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一种高级形态,其研发和发展涉及多个层面,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机器人设计和感知计算等。人形机器人不仅在外形上模仿人类,更重要的是在功能上模拟人类,如行走、抓取、操作等动作,并且能够与人类进行复杂的交互。 具身智能,即embodied intelligence,是指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系统在特定物理形态下实现智能的功能。具身智能的实现依赖于高度集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先进的算法,这些算法能够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决策,并驱动执行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的最佳体现之一,它们能够通过模仿人类的方式与人类共享同一物理空间,执行复杂的任务。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产业链涵盖了从基础的硬件制造到高级的软件开发、从核心部件的创新到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核心部件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动力系统等。其中,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感知环境的主要工具,包括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等,它们赋予机器人“感觉器官”的功能;执行器则负责将控制指令转化为实际动作,如电机、液压和气动装置等;控制器则是机器人“大脑”的角色,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和执行决策;动力系统则提供了人形机器人运行所需的能量。 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在行业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人形机器人可以在服务业中承担接待、清洁、搬运等工作;在高危环境下进行探测和救援;甚至在家庭环境中担任陪伴、看护的角色。这些应用场景不仅要求人形机器人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主性,还需要其拥有良好的交互能力和适应性。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经了从探索阶段到技术突破阶段,最终进入商业化试水阶段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人工智能、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机交互和环境感知技术日益成熟,从而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例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都是这一技术进步的产物。 产业链的梳理显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多个技术领域的深度整合。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到中游的系统集成,再到下游的应用服务,形成了一个高度协同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中,包括但不限于芯片制造商、传感器供应商、软件开发商、机器人设计公司和最终的行业应用者。 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行业内的代表性公司,如特斯拉、波士顿动力、优必选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而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25-08-19 15:38:17 5.74MB 人形机器人 感知控制
1
【20220322】长城证券108页重磅报告!汽车电子产业链全景梳理:新能源车之半导体&硬科技投资宝典_108页.pdf
2024-12-07 13:26:20 3.14MB 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
1
【航空机载系统行业概述】 航空机载系统是飞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气、液压、燃油、环境控制等子系统,负责飞机的运行控制、安全保障和性能优化。在航空装备行业中,机载系统的研发和制造是军民融合的关键环节。机电系统制造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子系统承包商的角色,上游对接零部件供应商,下游服务于飞机制造总承包商或总装公司。机电系统约占飞机总成本的15%,对飞机性能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现状】 1. 军用市场:受益于国防支出的增长和军机装备更新加速,我国军用航空机电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未来十年,军用飞机市场将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机电系统年均市场空间约为30亿美元。由于军用机电系统市场受政府国防预算直接影响,因此市场增长与国家军事战略紧密相关。 2. 民用市场: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二十年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带来超过400亿美元的民机机电系统年均市场空间。在国内,政策扶持如《中国制造2025》将航空机电系统列为发展重点,C919等国产大飞机的推出有望推动机电系统打破国际垄断,未来二十年国内民机市场超过万亿美元,机电系统年均市场空间超过80亿美元。 【挑战与机遇】 1. 适航性壁垒: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要求高,导致进入门槛显著。我国在机载设备的适航认证方面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适航标准的建立。 2. 维修市场:军用机电维修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而民用机电维修市场也有较大发展潜力,但竞争较为激烈。 【竞争格局】 1. 国际上,美国公司在商用机载市场占据主导,霍尼韦尔、联合技术等公司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民用航空市场。 2. 国内市场,中航机载系统公司在军用航空机电市场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但民用和维修市场仍有待开发,为民用业务和利润率提升提供空间。 【未来趋势】 1. 技术发展:机电系统将朝着综合化、多电化、智能化和能量优化的方向演进,以满足现代飞机隐形、高速、机动和信息优势的需求。 2. 政策支持:政府的推动将助力国内企业打开民航市场,促进国产化进程,降低对外依赖。 总体来看,航空机载系统行业在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军用市场的增长与民用市场的潜力为相关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面对适航壁垒和技术挑战,国内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以抓住市场机遇,增强竞争力。同时,积极开拓维修市场,提升整体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
2024-09-09 23:14:05 2.13MB
1
"航空装备行业军民融合产业链深度之四:航空机载系统" 本报告对航空机载系统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了行业概况、市场形势、竞争格局、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下面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行业概况 航空机载系统是飞机制造产业链中的子系统承包商,其上游是零部件供应商,其下游客户为飞机制造总承包商或飞机总装公司。机电系统约占总成本的15%。国内机电系统产业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市场集中度高;二是典型的军民融合行业;三是生产产能受机械制造性能限制。 二、市场形势 国内军用市场发展增速加快,民用市场潜力巨大。军用航空机电系统市场受益于国防支出预算与军机装备建设提速,国内军用航空机电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军用飞机市场空间为2000亿美元,机电系统年均市场空间约为30亿美元。民用航空客运需求稳定增加,预计未来二十年客运量年复合增长率4%左右,未来二十年全球民机机电系统年均市场空间超过400亿美元。 三、竞争格局 国际竞争格局:民用市场美国公司占据主要地位,军用市场各国龙头公司相对垄断。全球航空机电设备制造商约有1300家,其中,民用主要生产厂商包括美国的霍尼韦尔、联合技术、派克汉尼汾、伊顿以及德国的利勃海尔5家公司。 国内竞争格局:中航机载系统公司在军工市场处于相对垄断地位。中航机载系统公司在国内军用航空机电市场占据超过95%市场,公司航空机电业务覆盖十三大系统。 四、未来发展趋势 机电系统将向综合化、多电化、智能化和能量优化方向发展。我国第五代战斗机要满足隐形要求并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和超级信息优势,商用客机现代化进程也逐步加快,这些都对机电系统的重量、体积和可靠性以及在二次能源的产生、传输和利用上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航空机电系统独立、分散的格局已难以适应,不断推进机电系统向综合化、智能化、多电化和能量优化方向发展,形成对全机能量的全面综合管理和技术支撑。 本报告对航空机载系统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了行业概况、市场形势、竞争格局、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为相关行业的投资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024-07-08 15:14:15 2.13MB 国防军工
1
2022-2025年中国钠电池市场规模空间及产业链格局分析报告(28页).pdf
2024-07-02 11:26:03 2.08MB 燃料电池
1
浙商证券-20230410-医疗AI产业链深度研究:AI大模型+医疗龙头公司.pdf
2024-03-22 23:11:06 3.17MB
1
中金-大国产业链全系列(1)
2024-02-16 15:36:03 22.53MB
1
数据中心服务器行业以及产业链研究报告 一、服务器:数字经济的基石 ....................................1 (一)定义及分类 .........................................1 (二)服务器行业产业链 ......................................1 二、市场空间及成长性 .......................................3 (一)数据量指数级增长,算力增长已出现滞后,服务器行业未来市场广阔 ................3 (二)行业信创逐渐发力,国产化潜力巨大 ..............................6 三、行业竞争格局趋稳,未来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9 (一)X86仍为CPU主流架构,ARM架构值得关注.........................9 (二)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未来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2 四、行业驱动因素 ....
2023-03-28 14:46:14 1.9MB 服务器 运维
127页自动驾驶发展路径和产业链全景图,ppt,可修改复用
2023-02-24 08:58:17 44.52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