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运动学分析+ADAMS仿真分析 铰链四杆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机构,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械手臂、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学特性,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ADAMS仿真分析。 一、机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方程的求解 为了求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方程,我们可以使用复数法、解析法、运动影响系数法等方法。在本文中,我们使用复数法来求解机构位置。 首先,我们建立了坐标系,如图2所示。然后,我们使用复数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机构的位置,得到: 图解法坐标图写成复数的指数形式: (1) 其中,R为杆件的长度,θ为杆件的夹角。 接下来,我们使用实部虚部分解来求解机构的位置: (2) 通过平方相加,我们可以消去虚部,得到: (3) 其中,α为实部,β为虚部。 为了便于求解,我们使用半角公式(令)将上述方程变成二次多项式的形式: (6) 式中,最后可求得: (7) 二、ADAMS软件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我们使用ADAMS软件对铰链四杆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我们首先建立了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然后,我们对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各输出构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曲线。 图 3 ADAMS仿真模型 通过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比较,我们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三、机构特性分析及应用场合简介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即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某些杆件的速度和加速度会突然改变。这使得机构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铰链四杆机构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械手臂、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例如,在机器人领域,铰链四杆机构可以用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抓取操作。 四、结论 本文对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ADAMS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比较,我们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我们还分析了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并对其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2024-06-18 13:10:13 957KB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仿真.doc
2024-06-03 14:04:20 387KB
1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时与博主沟通,第一时间进行解答! matlab算法,工具源码,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均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直接运行,可以放心下载使用。有任何使用问题欢迎随
2024-02-01 19:29:26 2.86MB matlab
1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分析及仿真学习资料-18 基于SIMULINK构建OFDM仿真系统的研究.rar 个人收集的一些OFDM仿真学习PDF文档,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1 OFDM通信系统的分析及其Simulink仿真研究.rar 1 OFDM通信系统的分析及其Simulink仿真研究 2 OFDM系统研究及其Simulink仿真.rar 2 OFDM系统研究及其Simulink仿真 3 电力线信道模型下OFDM通信系统的Simulink仿真研究.rar 3 电力线信道模型下OFDM通信系统的Simulink仿真研究 4 基于MATLAB的OFDM通信系统的仿真.rar 4 基于MATLAB的OFDM通信系统的仿真 5 基于OFDM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仿真.rar 5 基于OFDM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仿真 6 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rar 6 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 7 基于OFDM技术的电力线载波家居网络.rar 7 基于OFDM技术的电力线载波家居网络 8 基于OFDM技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rar 8 基于OFDM技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 