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的“VB修改文件时间.rar”表明这是一个使用Visual Basic(VB)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其功能是修改文件的创建时间。在计算机系统中,文件的属性包括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和访问时间,这些时间戳通常反映了文件在系统中的生命周期。这个程序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改变这些时间戳,可能用于教学目的或者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描述中提到,“VB修改文件创建的时间”是指通过VB代码可以改变文件的创建日期和时间。这可能涉及Windows API调用,因为VB标准库本身并不直接提供修改文件元数据(如创建时间)的功能。开发者可能使用了如`kernel32.dll`这样的系统库,通过函数如`SetFileTime`来实现这一操作。描述中还暗示了这种技术可能用于“不真实的事情”,这提示我们,尽管这类技术有其教育价值,但滥用可能会有道德或法律风险,比如误导他人或在某些情况下构成欺诈。 “VB源码-文件操作”标签进一步确认了这是一个关于文件操作的VB编程示例。在VB中,处理文件通常涉及到`FileSystemObject`或`IO`命名空间的类。通过这些对象和类,开发者可以读取、写入、移动或重命名文件,以及更改其属性。 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代码细节,但我们可以推测这个压缩包中的“codesc.net”可能是一个源代码文件或者包含源代码的网页链接,展示如何在VB中实现修改文件时间的功能。通常,这样的代码会包括打开文件,获取当前时间戳,设置新的时间戳,然后保存更改的过程。可能的步骤如下: 1. 引用必要的API库,如`kernel32.dll`。 2. 定义结构体以存储文件时间信息,例如`FILETIME`结构。 3. 使用`GetFileTime`函数获取文件的原始创建时间。 4. 创建一个新的`FILETIME`结构,设置为想要的新时间值。 5. 调用`SetFileTime`函数,传入文件句柄和新旧时间信息,更新文件的创建时间。 6. 确保正确关闭文件句柄。 请注意,修改文件时间戳的行为应当谨慎,因为它可能违反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规定,甚至触犯法律。在实际应用中,应确保遵循合法和道德的使用原则。
2025-07-30 20:28:32 4KB VB源码-文件操作
1
在VB6.0(Visual Basic 6.0)中,如果你需要修改文件的日期和时间属性,这通常涉及到对文件系统对象的操作。VB6.0提供了FileSystemObject(FSO)来处理这些任务,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允许程序员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各种操作,包括读取、写入和更改属性。 我们需要创建一个FileSystemObject实例。在VB6.0中,这是通过`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实现的。这个对象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和属性,如`GetFile`用于获取指定文件的对象,`DateCreated`、`DateLastModified`和`DateLastAccessed`用于读取或设置文件的创建日期、最后修改日期和最后访问日期。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VB6.0更改文件的日期时间: ```vb Option Explicit Dim fso As Object Dim file As Object Dim filePath As String ' 创建FileSystemObject实例 Set fso = 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 指定要修改的文件路径 filePath = "C:\path\to\your\file.txt" ' 使用GetFile方法获取文件对象 Set file = fso.GetFile(filePath) ' 假设我们想要设置为2023年1月1日 Dim newDate As Date newDate = #1/1/2023# ' 修改文件的创建日期 file.DateCreated = newDate ' 修改文件的最后修改日期 file.DateLastModified = newDate ' 保存更改 file.Save ' 清理对象 Set file = Nothing Set fso = Nothing ``` 请注意,修改文件的日期时间可能会有权限限制,如果当前用户没有足够的权限,上述代码可能会失败。此外,不建议随意修改文件的日期时间,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文件的追踪和日志记录,导致数据混乱。 在实际应用中,你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是否需要修改`DateLastAccessed`,因为这个属性在某些操作系统上可能受到严格的控制,甚至默认被禁用,以提高系统性能。 对于压缩包内的文件,VB6.0本身并不直接支持解压和操作,但可以通过第三方组件如`PKZip`或者`WinRAR`的API来实现。不过,这些操作通常比简单地修改文件日期复杂得多,需要更深入的编程知识和额外的库。 VB6.0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工具来处理文件系统操作,包括更改文件的日期时间属性。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实现对文件系统的高级控制。
2025-07-30 20:27:33 2KB vb改文件日期
1
基于带约束的MATLAB源码,研究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的优化——从353多项式到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的时间最优策略,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优化:鲸鱼算法与改进算法的时间最优对比及带约束Matlab源码实现,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鲸鱼算法优化353多项式,时间最优,鲸鱼优化算法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对比,带约束matlab源码。 ,核心关键词: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 鲸鱼算法优化; 多项式; 时间最优; 对比; 带约束; MATLAB源码。