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斯(i6s)遥控器+PX4+AirSim仿真 使用遥控器外设连接 px4、airsim、qgc 进行仿真控制
2025-11-22 14:24:03 19.79MB ue4 airsim
1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PCM系统仿真 本资源是关于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报告,主要介绍了PCM系统仿真的原理、设计目的、设计要求、实验条件、系统设计、详细设计与编码等方面的内容。 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仿真是指使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来模拟实际通信系统的行为,以研究和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特性。通信系统仿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理,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PCM系统仿真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PCM系统仿真是指使用MATLAB或其他工具来模拟PCM系统的行为,研究和分析PCM系统的性能和特性。 设计目的 本设计的目的包括: 1. 培养综合应用多门课程知识的能力。 2. 培养熟练掌握MATLAB,运用此工具进行通信系统仿真的能力。 3. 培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深对通信系统各部分的理解。 5. 培养学生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的思想。 设计要求 本设计的要求包括: 1. 独立完成自己的题目内容。 2. 对通信系统有整体的较深入的理解,深入理解自己仿真部分的原理的基础,画出对应的通信子系统的原理框图。 3. 提出仿真方案。 4. 完成仿真软件的编制。 5. 仿真软件的演示。 6. 提交详细的设计报告。 系统设计 通信系统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信源:将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2. 发送设备:将信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3. 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 4. 接收设备: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原始电信号来。 5. 信宿: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PCM系统的原理 PCM系统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模拟信号:原始的信原信号。 2. 抽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信号。 3. 量化:将抽样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值离散的信号。 4. 信源编码:将量化后的值编码成0、1比特流的形式。 5. 信道编码: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 6. 数字调制:将0、1比特流转换成适合在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波形。 7. 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经常会有噪声的干扰。 8. 数字滤波器:将调制并加有噪声的信号,去除噪声,并且解调后形成方波形式的信号。 9. 抽样判决:将方波形号转换成0、1比特流。 10. 信道译码:信道编码的反过程。 11. 信源译码:信道编曲码的反过程。 12. 最后还原成模拟信号。 详细设计与编码 本设计的详细设计与编码包括: 1. 设计方案:画出编程的流程图,阐述设计思路等。 2. 编程工具的选择:使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 3. 编码与测试:使用MATLAB软件编写代码,进行测试和调试。 结论 本设计报告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PCM系统仿真的原理、设计目的、设计要求、实验条件、系统设计、详细设计与编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理,并提高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能力。
2025-11-22 10:28:22 2.17MB
1
电子对抗作战仿真与效能评估.pdf
2025-11-21 21:35:56 20.74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SIMPLIS进行开关电源仿真的方法和技术细节,尤其是针对多相Buck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文中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不同控制模式(如COT模式、PWM模式)、软启动策略以及电流均衡算法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如何利用SIMPLIS自带的各种模型和工具来进行高效的电源设计仿真,包括但不限于相位交错控制、动态电流平衡、软启动曲线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适合人群:从事电源设计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多相Buck电路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SIMPLIS这一强大工具,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搭建并优化复杂的电源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有大量的实例代码片段供读者参考实践,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直观易懂。此外,作者分享了许多个人经验教训,有助于初学者避开常见误区。
2025-11-21 19:53:10 1.1MB
1
