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_Chart_Demo** 是一个基于Qt框架的图表演示程序,主要展示了如何在Qt 5.7.0版本中使用QChart类来创建和展示各种数据图表。Qt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广泛应用于GUI(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同时也支持非GUI程序。而QChart是Qt Charts模块中的核心类,它提供了丰富的图表类型,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用于可视化数据。 **Qt Charts模块**: Qt Charts是Qt库的一个扩展,用于创建高质量的数据图表。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类,如QChart、QSeries、QAxis等,这些类共同协作以生成各种类型的图表。QChart类是图表的主要容器,它可以容纳多个系列(QSeries)和轴(QAxis)。 **QChart类**: QChart类是Qt Charts的核心,用于管理图表的各种元素,如系列、轴、标题等。你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QSeries对象到QChart来绘制不同的数据系列。QChart还允许自定义图表的外观,包括背景颜色、边框样式等。此外,它支持交互式操作,如点击图表元素获取详细信息、缩放和平移等。 **QSeries**: QSeries是一组数据点的集合,可以是线性数据、散点数据或分段数据等。常见的QSeries子类有QLineSeries(折线图)、QBarSeries(柱状图)、QPieSeries(饼图)等。每个系列都有自己的属性,如颜色、样式、数据点标签等。 **QAxis**: QAxis类代表图表的X轴和Y轴,用于表示数据的数值范围。你可以设置轴的范围、刻度、标签等,以适应不同的数据可视化需求。QChart可以包含多个轴,比如水平轴和垂直轴,每个轴可以与不同的QSeries关联。 **chart_test**: 这个文件很可能是Qt_Chart_Demo项目的测试代码或示例数据。它可能包含了用QChart类创建图表的具体实现,以及如何加载数据、设置样式和交互功能的示例。通过阅读和运行这段代码,开发者可以学习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Qt Charts。 在Qt_Chart_Demo中,开发者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引入Qt Charts模块**:在源代码中包含必要的头文件,并在项目配置中链接Qt Charts模块。 2. **创建QChart实例**:初始化QChart对象,并设置其基本属性。 3. **创建QSeries并添加数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QSeries子类,然后添加数据点。 4. **设置QAxis**:为X轴和Y轴设置范围和刻度,确保数据的正确显示。 5. **将QSeries添加到QChart**:将数据系列添加到QChart中,它们会在图表上显示出来。 6. **添加图表视图**:使用QChartView或QGraphicsView显示QChart,使得用户能够看到和交互图表。 7. **可选:增加交互功能**:如点击事件处理、缩放和平移等,提升用户体验。 Qt_Chart_Demo是一个学习和实践Qt图表功能的好起点,它涵盖了从数据加载、图表创建到交互设计的基本流程,对理解Qt Charts模块和QChart类的使用大有裨益。通过深入研究这个Demo,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数据可视化功能集成到自己的Qt应用程序中。
2025-08-05 01:30:26 2KB Qt Chart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开源的1553B IP核的Verilog实现,涵盖BC(总线控制器)、RT(远程终端)和BM(总线监控)三种模式。该IP核支持Xilinx、Altera和Actel三家主流FPGA厂商的设备,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移植指南。文章深入探讨了各个模块的核心实现,如消息调度状态机、地址过滤、跨时钟域处理等,并附带了完整的demo工程和测试平台。此外,文中还介绍了优化设计,如参数化配置、双口FIFO、曼彻斯特编码等,确保高可靠性和高效性能。 适合人群:熟悉FPGA开发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1553B协议实现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FPGA平台上实现1553B协议的应用场景,如航空航天、军事通信等领域。目标是提供一个易于移植、高性能、可靠的1553B IP核解决方案。 其他说明:文档中包含了丰富的代码片段、配置示例和调试技巧,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并解决实际问题。
2025-08-04 15:00:56 3.82MB FPGA Verilog
1
