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轴太阳跟踪和MPPT的改进伏系统
2023-03-05 12:31:16 635KB 研究论文
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晶格的1550 nm波段的子晶体结构。为了使带隙最大,选取占空比(半径和子晶体晶格常数的比值)为0.3,采取点缺陷和线缺陷相结合的直接耦合结构。基于Rsoft软件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方法仿真计算,对缺陷模、透射谱和时域稳态响应图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开关的插入损耗、消比和响应时间。结果表明,插入损耗为0.3957 dB,消比为56.699 dB,响应时间为102.14 ps。该开关结构的性能较好,可以完全满足现代应用的需求。
2023-03-05 12:29:03 2.68MB 光学器件 缺陷模 透射谱 光子晶体
1
设计了Si 衬底上Ge 薄膜共振腔增强型电探测器的器件结构,理论计算了上下反射镜Si/SiO2的对数、吸收区Ge薄膜的厚度、有源区面积等参数对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带宽等性能的影响。当器件上下反射镜Si/SiO2的对数分别为2 和3,Ge 薄膜的厚度为0.46 μm ,器件的台面面积小于176 μm2 时,探测器在中心波长1.55 μm 处的外量子效率达到0.64,比普通结构提高了30 倍,同时器件的带宽达到40 GHz。
2023-03-04 23:58:56 1.95MB 光电子学 共振腔增 光电探测
1
基于瑞利-索末菲矢量衍射理论和振幅透过率函数,研究了轴锥镜的柱矢量束聚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偏振的矢量聚焦场由径向分量及轴向分量构成,而角向偏振的矢量聚焦场仅由角向分量构成,同时聚焦场焦深随束腰半径的增大而增加。相较理想情况,锥顶为双曲线时,焦深几乎不变,但强因干涉效应发生振荡,其依赖于入射的束腰半径,当径向偏振束腰半径达到4 mm,角向偏振束腰半径达到3.5 mm时,振荡现象消失。研究结果为轴锥镜的实际应用,以及进一步完善柱矢量束聚焦场理论提供了参考。
2023-03-04 21:31:13 16.5MB 衍射 矢量衍射 双曲线顶 柱矢量光
1
耦继电器型号与技术资料
2023-03-03 22:36:22 126KB 光耦 继电器型号 技术资料
1
本标准代替YDff 1766-2008《通信用收发合一模块的可靠性试验失效判据》 。
2023-03-03 21:53:01 2.98MB 光模块 可靠性试验
1
晶体管耦输出芯片TLP521使用手册 让你更熟练的使用该芯片完成设计
2023-03-03 17:01:57 214KB TLP521,光耦
1
本次实验是对OCDM技术利用Optiwave仿真软件进行简单设计与分析。实验中将三路用户信号从A地经过同一根纤传输后到达B地,实现信息的传送。其中,每一路用户的数据先与该路的地址码(不同于其他用户的地址码)复用后,实现调制,再将三路调制信号经合路器合为一路送至纤中传输,在B地接受端经过分路器后,再分别与每一路的地址码进行解调,提取出原始的数据信号。本次实验是对OCDM技术利用Optiwave仿真软件进行简单设计与分析。实验中将三路用户信号从A地经过同一根纤传输后到达B地,实现信息的传送。其中,每一路用户的数据先与该路的地址码(不同于其他用户的地址码)复用后,实现调制,再将三路调制信号经合路器合为一路送至纤中传输,在B地接受端经过分路器后,再分别与每一路的地址码进行解调,提取出原始的数据信号。
2023-03-03 16:58:00 1018KB 光码分多址(OCDMA)
1
雷达不仅可用于分析目标谱特性, 还能够获取空间目标方位、距离、三维形貌及运动特征。常规激雷达测量的目标特征单一, 难以同时具备以上所有的探测能力。针对激雷达的多种功能需求, 设计了一种同时具备以上多种测量能力的激雷达, 采用发射/接收共路系统结构形式, 极大地简化了学系统结构, 学系统为特殊的折反射结构, 在仅使用两种学材料的情况下即可实现400~1400 nm宽波段的发射与接收。为实现多谱段探测, 激源采用参量振荡器单脉冲可调谐激器, 谱调节范围覆盖整个探测波段。激发射系统的激等效扩束比达到12.6, 单色回波接收系统等效F数为8, 采用电倍增管, 20 μm内的径向能量接近100%。为满足对目标的跟踪与精细结构测量, 在共路的基础上, 加入可见接收系统, 使多谱段激雷达还具备可见成像能力, 可见接收系统全视场为1.6°, 所设计的调制传递函数在37 lp·mm-1处优于0.5。系统各项设计指标满足探测需求。
2023-03-03 11:20:56 6.12MB 遥感 传感器 共光路 激光雷达
1
本文档主要讲述流法算法的定义以及在计算机视觉和流体检测中的应用
2023-03-03 10:43:32 1000KB 光流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