9 基于Simulink的OFDM_FH通信系统仿真.rar 9 基于Simulink的OFDM_FH通信系统仿真 10 基于Simulink的OFDM通信系统仿真.rar 10 基于Simulink的OFDM通信系统仿真 11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仿真.rar 11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仿真 12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仿真分析.rar 12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仿真分析 13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分析及仿真.rar 13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分析及仿真 14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rar 14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 15 基于Simulink的WiMAX_MIMO_OFDM物理层性能仿真.rar 15 基于Simulink的WiMAX_MIMO_OFDM物理层性能仿真 16 基于Simulink的窄带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rar 16 基于Simulink的窄带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 17 基于Simulink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仿真.rar 17 基于Simulink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仿真 18 基于SIMULINK构建OFDM仿真系统的研究.rar 18 基于SIMULINK构建OFDM仿真系统的研究 19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rar 19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20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电力载波宽带远动通信系统.rar 20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电力载波宽带远动通信系统
2024-01-17 21:46:34 89KB matlab
1
针对并联机构输出自由度固定,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工况的问题。根据变胞理论中改变运动副方位特征实现构态变换的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可变转动副轴线的2-PrRS-PR(P) S并联变胞机构,通过机构的变胞实现机构在不同构态下输出自由度和工作空间的变化。2-PrRS-PR(P) S机构包含3个分支、动平台和静平台,利用移动副作为驱动副,其中分支2和分支3能够通过改变移动副的位移来改变的可转轴线转动副在滑槽中的位置,进而改变其转动轴线的方向,且分支1上连杆的移动副在轴线变化时被动作用,实现机构不同构态的变化。根据机构特点,利用螺旋理论对2-PrRS-PR(P) S机构2个工作构态进行自由度分析和计算,应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输入选取理论确定主动输入副。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2种工作构态模型分别导入到ADAMS软件,对其进行自由度的分析和验证。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机构工作构态1具有x轴和y轴方向转动自由度、z轴方向移动自由度;机构在构态3具有x轴和z轴方向转动自由度、y轴方向移动自由度。机构能够根据需求改变工作构态实现输出变化。
2024-01-09 17:59:46 378KB 行业研究
1
k-means聚类分析MATLAB仿真代码
2023-10-15 14:27:04 3KB matlab kmeans 软件/插件
1
感应电机双馈调速系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它不仅降低了功率 变换器的额定功率,而且能够通过调节转子电压的幅值、相位和频率来实现电机定子 侧功率因数的调节。由于系统控制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得双馈电机在工业传动 领域、风力发电以及抽水蓄能电站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3-05-16 14:20:29 857KB 感应电机 仿真 双馈调速系统
1
MODELSIM电子系统分析及仿真 电子工业出版社 于斌,米秀杰主编 第1章 概述 1 1.1 IC设计与ModelSim 1 1.1.1 IC设计基本流程 1 1.1.2 ModelSim概述 3 1.2 ModelSim应用基本流程 5 1.2.1 创建工程及工程库 5 1.2.2 创建新文件 6 1.2.3 加载设计文件 6 1.2.4 编译源文件 7 1.2.5 运行仿真 8 1.2.6 查看结果 9 1.2.7 工程调试 9 第2章 操作界面 11 2.1 整体界面 11 2.2 菜单栏 12 2.2.1 File菜单 12 2.2.2 Edit菜单 16 2.2.3 View菜单 19 2.2.4 Format菜单 23 2.2.5 Compile菜单 23 2.2.6 Simulate菜单 25 2.2.7 Add菜单 27 2.2.8 Tools菜单 28 2.2.9 Window菜单 33 2.2.10 Help菜单 33 2.3 工具栏 34 2.4 工作区 34 2.5 命令窗口 35 2.6 MDI窗口 36 2.6.1 源文件窗口 37 2.6.2 波形窗口 37 2.6.3 列表窗口 38 2.6.4 数据流窗口 39 2.6.5 属性窗口 39 2.6.6 进程窗口 40 2.6.7 对象窗口 40 2.6.8 存储器窗口 40 2.7 界面的设置 41 2.7.1 定制用户界面 