**MFC串口调试Demo(PCOMM)** 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是微软提供的一套C++类库,用于构建Windows应用程序。它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并且与Windows API紧密集成,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创建功能丰富的用户界面。在本示例中,"PCOMM" 是一个使用MFC开发的串口通信库,专门用于实现串口调试助手功能。这个库允许开发者通过编程的方式控制串口,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以便测试和调试硬件设备或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是计算机硬件之间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也称为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它通常使用RS-232标准,允许设备间进行全双工、异步的数据交换。在串口调试中,开发者可以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PCOMM库则提供了这些配置的API,使开发者能够轻松管理串口设置。 PCOMM库的核心功能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串口打开与关闭**:`OpenPort()` 和 `ClosePort()` 函数分别用于打开和关闭指定的串口(如COM1、COM2等)。 2. **串口设置**:`SetBaudRate()`、`SetDataBits()`、`SetStopBits()`、`SetParity()` 等函数用于设置串口的通信参数,以满足不同设备或协议的要求。 3. **数据发送**:`WritePort()` 函数用于向串口发送数据,这通常涉及将要发送的字节序列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并写入串口。 4. **数据接收**:`ReadPort()` 或类似的函数用于从串口读取接收到的数据,开发者可以设定超时时间来处理非阻塞的读取。 5. **事件处理**:MFC的事件驱动模型使得PCOMM库可以响应串口的中断事件,例如数据到达事件,这可以通过重载MFC的消息映射函数来实现。 6. **错误处理**:库中应包含错误检测和报告机制,例如通过`GetLastError()` 函数获取最近发生的错误代码。 在实际应用中,`PCOMM_TEST` 文件很可能是包含测试用例或示例程序,演示如何使用PCOMM库进行串口调试。开发者可以参考这个测试程序,了解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集成和使用串口通信功能。 MFC串口调试Demo(PCOMM)是一个利用MFC框架构建的串口通信工具,旨在简化串口调试过程,提供了一系列接口供开发者进行串口的配置、读写操作,同时具备事件处理和错误处理能力。通过学习和使用PCOMM,开发者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硬件调试和通信协议验证工作。
2025-08-02 23:17:48 22.71MB 串口
1
"TC275sip包与Autosar环境集成全套工具,包括Tasking UDE等调试方案——三核点灯Demo详解及Davinci生成环境全面适配指南",TC275sip包+autosar环境全套eb+tasking+ude+ 点灯demo,可以davinci全部生成,编译通过,同时仿真三核 需要自备开发板件和dongle ,核心关键词:TC275sip包; autosar环境; 全套eb; tasking; ude; 点灯demo; 达芬奇; 生成; 编译; 仿真三核; 开发板件; dongle。,"TC275sip包:Davinci全生成编译与三核仿真任务实践"
2025-08-02 17:15:29 308KB xbox
1
Python调用明泰明华RF系列IC卡M1卡读卡器DEMO是一个关于使用Python编程语言与硬件设备交互的示例。这个DEMO主要针对的是明泰明华生产的RF系列读卡器,特别是用于读取M1类型的IC卡。M1卡是一种常见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公交卡、校园卡等领域。 在Python软件/插件的标签下,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DEMO将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Python的硬件接口**:Python通过特定的库或模块(如`ctypes`)来与C语言编写的动态链接库(如`mwrf32.dll`)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ctypes`库允许Python代码调用C语言的函数,使得Python能够直接操作底层硬件。 2. **DLL动态链接库**:`mwrf32.dll`是明泰明华提供的驱动程序,它包含了与RF系列读卡器通信的函数。这些函数可能包括初始化读卡器、读取卡片数据、写入卡片数据等操作。Python通过`ctypes`加载并调用这个库中的函数。 3. **M1卡协议**:M1卡遵循ISO14443 Type A标准,读卡器需要理解并遵循这种通信协议来正确地读取和写入卡片。DEMO可能包含了解码和编码M1卡数据的逻辑。 4. **`mtdemo.py`源代码**:这是Python脚本文件,其中包含了如何调用`mwrf32.dll`的示例代码。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个脚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在Python中设置读卡器参数、建立连接、执行读卡操作以及处理返回的数据。 5. **CHM帮助文件**:`mwrfhelp.chm`可能是一个包含有关RF系列读卡器API和使用指南的联机帮助文件。这个文件会提供详细的函数说明、错误代码和使用示例,对理解和使用DEMO非常有帮助。 6. **设备驱动编程**:虽然Python不是传统的设备驱动编程语言,但通过这样的DEMO,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在高级语言中进行设备驱动的抽象和封装,这对于跨平台和简化硬件接口开发非常有用。 7. **异常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硬件交互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如连接失败、读卡错误等。`mtdemo.py`可能包含对这些异常的捕获和处理,以确保程序的健壮性。 通过深入研究这个DEMO,开发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在Python环境中进行硬件设备的集成,这对于需要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应用程序,如物联网(IoT)项目,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将Python的强大功能扩展到嵌入式系统和硬件设备的有效方式。
