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动态避障与路径规划控制系列视频教程——MATLAB Simulink仿真实验及代码实现,自动驾驶路径规划 采用动态规划实现动态避障功能 MATLAB SIMULINK仿真实验视频效果 代码,相应软件安装好即可直接运行 从汽车运动学到动力学模型搭建,设计控制算法,到决策规划算法,一整套自动驾驶规划控制系列目前已在Matlab2018b、carsim2019.1 和prescan8.5.0联合软件上跑通 提供代码 ,核心关键词:自动驾驶; 路径规划; 动态规划; 避障功能; MATLAB SIMULINK仿真实验; 运动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 控制算法; 决策规划算法; Matlab2018b; carsim2019.1; prescan8.5.0。,"基于动态规划的自动驾驶路径规划与避障系统设计与仿真"
2025-05-04 17:33:30 126KB 柔性数组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Simulink环境下设计和仿真IGBT降压斩波电路的方法。首先阐述了IGBT降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即通过控制IGBT的导通与关断来调节输出电压。接着逐步讲解了如何在Simulink中构建该电路模型,包括选择适当的模块如电源、IGBT、续流二极管、电感、电容和负载电阻,并设置合理的参数。此外,还探讨了PWM信号生成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仿真参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最后,通过对仿真波形的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和电路的有效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研究或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IGBT降压斩波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式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教学培训、科研实验和个人项目开发等场合。目的是帮助读者掌握利用Simulink进行复杂电力电子电路建模和仿真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践经验分享和技巧提示,有助于初学者快速入门并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2025-04-30 12:51:31 650KB
1
假设载波频率为fc (单位:Hz), 码元传输速率为RB(单位:Baud),码元持续时间为Ts(单位:s), (1)产生长度为100的随机二进制码元序列。 (2)若fc = 10RB,画出采样率为100Sample/Ts(即100个样点/码元持续时间)的BPSK调制波形(前10个码元)及其功率谱。 (3)相干解调时假设收发载波频率相同均为fc = 10RB,初相位均为0,画出x(t)的波形,假设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为连续10个1(其余为0),或连续12个1(其余为0),分别画出两种滤波器下的y(t)及判决输出(前10个码元)。 (4)相干解调时假设收发载波频率相同均为fc = 10RB,发端初相为0,接收端初相位为π,画出x(t)的波形,假设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为连续10个1(其余为0),画出此滤波器下的y(t)及判决输出(前10个码元)。 (5) 若发送载波频率不变仍为fc = 10RB,接收载波频率为 10.05RB,初相位均为0,画出x(t)的波形;假设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为连续10个1(其余为0),画出此滤波器下的y(t),及判决输出(前10个码元)。 (6)采用DPSK及延时
2025-04-23 11:07:37 111KB matlab bpsk
1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主要涵盖了两个关键部分:振幅调制系统(AM)和脉冲编码调制(PCM)。实验旨在理解这些调制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系统的搭建、操作和分析,同时研究它们的抗噪性能。 **振幅调制系统(AM)** AM是一种早期的调制技术,其中调制信号的幅度随消息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常规AM的信号表达式为: \[ s(t) = (A_c + A_m m(t)) \cos(2\pi f_c t + \phi) \] 其中,\( A_c \) 是载波幅度,\( A_m \) 是调制指数,\( m(t) \) 是调制信号,\( f_c \) 是载波频率,\( \phi \) 是载波相位。如果 \( A_m < 1 \),则称为常规振幅调制。AM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系统实现,包括加法器、乘法器等组件。过调制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因此通常需要满足 \( A_m < 1 \) 来确保线性对应关系。 解调AM信号有两种方式: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利用与接收信号同频同相的载波进行乘法操作,随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解调;非相干解调则通过包络检波来实现,适用于不过调制的信号,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但抗噪性能不如相干解调。 **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中,首先使用SystemView软件构建AM调制系统。输入信号源为100Hz的正弦波,经过1000Hz载波调制,形成包含直流分量、原始信号频率差和和的频谱。接收端信号叠加了高斯白噪声,导致解调输出信号出现失真,随着噪声增大,失真程度加重,强调了噪声对传输的影响。 **脉冲编码调制(PCM)** PCM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抽样频率必须满足奈奎斯特定理,即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8kHz)。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对于语音信号,常采用非均匀量化以减小小信号量化误差。编码则使用8位二进制表示量化采样值。 解调过程包括译码、低通滤波和放大,逆向恢复模拟信号。实验中,通过SystemView模拟了PCM调制解调流程,观察了不同阶段的波形和频谱,验证了PCM的有效性和噪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AM和PCM的仿真实验,参与者深入理解了这两种基本调制方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AM虽然简单且成本较低,但由于抗噪性能不佳,现在较少用于实际通信。而PCM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模拟到数字转换方式,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系统。此外,实验还强化了SystemView软件的使用技巧,为后续的通信实验奠定了基础。