41 2.7.2 设置界面参数 43 第3章 工程和库 45 3.1 ModelSim工程 45 3.1.1 删除原有工程 45 3.1.2 开始一个新工程 46 3.1.3 工程标签 47 3.1.4 工程编译 48 3.1.5 仿真环境配置 51 3.1.6 工程文件组织 53 3.1.7 工程及文件属性设置 54 实例3-1 工程文件管理 59 3.2 ModelSim库 62 3.2.1 概述 62 3.2.2 库的创建及管理 63 3.2.3 资源库管理 65 3.2.4 导入FPGA的库 65 第4章 ModelSim对不同语言的仿真 67 4.1 VHDL仿真 67 4.1.1 VHDL文件编译 67 4.1.2 VHDL设计优化 69 4.1.3 VHDL设计仿真 74 4.1.4 还原点和仿真恢复 79 4.1.5 TEXTIO的使用 80 实例4-1 VHDL设计的仿真全过程 82 4.2 Verilog仿真 87 4.2.1 Verilog文件编译 88 4.2.2 Verilog设计优化 89 4.2.3 Verilog设计仿真 89 4.2.4 还原点和仿真恢复 94 4.2.5 单元库 94 4.2.6 系统任务和系统函数 95 4.2.7 编译指令 97 实例4-2 32位浮点乘法器的Verilog仿真过程 98 4.3 SystemC仿真 104 4.3.1 概述 104 4.3.2 SystemC文件的编译和链接 105 4.3.3 设计仿真和调试 110 4.3.4 常见错误 111 4.4 混合语言仿真 114 4.4.1 编译过程与公共设计库 114 4.4.2 映射数据类型 116 4.4.3 VHDL调用Verilog 120 4.4.4 Verilog调用VHDL 122 4.4.5 SystemC调用Verilog 122 4.4.6 Verilog调用SystemC 123 4.4.7 SystemC调用VHDL 124 4.4.8 VHDL调用SystemC 125 第5章 利用ModelSim进行仿真分析 127 5.1 仿真概述 127 5.2 WLF文件和虚拟对象 128 5.2.1 保存仿真状态 129 5.2.2 Dataset结构 131 5.2.3 Dataset管理 132 5.2.4 虚拟对象 134 5.3 利用波形编辑器产生激励 137 5.3.1 创建波形 137 5.3.2 编辑波形 141 5.3.3 导出激励文件并使用 144 5.4 采用描述语言生成激励 146 5.5 ModelSim波形分析 149 5.5.1 波形窗口和列表窗口 149 5.5.2 时间标记 151 5.5.3 窗口的缩放 151 5.5.4 在窗口中搜索 153 5.5.5 窗口的格式编排 154 5.5.6 波形和列表的保存 157 5.5.7 信号总线 158 5.5.8 其他功能 159 5.5.9 波形比较 160 5.6 存储器的查看和操作 165 5.6.1 存储器的查看 166 5.6.2 存储数据的导出 167 5.6.3 存储器初始化 168 5.6.4 存储器调试 168 5.7 数据流窗口的使用 169 5.7.1 概述 169 5.7.2 设计连通性分析 171 5.7.3 信号追踪和查找 172 5.7.4 设置和保存打印 173 5.8 综合实例 174 实例5-1 三分频时钟的分析 175 实例5-2 同步FIFO的仿真分析 181 实例5-3 基2的SRT除法器的仿真分析 186 第6章 ModelSim的协同仿真 194 6.1 ModelSim与Debussy的协同仿真 194 6.1.1 Debussy工具介绍 194 6.1.2 Debussy配置方法 199 实例6-1 与Debussy的协同仿真 202 6.2 ModelSim与Matlab的协同仿真 209 6.2.1 简介 209 实例6-2 与Matlab的协同仿真 211 实例6-3 与Simulink的协同仿真 214 第7章 ModelSim对不同公司器件的后仿真 221 7.1 ModelSim对Altera器件的后仿真 221 7.1.1 QuartusⅡ简介 221 7.1.2 后仿真流程 224 实例7-1 直接采用QuartusⅡ调用ModelSim进行仿真 224 实例7-2 先用QuartusⅡ创建工程,再用ModelSim进行时序仿真 235 7.2 ModelSim对Xilinx器件的后仿真 240 7.2.1 ISE简介 241 7.2.2 后仿真流程 242 实例7-3 用ISE对全加器进行时序仿真 244 第8章 ModelSim的其他功能 252 8.1 C调试 252 8.1.1 概述 252 8.1.2 C步进调试与调试设置 254 8.2 ModelSim的剖析工具 255 8.2.1 运行性能剖析和存储器剖析 255 8.2.2 查看性能剖析结果 256 8.2.3 查看存储器剖析报告 258 8.2.4 保存结果 259 8.3 覆盖率检测 260 8.3.1 启用代码覆盖 260 8.3.2 覆盖率的查看 264 8.3.3 覆盖率检测的设置 267 8.3.4 覆盖信息报告 267 8.4 信号探测 270 8.5 采用JobSpy控制批处理仿真 273 8.5.1 JobSpy功能与流程 273 8.5.2 运行JobSpy 274 第9章 ModelSim的文件和脚本 277 9.1 SDF文件 277 9.1.1 SDF文件的指定和编译 277 9.1.2 VHDL的SDF 279 9.1.3 Verilog的SDF 280 9.1.4 SDF文件信息 282 9.2 VCD文件 284 9.2.1 创建一个VCD文件 284 9.2.2 使用VCD作为激励 286 9.2.3 VCD任务 288 9.2.4 端口驱动数据 289 9.3 Tcl和DO文件 291 9.3.1 Tcl命令 291 9.3.2 Tcl语法 292 9.3.3 ModelSim的Tcl时序命令 293 9.3.4 宏命令 294
2023-05-15 21:25:08 46.69MB modelsim 仿真
1
LTE协议中虽然规定了多种MIMO模式的传输方案,但并没有给出各自的适应环境。为此对各种MIMO模式进行分析仿真验证,得出各自的适应环境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主要分析了LTE协议中的三种MIMO传输模式,分别是发射分集、闭环秩为1的空分复用和闭环秩为2的空分复用,经过仿真验证得出了各自的使用环境。
2023-04-18 15:42:36 446KB MIMO
1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分析及仿真.pdf
2023-03-14 14:49:11 1.63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