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在运用相移技术和二元光栅编码结构光进行相位展开时存在的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补型二元光栅编码。通过多投一幅格雷码图案,并利用格雷码相邻码字之间Hamming距离为1的特点,设计出互补的两种编解码方式。利用两种编码出现误码位置的不同,并结合相移技术解决了去包裹过程中的误码问题。论述了互补型二元光栅编码的设计方法及特点,并详细分析了基于互补型二元光栅编码的相位展开过程。计算机模拟和三维重建实验清楚地表明,提出的互补型光栅编码能很好地解决了误码问题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022-04-18 00:15:28 1.89MB 光学测量 结构光 相位展开 格雷码
1
Matlab/Octave 脚本执行以下操作: (a) 随机二进制序列的生成(b) 根据格雷映射为每个 16-QAM 星座符号分配 4 位组(c) 添加高斯白噪声(d) 16-QAM 符号的解调和(e) 每十进制去映射到格雷转换(f) 计算误码数(g) 以 1dB 的步长为 Eb/No 的每个值运行此程序。 关于 16QAM 理论误码率的讨论,请参考帖子http://www.dsplog.com/2008/06/05/16qam-bit-error-gray-mapping/
2022-04-09 16:50:14 2KB matlab
1
最近在看数电,看到了格雷码,阎石那本书介绍转换方法为:每一位的状态变化都按一定的顺序循环。不理解,然后在网上搜了下,蛮多人写怎么转换的。然后发现John的《数字设计原理与实践》(原书第四版)中讲了两个方法特别实用。
2022-03-17 21:12:18 129KB verilog 二进制 格雷码 互转
1
格雷码用于测角仪, 超立方体上的哈密顿回路, 以及搜索和优化几个变量的函数其中取几个离散值。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文件 GrayCode.txt 包含在此提交中。
2022-03-09 11:05:29 7KB matlab
1
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的牙齿三维轮廓测量系统。该系统由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和数字光处理(DLP)4500 投影模块组成。采用格雷码与相移法结合的投影方法。基于张正友标定法提出一种快速、精确的相机与投影仪联合标定的方法。在系统标定的基础上进行牙模扫描实验,得到了牙模三维点云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牙模进行精确的三维测量,为其以后在牙科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1
S7-1200 格雷码转成10进制数据 ,博图v13,scl,
2022-02-27 12:36:55 3.94MB 西门子 scl 博图
1
针对现代制造业中类镜面物体表面缺陷检测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相位测量偏折术的自动检测方法。采用相移结合格雷码编码法提取反射图像相位,通过判断局部相位异常识别缺陷。分析相位提取错误导致误检现象的原因,提出一种折叠相位周期级数校正的方法。该方法能解决相位展开过程中的周期错位问题,保证相位的准确提取,避免误检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相位偏折原理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类镜面物体表面缺陷的准确、可靠检测。
2022-02-09 14:49:40 11.77MB 测量 类镜面缺 相位测量 格雷码
1
布朗大学3DScanning Software全部资源文件,包括 1、基于win系统的3D扫描可执行程序 Software binary for Microsoft Windows x64 或Mac系统的3D扫描可执行程序Software binary for Apple OS X 2、Sample calibration images 3、Sample model images 4、Sample model pointcloud 5、3D Sanning Software 源码
2022-01-08 19:12:48 406.33MB 结构光 3DScan 格雷码 三维重建
1
基于吴周杰、张启灿的文章:基于循环互补格雷码快速三维测量 实现的MATLAB代码
2021-12-21 20:06:36 2KB 结构光三维测量 matlab
1
实验二 递归算法设计与应用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加深对递归算法的理解,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算法; 2. 分析算法的复杂性,寻找比较高效的算法,并实现。 3. 分析格雷码问题,并设计递归算法求解之。 二. 基本原理 递归是一种重要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递归方法有时可使算法简洁明了,易于设计。 递归指算法自己调用自己, 有直接递归与间接递归两种。 递归方法用于解决一类满足递归关系的问题。即:对原问题的求解可转化为对其性质相同的子问题的求解。 三. 该类算法设计与实现的要点 1. 递归关系(特性):产生递归的基础。 当算法中某步骤要通过解性质相同的子问题实现时,该步骤用递归调用实现。 2. 递归出口(结束条件):确定递归的层数。 当子问题的规模充分小时可直接求解时,递归结束。 3. 参数设置:参数表示了原问题及其不同的子问题。 参数表示了子问题的大小和状态,以区别原问题以及不同层次的子问题。 4. 算法功能的设定:严格规定递归算法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算法功能的正确设定是保证递归过程正确进行的前提。 四. 实验内容――格雷码问题 1.问题描述 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格雷码为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编码序列: (1) 序列由2n个编码组成,每个编码都是长度为n的二进制位串。 (2) 序列中无相同的编码。 (3) 序列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编码恰有一位不同。 例如:n=2时的格雷码为:{00, 01, 11, 10}。 设计求格雷码的递归算法并实现。 2. 具体要求(若在ACM平台上提交程序,必须按此要求)――平台上1769题 输入:输入的第一行是一个正整数m,表示测试例个数。接下来几行是m个测试例的数据,每个测试例的数据由一个正整数n组成。 输出:对于每个测试例n,输出2n个长度为n的格雷码。(为方便查看,在每个格雷码内,两个位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如,00输出为:0 0)。两个测试例的输出数据之间用一个空行隔开,最后一个测试例后无空行。 3. 测试数据 输入:2 4 5 输出:0 0 0 0 0 0 0 1 0 0 1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1 1 1 0 0 1 0 1 0 0 1 0 0 0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0 1 0 0 1 0 1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0 1 0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0 1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0 0 0 0 4. 设计与实现的提示 长度为n的格雷码是由长度为n-1的格雷码变换而成的。 可以用数组或字符串来存储格雷码。注意:对于较大的正整数n,用数组存储容易引起死机。 按照定义2n个长度为n的格雷码序列是不唯一的,若在ACM平台上提交程序,要求输出的编码序列与给出的范例具有相同的规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