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S7-200Smart PLC是西门子推出的一款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的监控系统中表现出色。在这个特定的项目中,它被用来控制和监控铝材厂的熔铸炉过程,以确保铸造铝棒和铝的质量与安全。 S7-200Smart PLC的编程通常采用的是STEP 7 Micro/WIN SMART软件,这是一个直观且功能强大的编程环境。用户可以使用Ladder Logic(梯形图)或Structured Text(结构化文本)等编程语言来编写控制逻辑,实现对熔铸炉的精确控制。例如,控制温度、液位、浇注速度等关键参数。 配合威纶通触摸屏,操作员可以直观地与系统交互,查看实时数据,进行参数设定,以及接收报警信息。威纶通触摸屏以其易用性和兼容性而受到青睐,它支持与多种PLC进行通信,包括西门子S7-200Smart。通过创建用户界面,操作员可以监控熔铸炉的状态,如温度曲线、液面高度,甚至可以通过图表形式查看历史数据,便于工艺优化和故障排查。 在铝材厂的熔铸过程中,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铝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到铝棒的品质,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铝氧化,过低则可能影响其流动性,导致铸件缺陷。因此,PLC需要与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等设备紧密配合,实时调整加热和冷却系统,确保铝在理想的范围内。 文件名“西门子编写的触摸屏使用威纶通铝材厂熔铸.html”可能是项目中触摸屏的人机界面(HMI)设计示例,包含了图形元素、按钮和指示器等内容。而.jpg图片文件可能是现场设备的照片或者系统界面截图,帮助理解系统的实际布局和操作界面。文件“西门子编写的触.txt”可能包含了一些编程或系统配置的详细信息。 这个系统结合了西门子S7-200Smart PLC的高效控制能力和威纶通触摸屏的直观交互特性,为铝材厂的熔铸炉提供了全面、精确的监控解决方案,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通过这样的自动化系统,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024-10-31 18:37:55 11.28MB
1
污染控制工程》是南京理工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资源保护、废处理与资源化、环境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环保专业人才,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下面将详细阐述污染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点。 1. 污染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和生活污。工业污染源包括石油化工、冶金、造纸等行业的废;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生活污则包含家庭洗涤、厨余、粪便等废弃物。 2. 污分类:根据来源,污可分为生活污、工业废和混合污。生活污主要含有机物和微生物,工业废则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混合污则是两者混合。 3. 污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如沉淀、过滤、浮选)、化学法(如中和、氧化还原、混凝沉淀)、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物理化学法(如吸附、离子交换)。这些方法可单独或结合使用,以去除污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 4. 质指标:常见的质指标有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总氮、总磷、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它们反映了体的健康状况和污染程度。 5. 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规划和建设前,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减缓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后的环境质量。 6. 资源循环利用:为缓解资源短缺,污染控制工程还包括污处理后的再生利用,如农田灌溉、城市景观用、工业冷却等。 7. 法规政策:各国都有针对污染控制的法规,如中国的《污染防治法》和《城市污处理条例》,要求企业达标排放,保护资源。 8. 面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指单一明确的污染排放源,如工厂排污口;非点源污染则是由于降雨、地表径流等导致污染物分散排放,如农田径流、城市雨径流。 9. 生态修复:通过生物、工程手段恢复受污染体的生态系统,如人工湿地、湖泊疏浚、底泥治理等。 10. 防治策略:综合防治策略包括源头控制、过程调控、末端治理,强调全过程管理和污染预防,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以上知识点构成了污染控制工程的核心内容,对于理解并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南京理工大学的这门课程将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污染问题的能力。
2024-10-23 09:46:46 1.91MB 水污染控制
1
《Visual MINTEQ 3.1:探索化学平衡的利器》 Visual MINTEQ 3.1是一款专为化学研究者和工程师设计的免费软件,它在溶液体系中进行离子平衡计算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功能。这款软件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复杂化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为科研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工具。 化学平衡是环境科学、地质学、化学工程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它涉及到体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溶解度以及沉淀反应的平衡状态。Visual MINTEQ 3.1软件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模型构建能力,能够处理包括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沉淀溶解平衡在内的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考虑了温度、压力、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该软件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全面的化学数据库**:Visual MINTEQ内建了丰富的化学物质数据库,涵盖了各种常见的无机和有机物质,包括矿物、酸、碱、盐等,使得用户在进行计算时无需手动输入大量的化学数据。 2. **灵活的模型选择**: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化学反应模型,如最小公倍数法(LCP)、离子强度校正法(GSC)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化学问题。 3. **可视化界面**:软件提供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拖拽和配置来建立化学反应方程式,易于理解和操作,降低了学习曲线。 4. **精确的计算引擎**:采用先进的数值解法,确保了在处理复杂的多组分、多相系统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 **报告与输出**:用户可以自定义报告格式,方便地导出计算结果,包括离子浓度、反应平衡常数、溶解度产品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6. **持续更新与支持**:作为一款开放源代码软件,Visual MINTEQ不断得到社区的维护和更新,确保了其与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步,同时也鼓励用户和开发者贡献新的功能和改进。 通过使用Visual MINTEQ 3.1,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工程应用,如处理、环境污染控制、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等,都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和预测溶液体系的行为,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因此,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这款软件的使用技巧是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2024-09-28 18:04:04 5.86MB
1
智能电网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它涉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融合到传统的电网中,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智能电网的目标是提升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特别是在多种能源发电、调度以及高效利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多种能源发电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在智能电网中,多种能源发电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是核心内容。所谓多目标优化,指的是在考虑多个目标函数的同时,寻求这些目标之间的最优平衡。在电力系统中,这些目标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最小化火电机组的煤耗、电机组的用量、电网的网损以及降低风电场的危险等级等。通过构建这种模型,可以全面评估发电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系统的经济性,从而在保证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2. 仿循环粒子群算法 为了有效解决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复杂性和求解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仿循环粒子群算法。这是一种启发式算法,借鉴了自然界循环机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随机算法在面对复杂优化问题时耗时长和难以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仿循环粒子群算法利用了循环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如蒸发、降、径流等,将这些现象转化为算法中的粒子运动规则,通过模仿循环的方式迭代搜索最优解。 