,基于鲸鱼算法的机械臂轨迹规划与优化研究:改进与对比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机械臂的轨迹规划是一项核心研究课题,其涉及到算法设计、控制策略、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等多个领域。为了提升机械臂的运动效率和精确性,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轨迹规划算法。在给定的文件信息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几个核心关键词,它们分别是: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鲸鱼算法优化、多项式、时间最优、对比、带约束、MATLAB源码。基于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相关知识点。 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如何设计机械臂的运动路径以达到预定的工作任务。这项任务涉及到路径点的选择、运动轨迹的平滑性、避免碰撞、最小化运动时间等多个优化目标。机械臂的轨迹规划算法通常需要满足实际操作中的约束条件,如速度、加速度限制、关节角度限制等。 鲸鱼算法是一种新型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它的原理是模拟鲸鱼群体的捕食行为。这种算法因其出色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机械臂轨迹规划领域,鲸鱼算法可以用来寻找最佳的运动路径,实现时间最优、能耗最优或其他性能指标的优化。 在文件中提到的“353多项式”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轨迹规划多项式模型,它可能是机械臂运动学建模中使用的一种标准多项式,用于描述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而“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则是对传统鲸鱼算法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机械臂轨迹规划问题的需求。 时间最优策略是指在保证机械臂运动轨迹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机械臂的完成任务的时间最短。这是机械臂轨迹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优化目标之一。时间最优的实现往往需要结合精确的数学模型和高效的优化算法。 带约束的MATLAB源码则是指在MATLAB软件环境下编写的算法代码,它能够处理机械臂轨迹规划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MATLAB因其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函数库,在机械臂轨迹规划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份文件内容聚焦于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的优化问题,特别是鲸鱼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比传统的353多项式模型和改进后的鲸鱼算法,研究者们试图实现机械臂轨迹规划的时间最优策略。此外,文件中提及的“带约束MATLAB源码实现”则强调了算法实现的过程和工具,为研究者们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起点。 通过“改进与对比”这一关键词,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档中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对比分析传统鲸鱼算法与改进算法在机械臂轨迹规划中的表现,并提供相应的MATLAB源码实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算法的优劣,并指导工程实践中算法的选择和应用。
2025-07-29 19:56:47 272KB
1
STM32F103RCT6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微控制器,属于STM32系列,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制造。它基于ARM Cortex-M3内核,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设计,如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智能仪表等。在本项目中,STM32F103RCT6被用于实现一个时间显示功能,配合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来呈现时间信息。 OLED显示屏相较于传统的LCD屏幕,拥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宽的视角。此外,OLED显示模块通常体积小巧,适合制作精巧的电子设备。在这个项目中,OLED将作为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实时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要实现这个项目,首先需要对STM32F103RCT6的GPIO(通用输入输出)进行配置,以便驱动OLED屏的控制信号线。这些信号线包括数据线(一般为8条或4条)、时钟线、命令/数据选择线、使能线等。根据OLED屏的接口类型,可能是SPI、I2C或者并行接口,配置相应的通信协议。 然后,需要编写驱动程序来控制OLED屏的初始化、清屏、设置坐标、写像素等功能。初始化通常包括设置显示模式、亮度、扫描方向等参数。在STM32中,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库函数或者直接操作寄存器来实现。 时间显示部分可能涉及到RTC(实时时钟)模块的使用。STM32F103RCT6内部集成了RTC,可以提供精确的日期和时间信息。通过配置RTC的寄存器,设置闹钟,并在时间更新时触发中断,从而定期更新OLED屏上的时间显示。同时,可能还需要用户界面设计,比如设定特定格式(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带AM/PM标识等)来展示时间。 开发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Keil uVision IDE进行代码编写和调试,以及STM32CubeMX工具来配置MCU的外设。在Keil中,可以创建C语言项目,编写源代码,实现上述功能。STM32CubeMX则可以自动生成初始化代码,大大简化了开发过程。 为了在OLED屏幕上清晰地显示时间,还需要考虑字体设计和点阵编码。可以使用现成的字符库,或者自定义字体,将每个数字和符号转换为对应像素的排列。在STM32上,这通常通过数组表示,数组元素对应OLED屏幕的每个像素。 项目完成后,通过串口或USB连接,可以将程序烧录到STM32F103RCT6中。测试设备是否能够正确显示时间,并确保在不同条件下(如电源波动、温度变化等)稳定工作。 基于STM32F103RCT6和OLED的时间显示项目涉及到的知识点有:STM32微控制器的GPIO配置、通信接口(SPI/I2C/并行)、OLED显示屏驱动、RTC模块的使用、中断处理、中断服务程序、C语言编程、Keil uVision IDE和STM32CubeMX的使用,以及字符显示的算法设计等。通过实践这个项目,开发者可以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交互,提高微控制器应用开发能力。
