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L BSpline库自述文件 这是NCAR / EOL BSpline C ++库的源代码分发。 背景 BSpline软件包提供了Vic Ooyama设计的Cubic B-Spline方法的实现,James Franklin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富兰克林在他的editsonde质量控制处理程序(称为editsonde采用了B样条进行通用过滤。 NCAR使用富兰克林的代码和Ooyama发表的论文来构建这个通用的B样条类库。 合法的 请参阅源代码分发中的文件。 要求 BSpline建立在Windows,Linux和Mac上。 以下是每个操作系统的构建环境: Window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Linux:scons和g ++ Mac:scons和g ++(均由Xcode提供) BSpline使用文档系统。 Doxygen并不是构建BSpline
2025-07-26 17:04:59 1.01MB Fortran
1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是互联网协议栈中的关键组件。在TCP中,为了确保两个通信端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这个过程被称为“三次握手”。而当数据传输完成后,还需要一个断开连接的过程,即“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是TCP连接建立的过程,它确保了双方都有能力发送和接收数据。以下是三次握手的详细步骤: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号)包,其中包含了客户端随机选择的初始序列号ISN。此时,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后,回应一个SYN+ACK包,确认客户端的序列号,并发送自己的SYN,同时设置自己的ISN。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后,再次发送一个ACK(确认)包,确认服务器的序列号。此时,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当服务器收到这个ACK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至此,TCP连接建立完成。 四次挥手是TCP连接断开的过程,目的是确保双方都已知道对方不再需要连接,防止数据丢失或重复发送。以下是四次挥手的详细步骤: 1.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假设是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结束)包给被动关闭方(服务器),表示自己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请求断开连接。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 2.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确认客户端的FIN。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状态,表示它已经知道了客户端想要关闭连接,但可能还有数据需要发送。 3. 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如果没有任何数据需要发送,会发送一个FIN包给客户端,请求断开连接。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4.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作为确认,然后进入TIME_WAIT状态。此状态下,客户端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服务器收到其ACK,以防重传。服务器收到ACK后,进入CLOSED状态,连接正式关闭。客户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也会进入CLOSED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如本案例所示,可以通过编写C语言的服务器端程序和C#的客户端程序来模拟TCP的连接和断开过程,同时使用Wireshark这样的网络抓包工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网络交互细节,这对于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通过分析抓包结果,我们可以验证和学习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报文段和状态转换,进一步深化对TCP协议的理解。
2025-06-11 08:42:49 568KB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
Wireshark是一款强大的网络封包分析软件,常用于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安全分析。在IT行业中,理解TCP(传输控制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是TCP连接建立与关闭的关键过程。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并结合Wireshark对数据包的解析来详细阐述。 我们来看TCP的三次握手。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三次握手确保了双方都能正确建立连接。这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SYN(同步序列编号)**:客户端发送一个带有SYN标志的数据包给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数据包中包含一个随机的序列号A,表明客户端期望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 2. **SYN+ACK(同步+确认)**:服务器接收到SYN后,回应一个SYN+ACK包,也包含一个随机的序列号B,并且确认序列号为A+1,表示服务器已收到客户端的SYN并同意建立连接。 3. **ACK(确认)**:客户端接收到SYN+ACK后,再发送一个ACK包,确认序列号为B+1,表示客户端已经收到了服务器的SYN。至此,双方都确认了对方的序列号,连接建立完成。 