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区系及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赵锐锋,张丽华,运用植物学、土壤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取样,对黑河中游湿地植物区系、生态特征和土壤有机碳在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
2024-01-16 08:26:06 660KB 首发论文
1
为研究Zn O-Nb2O5-Te O2亚碲酸盐玻璃组成对玻璃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摩尔百分含量Zn O(0 mol%,2 mol%,4 mol%,6 mol%,8 mol%)的Zn O-Nb2O5-Te O2亚碲酸盐玻璃.利用拉曼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DTA差热分析仪等手段对玻璃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当Zn O的掺量为4mol%时,亚碲酸盐玻璃的玻璃化温度Tg最低;表观密度和折射率都达到最大值.Te O2、Nb2O5以及OH基在玻璃体中存在形式的不同是Zn O-Nb2O5-Te O2亚碲酸盐玻璃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稀有金属掺杂亚碲酸盐玻璃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
2024-01-15 11:59:10 238KB 拉曼光谱 表观密度 红外吸收光谱
1
教务管理系统 第一章 需求分析 8 1.1 系统需求 8 1.2 数据需求 8 1.3 处理需求 9 1.4安全性需求 10 1.5完整性需求 10 1.6数据流图 10 1.6.1 系统顶层数据流图 10 1.6.3 数据流程图二层分解图 14 1.7 数据字典 16 1.7.1 数据流条目 16 1.7.2 数据处理 19 1.7.3 数据存储 19 第二章 概念设计 20 第三章 逻辑设计 23 3.1经过规范化处理后的所有关系模如下: 23 3.2 数据库的表设计 23 3.3 数据库视图的创建 33 第四章 物理设计 34 4.1存储结构 34 4.2关系模式的存取方法 34 第五章 数据库实施、运行与维护 35 5.1 实现 35 5.1.1 数据库和表的建立 35 5.4 用户登陆界面 41 5.5 运行维护 41 总 结 42
2024-01-14 10:30:08 6.25MB 教务管理系统
1
磷系环保阻燃剂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合成及其对玻璃钢阻燃性能的影响,沈春晖,车绪新,通过Michaelis-Arbuzov 重排反应,在常压下由亚磷酸三甲酯(TMP)合成了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得�
2024-01-14 09:29:19 287KB 首发论文
1
环境友好磷系阻燃聚酯性能的研究,吴全才,姜涛 ,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环境友好磷系阻燃聚酯的结构,研究了环境友好磷系阻燃聚酯的特性粘数、DSC、氧指数、可纺性等性能。结果表明:磷
2024-01-13 18:31:15 341KB 首发论文
1
Anomozamites是属于Bennettitales的叶的化石属,主要分布在Laurasia王国中,地层范围为上三叠纪至下白垩纪。 在墨西哥,直到1980年代才有一些标本的报道,而在21世纪初,只有四个化石物种的报道,它们全部来自Mixteco Terrane的侏罗纪。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确定了三种Anomozamites的化石物种:A. angustifolium是第一个,是化石生物分类群,分布在Rhaetian到Bajocian和Euramerican范围内。 第二个是A。 三角洲,其中提出了化石分类的地理和地层扩展; 最后,我们提出了非正式命名的A.sp.1的存在,但其形态特征与三叠纪/侏罗纪化石类群的描述不符。 这些鉴定是根据叶器官的宏观形态和分类学有效性的化石属和化石种的诊断特征进行的。 然后,通过这项研究,增加了侏罗纪时期Anomozamites的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知识,这使得可以重新考虑Wielandiella分布的幅度,Wielandiella的化石属是Anomozamites的化石属,这是由于有机连接中存在两个化石分类单元。
2024-01-12 18:53:19 1.73MB 植物地理学
1
山东省陆上侏罗纪-白垩纪(上下)-新生代地层演替不断发展。 在山东白垩纪演替过程中,存在着以恐龙为主的完整而连续的陆地古生态系统,包括从下到上的五个脊椎动物区系(骨化石组合)。 在侏罗纪-白垩纪和早白垩世之间的过渡时期有多个脊椎动物足迹(群)床层,在白垩纪后期有多个大型恐龙墓葬骨床。 近年来,还发现在100多米的K / Pg转变中可能发生地外影响地质事件(硅质颗粒和伽马元素异常等)。 山东陆生白垩纪演替发达,古环境和古生态信息十分完善,是探索陆生生物群与古环境共同演化关系的理想地区。
2024-01-12 18:39:15 196KB 行业研究
1
从巴西东北部到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白垩纪体系在南美得到了广泛的代表。 它的特点是气候相对温暖,有降雨和明显的季节性,这使“弓形虫”种群得以发展。
2024-01-12 18:33:11 187KB 行业研究
1
边桥组(位于中国山东省平邑盆地)是白垩纪-古近纪时期典型的一组连续湖相碳酸盐岩沉积,被认为是进行KPB研究的理想地层单元。 本研究基于PYZK01钻孔,该钻孔位于平邑县边桥镇桐家庄村。 根据生物地​​层学研究,B桥组建立了一种风化岩组合:波罗汉拉鲁汉-夏拉云台山变种。 acuta-Turbocharaspecialis和一种孢粉组合:Deltoidosporaadriensis-Rugubivesiculites-Schizaeoisporites。 该结果表明0-12.25 m时期的地层年龄是古近纪,白垩纪晚期是37.8 m-60 m,白垩纪晚期到新世的过渡阶段是12.25-37.8 m。 通过地球化学研究,在钻头中建立了碳和氧同位素层。 通过地磁地层学研究,我们发现了8个正极性区和7个反极性区,建立了钻孔的磁极性序列,并提出了与国际标准的磁极性时间栏的对比方案。 经过全面讨论,初步认为白垩纪-古近系边界位于PYZK01的31.98 m深度处,即在板桥组的第一段。
2024-01-12 18:31:15 196KB 行业研究
1
为解决西部白垩系富水地层冻结法凿井的技术难题,采用振弦传感器和热电偶对甘肃某矿风立井外壁竖筋、环筋受力与冻结压力的变化规律和成因以及外壁温度场的变化等进行实测。结果表明,外壁竖筋先受压后受拉,最大拉应力达81.711 MPa,环筋均受压,最高为-42.113MPa;冻结压力达1.098~1.724 MPa,但远小于东部冲积层限值;外壁浇筑后急剧升温,最高为62.3℃,随后迅速降低并低于-10℃,同一点前后温差在70℃以上;井壁设计过于保守,施工进度慢、成本高,对西部立井井壁设计施工需进一步优化。
2024-01-12 08:36:56 294KB 白垩系地层 立井外壁 受力特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