2025-07-28 15:46:30 3.98MB stm32
1
"基于多时间尺度优化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策略复现:日前预测与日内校正的二阶锥模型线性化处理","基于多时间尺度优化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调度策略复现:日前预测与日内校正的二阶锥模型线性化处理",基于MPC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复现 日前决策出各设备预测出力,日内对各设备出力进行校正,使用二阶锥模型线性化处理,日前时间尺度为1h,日内时间尺度为15min,多时间尺度日前日内调度,模型见文献,仿真结果见图。 ,核心关键词:MPC;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复现; 日前决策; 设备预测出力; 日内校正; 二阶锥模型; 线性化处理; 多时间尺度调度; 仿真结果。,基于多时间尺度调度的配电网优化复现
2025-07-26 14:25:21 560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实现CNN-BiGRU混合模型进行数据回归预测,尤其适用于带有空间特征和时间依赖的数据,如传感器时序数据或股票行情。文章首先讲解了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归一化和滑动窗口策略的应用。接着深入探讨了模型架构的设计,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双向GRU层以及全连接层的具体配置。文中还分享了训练参数设置的经验,如学习率策略和批处理大小的选择。此外,作者提供了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并讨论了模型改进的方向,如加入注意力机制和量化处理。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技术背景的研发人员,尤其是从事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预测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处理带有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数据,如传感器数据、金融数据等;②提高数据回归预测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处理波动型数据时;③提供实用的代码模板和调优建议,便于快速应用于实际项目。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CNN-BiGRU模型。
2025-07-22 16:49:05 1.61MB
1
在IT领域,对文件属性进行操作是常见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当需要批量处理大量文件时。批量修改文件创建时间,访问时间以及文件名等属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数据整理、归档或分析的场景中。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操作系统层面的文件系统接口,以及可能的编程或脚本技术。 我们需要理解文件的元数据。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每个文件都有几个重要的时间戳:创建时间、最后访问时间、最后修改时间。这些时间戳记录了文件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事件。创建时间表示文件首次被创建的时间,访问时间记录了最近一次打开或读取文件的时间,而修改时间则反映了文件内容最后一次变更的时刻。 批量修改文件的时间戳通常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或者编写脚本来实现。例如,`UltraFileExternal`可能是一个这样的工具,它可以批量处理文件的时间属性。这类工具通常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允许用户选择目标文件夹,然后设定新的时间值,一键应用到所有选中的文件上。对于高级用户,它们也可能提供命令行接口,以便于集成到批处理脚本或自动化流程中。 在编程环境中,如Python,可以使用`os`和`os.path`模块来访问和修改文件的时间属性。例如,`os.utime()`函数就可以用来设置文件的访问和修改时间,而创建时间的修改则需要更底层的操作,因为Windows API不直接支持修改创建时间,但可以通过PInvoke(Platform Invoke)调用Windows API函数`SetFileTime`来实现。 对于文件名的批量修改,Python的`os.rename()`函数或者`shutil`模块的`rename()`方法可以实现。可以通过遍历目录,根据某种规则(比如替换特定字符串、添加前缀后缀等)生成新文件名,然后进行重命名操作。 在处理大量文件时,安全性和效率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确保备份原始数据,避免覆盖重要文件,并合理设计处理逻辑,以防止错误导致的数据丢失。同时,批量操作应尽可能地进行错误处理,比如遇到无法访问或已存在同名文件的情况,要有相应的异常处理机制。 此外,对于企业级的应用,可能需要考虑到多用户环境和权限问题。在Windows域环境中,你可能需要具备管理员权限才能修改系统时间戳,而在网络共享或云存储服务上,还需要遵循相应的权限策略。 批量修改文件创建时间、访问时间和文件名是文件管理中的常见需求,可以通过各种工具或编程方式实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对于日常的IT工作和系统维护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2025-07-18 09:21:04 518KB 修改文件时间
1