2025-08-02 00:11:56 164KB python
1
因工作需要,从厂家要来的,给需要的人用
2025-08-01 22:51:55 702KB
1
1、包含cdf读写操作 2、质谱数据结构解析
2025-08-01 11:57:23 77.17MB
1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卓应用开发成为众多开发者的重要技能之一。Qt作为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框架,不仅支持传统的桌面应用开发,还能够用于移动应用的开发,包括安卓系统。安卓悬浮窗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形式,它允许应用程序在其他应用之上显示一个悬浮窗口,实现信息提示、快捷操作等功能。对于需要在多个应用间快速切换的用户,悬浮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安卓系统对于悬浮窗有严格的控制,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体验。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应用才能获得创建悬浮窗的权限。一般来说,需要用户在系统的应用详情页面手动开启悬浮窗权限。开发此类功能的应用,需要开发者熟悉安卓系统的服务(Service)机制,以及悬浮窗(Window)的创建和管理。 在Qt框架中开发安卓悬浮窗应用,需要借助Qt提供的QtQuick和QtAndroid等模块。QtQuick模块提供了一套声明式的编程语言QML,它非常适合开发快速原型和移动应用的用户界面。而QtAndroid则是Qt针对安卓平台提供的封装接口,通过它可以方便地调用安卓平台的原生功能。 实现一个点击按钮出现悬浮窗且程序后台运行的Qt安卓应用,关键步骤通常包括: 1. 在应用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声明悬浮窗权限。 2. 创建一个服务(Service),用于在后台运行时保持应用活跃。 3. 使用QML或C++编写悬浮窗的界面,并实现拖动功能。 4. 利用QtAndroid模块,调用安卓的API来创建和控制悬浮窗。 5. 在主界面设置按钮触发事件,当点击按钮时启动服务并创建悬浮窗。 6. 通过事件监听来实现悬浮窗与应用前台的交互逻辑。 点击悬浮窗后,程序重新前台运行且悬浮窗消失,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处理好安卓的Activity生命周期与悬浮窗的交互逻辑。开发者需要通过监听悬浮窗上的点击事件,然后触发应用回到前台显示,同时销毁悬浮窗。这样的用户体验能够更加流畅,并且符合安卓平台的应用行为准则。 开发安卓悬浮窗应用时,开发者还需注意用户体验的设计,悬浮窗的大小、位置、透明度等视觉元素都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合理设计。此外,由于安卓系统的版本众多,不同的系统版本可能对悬浮窗的支持程度不一,因此还需要对不同版本的兼容性进行测试和优化。 一个完整的qt安卓悬浮窗demo不仅能够展示悬浮窗的基本功能,还能体现出开发者对于安卓系统服务、权限管理以及用户交互设计的全面把控。通过这样的demo,开发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在Qt框架下开发出符合安卓平台特色的交互应用,为后续开发更复杂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7-31 07:38:03 14KB
1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协议,常用于物联网(IoT)设备之间的通信。C#是Microsoft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Windows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软件。在这个MQTT C# demo测试案例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C#来实现MQTT协议的服务器端(Broker)和客户端(Client)。 我们需要了解MQTT协议的基本概念。MQTT基于发布/订阅模式,其中消息发布者将数据发送到特定主题,而消息订阅者则通过订阅这些主题来接收数据。这种模式非常适合资源有限的设备,如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设备,因为它具有低带宽、低功耗和高可靠性。 在C#中,我们可以利用开源库,如MQTTnet,来实现MQTT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MQTTnet是一个强大的MQTT客户端和服务端实现,支持.NET Framework和.NET Core。下面分别介绍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现: 1. **服务端(Broker)**: - 使用MQTTnet创建服务端,你需要初始化一个`MqttServer`实例,配置监听端口和其他选项。 - 实现事件处理,例如`ApplicationMessageReceived`事件,这会在有客户端发布消息到服务器时触发,你可以在这里处理收到的消息。 - 开启服务端,监听客户端连接和消息交互。 2. **客户端(Client)**: - 创建`MqttClient`实例,配置连接参数,如服务器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 - 连接到服务端,可以设置`MqttClientOptions`来指定连接行为,如保持连接、重试策略等。 - 订阅主题,使用`SubscribeAsync`方法,传入主题和QoS(Quality of Service)级别。 - 发布消息,调用`PublishAsync`方法,传入主题和消息内容。 - 处理服务端推送的消息,通过`ApplicationMessageReceived`事件。 在MqttTest这个压缩包中,很可能包含了C#项目文件,可能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代码示例。这些示例将展示如何使用MQTTnet库进行实际的开发工作,比如如何设置连接选项、订阅主题、发布消息以及处理接收到的消息。 测试案例通常会包含以下部分: - 服务端启动并监听连接,等待客户端连接。 - 客户端连接到服务端,并订阅一个或多个主题。 - 客户端向特定主题发布消息,服务端接收到消息后,可能进行存储或转发操作。 - 服务端将接收到的消息推送给订阅了相应主题的客户端。 - 客户端接收到消息后,可能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通过这个测试案例,开发者可以学习和理解MQTT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C#环境中实现MQTT客户端和服务端。这对于开发物联网应用、远程监控系统或者其他需要实时数据交换的项目来说非常有价值。熟悉这些知识和实践案例,将有助于提升C#开发者在物联网领域的技能和经验。
2025-07-31 00:16:35 42.99MB mqtt
1
OpenVG,全称为Open Vector Graphics,是一种用于高效绘制2D矢量图形的API标准,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如移动设备和智能硬件。OpenVG致力于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图形渲染,尤其适合创建清晰的文本、平滑的曲线以及复杂的图形效果。 在“OpenVG demo的代码”中,我们可以期待学习到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OpenVG API**: 这个API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函数,包括路径构造、颜色管理、图像操作和变换等。通过阅读源码,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如何利用这些函数进行图形绘制,例如创建复杂的几何形状、定义渐变色、应用滤镜效果等。 2. **矢量渲染**: OpenVG的一大特点就是其矢量图形的支持,这意味着无论放大或缩小,图形都能保持清晰无损。在源码中,我们能看到如何利用OpenVG实现矢量图形的绘制和操作,如线条、曲线、多边形等。 3. **钟表demo**: 这个示例可能展示了如何用OpenVG动态地绘制时钟,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通过分析这部分代码,我们可以学习到时间和动画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使用OpenVG更新图形状态。 4. **图像过滤**: OpenVG支持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如模糊、锐化等。在代码中,开发者可能使用了OpenVG的滤镜功能来实现这些效果,这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图像处理技术的机会。 5. **混色(Blending)**: OpenVG允许开发者控制图形的混合模式,实现透明度、叠加等效果。通过这个demo,我们可以学习如何设置不同的混色模式,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6. **源码结构与设计模式**: 源码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它展示了如何组织图形程序的结构,可能包含了模块化、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OpenVG的接口。 7. **性能优化**: 由于OpenVG常用于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环境,所以代码中可能会包含一些针对性能的优化技巧,如减少内存分配、缓存复用等,这些都是实际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实践。 通过研究这个OpenVG demo代码,开发者不仅可以掌握OpenVG API的使用,还能学习到图形编程的最佳实践,这对于想要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高质量图形显示的开发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对于任何希望提升2D图形编程技能的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
2025-07-30 15:01:04 25.58MB OpenVG demo的代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