电源Simplis开关电源及电路仿真案例。 单 多相控制buck仿真电路。 4 8 phase COT D-CAP+ 架构仿真模型, 1-8phase PWM buck仿真模型, 峰值电流模式,D-CAP3模式等,仅供学习,参数可调,可二次开发。 支持Loadline,ZCD,TLVR,softstart等。 电源Simplis开关电源及电路仿真案例详细解析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开关电源技术是维持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开关电源通过快速切换电路的开启和关闭状态,实现对电压的转换和调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设计和仿真技术也日益成熟,为工程师提供了精确模拟电源性能的工具。本文档介绍的Simplis开关电源及电路仿真案例,涵盖了一系列先进的电源仿真技术和模型,具体包括单相与多相控制的buck仿真电路,以及4到8相的COT(Constant On-Time,固定导通时间)控制模式下的D-CAP+架构仿真模型。 buck转换器是一种常用的开关电源转换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来降低输入电压,并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在这个仿真案例中,我们不仅可以模拟单相buck电路,还能进行多相控制仿真。多相控制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电流和热量,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尤其适用于高功率需求的场合。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COT控制模式下的D-CAP+架构。COT控制是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策略,它通过固定开关的导通时间来控制输出电压。D-CAP+架构则是COT控制模式下的一种衍生,它不仅能够提供快速的负载响应,还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低噪声特性。4到8相的架构仿真模型能够模拟在多种负载条件下电源的行为,这对于电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此外,案例中还提到了1-8相PWM buck仿真模型。PWM(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开关元件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的技术。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的精细控制。而多相PWM buck模型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源的性能,尤其在高电流应用中效果显著。 本案例中还特别强调了峰值电流模式和D-CAP3模式的仿真。峰值电流模式控制是一种电流模式控制方式,它通过监测开关元件的峰值电流来控制开关的导通时间,这种模式下电源系统响应快,稳定性高。D-CAP3模式则是最新的一种控制模式,它在D-CAP+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除了上述的技术点,案例还提到支持多种高级功能,例如Loadline(负载线)、ZCD(零电流检测)、TLVR(温度变化率)和softstart(软启动)。这些功能的加入,不仅使电源设计更加灵活,还大大提高了电源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例如,softstart功能可以减少启动时电流冲击,保护电源不受损害;Loadline功能可以优化电压响应,保持在负载变动时的稳定输出。 电源Simplis开关电源及电路仿真案例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实践先进电源控制策略和技术的平台。该平台不仅包含了多种控制模式和架构的仿真模型,还允许用户调整各种参数,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不同设计需求。这些仿真模型和功能的集合,无疑为电源工程师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工具,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高质量电源设计。
2025-11-21 19:49:26 973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COMSOL中实现高斯子波和雷克子波的时域仿真,特别关注了这两个激励信号在弹性波建模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其参数设置。文中首先解释了雷克子波的时间分布函数和高斯子波的空间分布函数的具体形式,并强调了关键参数如时间偏移量t0、空间扩散系数sigma以及中心频率fc的作用。接下来讨论了将这两个子波结合起来进行体载荷加载的方法,包括如何正确设置时间步长、网格划分和材料属性,以确保仿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调试技巧,如避免数值震荡、选择合适的时间步长和坐标系对齐等。 适合人群:从事弹性波仿真研究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和地震勘探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和掌握高斯子波和雷克子波在COMSOL中的具体实现;②提供实用的调试技巧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提高仿真的成功率;③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参数设置指南,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025-11-21 16:35:31 149KB
1
基于Comsol的GIS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仿真研究:不同电压等级与结构下的影响分析,基于Comsol仿真分析不同电压等级GIS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及结构影响研究,comsol不同电压等级GIS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仿真研究 根据真实GIS建立110、220、500、1000kV4种电压等级下的直腔体、L型、T型仿真模型,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同一结构下不同电压等级的GIS中UHF信号以及同一电压等级不同结构中UHF信号的传播衰减情况 ,comsol;不同电压等级;GIS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仿真研究;电压等级与UHF信号关系;不同结构模型对UHF信号传播的影响。,仿真研究不同电压等级GIS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