2024-12-23 21:01:27 5.46MB 通信系统
1
###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知识点总结 ####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MATLAB软件对几种典型的电力电子变换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旨在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整流电路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工作原理及特性。通过仿真结果的观察与分析,进一步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和整流电路的设计方法。 #### 二、实验内容概述 本实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以及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每个部分又细分为不同的负载情况(如电阻性负载、阻感性负载等),并针对每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电路接线图设计、电压电流波形分析等。 #### 三、实验具体知识点详解 ##### 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 **电阻性负载** (R=1Ω, U2=220V, α=30°) - **接线图**: 描述了电阻性负载下电路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源、晶闸管和负载。 - **输出电压与电流**: 分析了在特定触发角α=30°条件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 **晶闸管电压**: 介绍了晶闸管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 通过波形图直观展示了输入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 **阻感负载** (R=1Ω, L=0.05H, U2=220V, α=30°) - **接线图**: 详细说明了阻感负载下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 - **输出电压与电流**: 对比电阻性负载,分析了阻感负载情况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特征。 - **晶闸管电压**: 描述了晶闸管在阻感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变化。 -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 展示了阻感负载条件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 - **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 (R=1Ω, L=0.05H, U2=220V, α=30°) - **接线图**: 包含了续流二极管在内的电路连接图。 - **输出电压与电流**: 在加入续流二极管后,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 **晶闸管电压**: 分析了续流二极管加入后晶闸管两端电压的变化。 ##### 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 **电阻性负载** (R=1Ω, U2=220V, α=60°) - **电路图**: 描述了电阻性负载下的电路结构。 -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对比**: 分析了输入输出电压的差异。 - **电阻负载直流电压与电流波形**: 展示了直流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波形。 - **晶闸管T1波形**: 介绍了晶闸管T1的电压或电流波形。 - **阻感性负载** (R=1Ω, L=0.05H, U2=220V, α=60°) - **电路图**: 详细说明了阻感负载下电路的具体连接。 - **电压输入与输出波形**: 分析了电压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 - **输出电流id**: 描述了输出电流id的变化情况。 - **VT1电压波形**: 分析了VT1两端电压波形。 - **阻感性负载+续流二极管** (R=1Ω, L=0.05H, U2=220V, α=60°) - **接线图**: 包括续流二极管在内的电路连接图。 - **输入与输出电压波形**: 展示了加入续流二极管后输入输出电压的变化。 - **负载电流与电压**: 分析了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 ##### 3.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 **电阻负载** (R=1Ω, U2=220V, α=60°) - **接线图**: 描述了电阻负载下电路的基本结构。 - **二次侧电压与电流**: 分析了二次侧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 **晶闸管与二极管电压**: 介绍了晶闸管和二极管两端电压的变化。 - **阻感负载** (R=1Ω, L=0.05H, U2=220V, α=60°) - **接线图**: 详细说明了阻感负载下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 - **二次侧电压与电流**: 分析了二次侧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 **晶闸管与二极管电压**: 介绍了晶闸管和二极管两端电压的变化。 - **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 (R=1Ω, L=0.05H, U2=220V, α=60°) - **接线图**: 包含了续流二极管在内的电路连接图。 - **二次侧电压与电流**: 分析了二次侧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 **晶闸管与二极管电压**: 介绍了晶闸管和二极管两端电压的变化。 #### 四、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整流电路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特别是对于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的工作状态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通过MATLAB仿真工具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为后续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12-02 09:07:10 1.46MB