在计算机编程领域,时间戳是表示时间的一种方式,通常以自1970年1月1日(UTC/GMT的午夜)开始所经过的秒数来计算。UTC(协调世界时)是一种国际标准的时间标准,而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比UTC快8小时。在C语言中处理时间戳与不同时区时间的转换是常见的需求,特别是在跨时区的数据交换和存储中。本文将深入探讨UTC时间戳与北京时间的转换,并提供一个C语言的源码示例。 我们需要了解C语言中的`time.h`头文件,它提供了处理时间的函数。`time()`函数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的时间戳,`gmtime()`和`localtime()`则分别用于将时间戳转换为UTC和本地时间。`mktime()`函数可以将结构体`tm`表示的本地时间转换为时间戳。 在UTC和北京时间的转换中,关键在于理解时区差异。由于北京位于东八区,所以要将UTC时间转换为北京时间,只需在UTC时间戳基础上加8小时;反之,若要将北京时间转换为UTC,需减去8小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源码示例,展示了如何进行这种转换: ```c #include #include void print_time_t(time_t timestamp, const char* timezone) { struct tm* timeinfo; if (strcmp(timezone, "UTC") == 0) { timeinfo = gmtime(×tamp); } else if (strcmp(timezone, "Beijing") == 0) { timeinfo = localtime(×tamp); // 添加8小时差 timeinfo->tm_hour += 8; // 如果小时超过23,需要调整日期 if (timeinfo->tm_hour >= 24) { timeinfo->tm_hour -= 24; timeinfo->tm_mday++; if (timeinfo->tm_mday > days_in_month(timeinfo->tm_mon, timeinfo->tm_year)) { timeinfo->tm_mday = 1; timeinfo->tm_mon++; if (timeinfo->tm_mon > 11) { timeinfo->tm_mon = 0; timeinfo->tm_year++; } } } } else { printf("Invalid timezone!\n"); return; } printf("%s: %d-%02d-%02d %02d:%02d:%02d\n", timezone, timeinfo->tm_year + 1900, timeinfo->tm_mon + 1, timeinfo->tm_mday, timeinfo->tm_hour, timeinfo->tm_min, timeinfo->tm_sec); } int days_in_month(int month, int year) { static int month_days[]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f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 return month_days[month] + 1; // 跳过二月的闰年 } else { return month_days[month]; } } int main() { time_t utc_timestamp = time(NULL); time_t beijing_timestamp = utc_timestamp + 8 * 60 * 60; // 加上8小时 print_time_t(utc_timestamp, "UTC"); print_time_t(beijing_timestamp, "Beijing"); return 0; }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print_time_t`函数,根据传入的时区标签("UTC"或"Beijing")进行相应的转换并打印。`main`函数中,先获取当前的UTC时间戳,然后加上8小时得到北京时间戳。最后调用`print_time_t`函数分别打印UTC和北京时间。 请注意,这个示例没有考虑夏令时的影响。在某些地区,夏令时期间会调整时钟,因此转换时需要额外处理。如果您的应用可能涉及到夏令时,你需要对代码进行相应调整。 理解和处理UTC时间戳与不同时区之间的转换是程序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在C语言中,通过`time.h`提供的函数,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这类操作,实现精确的时间管理。
2025-07-17 15:45:29 2KB
1
RC放电电路是电子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关键的电路,广泛用于延时、滤波、定时、取样保持等应用场景。以下是对 **RC放电电路的定义与原理的系统解析**: --- 一、RC放电电路定义 **RC放电电路**是由一个\*\*电阻(R)**与一个**电容(C)\*\*串联或并联组成的电路,**在电源断开后,电容通过电阻释放电荷**的过程称为“放电”。 --- 二、RC放电电路的基本结构 ### 最常见的电路拓扑如下: ``` +V (上电充电) │ │ ┌┴┐ │ │ R └┬┘ │ ├─────→ Vout │ ┌┴┐ │ │ C └┬┘ │ GND ``` 放电时断开电源,电容通过电阻对地放电。 --- 三、RC放电的工作原理 ### 1. 电容放电规律 当电容 $C$ 充电至某个电压 $V_0$,然后断开电源,它将通过电阻 $R$ 放电。这个过程的电压衰减遵循**指数衰减规律**: $$ V(t) = V_0 \cdot e^{-t / RC} $$ 其中: * $V(t)$:t 时刻的电容电压 * $V_0$:初始电压 * $R$:电阻(Ω) * $C$:电容(F) * $RC$:**时间常数 τ**(秒) --- ### 2. 时间常数的意义(τ = RC) * $t = RC$:电压衰减到原始值的 **约 36.8%** * $t = 5RC$:电压接近 0,电容被认为“基本放完电” --- ### 3. 放电电流公式 根据欧姆定律和电容放电特性,放电电流为: $$ I(t) = \frac{V_0}{R} \cdot e^{-t / RC} $$ > 电流
2025-07-17 10:46:22 33.47MB RC延时电路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LabVIEW软件工程师为应对无赖客户而开发的时间锁模块和三层数据加密验证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创建加密配置文件并写入系统时间戳来防止修改系统时间进行破解;利用客户公司名生成MD5哈希并与剩余天数结合生成动态激活码作为序列号;采用国密SM4、随机噪声字节以及字节位异或移位构建三层加密验证体系,确保只有逐层验证通过才能加载下一层解密算法。此外还提到了预留调试接口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LabVIEW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目的是防止客户拖欠款项或非法复制软件,保障开发者的权益。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破解,还能促使客户按时付款,同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预留调试接口的重要性。
2025-07-14 15:05:39 3.6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