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系统地讨论存在时延的编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编队稳定性的2种形式化定义;结合个体动力学模型,概括了利用线性反馈控制和非线性反馈控制的含时延的编队策略以及相应的系统模型;针对各种编队控制策略、具体的任务要求和不同的时延情况,对主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特征根分析方法、Lyapunov稳定性理论方法和Hamilton耗散理论方法等,并介绍了用各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最后,总结了各种编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
1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远程光纤干涉振动传感器时延估计方法
2023-02-23 09:57:52 472KB 研究论文
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agnac干涉仪的双向Sagnac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对传感光纤线路上的扰动进行检测与定位。阐述了该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利用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直接在时域上对扰动信号进行定位。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扰动信号的检测及定位。算法简单易实现,具有较高的测试灵敏度和定位精度,最大定位误差小于20 m。
2023-02-23 09:56:57 2.01MB 光纤光学 分布式光 自适应时 fiber
1
为研究光纤频率传递的稳定度损失,分析了光纤链路时延波动对频率传递稳定度的影响,得出因温度变化引起的链路长度变化、折射率变化和激光器输出波长漂移带来的时延波动是影响频率传递稳定度的主要因素。建立Round-trip时序模型,定量分析时延波动残留,发现因环境温度缓变引入的时延波动可以得到有效补偿,因激光器动态结温度快变导致输出波长漂移引入的时延波动无法有效补偿,是稳定度损失的关键因素。降低激光器动态结温度的变化速率,是提高频率传递稳定度的有效手段。要使时延波动对频率传递稳定度的影响小于10-15 s-1、10-20 d-1 (d-1即每天),必须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精确控制激光器动态结温度变化率,使其小于0.04℃/s。
2023-02-23 09:36:43 2.35MB 光纤光学 频率传递 频率稳定 时延波动
1
针对光纤链路大量程、高精度时延的测量要求,提出了秒脉冲信号与频率信号同波长共传方案。该方案将秒脉冲计数法粗测与频率信号比相法细测的结果拼接组合,以实现对光纤链路真时延的高精度测量。搭建了实验测量系统,验证了粗、细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测量了剧烈温变条件下25 km光纤链路的绝对时延及其时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脉冲计数法的大量程优势和相位测量法高分辨率优势有效融合。
2023-02-23 09:36:07 9.4MB 光纤光学 时延测量 大量程 分辨率
1
沿RF锁相辅助的光纤环路链路上任意中间点的精确时延传感和工作台频率分配
2023-02-23 09:32:47 889KB 研究论文
1
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自动驾驶、智能车载交互、安全预警等新型车载应用不断涌现,独立车辆依靠自身有限的计算资源难以运行这些种类繁多且具有大量计算需求和时延需求的应用。雾计算通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网络边缘的设备中,运用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技术,使用户能够按需动态地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等服务。将雾计算架构应用于车联网能够有效缓解计算量大、低时延车载应用与车辆有限且不均的资源分布之间的矛盾。从分析车—车通信、车—基础设施通信以及车辆时延容忍网络通信的信道容量入手,建立车联网异构接入的多业务资源优化模型,通过联合调度各类车联雾资源,实现智能交通应用的高效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强化学习算法能够有效地应对异构车联雾架构下的资源优化。
1
目前满足系统保护通信网络的路由算法是在综合时延和可靠性的要求下,计算一条快速且可靠传输的路径,而没有考虑到当电网发生故障或网络中通信量过大时,通信网络中许多节点的排队时延会极大地增加,忽略排队时延对路径传输总时延的影响会导致路径的错误选择,从而影响系统保护的实时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排队时延的路由选择算法,用于计算信息传输总时延最小的最优路径,以提高系统保护通信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提出的路由选择算法计算得到的路径在满足系统保护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信息传输总时延最小。
1
本matlab文档进行了LTE系统中对于无线信道的参数均方根时延扩展的具体计算方法,将多径信道中的各路时延与参数rms联系起来。
啁啾光纤光栅反射谱与时延性能分析,林妹妹,王葵如,基于耦合模理论,利用传输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啁啾光纤光栅的数学模型,并基于LabVIEW 8.2平台设计了啁啾光纤光栅性能仿真软件,分析了�
2023-02-03 08:27:58 195KB 啁啾光纤光栅
1