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可用焦深日益缩短的趋势,高精度的焦面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双工件台光刻机中采用的焦面控制技术,介绍了基于偏振调制的光栅检焦技术及其测量原理,研究了双工件台光刻机中的调平调焦技术。基于平面拟合、最小二乘法及坐标变换公式推导了曝光狭缝内离焦量计算公式;研究了一种离焦量解耦算法,该算法将曝光狭缝内离焦量解耦为调平调焦机构三个压电陶瓷的独立控制量,并使狭缝曝光场中心在调平调焦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平移。经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可用于调平调焦精度优于10 nm 的高精度调焦调平系统, 能满足线宽小于100 nm 投影步进扫描光刻机的需要。
2025-08-04 15:48:52 1.4MB 光学器件 双工件台 optical
1
针对复杂天空背景条件下低信噪比的红外弱小目标跟踪问题, 设计了一种多目标跟踪系统。首先计算红外图像的光流场, 结合阈值分割和形态学滤波等数学方法检测出目标; 在该结果的基础上, 结合目标运动的连续性, 运用邻域轨迹预测的方法滤除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随后运用卡尔曼滤波轨迹预测的方法解决在跟踪过程中目标丢失的问题, 并解决当多目标轨迹出现交联时如何辨识出各个目标轨迹的问题。该系统充分运用了目标的运动特性避免了噪声的干扰和目标轨迹混淆。使用长波红外热像仪采集的红外序列图像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及相应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实现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跟踪。
2025-07-18 13:39:11 1.14MB 光学器件 红外技术
1
《FDTD Solutions软件教程——微纳光学仿真利器》 FDTD Solutions是一款强大的微纳光学领域仿真软件,基于Lumerical公司开发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简称FDTD)。该软件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超表面等微纳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具有直观易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编辑功能,丰富的材料数据库,以及强大的脚本语言支持,为科研和工程人员提供了灵活多样的仿真工具。 在最新版8.6中,FDTD Solutions引入了一系列新特性,如用户可定义的材料模型,允许用户直接修改更新方程,以适应各种非线性、负折射率等复杂材料的建模。此外,新增了对非对角各向异性介质的支持,可以处理具有9元介电常数张量矩阵的材料,这对于研究光在复杂材料中的传播行为至关重要。 软件的材料数据库不断更新,加入了如顺磁性材料、拉曼-可尔模型和四级、二电子激光模式等新材料模型,能够模拟硅的拉曼效应、孤子传播和激光动力学等现象。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库获取这些新材料模型的示例,进行实际操作学习。 FDTD Solutions的脚本语言功能强大,涵盖了系统控制、变量操作、运算符、函数、循环和条件语句、绘图命令、实体对象的添加和操作、模拟计算运行、量度与规范化、测量和优化数据、近场和远场投影、光栅投影等功能。这使得用户可以编写自定义脚本来实现复杂的仿真需求,极大地扩展了软件的适用范围。 在模拟计算方面,FDTD Solutions提供了模式扩展监视器、可旋转模式光源和场分析工具,便于用户分析计算结果。新版本还改进了材料拟合功能,增强了计算结果的管理和可视化,以及支持在任意角度导入TFSF光源,提升了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7.5及更早版本也引入了诸如参数扫描、优化处理、实体对象库、并行模拟计算等特性,逐步完善了软件的功能,使其在微纳光学仿真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 FDTD Solutions的安装和许可流程简化,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Mac OS X和Windows 7,以及共形网格的使用,都表明了其致力于提供跨平台、高效且用户友好的解决方案的决心。 总之,FDTD Solutions是微纳光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仿真工具,通过其强大的功能和持续的更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精确、全面的模拟环境,推动了微纳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希望深入理解和应用微纳光学的人来说,掌握FDTD Solutions的操作和应用无疑将大大提高其研究和设计能力。
1
ArF光刻机偏振照明系统中需要采用偏振器件(沃拉斯顿棱镜),根据传统技术选用在193 nm波长透明材料设计沃拉斯顿棱镜,其分束角较小,或者分束角大时棱镜较长。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利用折射定律分析推导了由正晶体构成沃拉斯顿棱镜的分束角公式,还分析推导了由两种正晶体构成沃拉斯顿棱镜的分束角公式。经过分析比较,由两种正晶体构成沃拉斯顿棱镜的分束角比由单一正晶体构成沃拉斯顿棱镜有较大的提高。设计了一种用于193 nm波长的分束角达到约10°的偏振分光沃拉斯顿棱镜,另外还设计了一种用于193 nm波长的仅仅输出一束线偏振光的沃拉斯顿棱镜。这两种棱镜采用两种正晶体制作,棱镜长度适中,有利于偏振照明系统装置整体的紧凑化。