1
高频电子线路中的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一种高效的射频功率放大装置,特别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输出和高效率的应用,如无线电发射机和雷达系统。在使用Multisim进行仿真实验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分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性。 首先,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工作在临界或过压状态下,此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高于其截止电压,使得晶体管在半个信号周期内处于导通状态,而在另一半信号周期内则处于截止状态。这种工作模式使得放大器能够在高效率下运行,但同时也引入了较大的非线性失真。 在Multisim仿真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构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包括晶体管、谐振回路、偏置网络和其他必要的元件。为了实现有效的功率放大和频率选择,我们需要精确调整谐振回路的参数,如电感和电容值,以使其谐振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匹配。 接下来,我们可以输入不同幅度和频率的射频信号,并观察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和性能指标。通过测量输出功率、增益、效率和失真度等参数,我们可以评估放大器的性能并优化其设计。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偏置条件和负载电阻等参数,研究它们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在仿真实验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
2024-11-11 16:52:52 78KB 网络 网络
1
flexsim仿真模型-公司下游仓库管理仿真实验 介绍博客: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043195/article/details/126374067?csdn_share_tail=%7B%22type%22%3A%22blog%22%2C%22rType%22%3A%22article%22%2C%22rId%22%3A%22126374067%22%2C%22source%22%3A%22weixin_46043195%22%7D
2024-10-31 15:54:26 4.73MB flexsim
1
在电子工程领域,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由Philips(现为NXP Semiconductors)在1982年开发。它主要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与各种外围设备,如EEPROM、传感器、显示驱动器等。在这个"IIC proteus仿真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Proteus模拟环境中理解和操作IIC协议,并通过24C04 EEPROM进行实践。 24C04是一款基于IIC接口的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存储容量为512字节(64页,每页8字节)。它广泛用于存储配置数据、非易失性信息等,因为即使断电,存储的数据也能保持不变。 在Proteus中进行IIC仿真实验,首先需要了解IIC的基本原理。IIC协议有两个信号线:SDA(Serial Data Line)和SCL(Serial Clock Line)。数据在SDA线上以时钟脉冲同步的方式传输,而SCL线则提供这个同步时钟。通信过程中,主设备(通常是微控制器)控制时钟,并且可以作为发送方或接收方。从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时钟信号响应数据。 在实验中,你需要设置微控制器(如Arduino或AVR)的IIC接口,编程以发送IIC起始条件、地址、命令和数据。IIC起始条件是当SCL为高时,SDA由高变低;结束条件则是SDA在SCL为高时由低变高。地址包括7位从设备地址和1位读/写位,读/写位决定是向从设备写入数据还是读取数据。 24C04的IIC地址通常为1010000x(x表示从设备的A0~A2引脚状态,取决于物理连接)。你可以编写代码向24C04写入数据,然后读取以验证写入是否成功。在Proteus中,你可以看到虚拟的IIC线路图,观察SDA和SCL的波形变化,帮助理解IIC通信的过程。 文件"IICѧϰ"可能包含有关IIC协议的理论知识,如时序图、数据传输格式等,而"IIC学习"可能是一份详细的实验指南,包括步骤、代码示例和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你需要按照这些文件中的指导,将微控制器的IIC接口配置正确,并确保与24C04的通信无误。 通过这样的仿真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对IIC协议的理解,还能熟悉Proteus这种强大的电子设计与仿真工具。它可以帮助你在没有实物硬件的情况下验证设计,减少实验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于24C04这类常见IIC设备的操作,也会使你在实际项目中更加得心应手。
2024-07-11 11:56:21 1.57MB IIC proteus 24C04
1
圆柱管材料的磁导率圆柱管材料的磁导率圆柱管材料的磁导率圆柱管中心的磁场强度H结论:圆柱管内的磁场强度H与圆柱管材料的磁导率成 。金属腔材料的磁导率金属腔材料的磁
2024-06-20 09:21:54 36KB
1
(软件和该案例)Cisco Packet Tracer 6.1sv
2024-06-11 18:50:54 199.05MB 网络 网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