在Wireshark中,通过打开`tcp_3handshake.pcapng`文件,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步骤对应的TCP段,每个段的详细信息如源/目标IP地址、端口号以及TCP头中的标志位等,帮助我们理解握手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讨论TCP的四次挥手,这是断开连接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FIN(结束)**:当一方完成数据传输后,会发送一个FIN包,请求关闭连接。发送方进入FIN_WAIT_1状态。 2. **ACK**:另一方接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包,确认序列号为收到的FIN的序列号+1。发送方进入CLOSE_WAIT状态。 3. **FIN**:完成数据传输后,接收FIN的一方也会发送一个FIN,请求关闭连接,然后进入LAST_ACK状态。 4. **ACK**:最初发送FIN的一方接收到FIN后,再次发送ACK,确认序列号为收到的FIN的序列号+1,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对方收到ACK后,连接正式关闭。 在`tcp_4teardown.pcapng`文件中,可以详细观察到这些挥手阶段的数据包,包括每个包的详细信息,如TCP序列号的变化,状态转换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后,网络管理员和开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TCP连接问题。Wireshark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查看网络通信的底层细节,对于网络故障排除、性能优化和安全分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数据包,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利用Wireshark来定位和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IT技能。
2025-06-11 08:34:39 776B Wireshark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
三次Bezier曲面算法是一种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广泛使用的数学技术,主要用于构建平滑的三维形状。这种算法基于Bezier曲线的原理,通过控制点来定义一个曲面,从而实现对复杂几何形体的精确建模。对于那些正在学习样条曲线和曲面的初学者来说,理解并掌握双三次Bezier曲面算法至关重要。 Bezier曲线最初由法国工程师Pierre Bezier在1962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组控制点来生成一条平滑的曲线。Bezier曲面则是Bezier曲线的扩展,它是由多个Bezier曲线拼接而成的二维形状。双三次Bezier曲面意味着每个局部控制点影响的区域是三次Bezier曲面的两倍大小,这样可以得到更平滑、连续的过渡效果。 在双三次Bezier曲面中,每个控制点对应着曲面上的一个局部形状,通过调整这些控制点的位置,我们可以改变曲面的形状和弯曲程度。算法通常分为两个步骤:参数化和插值。参数化是将曲面分解为无数个小的三次Bezier四边形的过程,每个四边形都有自己的四个控制点。插值则根据这些控制点计算出曲面上任意点的坐标。 理解双三次Bezier曲面的关键在于掌握Bernstein多项式,这是构成Bezier曲线和曲面的基础。Bernstein多项式是n次多项式,其系数与控制点有关,通过线性组合这些多项式,可以得到曲线上或曲面上的任何点。 在实际应用中,双三次Bezier曲面常用于游戏开发、CAD设计、动画制作等领域。例如,它可以用来创建流畅的人物动画,或者构建逼真的地形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如何绘制和编辑Bezier控制点,以及如何通过编程实现双三次Bezier曲面的计算,是掌握这一算法的基本功。 在案例19-双三次Bezier曲面算法中,可能包含了一些实际的编程示例或图形演示,帮助学习者直观地理解算法的运作方式。这样的实践案例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应该尝试理解和分析代码,观察不同控制点设置如何影响最终的曲面形状,并进行相关的实验,以增强实际操作技巧。 双三次Bezier曲面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重要工具,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和应用样条曲线和曲面的人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初学者可以逐渐掌握这一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创意项目中。
2025-05-28 08:52:44 820KB Bezier
1
机器人轨迹规划技术:三次多项式与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的对比研究及六自由度应用,机器人轨迹规划技术:三次多项式与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的对比研究及六自由度应用,机器人轨迹规划 353轨迹规划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六自由度 ,机器人轨迹规划; 353轨迹规划;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 六自由度,多自由度下多类型轨迹规划技术研究 在当今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领域,机器人轨迹规划技术是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机器人通过精确的路径规划,可以实现复杂操作中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三次多项式与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是两种常用的轨迹规划方法,它们在技术实现和应用场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对这两种规划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在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是一种基础而重要的轨迹规划方法,它通过三次多项式函数来描述机器人各关节或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可以保证路径的连续性。