2024-01-03 23:01:21 2.75MB 光学器件 石英晶体
1
利用折射定律,介质膜两侧折射率不同时多光束干涉理论和菲涅耳公式,精确推导了双沃拉斯顿棱镜的光强分束比的具体表达式。以公式为基础,通过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作图分析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入射波长和结构角的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棱镜为介质胶合型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和入射波长的变化很小,光强分束比基本为1;棱镜为空气胶合型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结构角和波长的变化很大。两种情况下,光强分束比随各参量的变化基本呈周期性变化。
2024-01-03 22:57:09 3.89MB 光学器件
1
直角全反射式(TIR)棱镜比传统TIR棱镜加工难度低,结构上体积减小50%,重量减小42%,从而降低成本。为了使结构便于加工,应用光学理论对直角TIR棱镜进行优化设计。最后运用光学软件对设计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效率从53%降低到48.3%,均匀性从68%上升到91%,证明了设计的直角TIR棱镜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023-03-23 16:04:55 1.98MB 光学器件 直角全反 数字光处 光程
1
设计了一种可用于阵列波导光栅(AWG)解调集成微系统的绝缘体上硅(SOI)基2×2多模干涉(MMI)耦合器,用光束传播法(BPM)对MMI耦合器进行了模拟。耦合器输入/输出波导采用倒锥形,多模干涉区尺寸为6 μm×57 μm。在TE偏振中心波长为1.55 μm时,器件附加损耗为0.46 dB,不均匀性为0.06 dB。在1.49~1.59 μm波长范围内耦合器的附加损耗小于1.55 dB。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2×2 MMI耦合器体积小、附加损耗低、波长响应范围宽、分光均匀,符合片上集成系统的要求。
2023-03-21 15:54:43 3.73MB 光学器件 多模干涉 耦合器 绝缘体上
1
以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为研究对象,在该光子晶体中引入两行平行的单模线缺陷波导,以一行耦合介质柱为间距,通过调节部分耦合介质柱的折射率,构筑了光子晶体异质结耦合波导光开关结构。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和定向耦合原理计算了在不同入射光频率下,缺陷波导间耦合介质柱的折射率不同时的耦合长度,确定了合适的光子晶体异质结耦合波导光开关的结构参数。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该光开关中耦合介质柱的折射率变化及异质结构介质柱的位置分布对光信号输出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该结构中耦合介质柱的折射率可以改变光的输出路径,可实现光的开关行为。并且异质结构介质柱位置的随机分布对该光开关的影响不大,有助于光子晶体新型滤波器、定向耦合器、波分复用器以及光开关等光子器件的研究。
2023-03-05 12:33:48 4.34MB 光学器件 光子晶体 异质结 耦合波导
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晶格的1550 nm波段的光子晶体结构。为了使带隙最大,选取占空比(半径和光子晶体晶格常数的比值)为0.3,采取点缺陷和线缺陷相结合的直接耦合结构。基于Rsoft软件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方法仿真计算,对缺陷模、透射谱和时域稳态响应图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光开关的插入损耗、消光比和响应时间。结果表明,插入损耗为0.3957 dB,消光比为56.699 dB,响应时间为102.14 ps。该光开关结构的性能较好,可以完全满足现代应用的需求。
2023-03-05 12:29:03 2.68MB 光学器件 缺陷模 透射谱 光子晶体
1
为了解决光学相关器无法与发生旋转的目标进行光学相关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平面反射镜组获取目标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相关识别。在获取目标的光学系统中,加入一个由多个平面反射镜围成的正多棱柱体,它可以使目标产生的一组不同角度的镜像,将其作为目标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相关识别。可以从不同旋转角度的目标产生的镜像组中找到角度相似的镜像,这类目标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相关运算,能够得到相关峰。实验表明,将通过平面反射镜组获得的目标的镜像组作为目标图像,是解决光学相关器针对旋转目标识别问题的有效途径。
2022-09-06 00:22:26 4.39MB 光学器件 光学信息 反射 相关识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