2025-11-21 15:53:49 275KB xhtml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COMSOL进行永磁体电磁场仿真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首先强调了永磁体建模时材料参数设置的重要性,如正确设置剩余磁化强度及其方向。其次讨论了网格剖分的优化方法,指出手动控制网格密度对于提高计算精度至关重要。再者探讨了求解器的选择与参数调整,提出适当降低阻尼因子有助于改善收敛性能。最后分享了磁感线可视化的最佳实践以及一些实用的经验技巧,如利用参数化扫描功能研究不同条件下磁场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电磁场仿真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用户掌握COMSOL中永磁体电磁场仿真的全流程操作,提升仿真效率和准确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例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并针对常见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确保仿真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2025-11-21 15:34:56 226KB
1
雷达技术是现代电子战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与系统设计涉及众多复杂概念和算法。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与仿真工具,在雷达研究与教学中应用广泛。本压缩包主要围绕LFM(线性调频)信号的目标回波模拟及脉冲压缩处理展开,这是雷达系统的关键环节。 LFM信号是一种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的信号,具备宽频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在雷达系统中,发射的LFM脉冲能够携带大量信息,其频率变化率直接影响雷达的测距能力和距离分辨率。在MATLAB中,可以使用chirp函数生成LFM信号,该函数的参数包括起始频率、终止频率、持续时间和相位。 雷达工作时,发射的LFM脉冲在空间传播后,遇到目标会反射形成回波。在MATLAB中,可以通过模拟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多普勒效应等因素来实现目标回波的模拟。其中,filter函数可用于滤波处理,模拟信号在空间传播中的衰减;fft函数则用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脉冲压缩是雷达信号处理的重要步骤,目的是提高雷达的测距精度。LFM信号在接收端经过匹配滤波器处理后,可以实现脉冲压缩,将宽脉冲转换为窄脉冲,从而提升距离分辨率。在MATLAB中,可以通过filter函数实现匹配滤波,再利用ifft函数将频域信息转换回时域,得到脉冲压缩后的回波信号。 生成LFM信号:使用chirp函数生成具有特定参数的LFM脉冲。 目标回波模拟:通过滤波和信号衰减模型模拟信号传播过程。 脉冲压缩:设计匹配滤波器,对回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然后进行逆傅里叶变换。 分析结果:借助图像或频谱分析工具(如plot或spectrogram)观察脉冲压缩效果和目标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LFM信号和脉冲压缩技术常与其他雷达技术(如多普勒处理、自适应波形设计等)结合,实现更复杂的功能。通过MATLAB仿真,可以深入理解这些原理,为实际雷达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本压缩包提供的MATLAB代码
2025-11-21 15:01:54 56KB 雷达信号处理 MATLAB仿真
1
西门子S7-PLCSIM Advanced V3.0是一款由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先进的仿真软件,主要用于对其S7系列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虚拟测试和模拟。该软件允许工程师在不使用实际硬件的情况下,对控制程序进行调试和验证,从而在真实部署之前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它支持多种型号的S7 PLC,包括S7-1200、S7-1500等。 S7-PLCSIM Advanced V3.0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硬件环境的模拟平台,使得工程师可以在没有实际PLC设备的情况下开发和测试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节省成本和时间的同时,避免因程序错误导致的潜在风险。该仿真工具模拟了PLC的实际工作环境,包括CPU、I/O模块、通讯接口等,使得工程师能够进行完整的软件开发周期,从逻辑设计、编程、到测试和调试。 该软件的授权工具部分则确保了用户可以通过合法授权使用该软件。在实际应用中,软件的授权通常与用户的许可协议绑定,需要用户购买相应的许可证以获得完整的软件功能。授权工具的使用也保证了西门子公司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从而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软件更新。 在提供的文件列表中,“SIMATIC_PLCSIM_Advanced_V3.exe”是该仿真软件的主程序文件,用户通过执行这个程序可以安装并运行软件。而“Sim_EKB_Install_2023_11_24_password_1.rar”则看起来像是一个包含了特定于某个日期(2023年11月24日)安装文件的压缩包,并附带了密码保护。这样的安排可能用于确保软件的版本控制和安全,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分发。 此外,软件还可能包含了相关的用户手册、示例程序、API文档以及技术支持信息等,这些都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熟练掌握西门子PLC及其仿真工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西门子S7-PLCSIM Advanced V3.0的推广和应用,体现了工业自动化领域对于软件仿真技术的日益重视。仿真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效率,也推动了工业生产流程的持续优化和创新。通过使用这类先进的仿真工具,工程师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挑战,为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25-11-21 14:27:09 745.99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