然而,其缺点是在描述复杂轨迹时可能需要更多的路径点,且无法精确控制轨迹中的某些特定点。 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相比于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能够在更少的路径点下生成更平滑的轨迹。五次多项式提供了更多的控制自由度,这使得它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轨迹的形状,尤其是在路径的起点和终点,能够精确控制速度和加速度。但其缺点是计算相对复杂,对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能要求更高。 六自由度(6DoF)机器人指的是具有六个独立运动方向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实现更为复杂的操作。在六自由度机器人中应用三次与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何提高轨迹的精确度,如何在动态环境中保持路径的优化,以及如何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工作环境。 在进行轨迹规划时,通常需要结合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工作环境的约束条件以及任务需求等因素。三次与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在这些方面的不同表现,使得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适用场景。例如,如果环境对轨迹的连续性和平滑性要求较高,且对实时性要求不是极端苛刻,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相反,如果需要快速实现轨迹规划,且操作环境相对简单,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轨迹规划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轨迹规划。这将要求机器人系统在实时响应和自主决策方面具有更高的能力,同时需要更高效的算法来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 在具体实施轨迹规划技术时,相关的技术文档、算法代码以及模型参数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从给定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在进行轨迹规划技术的研究时,需要准备和整理大量的文档资料,并通过多次实验与调整来优化轨迹规划的性能。这包括对于轨迹规划算法在实际机器人系统中的测试、调试以及性能评估。 机器人轨迹规划技术是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三次与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作为其中的两种重要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操作性能,增强其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轨迹规划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025-04-29 20:46:53 7.13MB safari
1
本资源提供了一个使用MATLAB实现的三次样条插值(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的示例代码。三次样条插值是一种在给定数据点集合之间插入平滑曲线的方法,该曲线由一系列三次多项式段组成,每段只在相邻的两个数据点间有效。这种插值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通过一组离散数据点生成平滑曲线的情况,广泛应用于数据可视化、信号处理和数值分析等领域。 示例代码详细注释了每一步的执行过程,包括如何使用MATLAB内置函数进行三次样条插值,以及如何手动实现三次样条插值算法,以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实现细节。此外,代码还具备历程,读者可以通过使用实例来直观展示插值效果并学习子函数的调用。 通过本资源,读者不仅可以快速掌握如何在MATLAB中进行三次样条插值,还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工具。 若有问题请随时和博主联系,博主将切身指导!!
2024-04-15 18:45:33 2KB matlab 三次样条插值 注释详细
1
可通过此程序解任意一元三次方程的实数解,只需通过主函数下修改一元三次方程的系数a,b,c,d的值即可运行。一元三次方程的一般式为ax^3+bx^2+cx+d=0
2024-04-13 15:41:49 722KB 一元三次方程,c++
1
我们研究三次开放性玻色子弦理论的一致变形,以使摄动弦论的非平面世界工作表图映射到它们的光锥弦场理论的等效平面图,并固定一些长度参数。 在零斜率极限内对立方弦顶点的显式评估会得出弦耦合常数与Yang-Mills耦合常数之间的正确关系。 如果在多个D角上定义,变形立方开弦场理论将在零坡度极限中产生非阿贝尔的Yang-Mills作用。 将一致的变形系统地应用于多弦世界表图,我们也许能够计算任意数量的外部开放弦的散射幅度。
2024-04-06 22:41:17 316KB Open Access
1
包含应力一次至三次项的正交金属板材屈服函数,郑腾龙,焉青云,采用各向异性塑性张量来描述屈服函数,利用各向异性塑性张量的主、次对称性,并加入无迹条件与板材正交性条件,给出了适用于正交
2024-03-23 06:44:36 370KB 首发论文
1
我们介绍了在标量场的二阶导数中呈三次方且退化的所有标量张量拉格朗日数,从而避免了Ostrogradsky不稳定性。 由于存在约束,尽管它们具有更高阶的运动方程,但它们最多传播三个自由度。 我们还确定了先前确定的二次简并的拉格朗日和新建立的三次拉格朗日的可行组合。 最后,我们研究新理论是否通过共形或变形变换与已知的标量-张量理论(例如,Horndeski和超越Horndeski)相关联。
2024-01-12 11:40:07 637KB Open Acces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