光伏储能; 离网并网切换; 仿真模型; Boost控制; Buck-boost; 双向DCDC;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扰动观察法; 电流环; 电压前馈; 电压外环; 电流内环; THD<5%; 2018b版本。,"光伏储能系统双向DCDC控制与离网并网切换仿真模型研究"
2025-09-11 23:21:41 551KB istio
1
"光伏储能与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详解:Boost、Buck-boost双向DCDC控制、PQ与VF控制及孤岛检测自动切换技术",光伏储能+三相并离网逆变切运行模型【含笔记】 包含Boost、Buck-boost双向DCDC、并网逆变器控制、离网逆变器控制4大控制部分 光伏+boost电路应用mppt 采用电导增量法实现光能最大功率点跟踪 并网逆变采用PQ控制 离网逆变采用VF控制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孤岛检测,然后在并、离网之间进行自动切 波形漂亮 转过程看图说话 ,光伏储能; 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 Boost; Buck-boost双向DCDC; MPPT; 电导增量法; PQ控制; VF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 孤岛检测。,光伏储能系统:四控部分与双向DCDC的并离网运行模型【含操作图解】
2025-09-11 22:53:38 667KB 数据仓库
1
光伏储能与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Boost、Buck-boost双向DCDC控制、PQ与VF控制策略及孤岛检测自动切换技术笔记,光伏储能+三相并离网逆变切运行模型【含笔记】 包含Boost、Buck-boost双向DCDC、并网逆变器控制、离网逆变器控制4大控制部分 光伏+boost电路应用mppt 采用电导增量法实现光能最大功率点跟踪 并网逆变采用PQ控制 离网逆变采用VF控制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孤岛检测,然后在并、离网之间进行自动切 波形漂亮 转过程看图说话 ,光伏储能; 三相并离网逆变切换运行模型; Boost; Buck-boost双向DCDC; MPPT; 电导增量法; PQ控制; VF控制; 双向dcdc储能系统; 孤岛检测。,"光伏储能系统:四控部分协同运行模型及MPPT最大功率追踪"
2025-09-11 22:52:08 650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在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涵盖了模型转换、控制策略及具体实施步骤。文中详细描述了压缩机转速控制(PID和模糊控制)以及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PID控制),并通过PPT形式讲解了联合仿真的具体步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精准地模拟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提升系统效率并优化控制策略。 适合人群:从事热泵空调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热泵空调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的项目,旨在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掌握先进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手段。 其他说明:文中使用的软件版本为AMESim2020.1和MATLAB R2016b,提供了详细的PPT讲解,便于理解和实操。
2025-09-10 11:17:16 544KB
1
基于改进A*算法与DWA融合策略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研究:全局规划与局部避障的综合性能分析,基于改进A*算法融合DWA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MATLAB仿真程序(含注释) 包含传统A*算法与改进A*算法性能对比?改进A*算法融合DWA算法规避未知障碍物仿真。 改进A*算法做全局路径规划,融合动态窗口算法DWA做局部路径规划既可规避动态障碍物,又可与障碍物保持一定距离。 任意设置起点与终点,未知动态障碍物与未知静态障碍物。 地图可更改,可自行设置多种尺寸地图进行对比,包含单个算法的仿真结果及角速度线速度姿态位角的变化曲线,仿真图片丰富 ,改进A*算法; DWA算法; 路径规划; 未知障碍物; MATLAB仿真程序; 性能对比; 地图设置; 角速度线速度姿态位角变化曲线,基于MATLAB仿真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程序:改进A*算法与DWA融合优化对比
2025-09-09 09:28:38 2.9MB paa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