3. 风电机组出力的不确定模型 在智能电网的多种能源发电中,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发电量受到风速随机性的影响,导致风电机组的出力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了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建立了一个能够描述风速随机分布特性的风电机组出力不确定模型。该模型通过机会约束规划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等价形式,使得调度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4. 案例分析与验证 为验证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和仿循环粒子群算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研究以一个包含10个燃煤电厂、8个电站和2个风电场的区域电力系统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可以分析模型对电网的适应性,并评估仿循环粒子群算法在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可行性与效率。 关键词解释: - 智能电网:指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电网相结合,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 - 多种能源发电:指在一个电力系统中同时或相继使用不同类型的发电方式,包括火电、电、风电等。 - 多目标优化调度: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多个相互冲突的优化目标,同时进行优化以寻求各个目标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 仿循环粒子群算法:一种基于自然循环现象的新型优化算法,用于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 本文介绍的智能电网多种能源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及其仿循环粒子群算法,不仅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电力调度模型,而且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算法的不断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提升智能电网的性能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4-09-21 13:01:54 533KB 首发论文
1
针对淮南煤田走向长壁垮落式采煤法条件下导裂缝带高度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导裂缝带高度的预测精度。首先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导裂缝带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原始数据降维处理提取主成分,优化了原始数据,克服了变量间因样本量小而产生的多重相关性影响,并对自变量、因变量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再将提取的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导裂缝带高度为输出层,对网络进行训练。该方法既简化了网络结构,其精度也高于经验公式以及单一的偏最小二乘法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
1
以大平矿区实测数据作为样本,首先根据经验建立影响导裂缝带高度的因素集,然后运用熵权-层次分析预测模型通过Matlab编程获得导裂缝带高度的预测值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导裂缝带高度观测资料的不足,修正了权值不均衡问题,评价结果优于单一层次分析法,为导裂缝带高度的科学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2024-09-06 15:22:46 177KB 层次分析法 导水裂缝带
1
SL651-2014文协议,里面有协议的示例
2024-08-31 19:56:39 51KB SL651-2014
1
matlab/simulink 双馈风机调频,风电调频,风火调频,虚拟惯性控制,下垂控制 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Matlab/Simulink模型 系统为三机九节点模型,所有参数已调好且可调,可直接运行,风电渗透率20% 也可研究风火联合,火电调频等。有同步机调速器。 风电调频,IEEE9节点,双馈风机调频,一次调频,火电调频,同步机调频。 同步机部分带有调速器等部分。并网电压电流。 风电附带下垂控制,虚拟惯性控制,风电渗透率20%,有参考文献。也可研究风电并网,并网电压,电流波形
2024-08-20 19:21:47 1.16MB matlab
1
用于计算洪影响评价中桥墩建设前后阻、流速变化等内容
2024-07-09 16:20:58 348KB excel
1
基于单片机温度自动提醒的智能杯设计 本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单片机温度自动提醒的智能杯,旨在解决人们无法准确获知或得到提示杯子中的是否已到适合人饮用的温度的问题。该设计采用了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并结合单片机电路设计,实现智能杯的各种功能。 第一章 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子技术和微型机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温度测量。因此温度测量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温度控制和测量也成为了生活生产中频繁使用的词语。 本文的研究任务主要是设计一款智能杯,针对人们不能直观的感知温的问题,结合当前先进的电子和信息技术。如单片机、传感器等。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提醒功能的智能杯。本课题任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当今温度测量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来实现智能杯的各种功能;三是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设计的温度自动提醒功能的智能杯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方案一 测温电路的设计,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 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 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2.2 方案二 考虑使用温度传感器,结合单片机电路设计,采用一只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这种设计可以实现智能杯的自动提醒功能,并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环境介绍 在设计智能杯的硬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微型机、温度传感器、显示器件等。这个设计选择了 STC89C52 微型机和 DS18B20 温度传感器。 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是智能杯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温度数据和控制显示器件。STC89C52 微型机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适合智能杯的设计。 3.3 显示电路设计 显示电路设计是智能杯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温度数据显示出来。在这个设计中,选择了 LED 显示器,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和低功耗特点。 3.4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是智能杯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对温度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在这个设计中,选择了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特点。 3.5 温度自动提醒电路设计 温度自动提醒电路设计是智能杯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温度进行自动提醒。在这个设计中,选择了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和 STC89C52 微型机,实现智能杯的自动提醒功能。 3.6 温度制冷、制热设计 温度制冷、制热设计是智能杯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温度进行制冷和制热。在这个设计中,选择了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效应和快速响应特点。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是智能杯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处理温度数据和控制显示器件。在这个设计中,选择了 C 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2 系统程序设计 系统程序设计是智能杯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处理温度数据和控制显示器件。在这个设计中,选择了 STC89C52 微型机和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实现智能杯的自动提醒功能。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分析 系统设计与分析是智能杯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在这个设计中,选择了仿真实验和实际测试,验证设计的温度自动提醒功能的智能杯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本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单片机温度自动提醒的智能杯,旨在解决人们无法准确获知或得到提示杯子中的是否已到适合人饮用的温度的问题。该设计采用了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并结合单片机电路设计,实现智能杯的各种功能。
2024-07-05 11:15:29 3.6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